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高考1977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1977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1977觀後感

高考1977觀後感1

今天看了《高考1977》,看完一種想抒發的衝動,雖然知道寫不出什麼。1977年,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我們這代人對1977這個年份卻並不陌生,我想我們也是受益於這次偉大的恢復高考,我們的父輩都親歷過那個年代,那也是一個對當代中國意義深遠的年代。

我們總是從各種途徑,或多或少地瞭解那個年代,那是一段悲愴而又富有激情的年代,在不平的歷史背景下與時代、與歷史、與命運抗搏着。

在我們都爭取表達我們80後生活的這個年代的種種境況時,看看我們的前輩,看看那個時代,想想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喜與悲,或許我們的心就會多些坦然的平常心了。

導演江海洋是這次歷史變革的親歷者,1978年,他和陳凱歌、張藝謀等人一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由這樣的導演執導,我想更能還世人一個真實的歷史感受。

電影后半部,我看着都激動得都淚濕眼眶,這裏就展示幾個我印象最深的畫面吧。

一、夕陽西下,鐵鍬鋤把扛回家

這個場景,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記得小時候,還經常看到這種場景,一種純樸的氣息和一個時代的寫照。而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那些知識青年,卻扛上了原本屬於農民的鋤把,在忍受與希望中日復一日。我想,這個場景,更能引起上一代人的感想。

二、燎原之火,照亮中國

這覺得這個場景太激動人心,導演是有生活有經歷的,然而,他把這種真實的生活經歷加上歷史事件中帶給人的情緒與深遠意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也讓觀眾的情緒,()很自然的從內心深處,隨着影片燃起熊熊之火,令人激動不已,讓不同年齡的人為那個時代的那個時刻而振奮!

三、追趕火車,也是在與命運抗搏

最讓人揪心,提心吊膽的,莫非就是趕考的情景了,與古代趕考一樣,都是人生中的大事,而1977的高考更賦予了時代的意義,牽動着那些知識青年的命運,也牽繫着歷史的命運。

在追跑、跌撞、攙扶中,更是這些青年命運的寫照。

四、爭分奪秒,萬人心願的寄託

那些不喜歡農場生活,苦苦期待改命運的年輕人,一直與組織管理者有着種種的矛盾或者説是思維的差異,但經歷了點點滴滴生活細節後,所有的都在“人性”中消融。老遲開拖拉機趕來送考生的時候,高興的不僅是劇中的年輕的,興奮的還有作為觀眾的我們。

《高考1977》用影像見證了歷史的拐點,我覺得它是一部史詩性的影片。

高考1977觀後感2

《高考1977》把焦點放在了高考這一個永不過時,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話題之上,那個時代的人有着自己實實在在的體會,現在的人對它也不陌生,既愛又恨。不禁窺探導演和製片人的精明。

《高考1977》講述了一羣因文革而發配邊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識青年。在1977年恢復高考的時候,大家對高考的執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會主任“孫海英”,對大家高考的態度……特別是當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無援的時候,當孫主任開着帶着犁杖的拖拉機,載着一車人奔赴考場時,我已熱淚盈眶。故事的情節並不新穎,但是演員們真實的演出一次次讓我們從心裏留下了眼淚。

主題是高考,一部電影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歷史,是讓我們聽聽那個時代的聲音,高考的本身意義大於高考,史實本身意義高於史實。

因為上山下鄉的緣故,因為“黑五類”的緣故,他們早早的就被剝奪了讀書的權利。十年,二十年,時間太長了,人生有幾個十年又有幾個二十年。他們渴望着人生的轉機,直到鄧小平的復出,知道高考制度的重新實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在考慮父母成分,不再需要組織蓋章,人終於又開始有了自由。

在我們頻頻對高考質疑的今天,看看電影當中的人們對高考的期盼與感激,未嘗不使得我們再一次反思,是我們要求的太多,還是高考制度本身有問題。

前面已經説過,電影情節並不新穎,甚至可以説是老套,但就是這老套的東西,往往也經常是打動人心的東西,談到這部電影當中的打動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談談電影當中的親情。

