作文中心散文

這是一場有着玄機的雨散文

本文已影響 2.86W人 

我們出城的時候,下起雨來。雨點細細密密落在擋風玻璃上,先是一點一點,後來一線一線,再後來流成片。

這是一場有着玄機的雨散文

七夕之前,又趕上立秋,下一場纏纏綿綿的雨很正常。老人們常常把七夕前的雨理解為織女思念牛郎和孩子,心情激動亦或是內心悲傷,悲悲切切淚眼婆娑。織女的眼淚滴到凡界就化成漫天的雨滴,這樣理解很有人情味,我從小就認可這樣的解釋。

我們到了青山秀水旅遊度假區以後,我才發現這場雨不是簡簡單單的雨。首先,它為我們霸佔了整個青山,偌大的一個青山上,只有我們這一行冒雨採風的人。天地茫茫,煙雨無邊無際,腳下的青山靜默着,被雨水洗濯如新的花草樹木也靜默着,唯有這雨,似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玲瓏之音,又似洪荒大化滾滾而來的歷史之音,在我們的耳邊傾瀉。

我們首先走向“青山秀水鳥語花香”景區,在進入景區前,雨聲不失時機地在我們耳邊説:今天立秋,鳥兒們都在慶祝一個新的節氣的來臨。在高高的大鳥籠造型的拱頂下,像音符一樣排列着的小鳥是在集體感恩,在祈禱,你們不要驚擾了它們。

在雨的面前,我們都像聽話的孩子。進入景區,我們站在青青的天色和灰色透明的拱頂下,看見鳥兒們安閒地落在高高的呈射線分佈的纜繩上,排成一隊一隊。正如雨聲所説,它們在集體感恩,在思考,小巧的身影嵌在青灰色天幕上,是現實和虛無完美銜接的水墨之幻。一隻孔雀慢吞吞地渡着步子走過來,它高傲地仰着頭,在我們身邊轉來轉去。這個有着比美之心的鳥之王者,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示着它美麗的身姿和羽毛,是不是被我們作協的美女帥哥挑起了嫉妒之心呢?珍珠雞、山雞、紅腹錦雞在自己的雞舍旁安閒地站着,鴿子們站在懸掛在巖石上或樹丫上的鴿籠裏探頭探腦,玄鳳鸚鵡站在雨滴濕不到的樹枝上精心梳理羽毛,只有鴛鴦和野鴨在水裏遊得歡,興高采烈地與雨點嬉戲。雨,善解人意地消了聲,縱容鳥兒們喳喳啾啾為我們唱了一首真正的百鳥朝鳳。

煙雨籠罩着天鵝湖,湖邊的翠竹在雨聲裏瀟瀟復瀟瀟,清涼涼的空氣裏,高貴優雅的天鵝們或在水裏或在岸上,一雌一雄時而交頸,時而呢喃,偶爾一聲啼鳴,幽遠純淨如天籟,打破滿山的寂靜。因為下雨,飼養員拖延了餵食時間,恰恰我們到的時候,兩個飼養員吹着哨子,提了小桶往岸邊的食槽裏分撒天鵝的食物。天鵝們隨着哨聲聚到食槽邊,站在槽前的天鵝如同就餐的紳士,一口一口吃得斯文高雅;站不到食槽前的天鵝,神態自若,耐心等待,一樣的斯文高雅。

一隻淺灰色的家鵝張開兩隻翅膀,一路高歌着隨着我們離開的腳步奔跑。飼養員衝着它喊一聲:“小灰,回來!”那隻把翅膀鼓得像帆一樣的家鵝,瞬間就像做錯事的孩子,收了翅膀,收了高歌,擺着屁股垂頭喪氣往回走。我很吃驚,問身邊的飼養員:“它能聽懂你們的話?”

“嗯吶,它是我們從小養大的。那些天鵝也能聽懂簡單的話。”

正説着,一隻黑色的天鵝衝着飼養員張開嘴叫了一聲,“嘎——”那表情就像淘氣的孩子望着自己的媽媽,有調皮,有親暱。

我們站在犛牛的柵欄外,細雨正在為犛牛洗澡。披了一身長毛汗腺機能不發達的犛牛站在雨裏隔着欄杆看我們,有一隻竟然走到欄杆邊,與我們隔欄相望。看到五隻犛牛有兩隻體型大,三隻體型小,我好奇地問身邊的宋台:“你説它們是不是一家子?”宋台説:“不知道,你猜它們現在在想什麼?”

