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素材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通用27篇)

本文已影響 1.6W人 

所謂的“道德綁架”,是在用聖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一旦別人沒有達到所謂的“道德標準”,就會被冠以“缺德”的惡名。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道德綁架作文素材(通用27篇),希望對您有幫助。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通用27篇)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

子貢贖人而不取其金,在多數人眼中看來這是聖人之舉,是行善的標杆。可孔子卻不加讚賞反而批評他的所作所為。誠然,子貢的行善本意十分純粹,但他的一個自以為更加高尚的舉動卻無形中提升了道德的準則,縱然人人都渴望向子貢學習,但是世人對於行善之後是否該領取獎金的態度已然悄悄發生了轉變。

一筆贖金對於子貢這樣的大户人家來説或許並不算什麼,然而對於辛苦躬耕一輩子的農户人家來説將是不菲的鉅款。未聽聞子貢之事時,他們遇見魯人會毫不猶豫的贖回,而後坦然接受應得的嘉獎。如若魯國君主將子貢事蹟大肆宣揚,人盡皆知之後,我們不妨假設,普通農户再次遇到魯人時定會有所猶豫,他們會想到,從國家拿回先墊付下的贖金可能都會遭到世人的非議,甚至糾結之下他們選擇了漠視需要幫助的人。子貢一舉,已為當時之人造成了無形的道德綁架。

如今,世界的經濟巨頭頗多,他們在為個人謀取利益的背後仍然保有一顆行善濟世之心,實在值得我們的稱讚。比爾蓋茨宣佈過世之後捐出全部敵國的財富,巴菲特拍賣個人午餐所獲金額如數捐出,索羅斯、戈登摩爾也都捐獻了過半的資產。然而巨頭行善的背後卻無形中帶來了道德綁架,在大多數普通人眼中捐款似乎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對於那些富可敵國的商業大亨來説。天津爆炸案之後,千萬網友竟在馬雲微博評論中紛紛留言逼捐。“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不捐一個億?”“你不捐款,我們就抵制淘寶!”......這樣的言論一番番地攻擊着馬雲,萬千網友躲在電腦屏幕之後握緊了腰包,暗喜自己的“高尚”。

行善本為一件好事,然而在太多人潛意識之中卻還只是一個標榜自己的工具。他們在有意無意之中,炫耀着自己的高尚之舉,他們將向善的道德起點一步步哄抬着,漸漸“取不取”“捐不捐”並不再可以由一個個體所能決定了,平凡的百姓開始選擇漠視,佔據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們被推上了道德的邢台。無形的道德綁架就此形成,道德觀發生了質的偏差,行善不再來自於我們一顆崇高的濟世之心,開始成為了社會人物維護個人形象的無奈之舉、被迫之舉。

這樣的綁架實在可怕,麻痺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挾持着社會人物的選擇權利,這樣的行善早已成為壓在心中的負擔。如若當打破無形的道德綁架,每一位行善之人實屬關鍵,他們應當有一顆純粹之心,應當低調而行之,更應當時刻注意而非肆意抬高着行善的門檻。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

11月13日,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第二天,全世界都在為遇難者哀悼的時候,范瑋琪在微博上曬出孩子的照片,網友惡語相向:“自己的‘小確幸’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事後,范瑋琪發表了另一條微博,意在為遇難者祈禱,卻仍然難以平息網友的憤怒。

這已經不是范瑋琪第一次因為“曬娃”被網友橫眉怒指。“9·3”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閲兵吸引了千千萬萬人的關注。在關注閲兵時,一些人還同時關注了明星有沒有關注閲兵。他們通過微博發現,趙薇、林志玲、大S、SHE、蔡康永、何潤東、范瑋琪等對大閲兵沒有任何表示;范瑋琪不但沒有表示,還在自己的微博裏曬出雙胞胎兒子的照片。於是在這些明星的微博下面,“不愛國”“不配當中國人”“取消關注”“你令人失望”等罵聲響成一片。尤其在范瑋琪的微博裏,數以萬計的評論如潮湧來,其中相當部分是謾罵:“你不發閲兵的照片,居然發你兒子的照片!你不愛國!”“你不感動嗎?你還是中國人嗎?”“你不愛國,你滾出中國!”。而在我看來,那些嘴裏沒説過半句“愛國”字眼的人,只要做好本職工作,遵守國家法律,維護權利,承擔義務,也都算愛國。

有人認為,作為公眾人物,明星不應當把自己的微博簡單地視為私人領地,他們在微博上的發聲也跟其在公共場合的一言一行一樣,具有特殊的傳播和示範效應,因此,范瑋琪的言行是不對的。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在網友們激烈的言論中不難看出,對范瑋琪“曬娃”

的批判已經不只停留在這個層面,而是升級為人們宣泄負面情緒的一個出口。在這種看似熱血、實則非理性的責備中,批判的因果和邏輯是不需要深究的:只要你沒做大家正在做的事,你就是不道德;只要你沒説大家正在説的話,你就是不道德。在這樣的道德批判中,轉型期社會的種種壓力,輕而易舉就轉變成荒腔走板的情緒表達,輿論貌似佔領了道德倫理的高地,實則卻是對尋常生活和情感施以了道德綁架。而事實上,真正的道德是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道德綁架對人的傷害則絲毫不遜於真正的綁架。 正如知乎一位作者所説的,每個階層每個羣體都有他們的道德觀,正如戰爭是因為雙方都有正義,道德綁架則是因為一方覺得另外一方達不到他們的道德標準。

在你譴責他人這個方面的缺失之時,你在另一方面可能還不如他做的好。這種只存在於部分人心中的“不道德”行為是不足以將一個人的品性定義的。這裏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工作一天回家睡在公交車上,突然被一位老人敲醒,並被要求讓出位置,然而老人也就50出頭並無身體大礙,本着已經累垮的身體外加被打擾的煩心不願意理會卻被冠以漠視老人,不尊老愛幼的壞品性,可是,這年輕人真的有錯麼?