父愛同母愛一樣無私,他不需要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 977》中,陳甫德對於陳瓊的父愛,就讓人深悟到父愛的偉大。因為自己是“黑五類”,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離婚,不得不有女兒而無法相認。當知道高考制度恢復的時候,他不顧一切千里迢迢感到農場去給女兒送複習資料。可是此時的陳瓊早已經為了自己的生存,割斷了與父親的一切關係,一切向組織靠攏。當父親冒充教育局的人來到農場時,她毫不猶豫的揭發了他,並無意思顧及親情。那時的陳瓊已經被黑暗的生活壓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機械的想擺脱黑五類,想擺脱黑暗的社會給她帶的一切災難。

然而在這些矛盾衝突的背後,基本的人性依然殘存且生生不息。連性格扭曲的陳瓊在內內心深處也留有一絲輕易不敢觸動的軟弱,那就是為人子女的親情。當陳甫德離去,陳瓊站在空曠的雪地裏腳步踉蹌,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聲聲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淚下。

電影,敍述了很多,本來就已經説過,電影本身傳達的東西比他本身多。電影當中不乏令人遺憾的地方,有些情節純屬累贅,這些我們便無從在談論。

高考1977觀後感3

晚上看了一直在電腦裏頭卻一直沒機會看的電影《高考1977》。當考試的種類越來越多的時候,當國家的力量越來越強盛的時候,當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參加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考試的時候,當考試已經成為了一種選拔手段而越來越離開不了的時候,甚至是到了考試似乎開始為人詬病的時候,突然發現,考試似乎融入了自己的那份感情和對自己理想的憧憬。

看到國強那麼誓死捍衞考試的權利,看到那麼冷的天氣部分白天黑夜地奮戰精神,看到白雪皚皚天寒地凍的日子裏他們無助地追趕火車,那些末了的幸福理應屬於他們。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覺得很不真實。

第二年考研,結果依舊。在等待調劑的日子裏,想到之前的種種,不禁淚流滿面。他們問我,為什麼會執着地放棄優厚的工作而繼續孤身考研,為什麼在一次又一次地絕望中繼續,似乎只有信念能夠解答。當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證的時候,我同樣經歷了國強的煎熬。輾轉於幾個郵局之間,最終只換來推卸的責任和杳無音信的掛號准考證。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人們説平淡的日子裏多些調味品,多些挫折,才會愈加成熟。而自怨自艾似乎總是我的風格。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裏不肯醒來,在失去的時光裏尋找安慰。怎麼看怎麼覺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幾個考上的同學,他們所奮鬥的生活是我羨慕而期待的。對他們來説,那是充實的美好,對我來説,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當一切從理想成為現實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生活,工作,夢想,現實,這些瑣碎的事情交織到一起,突然發現自己還是無力承擔。試圖讓自己沉下來看會書,試圖在音樂裏尋找安慰,試圖不那麼脆弱,試圖在黑夜裏尋找到自己敏鋭的未來。

講講人,這是奇妙的動物。寧願回到毛主席那個物質不太豐富的年代,至少人的心靈是純淨的。羨慕那個晚上睡覺不用關門的時代。現在呢,處處得安防盜網,處處都是監控攝像頭,哪裏去找尋那份原本的信任?哪裏去放鬆地傾吐內心?心理垃圾越來越多,於是疾病也越來越深重。望向太空,看了《後天》《20xx》,把自己渺小了看,其實什麼都不算了,其實什麼都不重要了,一切都似乎會灰飛煙滅,一切還不如自己享受享受——在物質還不是那麼匱乏的時候。

放鬆心靈,自我安慰,找尋自己。在考試中考察自我,在微笑裏考慮人生。

高考1977觀後感4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説,參加高考似乎是順理成章;而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説,卻更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電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這段歷史,敍述了特殊歲月裏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復高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主要講述一羣在東北農場下鄉的各地知識青年,在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出後,衝破重重阻力參加考試最終改變命運的故事,生動地演繹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樂悲歌。“恢復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偉大得多!”影片中的這句話,是對這場變革最好的註解,也是影片的意義所在。

影片一開始,小根寶的扛包爭取回家名額的戲,就已經把觀眾帶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中,而為爭取報名的權利,知青不惜絕食抗議;為了按時趕到考場,男女知青們在雪地裏拼命追趕火車……這些令觀眾慨歎不已,並潸然淚下的感人場面,不僅觸到了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的深處神經,就是現在的年輕觀眾,也能從影片精心營造的歷史氛圍得到觸動和啟示。

