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精選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在外面工作和學習的人都回到了家,大家一起度過這歡樂時光。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一個小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掃衞生,外面小孩也幫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春節。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很熱鬧,我們這裏有吃年糕、吃麻糖的習俗。這幾天集市上貨物琳琅滿目,大人們把購買的雞鴨魚等食品都做好了,準備年夜飯時親人們一起分享。

年三十早晨,我們這裏家家户户都忙着貼春聯、掛燈籠。大家都喜氣洋洋,一片熱鬧的景象。晚上,大人們準備了一天的年夜飯端上了桌,真豐盛啊!不過餃子才是重頭戲,為什麼過年要吃餃子呢?媽媽告訴我説:“傳説有個皇帝做了個夢,夢裏説天神喜歡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餃子,於是昭告天下,家家户户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

我們邊吃年夜飯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歡慶的歌舞,引人發笑的小品,使人們不時除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凌晨,家家户户點着了事先準備好的旺火柴,十二點準時鞭炮齊鳴,那天上的煙花金光閃閃的美麗極了。初一開始人們互相拜年我們小孩子當然少不了壓歲錢,如果我們嘴巴甜一點,就可以”大賺“一筆了。以後幾天都在這樣的歡樂中度過。一轉眼正月十五元宵節就到了,街上到處都是彩車、花燈、秧歌隊,從早上扭到晚上,大家沉浸在歡樂的海楊中。大家還吃元宵。放孔明燈,我也買了一個,寫好願望,把它放飛了。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我從小就喜歡過年,每當放假,我們一家就會回到四區奶奶家,因為四區只有我奶奶和我爺爺在家。

過年前的四五天,我們全村的孩子就會相約揹着籃子去山上剔青松毛,每天都要剔,直到把家裏的所有空籃裝滿為止,以備過年用。而大人們則到城裏去買年菜。

大年三十那天,把青松毛撒在家裏的每個角落和門前的小路上,這樣,給人一派萬象更新的感覺,每家都像鋪上了綠色的地毯,不同的是這地毯發出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同時,家中也有了濃濃的年味。

吃完團圓飯,家家户户都到大球場集合,給村裏剛出生的孩子取名。取完名,不管男女老少,手牽手圍成一圈,跳民族舞,我們跳舞不用樂器伴奏,大家邊唱邊跳,歌聲、腳步聲迴盪在山谷裏,震得地動山搖,人們喜悦的心情在歌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元宵節,一村的人又會揹着鍋,拿着碗,去我們放牧的坪壩裏—坪壩離村子不遠。到了那裏,女人們就開始煮元宵,大老爺們則如同孩子一般在一邊逍遙自在地玩耍、嬉戲。

吃完元宵,有趣的活動開始了: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開始比賽摔跤,比賽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全力以赴地表現出男子漢的氣概,以此來贏得漂亮姑娘的青睞。

摔跤比賽完畢,姑娘們就對起了山歌,她們對得很瘋狂,如男兒般豪放,全然沒有了平日的矜持、羞澀,甜美的歌聲響徹大地、震徹山谷,歌聲唱出了她們滿腔的熱情滿腔的愛,唱出了她們心中的幸福、美好的心願,同樣,出色的姑娘也會贏來小夥愛慕的眼光。

一些到村裏和我們一起過年的外地人,常常讚不絕口地説:“你們過春節可真有趣!”我也覺得我們過春節確實有趣。

元宵過後,春節也就結束了,帶着濃濃的年味,家家户户的.大人們下地幹活去了,我們也帶着過年的餘韻回到了學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好不容易到了臘月下旬,盼望中的春節快來了,家鄉的年味,終於也如米酒撲鼻的香味那樣,漸漸濃起來了。

臘月二十三,既是過年的標誌,也是春節的開始。在這一天,幾乎每家每户都會“祭灶神”,也就是燒赤豆糯米飯。傳説灶神是個愛打小報告的神,民間的老百姓怕他上天后會在玉帝面前説自家的不好,而惹怒天庭降罪於自家,所以就想出來做赤豆糯米飯來粘住灶神的嘴。且不説這個傳説是真是假,但這赤豆糯米飯確是一等一的好吃,又黏又香。小時候,我就最愛吃這赤豆糯米飯,在香噴噴的赤豆飯中撒上一些白糖,那簡直是第一美味。臘月二十七,是大掃除的日子,家家户户會在這一天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把一年的晦氣都清掃出門,以示辭舊迎新,同時把人們對新年的期待留住,以等待大年初一和元宵的到來。

大年三十到了,每家每户都要貼上大大的“福”字與紅紅的春聯,屋內的年畫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臨近傍晚,各家廚房裏忙活開了,飄出了陣陣誘人的香味。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團團圓圓地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年夜飯,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在這一桌年菜裏,蹄髈、鯉魚當仁不讓地佔據了主角,年糕、陳年佳釀也是必不可少。每年到這個時候,無論是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都會朝着一個共同的目的地——家的方向奔去,有什麼能比得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頓年夜飯重要呢!吃完年夜飯,大家就等着新年的到來了。大年初一,家家燃放鞭炮,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紛紛出門前往親朋好友家拜年,一路上不管互相認不認識,只要一見面,都會互道一聲“新年好”!

轉眼間,元宵節也到了,燈會開始了,各種造型的燈栩栩如生,有天鵝燈、荷花燈、走馬燈……當然最好看的莫過於龍燈了。威武無比的龍,昂首向天,似乎要一飛沖天,直上雲霄呢。在賞燈的時候,莫忘了還要猜猜燈謎哦!

過了正月十五,民間的新春算是正式告一段落,家家户户要回歸正常的生活了,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大家又要開始一年的忙碌!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陽江,那裏最熱鬧的節日要數春節了!