“道德高於法律”的本質就是人治思維。但是道德絕對不能高於法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免受道德的綁架,避免“多數人的暴政”。道德綁架則正是因為一方覺得另外一方達不到他們的道德標準。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3

日前發生在廣州地鐵4號線裏的一起老少打鬥事件,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作為當事人,67歲的陳某和28歲的吳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均對自己的不理智行為深表後悔,並希望事件能儘快平息。不過,事情真相依然是迷霧重重,不同的是兩人對事件的細節還原,相同的是兩人對打鬥的責任認定——“主要責任在對方,無故被打很委屈”。在缺少直接證據的支撐下,在趨利避害的本性驅使下,這起“老少鬥”很可能會成羅生門,真相只留存在當事雙方的內心深處。

我們不苛求媒體能夠最終還原事情真相,即使最後得出了真相,其實意義也不是很大。我們更應該從中找到共識,即什麼是必須倡導的,什麼是必須鞭撻的,並在自己的日常言行舉止中忠實踐行。無論真相如何,自覺排隊是必須倡導的,悍然插隊是必須鞭撻的,制止插隊更是值得讚揚的;文明禮讓是值得倡導的,強逼讓座是需要批評的,蠻橫挑釁是必須抨擊的;見義勇為是必須倡導的,暴戾打架是必須批判的。

雖然雙方都表示後悔,但並沒有合力為公眾提供一個真相,缺乏基於對方立場的理解與寬容,更多的是在渲染自己的弱者或“正義”角色,這樣的“後悔”更多是應付媒體和警方的託辭,只是希望儘快平息這起不光彩的事件。其實,類似的不光彩事件還有許多,公交車上打司機、飛機上羣毆,其原因都是當事人只圖一己方便,不顧公眾或他人利益;只顧個人面子好受,不顧公共文明禮儀;只信奉暴力分輸贏,不追求公道在人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引發“血案”,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文明社會的恥辱,亟需引起全社會的警醒。培育穩定和諧的社會氛圍,既要提升公眾的文明素養,也要從制度層面上消解社會戾氣。當人們的內心缺乏一種寬容,甚至更多充斥着不滿與憤懣時,心態往往容易失衡,“低燃點”暴力行為常常隨之發生。

對待這樣一起打鬥事件,除了譴責批評之外,我們都需要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多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多一些理解、寬容、禮讓、自省,少一些蠻橫、爭鬥、戾氣、固執。在某種意義上説,老人更應該成為社會道德的楷模,作為一個成熟的個體,早已對這個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早已感悟到了是非觀念和文明意識,甚至早已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為,年輕人也習慣於把長者看作自己的人生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領悟、踐行。因此,年輕人既要尊重老人,老人也要為年輕人樹立榜樣。

這起打鬥事件之所以會引發輿論關注,更多的是藉助了網絡視頻和微博傳播,“血淋淋”的畫面不僅讓公眾深感震驚,同時也讓當事人、社會集體進行了一次反思。因此説這並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打鬥傳遞出來的是“負能量”,但反思卻能帶來警醒的“正能量”。有網絡媒體適時推出了“隨手拍廣州文明行為”的全民參與活動,無疑更能傳遞社會“正能量”,有利於提升全民文明素養。其實,既要“隨手拍廣州文明行為”,也要“隨手拍廣州不文明行為”,通過正反兩個方面來塑造社會的文明風氣,有時候“不文明”更能警醒公眾,反面典型往往更有力度。

少些蠻橫戾氣,多些謙讓和氣。作為文明社會的一員,讓我們齊心協力來營造一個充滿陽光、充滿關愛、和諧温馨的社會大環境,一起向社會傳遞文明“正能量”。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4

10月8日,北京地鐵內,一位老人與一個年輕人爭吵,老人當場猝死,原因之一是人太擠;10月7日,廣州地鐵四號線,又一位老人與一名小夥因搶座位發生互毆,兩人血灑車廂;10月6日,武漢國際機場,三名旅客因為取行李發生觸碰在航班上大打出手汽車未到站就擁成一團,飛機沒停穩就打開手機,意見稍有不合就拳腳相加,中國人,你急什麼?(《半島都市報》10月14日)急生亂,亂生煩,擠作一團摩擦來。因為一點小事,男士沒了風度,女士不顧形象,年紀大的失去了寬容,年齡小的忘記了尊重,動不動就在公共場合上演這樣的對罵、血戰,親們,咱這是怎麼了?

有人説了,不急不行,不搶吃虧啊。公交車來了,晚半步上車就得站着,只能用羨慕嫉妒的眼光看着那些“搶”到座位的人;商場傳出商品打折促銷的消息,一大早就擠滿了人,營業時間一到,人潮蜂擁而入,瞬間就將諸般“實惠”一掃而空;為了孩子能上一個條件好點的幼兒園,家長們急了,天剛亮就起牀去報名,本來以為來得挺早,沒想到還有更急的——有人半夜就卷着鋪蓋帶着乾糧來了。不急,沒便宜佔,不搶,沒你份兒,不少人正是抱着這樣的心理,才會事事急,時時急,你擠我搶亂作一團。