影片的細節部分處理得十分精細。去考試的路上,知青們乘坐的拖拉機拋錨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礙重重的山林裏飛奔着趕火車,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來;有人摔傷了,就一把推開趕來幫忙的人,哭喊着為前行者送上祝福……長達幾分鐘的奔跑鏡頭,看得觀眾眼中都閃着淚花。

影片中更多積極陽光的力量,作為觀眾也一直被感動着。因為有組織“老遲”,他思想正、黨性強、組織性和紀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輕人的那種執著的熱情所感染;因為有北大荒知青們的熱情,他們友好、團結,純潔的友誼也許是支撐下去的理由;因為還有父女情,為了給女兒送高考的複習資料,父親從上海趕到黑龍江;因為還有愛情,在那麼荒涼的土地上,還看到了不可多得的愛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而且那種愛是那麼真摯奔放。

農場革委會主任老遲是權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經歷了大半輩子艱辛生活的他,其嚴肅、保守的言行作風已深入骨髓。他隨時隨地將公章揣在身上,因為“一個章子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他是對農場懷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愛腳下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計阻止知青回城;同時,他又具有父親的情懷,最終為知青們打開方便之門。

《高考1977》完成了導演30年來的一個心願,除了跟共同經歷過的人尋找那時的回憶之外,影片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一部説教的電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告訴觀眾銘記過去的艱辛;其實這是一部積極的電影,讓觀眾在面對壓力時,一定不要絕望,要用信心和勇氣戰勝困難。

高考1977觀後感5

很早就知道這部電泡茶水影了,下載了也很長時泡茶水間了。一直放在電腦裏泡茶水沒看。今天終於有機會泡茶水在話,這是 一部優秀的泡茶水話,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也是一部非常大膽的電影,因為涉及政治,涉及敏感時期,涉及動盪年代。但是無論怎麼説,難掩她的優秀,深刻,真 實,感人。

一個動亂的時期,一個荒唐的年代,人人自危,生怕哪句話不小心就成了政治犯。即使這個年代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是僅隔一年,不論中央還是 地方,恐懼的慣性仍然驅使着人們按照以前的方式生活,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凌駕在人性之上。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毛澤東的造神運動很成功,甚至隔了幾十年,到 了現在,仍有人深深的擁護者毛主席的一切。但是,但是,僅隔一年,鄧小平敢於提出恢復高考制度,我不得不説,鄧小平是一個偉人,睿智,大膽,敢作敢當,敢 於向權威挑戰,不知道小平同志當年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不知道他的這一舉動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當然是向好的方向轉變,就像當 初的上山下鄉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一樣。

一個動亂的時期,一個荒唐的年代。人性的泯滅與光輝並存,思想的脆弱與激情交織。政治壓力的強大--強大到 泯滅父女親情,強大到摧毀男女愛情,這兩種人世間最偉大最真誠的情感--是無法估量的。但是人心未死,最起碼代表 着未來的年輕人的人心未死。也許死過,但是他們就像冬天的草籽一樣,一遇到春風照樣生根發芽然後沐浴着陽光雨露瘋長。不錯,人心未死,只是冬眠。只有少數 的頑固派仍然固守着那個已經過去的錯誤的成規自以為是的指導着自己的和別人的方向。當然最後,頑固派也甦醒了。不是屈服,是真正的甦醒。也就是説,只要是 正確的。人們總會去相信。但是錯誤的。再強大也會被歷史揭開。毋庸置疑。

當人心被壓抑久了,他們在相當長的時期看不到希望,以為一輩子就這樣過去 了的時候,給他們哪怕一點點的希望,就像緊閉的大門突然打開了一條細細的小縫,透出了一絲光亮。那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抓住這一丁點機會。就像救命稻草一樣 死死的抓住,因為壓抑的心靈需要解放,生活需要改變,命運需要爭取。這時候,對於歷史來説,進步便產生了。而且,在沒有其他的選擇和誘惑娛樂干擾的時候, 不論這個機會是否適合他們,他們都會為了這個理想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因為這是改變的唯一方法。

但是現在,當選擇很多的時候,人們迷惑了,迷茫了,不知所措了。並且開始攀比了,這山望着那山高了,痛苦了。其實,何必呢?做一個傻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一定不會成功,但是肯定不會痛苦。就像許三多和阿甘一樣生活,有何不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