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初中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考點整理

本文已影響 3.53W人 

  《與朱元思書》考點整理

初中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考點整理

 (一)通假字

①“轉”通“囀”,鳥叫聲。  ②“反”通“返”,返回。  ③“見”通“現”,顯現。

 (二)古今異義

①許 古義:附在整數詞之後表示約數,左右。例句: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 今義:或許,應允,讚許等。

②經綸 古義:籌劃、治理。例句:經綸世務者。 今義:整理過的蠶絲,規劃,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 古義:至 .例句:鳶飛戾天者。 今義:罪惡。

④窮:古義:窮盡。例句:蟬則千轉不窮。 今義:貧窮。

⑤奔:古義:本文指飛奔的馬。例句:猛浪若奔。  今義:奔跑。

⑥窺:古義:看,觀察,偵探。例句:窺谷忘反。 今義: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東西:向東向西。例句:任意東西。 今義:指物品。

  (三)一詞多義

  1、絕: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沒有第二個)  猿則百叫無絕 (斷,停止 )

2、上:負勢競上 (向上 )  橫柯上蔽 (在上邊 )

3、無: 直視無礙 (沒有 ) 猿則百叫無絕 (不 )

4、百: 一百許裏 (確數,十的倍數)  猿則百叫無絕 (概數,表示多)

5、直: 直視無礙 (直接 )  爭高直指 (筆直 )

6、負: 負勢競上 (憑藉 ) 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背 )

7、窮: 蟬則千轉不窮 (窮盡 ) 窮冬烈風 (深 ) 窮則獨善其身。 (不得志,不顯貴)

 (四)詞類活用

①風煙俱淨(“淨”:形容詞作動詞,消淨、散淨)

②任意東西(“東西”:形容詞作動詞,向東走、向西走)

③猛浪若奔(“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④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用作動詞,爭着往高處、遠處伸展)

⑤望峯息心(“息”:使動用法,使……停止)

⑥橫柯上蔽(“上”:名詞用作狀語,在上面)

⑦皆生寒樹(“寒”:形容詞作名詞,指秋天)

⑧負勢競上(“競”:動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語的意思)

 (五)特殊句式

省略句:⑴(船)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主語省略)

⑵急湍甚(於)箭(省略介詞“於”)

⑶(高山)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省略主語“高山”)

對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3)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六)課文理解

1、原文填空

①富陽至桐廬之間的山光水色的總特徵是怎樣的?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②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③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④概括讚歎富春江景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⑤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⑥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⑦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⑧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⑨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⑩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發出感歎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作者筆下的水是怎樣的情狀的呢?請根據文中的有關詞語説説水的特點。

水靜:清澈 ;水動: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樣的?運用什麼手法描寫山的?

“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以動寫靜,把靜止的山寫活了,顯示出山的“奇”。

4、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奇”和“異”的?

奇山:看:高山寒樹,軒藐成峯。聽: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異水: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5、“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鄙棄功名利祿,流連山水,嚮往歸隱山水生活。

6、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請從這兩方面入手圈出寫得好的字詞句,並談談好在何處?

從視覺來寫:①“風煙俱淨,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②“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迴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於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閒適心情。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中的一個“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時令特徵,也寫出了人的主觀感受。④“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人云的雄奇景色;“競”“爭”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從聽覺來寫:“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7、研讀最後四句: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猶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這是明與暗的辯證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貴中的人們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種種不便,但他們的快樂確實難以比擬的。用這種方式來結束課文,餘味無窮。

8、作者描寫景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和志趣?

①“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鬆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了作者曠達的情懷。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表現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讚頌。③“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9、作者為什麼發出“望峯息心”、“窺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為作者此時可謂陶醉於大自然的絕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間爭名奪利、官場角逐的一切,都變得了無趣味了。另外,作者被這奇偉、瑰麗、美妙、和諧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變得更奮發,精神得到洗滌而變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這裏的一切是那麼恬美而和諧、幽靜而美妙,作者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自然暫時忘記了塵世的角逐和俗務的纏身。

10、文中哪句話概括了課文描寫的山水的特徵?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全文都圍繞着這兩句話在做文章。

這兩句是對富春江景的概括讚歎。然而僅僅發出讚歎並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景的呢?誰能發現作者寫景的規律?

明確:分“奇山”和“異水”兩層來寫,先寫異水後寫奇山。

異水:“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靜態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動態之美

奇山:“看” (高山寒樹,軒藐成峯) (視覺)

“聽”(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聽覺)

11、第一節除了總寫富春江山水的特點之外,還寫了什麼?請根據提示找出相應的句子。

①登舟縱目的總體感受: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線: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

12、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麼?

先總後分。先總寫:用“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使人覺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心情舒展。“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寫出對景物陶醉的那種自由解脱的情態。接着,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再分寫:首先寫異水,再寫奇山。

13、課文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請結合具體的例子説明。

動靜互見。“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表面看來似乎是寫鳥禽聲音,實質是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寂靜。這是以動寫靜,寓視於聽的手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枝條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中,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寓動於靜的手法。

14、文章理解。文章在總寫中,用“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表現了作者從容出遊,怡然自得的情態。在分寫“異水”時,用“千丈見底”一句誇張地表現了江水極深、極清的特點。在分寫“奇山”時,通過泉響、鳥鳴、蟬轉、猿叫,反襯了山的幽靜(或:寂靜、靜等)的特點。之後,通過“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的抒情短論,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的思想。最後,文章別具匠心地描繪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樹多的特點,與前文“皆生寒樹”一句相照應。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