可以理解國人的這種心態,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多資源少的社會呢,有些情況下不急不搶還真是不行。但是,更多的時候其實根本不需要那麼急。拿乘火車來説,上車後都是對號入座,不管上車早晚,沒人會佔了屬於你的位子。然而往往是尚未開始檢票,一圈人就摩拳擦掌擠在檢票口,待到通往站台的門一打開,那場面就更壯觀了,拖着箱子的、扛着行李的、抱着孩子的,個個都一路小跑,奮勇向前,一副跑慢了火車就開走了的架勢。

急什麼急?擠什麼擠!看着別人急不可耐,亂作一團的樣子,不少人都會有這種置身事外的理智。可一旦自己身臨其境,焦躁又會不自覺生出,很自然地加入擠的大軍。沒辦法,大環境使然,很難做到“不慌不忙”。

所以,要改變中國人這種着急的性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要明白一點,國人之所以變得這麼急,與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物質匱乏,供求嚴重失衡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物以稀為貴,人們才不得趕早不趕晚,跑快不跑慢,凡事都表現出急匆匆的樣子。就是現在,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依然存在資源不足,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在這些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前,國人着急的毛病短期內難以改掉。

另外,公民自身素質也有待提高,就像前面所説的,有些情況下完全沒必要那麼焦躁。公交車上互相謙讓一些,莫失文明;開車慢一點,注意安全;按規矩排隊不加塞兒,講點禮貌。咱該急的急,不需要急的時候就別那麼急躁了。

別讓道德綁架成為另一種傷害 在法國巴黎遭恐怖攻擊造成大量死傷,社羣網站一片哀悼之聲時,范瑋琪(範範)14日一早微博第一曬照例獻給雙胞胎兒子飛飛翔翔。有人就説 “其他明星都在為巴黎祈福,而你還在曬娃,有沒有同情心”

這已經不是范瑋琪第一次因為“曬娃”被網友橫眉怒指。有人認為,作為公眾人物,明星不應當把自己的微博簡單地視為私人領地,他們在微博上的發聲也跟其在公共場合的一言一行一樣,具有特殊的傳播和示範效應,因此,范瑋琪的言行是不對的。然而,在網友們激烈的言論中不難看出,對范瑋琪“曬娃”的批判已經不只停留在這個行為應不應該的層面,而是升級為人們宣泄負面情緒的一個出口—站在道德層面的高地去批判。

在市場經濟下的優勝劣汰下,一部分人的生存壓力大卻又無處申訴,而網絡又恰好提高了這樣一個發泄的平台。因而,只要你沒做大家正在做的事,你就是不道德;只要你沒説大家正在説的話,你就是不道德。在這種看似熱血、實則非理性的責備中,批判是不需要理由的,站在道德高地就行了,如愛國之心,同情心等。在這樣的道德批判中,轉型期社會的種種壓力,輕而易舉就轉變成個人負面情緒的表達。這樣的道德批判貌似佔領了道德倫理的高地,實則卻是對尋常生活和情感施以了道德綁架。而事實上,真正的道德是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道德綁架對人的傷害則絲毫不遜於真正的綁架。

然而,這似乎是一個綁架流行的時代。除了為了索財的人身綁架外,還有通過意識形態和仇恨進行綁架,有通過愛情綁架的,還有這讓人奮不顧身的道德綁架。比如要求富人捐款,比如要求或是獎勵公交車乘客主動讓座給老人,甚至曝光不讓座的乘客。用拿“讓座”來扯“ 道德素質”的淡,多少有點像多走了半步的好心好意,如果這種文明道德行為如要獎懲制度來保證,那這本身便是一種悲哀。

一旦人人都可以成為道德的審批者,一旦人人都可以把他們的憤怒隨意建立在他人的指責,怒罵當中,這該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有這樣的一句話:如果在上帝的能力和善心之間沒有一種永久的平行,那這種善心樂意就甚至既不是善心也不是樂意了。如果所謂的“善心”甚至還要剝奪了他人的權利和幸福,這就更不可取了。

因此,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一種常態,成為另一種軟傷害。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5

前幾天,樓下的超市搞活動,人比較多。所有人都排着隊,耐心地等着。等到快要到我了,一個阿姨突然插隊到我前面。“小朋友,我就買一袋鹽。” “不好意思阿姨,請您不要插隊。” “我就買一袋鹽,別讓我等那麼久。” “買多少東西,後邊所有人也都在排隊。” 那阿姨馬上擺臭臉,開始喋喋不休起來的説起我來:“你這小女生怎麼這樣啊?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尊老愛幼懂不懂?站久了腰椎間盤突出你管我啊?再説我東西也不多,這學校老師都怎麼教育你們的啊?這社會我看都壞了。”“我們老師教育我們尊老愛幼,但也告訴我們老人不能倚老賣老。另外,壞的不是這個社會,是這個社會裏的某些人。”

所謂道德綁架,“道德”從來都沒有問題,重要的是“綁架”,任何強加的善意都是一種綁架。任何一種美德都是用來弘揚的,而不是用來強迫的,一但用道德去強迫別人,就變了味道。道德只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利器,卻不是我們用來綁架別人的砝碼。你年紀大,你身體不好,你家窮,你家孩子不懂事,你們的面子很重要…但都不代表你就是某個環境下的弱勢羣體。我們可以妥協,只是表達我們應有的尊重,但不是你們用道德搶奪別人資源的理由!

