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1

我無意中翻起了感動這本書,裏面的一篇文章題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三輪車上有大愛的翁——白芳禮。 74 歲的白髮老人,為還要去蹬三輪車呢?是他沒有生活來源,兒女不孝順?都。白用他蹬三輪車的錢去支助貧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 35 萬。這可小數目啊! 1994 年,白又做了驚人的舉動,他賣掉了家裏的兩間老房子,了一萬多元,又向銀行貸了些款,在天津火車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並自己每月為需要支助的貧困學生捐款 8000 元,達就自己去蹬三輪,借錢也要! 5 年後天津火車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轉眼了廢墟,老人留下了眼淚。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輪了。辦?給孩子掙錢讀書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給人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一角,兩角,一元,兩元,就湊足了 500 元,當他把 錢交給 老師時,老人很無奈的説:“我幹不動了,以後再給孩子支助了。我最後錢。”老師拿着錢哭了。 20xx 年 9 月 23 日 早晨, 93 歲的他靜靜的。天津幾千名師生和市民自發來為他送行。 想想貧困山孩子,再想想我們自己,好的條件不去學習,而吃穿上講究。我們何不將用在吃和穿的錢省,將錢用來支助貧困的孩子呢?為社會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呢?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2

一天,我在網上看見感動中國人物的新聞,其中我覺得高淑珍這位人物的故事十分令人敬佩,當時我的心情很激動,我真想象不到當時的情景,是多麼壯觀。

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的孩子,卻從來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有限,隨着時間的過去,人慢慢變老,體力也大大比不上以前,加上家裏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始終説不出口,無論多艱難,她總是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生活過得好一些。

多麼令人驚訝,很多人都會收養孩子,但是高淑珍不是幾個,而是近百名的殘疾兒童,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這些兒童不但不能幫忙,還要人照顧,看得出她很辛苦。在生活中,我收養過一隻貓,它以前的主人覺得沒用,把它趕走,我見這隻貓這麼可憐,樣子又不醜,就把它帶回家,給它東西吃,給地方它住,只要它還活着一天,我都會繼續養它,絕對不會拋棄它。

高淑珍真是個樂於助人的人,跟她相比我真是遠遠也不夠,她不求回報。明知道是有病的小孩,明知道自己會很辛苦,明知道不會有錢,但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收養這些兒童,一個下來,開支一大筆。高淑珍的行動和精神值得我向她學習。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3

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後,我心中明白了:感動別人的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愛,有時也是瑣碎平凡的小細節;感動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大舉動,只需要一顆真正被愛充滿的心。

其中有一個叫張麗莉的老師的事蹟讓我印象最為深刻。20xx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到了,老師失去了雙腿,學生安然無恙。

看完這個事蹟,我被張老師捨己救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了。只要我們心中有大愛,這個世界一定會綻放出光芒。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4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蹟,其中有一篇寫何玥到了生命的盡頭,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故事主要講了年僅12歲的女孩,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然而,她毅然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何玥的爸爸卻把何玥罵了一頓,而何玥卻堅持把器官捐出去。何玥心只想幫助有需要的人,最終何玥的爸爸同意了。20xx年汶川地震時何玥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最後何玥的父母實現了女兒何玥的心願。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何玥樂於助人、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從壓歲錢裏取出一點錢,就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間就會變得更加燦爛。在生活中,確是有這樣的事例,位在我家附近的陳叔叔,一聽到鄰居們出事了,他都會積極的去幫助別人。捐錢,捐物,助人為樂更是常有的事了,所以我們都給他起了個外號陳為人,他有時看見我們招做義工的,他都是第一個報名。

助人為樂只是一件簡單的事,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明天將會變得更繽紛!是啊!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堅持每日一善!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5

做好事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能感動中國的卻沒有幾個。

一天晚上,我在電腦上搜索與《感動中國》有關的視頻。我點擊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評選》的連接。視頻裏講了許多人物,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位青年歌手吳文景獲得金蝶大獎的精彩回放。他奪冠的每一步都振奮着我的心,十五進九,九進六,六進三,過關斬將,最終成為評選人物之一。他每次上台那扣人心絃的歌曲,時尚的衣着服飾以及髮型,巨大的感染力吸引着台下的每一個人。

當我看到吳文景的爸爸媽媽驕傲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兒子在舞台上一展風彩時,也彷彿明白自己父母的一片苦心,我曾經抱怨過父母對我嚴格的要求,記恨他們在週末給我報的補習班,每當我看到其他孩子像小鳥一樣玩耍時,我的心思早已不在作業上。是啊,我已厭倦了這種生活了。但此時,我完全懂了。父母這樣做,是在讓我們自己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那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棟樑呢?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來吧,為了那個未來屬於自己的舞台,為了明天更美好,一起發憤努力吧!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6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感動了全中國的小女孩——何玥。