我説:“它會不會像陝西那個推着手推車重走祖先路的男人一樣,思念自己的故鄉,想回去看看呢?”

宋台笑我想多了。

是的,這只是我的思維,我把自己的心情放到犛牛的身上了。“此心安處是吾鄉”,看着犛牛平靜的眼神,很明顯,它們已經把這裏當做了家鄉。山清水秀之處,鳥語花香之所,是值得它安心的家園。

雨水把山石沖洗的如剛出浴的美人,清新嬌美,石頭上松樹狀的花斑紋圖案清晰得如同剛剛生成。雨聲密集了起來,如同千軍萬馬從空中走過。這些石頭能讓它如此激動,是因為當地一個古老的傳説——

相傳,唐朝初年,唐王李世民率領十萬大軍御駕東征,在某一年的三月,來到濰河岸邊,青山腳下。三月是這裏春意最濃的時候,清凌凌的濰河水映着藍盈盈的天,岸邊綠樹滴翠,杏李鬥豔,河上有漁民舟筏捕魚,漁歌繚繞。青山上松林連蔭,松濤陣陣,有木魚聲從山頂傳來——一派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唐王李世民被這樣的景色驚到,以為誤入了桃花源。他考慮到唐軍行軍數月,人困馬乏,又趕上軍糧已斷,遂決定在此安營紮寨,休整軍隊,等待糧草。唐王是聖賢之王,他下令將士們不準驚擾附近的百姓,違者斬頭。飢腸轆轆的將士們只好漫山遍野挖野菜充飢。青山上住了一位得道的道士,看到唐軍寧可吃野菜也不騷擾百姓,很是感動,便去參見了唐王李世民。老道見到唐王既不作揖也不寒暄,只是好奇地問:“這裏方圓幾百裏都是良民百姓,您為什麼不派人去百姓家裏索取糧食充飢,而讓自己的將士們去挖野菜呢。”

唐王看出老道的不凡,遂回答:“民為國之本,我大唐有今天,靠的是老百姓的支持,時值春天,正是青黃不接,老百姓也在節食度日,我怎能再給他們加苦?”

老道聽後點點頭,捋着鬍鬚笑了。他從亂草堆裏找出半截牛槽,用清水洗淨,又從破泥缸裏取了一盆米倒入槽中,然後倒水,生火,將生米煮成熟飯。老道對唐王説:“上山容易下山難,唐王東征到寺前。家中還剩一把米,送給大軍解困難。”

他盛了一碗米飯遞給唐王,唐王接到手裏,聞着米飯的香味掛念起飢餓的三軍,舉箸難下。老道看後哈哈大笑:“唐王只管吃,吃了以後你就知道了。”唐王一連吃了好幾碗,發現那個牛槽裏的米飯一點也不見少,取一碗,長一碗,竟然取之不盡。唐王大喜,知道遇到了仙人,得到了寶貝,命令三軍一起來用餐,等到三軍都吃飽了,牛槽裏還是滿滿的。

三日後,糧草運到,軍隊開拔時,唐王向老道索要這牛槽,老道慷慨相贈。可是,牛槽太重,行軍攜帶十分不方便,唐王等到老道離開,命令軍卒將牛槽埋在一棵松樹底下,並在松樹上做了記號。

數年後,唐王東征凱旋,想起牛槽之事,不顧千里之遙,又來到青山之上,尋找當年藏匿的寶貝。等他來到青山,發現青山上漫山遍野都長滿了松樹,成了一片望不到邊際的墨松林,多到飛鳥都飛不過去,他已經無法找到自己做記號的那棵松樹。唐王大急,命令軍士翻遍青山也要找到那個牛槽,可是軍士們把整個青山都翻了個遍,也沒有挖到那個牛槽。唐王不死心,去山上的道觀尋找當年的道士,誰知歲月變遷,道觀已經變成了寺廟,當年的道士雲遊天下沒了蹤影。唐王大怒,命令軍士放火燒山,把山上的廟宇和松樹全部被燒光。從此,青山上的墨松林消失了,只留下石頭上的松樹斑紋。

唐王已經進入史冊化作歷史的煙雲,這些有着墨松紋的石頭穿過層層光陰,與我們面面相覷。青山上有仙道,這裏的人們祖輩口口相傳,想必這雨是隔窗聽來的。總有些東西是要口口相傳的,比如善念,比如美德,比如這有着歷史煙雲的石頭傳説。