我們並不是自私,如果你真的需要幫助,請你擺出一個真的需要幫助的.態度,我們可以為你讓座,可以讓你插隊,可以為你提供各種方便。但請你,不要“綁架”我。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6

隨着成長過程的不斷推進,生活中出現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可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出現了許多難以抉擇的事情,常常讓我感到不知所措。

但這次,我實在不知如何表態了,因為我現在已經思維碰撞很久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我在一個烤紅薯攤位,向攤主——一位老奶奶——買了個紅薯,卻是花了我一頓半的飯錢!我的心很痛,因為這個紅薯對於我來説是“天價”了。

本來,老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頭髮花白,體現了其主人的飽經風霜,更由於是冬天,這兒風又很大,做小本生意的大家都很不容易,何況是這位老奶奶,以及她身邊的一位應該是她的老伴的老爺爺。

餓的慌,我迅速來到這個攤位前,挑了個比較小的紅薯,老奶奶拿起稱了稱,報了價,可是卻讓正在從書包拿出錢包往外掏錢的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動作一瞬間靜止了……竟然如此之昂貴!比別人的攤位那兒足足貴了一倍多!但是看見老人家也不容易,老奶奶忙着幫下一位顧客稱重,老爺爺已經打包好遞給我了。

我是不太想要了現在,但是,想到做生意的艱難,以及老人家還在冷天裏出來賣烤紅薯實在是——不買似乎對不起自己。於是,我狠狠心,買下了這個“天價”紅薯。

但是,走回來的路上心裏不是滋味。因為買了又覺得對不起爸媽。爸媽賺錢也不容易,都是無產階級,他們要是知道我花了這麼高的價錢買了家裏四處都能見到的紅薯不知做何感想?

我不懂,我只知道,不得不買。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7

談到道德綁架,在這個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時代,可謂隨處可見,避之不及。在我看來,那些正義的綁架都實質上實際上是在綁架自己。

綁架都事出何因綁架?網絡世界給予了使用者太多的言論自由,以致於使用都所需承擔的後果幾乎為零。而這種“大義”的成就感與虛榮,所以這種無需擔負什麼而能收穫什麼的行為被這種低能者所推崇,也就是為什麼總能在微博留言下方看到應該捐款。

互聯網是一種工具,現在被錯誤的方式使用着,説到底,是使用者素質差的問題,別人擁有的多,所以應該兼濟天下。這是一種荒謬的思維,但這些綁架者大多都是知道道理卻依然不放他們的鍵盤,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一直作為評論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原因吧。就算有一天達到了那個高度,可能還不如一個平凡人所做的道德。

道德不是工具,而是修養。這是世間最高明的學問。那些綁架者還未觸及道德的門就以道德評點世事,其真不怕誤導世人的價值觀。窮者應獨善其身,而抱着鍵盤他們一無所有。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思想的深度與知識的廣度同樣的重要,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樣需要文化的快速發展。別讓道德綁架了時代迅捷的步伐。

當代在發評論時,為何不將“應該”,“你要”刪掉?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8

道德綁架,危害你我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在當今社會,這種現象層出不窮,竟有愈演愈烈的傾向。利用他人善良為非作歹的行為應堅決抵制,否則危及你我!

曾人一人因其女的病向六位富豪索要錢財治病救人。卻只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旁觀者迅速殂成兩在陣容,一邊指責此人“道德綁架”,一邊譴責富豪一毛不拔。明理人都十分清楚其中的是非對錯。不捐助的富豪有錯嗎?擁有鉅額財務的人一定要回報社會嗎?依我所見,富豪沒有錯,幫助他人只是一種義務,幫與不幫是自己的選擇。而此人利用他人的善良無理取鬧,卻是不對的。如若真的危機當頭,也應通過正確的渠道籌集錢財,而不是通過道德綁架逼迫他人就範。這樣於已不義,於他人不利。

更為離譜的是,一位老人因坐公交車沒被讓坐,竟堂而皇之的坐在一名乘客腿上破口大罵。這樣情景讓人心寒,年過花甲的老人無人讓坐,以道德的名義逼迫他人讓座。這個社會是怎麼了?我們應該深深的反思這種現象,難道“道德綁架”會讓你披荊斬棘,心想事成嗎?其實並不會,只會讓我們的心逐漸變冷,不再有愛,不敢再愛!

我們必須要向“道德綁架”説不!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9

受不了別人説什麼為你付出了多少,你必須如何怎樣,如此這般的道德綁架只能讓人厭煩罷了。

別人多辛苦多累,就是讓我聽從的藉口?

對不起,別人的這些付出不是我求來的。

我寧可不要這些付出,寧可自己再累也要保持着獨立。

人要想活着足夠瀟灑,就別去欠什麼人情債,別和任何人來往深交。

你以為的這些相談甚歡,總有一天全都是代價。

別把人情當成資本,否則所有的羈絆都只能成為束縛。英語裏那就是一個詞吧。

有朋友,三三兩兩,快快樂樂,吃喝玩樂,別扯到什麼利益關係。友誼不是互相利用,愛情更不是。

有些人就一直在打感情牌。以為自己多菜多可憐狀的怎麼樣,於是根本沒有別人去在乎。因為痛苦就能換來別人的同情,在那同情上作為要挾的資本。不得不説有一些人根本就沒有感覺的。

最怕有些人沒有任何的邊界感,只知道無限制的向別人索取,認為別人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就有一。義務方方面面對他負責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極端討厭被道德綁架就是如此。心境惡劣。前所未有的痛苦嗎?不,痛苦一直都有,一直都在,根本不可能停下來。