何玥是廣西桂林人12歲。20xx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治療。9月初,何玥病情突然惡化,二次入院,腫瘤以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腦死亡,她的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看到這個故事,我心中充滿了敬佩。我佩服這位12歲何玥能如此有愛心。我佩服這位12歲的何玥能有如此大的決心。我想,她在天國一定會生活得幸福快樂的。

從何玥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她雖然沒有何玥那麼偉大,但是她也在關心着社會上的人她就是我們小區的樑奶奶。每次發生了什麼大事,比如説哪裏發生了地震,還有新聞裏嘗説的關注留守兒童等等。她總會伸出援助之手,去社區捐款,我們小區也常搞這些活動,樑奶奶對我説。她捐得最多的一次把她一個月的退休工資都捐了出去,這讓我很感動,她的善舉,不僅僅只有我能看到,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見。

我要學習何玥及樑奶奶。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7

在星期六,我打開電腦查看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其中有一個叫何玥的小女孩令人深懷感動,更令人敬佩。

何玥12歲得了腫瘤,在她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當何玥告訴父母要捐贈自己的器官,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可何玥哭着説: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後,她的父母含淚同意了。

一個人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她的這種精神,我相信世界的許多患者聽了後,一定對自己更有信心了。有着愛心的何玥,她在天上看見那些因為她而恢復了健康的患者,一定會很高興的。何玥那充滿愛的心,我一定要向她學習。

在我們身邊一定也有不少有着愛心的人!在我家樓下有一位為人正直的保安,每天上學放學我都會看見他樂於助人的事。有一天,我正要去超市買東西,前面站着兩位老爺爺和老奶奶,不知他們停在前面幹什麼。這是,王叔叔——保安從遠處跑來,按了一下開門按鍵,老奶奶看見了,高興的説:謝謝你!我這才明白,原來老爺爺和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有點迷糊,看不見按鍵,王叔叔就跑來幫忙。

這一個事例,雖然沒有像何玥捐贈器官那麼偉大,但這是一個懷有愛心的行動。我們一定要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因為在幫助別人時自己也會很快樂。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8

今天,我在網上閲讀《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動捐獻器官的學生》。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了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她就是一個12歲的女學生,何玥。何玥是廣東桂林人,因腫瘤擴散腦部組織,20xx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3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9

我看到了《感動中國人物》裏面吳斌的故事後,非常地感動,心情也是七上八下,連綿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吳斌的故事非常感動人心:20xx年5月29日,司機吳斌駕駛一部客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突然,一塊鐵皮從空中飛過來,一下把玻璃打碎,打中吳斌的腹部,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把住方向盤,臨死前還説:快走!就這樣,這位司機守住了整車乘客的安危。

這篇故事,既叫我感動,又讓我慚愧,要是我是吳斌,我剛被擊中腹部就昏死過去了,哪有這種忍耐力?我也想到一件令我慚愧,證明我沒有什麼耐力的事情: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珠海旅遊,在賓館裏,我突然覺得腹部一陣抽搐,便跑到廁所,卻拉不出大便,又覺得肚子更痛了,便叫來媽媽。我那時一陣大哭,痛得快暈了,哭了又哭,沒完沒了。媽媽趕緊拿出腹可安,我吃了後,覺得想吐,吐了出來,舒服多了。肚子不痛了,也不哭了。而媽媽在那笑我:哈哈,男子漢大丈夫,小事也哭得死去活來的,那去打戰,受了傷還得了哇?沒耐力。我不好意思,只好一個勁地説:哎呀,別説了。

這件事跟吳斌的義舉比,顯然微不足道。他英雄的舉動,捨生取義的氣概,都是我們該學習的模範。這篇故事,清晰了我永生的目標,給予了我堅定的意志,還有什麼比這更寶貴的呢?

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10

一本書讓人感悟,當讀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不禁感慨萬千。這裏有徐本禹、高耀潔、田世國、叢飛、唐山十三農民兄弟等來自民間的傑出人士;有成龍、劉翔、姚明等光彩耀眼的明星;也有鍾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黃伯雲這樣的睿智學者。他們都有讓中國人感到震撼的心靈力量。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被稱為“信義兄弟”的孫水林兄弟。“新年不欠舊賬,今生不欠來世債。”孫水林,孫東林兄弟20年堅守承諾。

評選組委會的頒獎詞:言中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化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裏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當看完這本書時,總會給我長長久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麼樣的情懷使我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尋找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卻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最軟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這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活着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進取的勇氣。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天下,那麼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我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個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他人,這正是一種感動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