在陽江,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就開始了。這一天,每家每户都會大掃除,俗稱“掃塵”,這意味着把一年不好的東西都掃出門外,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一天大人們也要去準備好過年時吃的、穿的、用的。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一早起來貼對聯。貼完對聯,女人們都會在家裏自己製作湯圓,俗稱“圓子”,代表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北京,湯圓裏面都有餡,而且是甜的。但是,陽江的丸子卻與眾不同,陽江的丸子裏面沒有餡,餡全在外面,而且是鹹的!這不僅僅是一好吃的鹹丸子,而是小型的海鮮展覽會。為什麼呢?因為陽江是沿海地區,鹹園子的鹹大多數是海鮮!下午,人們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準備團圓飯,殺雞殺鵝。在外遊學或打工的人,除了迫不得已,必定趕回家吃團圓飯。這天晚上,大街小巷都回蕩着酒肉的香味和一家人的歡笑聲!

大年初一的時候,有一些老人家就會去寺廟為家人們祈福。這一天,大家都不能去拜年,只能在陽江。

大年初二小孩子們是最開心得,因為可以去外婆家拜年,拿紅包。去拜年的時候,大人們總會提着一些桔子或蘋果去。桔子代表吉吉利利,蘋果代表平平安安。

想轉眼間到了元宵節。元宵的時候,公園到處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到了晚上,燈籠點上燈,到處都紅紅火火,到處是燈籠的海洋。這一天晚上,還可以看煙花。煙花在天空中綻放,五顏六色,帶給人們無線的快樂。這一天,千家萬户還要吃一次圓子,這的確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過完了元宵節,春節就已經接近尾聲了!

陽江的春節是這樣,我愛陽江的春節,更愛我的家鄉——陽江!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5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節日也有許多,春節卻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各個名族和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過節習俗。

而我的家鄉湘鄉在臘月下旬,也已進入了春節的前奏,家家户户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春聯,燈籠與年貨。就連小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都到鞭炮店去買花炮,為過年做準備。

除此之外,大人們和小孩都會去買新衣服,大多都是買紅色的,代表喜氣洋洋。我的外公家更是熱鬧非凡,外公會在家準備一些蛋卷、雪花丸子、扣肉啊……到過年時一家人一起團圓分享美味。

到除夕那天,大家都會從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老人小孩一起團聚。來到外公家院子裏,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着春聯和紅燈籠,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色,好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啊!一進門,一陣飯香撲鼻而來,這天,一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過飯,大家就會坐在客廳裏,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打打牌,説説話,嗑着瓜子,吃着糖果一起守歲。到了十二點,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花炮拿出來放,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十二點過後,大家都會到雲門寺去拜觀音,求平安。因為很多人都會去,所以擠得水泄不通。拜完觀音已是凌晨一點多了,匆匆回到家,休息一會兒又要趕着去進行大年初一的行程。

正月初一是嶄新一年中的第一天,新年新氣象,這與除夕的光景截然不同。大多數人都會邀親帶兒的,一起去墳山祭祖拜年。初二,便開始走親訪友了,年輕人都帶着小孩去一些長輩家拜年,這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愛的了,因為可以收到拜年錢。初三初四依然很忙碌,人們會繼續挨家地去給長輩們“請安”。

到了元宵節,新春也即將接近了尾聲,大家又會團聚在一起吃元宵。到了晚上,人們會取下掛在門前的紅燈籠,收起來留着明年春節再掛上。

過了元宵節,天氣變暖和了,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又照常做事,學生們也等待着迎接新學期的開始。

六年級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一到春節,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辛勤的勞動了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農曆的十二月下旬就開始了。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廿三、廿四這兩天是送灶神的日子,廿五、廿六是要進行大掃除的,大掃除是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廿七、廿八要辦年貨,大人們要買對聯、財神像和各種食物。媽媽還會給家裏的小孩子們買許多漂亮的新衣服,小孩子們都喜歡買玩具和鞭炮。

農曆十二月三十那天就是除夕了,有些年份是十二月廿九。除夕這天很是熱鬧,家家户户都做起了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早上一家人祭拜完祖先才能圍在桌邊吃飯。晚上,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都是燈火通明的,不能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我們幾乎都是不睡覺的,因為要守歲。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正月初一,就接到媽媽、奶奶他們給的紅包,我知道,年中的新一天已經開始了。洗漱完後,媽媽就告訴我今天不能出門,爺爺告訴我今天不能殺生,爸爸告訴我今天不能洗衣服和洗碗。我們他們為什麼初一的禁忌那麼多,怎麼記得住呀!不過,今天大家還是特別開心,吃過早飯,大人們都去娛樂了,而小孩也去玩耍了。

初二這天,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拜年的日子。我們才剛醒,就看見媽媽拎着大包小包不知要幹什麼,媽媽一看到我們醒了,就説:“選佳,你們快點去洗漱乾淨,我們要去外婆家了。”我問:“去外婆家,為什麼呢?”媽媽説:“是因為今天是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拜年。”聽了媽媽的話,我們趕緊去準備好,然後出發去外婆家。一到外婆家,還沒進門,就聽到了“我給您拜年了”的話,進門一看,原來是親朋好友們給外公外婆拜年來了。聽媽媽説,拜年是從正月初二到初九才結束的。

元宵節——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似的,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店子都要掛許多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紗燈、有玻璃燈、有走馬燈、有宮燈、還有各種各樣的紙燈……燈一懸掛,人們都可以進店裏參觀。晚上在燈裏點上蠟燭,觀者更多。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一樣的新年習俗。一眨眼已到了春節的結束了,人們的生活又都步上了正軌,大人們照常上班,小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了。春節使我們有增長了一歲,也是我們懂得了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