但願我可以遠離道德綁架啊。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0

今天我在微博上看見一條消息,關於讓座,一個女孩子生着病坐在椅子上,來了一個老人,周圍的人看見女孩不讓座都覺得這個女孩十分的沒有羞恥心,最後女孩迫不得已讓了座位。

通過這個事情,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讓座是情分,不讓座是本分,沒有誰是必須讓座的,法律上也沒有這個規定,我們不應該道德綁架任何一個人,當讓座這件事情過去誇大,這個世界不就亂了套,我不是提倡不讓座,而是提倡不要道德綁架。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尊老愛幼,上車的時候也會聽到車上的乘客請給老弱病殘孕等人讓座,讓座這個詞已經深深地刻入我們的腦海裏,看到老人,孕婦,殘疾人的時候都會反射性的讓座,這個是一件好事,畢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涵養,我們的國家也是一個文明古國。但是有的時候,一些年輕人生病或者是身體不適的時候,因為年輕看不出來,大家強行道德綁架非得逼着人家讓座,這個是不提倡的,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道德觀來衡量其他人的道德觀,道德綁架這種事情我們看到過很多次,這種不良的風氣應該制止。

創造和諧的社會首要條件就是約束自己。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1

從海邊回來的公交車上,心,還像霧氣的天空。坐在座椅上,望着車窗外緩緩後移的風景,才發現霧氣而清冷的城市,今天是這般江南的夢幻。

也許是自己沉浸於車窗外,我不關心車上上下下的人。不知什麼時候,身邊多了兩個人,聽聲音是兩位中年婦人。她們的振振有詞打亂了我的思緒。其中一位有些陰陽怪氣的説道:現在的年輕人,嬌貴的可多了,見了年紀大的也不讓座,裝看不見我一聽,火就大了,本來我就一天水米沒打牙,又吹了海風,頭暈暈的,我説:抱歉,我整容了,實際我七十歲了。

那一刻,我很想説我討厭被道德綁架。

尊老愛幼是美德,給老人孩子,給抱小孩的人讓座並無厚非。但那些都是自覺自願的,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時刻身體棒棒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大俠一樣仗義相助,況且,讓座是自願的美德,不是道德綁架,不應該如是説。如此刻薄言語之人,即便上了年紀也不是什麼善類。那些老者不仁慈,難道天底下老人都要一概而論,而奉為神明嗎?到哪裏都有優越感嗎?尊老,來源於:中華傳統美德;尊老,來自於:您,值得我們尊重!

最後我想説:社會道德綁架了我們,卻不能改變我客觀的是非觀念,我是我,不是別人怎麼説。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2

道德綁架,顧名思義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觀強迫他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而在如今的中國,這種荒謬的事居然屢見不止。

例如,某富豪因為沒有捐款,被極端網友罵的狗血淋頭,甚至還説:“你有那麼多錢,應該捐出去一份,反正那些錢對你來説不值一提。”“一點善心都沒有,捐點錢怎麼了!”“你不捐就是不善良”等等瘋狂的言論。

不僅僅是這些,還有關於孝方面的“兒子就應該把父母接過去住,女兒就應該老實在家裏做一個家庭主婦。”“賺來的錢就應該全給父母。”等。也有關於其它方面的“年輕人就應該給老人讓座、不讓座就是不道德”“遇到乞丐就要發善心給錢,給少了就不道德”“小孩子還小不懂事,讓着他點哈。”“歌唱節目自爆家裏窮苦,希望評委老師通過比賽。”“你弱的人就應該被照顧,有能力的人無需幫忙”“我年紀大,插個隊怎麼啦?”等等,數不勝數。

我只想説,只要不違法,不違背自己的道德線,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無需在意少數的瘋狂言論,相信在這個文明的時代 ,還是正常人居多。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3

這是一個普通的週二。

身為一個初三的學生,真的是睡得比豬晚起得比雞早。這可不是誇張。我十萬火急地吃完飯,提起書包掄起猶如千斤重的袋子,直奔公交車站。

一路上,天都還沒亮,寒冷的風猶如尖刀向我飛來。我耷拉着沉重的眼皮,頂着大大的黑眼圈,來到了一堆早起趕車的人羣中。

一分鐘一分鐘過去了,身邊的人顯得有些不耐煩了。我那時候只覺得手掌心被那沉重的袋子束縛得疼痛不已,心裏開始莫名羨慕那些書包輕得如鴻毛一樣的人。

時間不停流逝,“最早的不是六點半嗎,怎麼40分了,還沒有一輛車?”旁邊的人不滿地嘟囔着。不一會兒終於來了一輛,大家紛紛擠上了車。我坐在離司機後面最近的地方。一路上乘客多的不行,一剎那車上便擠滿了人。

車緩緩地穿梭在幽暗的黎明中,我靠着椅背上昏昏欲睡。司機一直在咳嗽,並且直接打開窗吐了好幾口痰。在一個紅綠燈暫停時,碰巧隔壁停着另一班的公交車。

好笑的是,我們的這位司機打開車燈用手往後面一揮,那邊的司機便驚訝地説道:“哇,這麼多人啊!”我們的這位司機便驕傲得意地笑了起來,露出他滿嘴渾黃的牙齒。

他帶着一頂鴨舌帽,時不時拿下來,用帽尖摳一摳他的頭髮。我突然想起來,前天坐公交車去買東西就是他載我們回來的。我跟他説到了要停車,他硬是裝作沒聽見,任憑車上的人怎麼喊,他直奔終點站,害得我提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從終點站走了回家。想到這,我對眼前的不負責任的傢伙不禁產生了一種厭惡感!

不一會兒,到了某個站點,一位老奶奶上了車。她把東西放在司機旁邊的隔板上,掏出她的老人卡。刷卡後,便和司機攀談起來。原來他們認識啊!