當我們站在清涼大殿前,雨聲驟急,白茫茫的雨點將四周所有的一切都消匿了,只有清涼大殿在雨裏如縹緲於仙山雲霧中的瓊閣。俗世遠去了,我們仰視雨中的清涼大殿,紅牆,黃琉璃瓦,重檐翹首,八角懸鈴,恍如進入仙境。

青山上的'宗教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起源的道教文化和後來慢慢滲進的佛教文化融成青山獨特的宗教文化。歷史中硝煙瀰漫,無數廟宇毀於戰亂,眼前的清涼大殿是重建於1997年。

清涼大殿是鋼筋混泥土和木質結構,由40根3.6米高的立柱承託,高12.28米,寬27米,跨深6.7米。大殿是五間,檐下有斗拱,殿脊有雙龍戲珠,有鴟吻相對,兩側呈流線型的山檐脊上,有不知名的飛禽異獸排列着。大殿正面重檐之中高懸藍色的匾額,上面有“清涼大殿”四個金字。殿正面有6扇木櫺廟門,兩邊各有8扇木櫺的窗,上面還有11扇橫式的木窗,這些門窗都是硃紅色,在雨裏尤為鮮豔。大殿內雕樑畫棟,壁畫為大幅的瓊瑤仙境。大殿門前紅色抱柱上有金色的楹聯:“東鎮佑福乾安風調雨順;清涼護法坤寧國泰民安”。殿內主祀清涼老爺和清涼老母的金身塑像,身後有四位侍女交叉使扇,兩旁有金童玉女站班伺候。清涼老爺壇下左側分列增長、廣目、多聞、持國“四大天王”的塑像,他們各掌青光寶劍、玉石琵琶、混元珍珠神傘和紫金龍花身狐貂,據説“四大天王”負責這一方水土的風調雨順。殿東側為文財神比干的塑像,身旁伺立着招財童子。清涼老母壇下右側分列着鎮守靈霄殿的“四聖大元帥”的塑像,即俗稱為千里眼、順風耳、遁水龍、潛地行的王魔、楊森、高體乾、李雲霸的塑像,他們手掌各持金雀大板刀、雁翎刀、虎頭蟾寶槍和大掃刀,威武莊嚴。殿西側為財神黑虎將趙公明在黑色神虎前手持九節神鞭的塑像。

雨聲使大殿內更加莊嚴肅穆,我合了空空的雙手,向着眾神靈作揖,參拜,卻一時想不起要祈求什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父母康健,小兒聰穎,夫妻相濡以沫,神靈都已經賜予了,還有何求?佛心慈悲,道法自然,無求也是求,就這樣靜靜站着吧,用一顆自然之心匍匐在神靈的腳下,讓靈魂舒緩和安寧,神靈自會賜我平和與慧根。

離開青山秀水,我們去了石埠的百畝荷塘。雨聲忽大忽小,荷葉被雨點敲打出稠密和稀疏的平仄之音,遠觀青山如黛,近賞荷花聘婷、蓮蓬莞爾,一塘的綠雲綿延,我們迷醉在這幅大自然繪就的畫卷裏。

終歸是立秋了,荷花已經接近尾聲,在一片濃濃綠意中,每一支荷花都有着遺世獨立的美,如清晨裏最初亮起的曙光,美的温暖和明亮。蓮蓬如青青的稚子,在荷葉左,在荷葉右,在雨霧中一粒一粒數着懷裏抱的蓮子。透過這美麗的畫面,我還看見,在被文人們讚歎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淤泥中,蓮藕已經潔白如玉,已經生出七竅之心。

荷花被佛家賦予禪意,是世人追尋的明亮精神。蓮藕作為餐桌上的食物,無法和苟且的生活脱開干係。可是,這明亮的精神與這苟且的生活卻是這樣緊緊相連,如同我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雅和俗,是不能單獨成立一樣。再美麗的詩意和遠方也要有根紮在如淤泥一樣的世俗煙火裏,這是否也是佛家想表述的禪意呢。

雨,在我們回城的時候,停了。此時的青山秀水,在欣雨初霽裏,應是半山煙雲半山風吧,那場陪伴我們採風的雨呢?它是不是隱匿在雲端,正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