可在旁的我心裏開始糾結了:要不我站起來讓座吧。可是我又不敢説出口,我的心好像被什麼拉住似的。想起來又沒勇氣。

突然耳邊的播音響起了:“請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座,謝謝!”、“請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座,謝謝!”……差不多響了個五六遍。我剛想鼓起勇氣站起來,那司機倒是先停下了車,轉過頭用他那“正義”的語氣“挖苦”的態度對我吼到:“小妹,我都播了好多遍了,你怎麼還不起來給人家讓座,你怎麼還好意思坐這!?”頓時,我感覺五雷轟頂,心裏裝滿各種委屈!那司機還毫不客氣地對我指指點點的。我連忙站起身來,給那老人家讓座。她笑着説,她站着沒關係。

那司機白了我一眼繼續開車。我偷偷轉過頭看着車上的其他乘客,同情、憐憫、冷漠、鄙夷的目光交織在我的臉上,我滿臉通紅,尷尬的只想找個地洞鑽了進去。

那個司機依舊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要不是我曾經見過他拒載某些年紀大的老人,對搭錯車的人惡意諷刺,開車的時候接聽電話……我真心是認不出來這個充滿“正義感”的人會是他。難道不是因為他和那位乘客認識才會這麼強出頭嗎?

不一會兒,他居然在紅綠燈前停車,讓我們下車。猛地發現,我對他的厭惡上升到一種鄙視。

下了車後,我的心情一片黯然——從此在給老人讓座問題上產生了陰影,一種無法磨滅的帶着濃濃市井氣息的陰影。

像這位司機這樣的充滿“正義感”的人數不勝數,比比皆是。若要與他們作對,必受到“道德譴責”與輿論謾罵。

難道我也淪為“道德綁架”的犧牲品嗎?哎,這片陰霾,究竟何時才能煙消雲散?!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4

“你這女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好意思看着我這樣一個老人家站在這,自己坐在那!別人沒教過你要給老人讓座嗎,啊?你這樣怎麼行呢!趕緊起來,讓我坐,趕緊的!”一位老爺爺對着坐在旁邊的一位女孩子吼道。

女孩漲紅了臉,低着頭坐在座位上,旁邊不知情的乘客也指着女孩七嘴八舌的議論着,指着女孩沒有素質。女孩羞愧極了,車還沒到自己的站就匆忙跑下車……

這是我偶然看到的一則新聞,事後我們瞭解到,當天是因為這位女孩子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讓座。這則新聞讓我很不明白,我為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我覺得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雖然給老人讓座確實是我們社會大力提倡的美德,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他人指責我們不給老人讓座的依據啊!我們每個人有時候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的理由,也會有不得以的時候,並且我覺得我們不能打着“道德”的名號為自己的私利去“綁架”她人,那樣對她們是不公平的。

現在社會上,諸如此類的情況和事件還有很多很多,以至於現在我們都有一種害怕心理,使得幫助他人添了一點不得已的感情色彩,道德幫助變了味,人們之間的關係有了隔閡。

就像有一次和姐姐一起坐公交車,還帶着兩個小孩子,因為不方便,我本想着坐在前面,但是當我坐下的時候,姐姐扯了下我的衣服,叫我坐到後面去,我很不解。後來姐姐説,如果你坐在前面的話,你帶着孩子不方便,以至於不能給那些老人家讓座,那些老人家會説你的,還是坐後面最好。

我聽了以後心一涼,想着是什麼讓人們之間的關係變的如此尷尬,我不敢説熟對熟錯,但是我一直認為道德綁架是現在社會上存在着普遍現象,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整治好。我們在生活中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是否對別人進行了道德綁架,同時也要用正確的心理去面對它。

別讓道德綁架了一顆顆真心,讓這一顆顆的心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5

范瑋琪和趙薇的遭遇無非是受到了偏激的網絡輿論的“道德綁架”。説到道德綁架,不禁又讓人想起半個多月前網民逼迫內地首富馬雲為天津災區捐款的事情,究竟為何會發生道德綁架的事件呢?

所謂的“道德綁架”,是在用聖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一旦別人沒有達到所謂的“道德標準”,就會被冠以“缺德”的惡名。那些“逼捐”和“逼愛國”的道德綁架者曲解了道德和愛國的本質,將自己臆想的道德準則強加在別人身上,別人達不到便施壓、指責,甚至謾罵。

雖然范瑋琪、趙薇和馬雲都是名人,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都相對較高,但他們本質上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公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聖人,他們所得到的財富和美譽是通過他們自身的努力而被社會認可的,但他們未必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身先士卒。

當我們在評判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時候,需要公平的對待,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感性,不要拿着聖人的標準去衡量他人,不能用美德的標準去求全每個人的品德,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鏡以某種偏激的觀點對他人橫加指責。

欲判他人,應先三省吾身。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原毀》中言:“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許多人喜歡用道德捆綁他人,卻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養,這種行為既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奉勸那些道德綁架者在開口指責他人言行之前,先反省一下自身,若自己的言行都不符合道德標準,如何能夠以德服人?

其實寬容包容本身也是一種美德。我國自古以來都主張“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網絡時代我們也應該繼承發揚這一優良傳統,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寬容友善地對待他人,這才是真正愛國的表現。但願日後網絡上能夠多一些以德感人的事蹟,少一些道德綁架的現象,讓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準、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衞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羣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範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範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準”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準(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

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自願是慈善的前提,再合理的訴求也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高調公開的慈善策劃,與道德捆綁的求助活動,也許在短時間能起到放大愛心、擴大關注的效果,成功於一時,但是傷害的卻是慈善事業的基礎。試想,哪位董事長如果不借款,是否就貼上了“為富不仁”的標籤如果借了款,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羣起效仿,是否會給公司正常運作秩序帶來影響不理性的“尋善”活動,終將阻礙行善的步伐。

如今,慈善觀念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個人、企業都投入到了慈善事業之中,健康的慈善環境對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愈加重要。現代慈善理念、行善積德的氛圍、大批慈善家、慈善捐贈平台是慈善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慈善走上良性軌道的堅強支撐。這既需要慈善方的責任、熱情,也需要受助者的真誠、冷靜,還需要社會的寬容與理性。

此外,還應該明確:慈善只是社會救助體系的一部分。既要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更要完善醫療保障制度。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6

近日,一則關於女大學生在乘坐動車時,因拒絕與老人合坐的請求,而受到責備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討論。我認為女大學生沒有接受請求的行為是正確的。

我們從小就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尊老愛幼的觀念盡人皆知。不知不覺,道德已然成為了衡量我們一切行為的準繩。但是,這並不能成為道德綁架的理由。

不是每一個請求,都會得到迴應,更不是所有的索求,都會贏的無償的給予。幫助是一種情分,但是不幫助是一種本分。

正如材料中的那位女大學生,她坐着的是自己花錢買的的座位。坐,是理所應當地行使自己的權利,根本沒有絲毫的不合理之處。反觀那位老人的女兒,為父盡孝之心我們可以理解,但為何要用如此粗魯的言行。有人讓座是好事,但是沒人讓座也不應怨恨,更沒有權利去逼迫他人讓座。

講到這,我想起來幾個月前的一個新聞:一位女童和同學結伴出去玩耍,結果不小心雙雙墜入河中。幸運的是,這位女童的父親恰巧經過此處。在當時的危急時刻,這位父親的體力只能搶救一個孩子,這位父親選擇了救距離岸邊稍遠的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孩子卻因為未能及時搶救,不幸離開了人世。

事後,這位父親受到了強烈的譴責,諸如“為何沒有先救那個離岸較近的女孩,這樣或許她們都能存活”,“你太自私了”之類的言論鋪天蓋地。好像這位父親親手殺了那個孩子一樣,所有的矛頭紛紛指向了他。

但是,我想説的是“請別道德綁架”。作為一個父親,他為什麼不能先救自己的孩子呢?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這樣一副場面:他救了同墜入水中的另一位女孩,得到了無數的鮮花與掌聲。可是,他卻因此終生都沉浸在親眼看着自己孩子溺死,自己卻沒有去救的痛苦之中。

作為一名父親,他選擇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這是一種本能,當然沒有錯。

而那位女大學生,乘坐自己購買的座位,這也是一種本分,自然也無錯可言。

擁有道德,並不意味着他要捨棄自己女兒的性命,去換取所謂榮耀;擁有道德,也不意味着她要讓出自己購買的座位,去換取老人女兒的讚揚。

誠然,社會需要道德,但是社會並不需要“道德綁架”。所以請別再“道德綁架”,權利同樣需要尊重。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7

8月5日播出的《中國夢想秀》中,來自貴州的“追夢人”楊成燕,夢想是讓失散多年的妹妹認回雙親,一起拍張全家福。楊成燕的妹妹張懿小時候被父母送給別人,知道真相後不願接受生父生母。張懿在現場一直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不料,節目主持人周立波當場指責女孩心胸狹隘,説她應學會原諒,否則永遠不會幸福,還説出了“在你兒子眼裏你是個尖酸狹隘的女人”的言論。(8月10日《東南早報》)

張懿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有兩個原因,一是怕養父母傷心;二是與親生父母並無感情,她信奉“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認還是不認,張懿已成人,她有權利作出判斷。而周立波一再詰問,甚至逼迫,出言不遜,哪怕初衷良好,也有道德綁架之嫌。

從法律上説,如果當初張懿的親生父母遺棄了她,已涉嫌違法;如果將其送養給別人,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她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換言之,張懿可以不認親生父母,也不必贍養親生父母。本來一件很純粹的事,卻因周立波的“好心”而變得複雜。

據楊成燕稱,其妹妹張懿屬於超生,要上交罰款。無奈家裏條件太差,楊成燕的父母實在拿不出罰款,只能將僅有1個多月大的女兒送走。更接近真相的細節應該是,楊成燕的父母重男輕女,因為在生了張懿之後,又生了一女一子,即包括張懿在內,楊家共有四個孩子,直到生了兒子才罷休。在筆者老家,有太多類似的情況,一些家庭連生了幾個女兒,直到生了兒子才滿足,孩子多養不起就把女兒送人。

不認親生父母,總有原因。作為旁觀者,我們自然不能勉強,更不能道德綁架。他們與養父母建立良好感情,不願讓養父母難受,已盡孝道。他們認親有時也容易受到阻力,比如被養父母勸阻,張懿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養父母的做法,同樣值得理解。

毋庸諱言,現實生活中我們最愛拿道德説事。道德是砝碼,道德是武器,揮舞道德大棒,習慣於道德綁架,這種做法明顯不合適,可能遮蔽真相,傷害法律,掩藏了社會問題。少一些泛道德化,迴歸到法律命題,並深思道德泛化背後的社會問題,也許強過動輒上綱上線,拿道德説事。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8

父親因救了自己的孩子沒來得及救另一個孩子,人們怒了

前段時間周立波事件,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詞叫“道德綁架”,説的是一名女子被自己親生父母拋棄後被養父母撫養長大,節目中親生父母出現了,但是女孩拒絕相認。於是周立波就説女孩心胸狹隘,説她應該學會原諒,否則永遠不會幸福。節目一播出,引來了無數網友對周的譴責。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夠經常看到這樣的事情,公交車上,即使你大姨媽來了很難受,也要強逼着給老人讓座,因為他就這樣站在你身邊不走。下面這個故事講得是兩個小孩一同掉進了河裏,父親選擇救了自己的孩子,而另一個孩子卻溺水死亡,

於是人們就開始譴責他。

當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在水裏,你救誰?這個父親的答案讓所有父母深思

在一條小河邊,一對父子在釣魚,隨後一個陌生孩子走了過來,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玩了起來,正當這個父親釣得入神,突然撲通兩聲,兩個孩子都掉進了水裏。孩子的爸爸趕緊丟掉魚竿,衝到了兩個孩子落水的位置,兩個孩子都在水裏掙扎,陌生孩子的母親也出現在河邊,但她不會游泳,一個勁兒地喊“救救我的孩子!”不由得多想,男人跳下水,遊向了自己的孩子,當他將自己的兒子拖到岸邊,再返回去救陌生小男孩時,陌生孩子已經不見了蹤影。

當陌生小男孩被撈出時,小男孩的媽媽在一旁痛哭:“我的孩子本來只要他一伸手就能抓到,沒想到他游去救了自己的兒子,我的孩子離岸邊近,他救完我的兒子肯定能來得及救他的兒子 ……”

當這個父親抱着自己獲救的兒子備受譴責時,他含着淚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違背自己的心,孩子是自己的肉,放棄自己的孩子去救別人的孩子,大多數是被社會道德所綁架,一個連自己孩子都不能保護的父親,不是一個好父親。我寧願做一個好父親,也不願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違心的事情。我願意接受大家的譴責。”

時常見到公車上老大爺、老太太一上車就有意無意地讓年輕人讓座,否則就是惡言相向,甚至毆打,譴責對方不道德;火車上一家三口帶了小嬰兒,他們買的是上鋪,由於不方便就佔了下鋪年輕人的座位,當年輕人説自己市提前兩天排隊買票才得到的座位而要求他們歸還座位時,這對父母就譴責年輕人沒愛心…… 做好事固然要提倡,但是”道德綁架“,作為父母的我們,絕不要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

我也時常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個世上沒有人應該幫你,也沒有什麼事情理所當然。當你在街上摔倒了沒人扶、當你被扒手偷東西沒人提醒、當你走丟了沒人帶你回家、當你被同學欺負了老師沒及時阻止……請不要譴責別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想着別人會幫你。總想着別人幫忙的孩子,他們容易帶着依賴的心思,這樣的孩子心智得不到成長,他們也永遠不能真正長大。當孩子知道了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獨立。

"Listen to my heart"(聽從自己的內心),不為別人而活,不被別人的眼光和言行所左右,活出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文章開頭那位父親的想法,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告訴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以盡力給別人提供幫助,但是不應該被道德綁架自己的人生。

喬布斯的這段話一度被譽為經典,這也是作為一位母親的幼兒教育專家小編,送給各位父母的: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是你的生活,你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來決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所束縛。

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確實有時候是自私的,只想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孩子,而對於別人,對不起真的想不到那麼多。在這裏不是説讓大家不要幫助他人,強調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們是應該幫助他人,但是問題是在沒有那麼多精力下,我們也不想犧牲自己去保全別人。就像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幾名大學生為了救一名溺水老人,自己卻被淹死了。明知自己不會水,下去就是送死,一命換一命的事情我們真的不提倡。所以,請時常記得告訴孩子,別人的幫助不是理所當然,我們也不應該為別人而活!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19

今天,在很多公共場所,都有着大片的綠茵茵的草坪。這些草坪雖然綠得可愛,綠得憐人,但對於一個有着強烈公德意識的人來説,卻不敢漫步其上,更不敢心安理得、自由愜意地躺着,與小草親密接觸。因為,大多數草坪上,都立着牌子,寫有“小草有生命,腳下請留情”之類的話語,意為散步的人們要講究一點公德,不要踩壞了草坪。原來,小草佔領的大片場地,僅是供人們欣賞的。但是,小草的領地是擴大了,可人們的活動範圍卻縮小了,雖然美其名曰“綠化環境、造福人類”,但如此一來,為了那些綠色的視野衝擊,人們失去的卻是更多的可以放鬆的活動空間,真不知是草地在為民眾服務,還是民眾在為草地服務,正如“不知是狗在搖尾巴,還是尾巴在搖狗”。如此,那些有着道德修養的人們,也就因着道德而失去了本不該失去的空間。

公共汽車上,尊老愛幼是傳統的美德,給年老體弱者讓座是一種閃光的社會行為,勿庸置疑。但凡事都不能絕對,公共汽車上也常常有為工作、為事業、為生活奔波勞累抑或體力不支的年青人,一天的勞頓常使得他們更需要一個座位去靠一靠,歇一歇,較之一些尚有體力的老者,他們或許更迫切需要一個位置。但顯而易見的是,不會有人為其讓座,這還其次,關鍵是倘若他們佔得先機,得了一個座位,但身邊又站着一位精神癯爍的年老者,這一刻的他,是讓座還是不讓呢?在公眾的眼裏,衝着德行,他自然要讓;但衝着“救急不救老”的實際需求,他可以不讓。不過,公眾的德行觀,使得再需要位置的有德行的人們,還是情不自禁地會站起來,給老者讓座。這一刻的他,無疑是被道德“梆架”了。這種道德的行為,似乎浸潤了很多的無奈與辛酸。

道德,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優良品質,作為人類社會一種無形的穩定調和劑,在光芒四射的正義外衣下,湧動的是一種本真的善良、誠摯的友愛和人性化的寬容。那些脱離了道德本真的一些“德行”,其實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道德”,充其量只能説是一種“偽道德”,甚或是一種道德的虛無陰影。這猶如喝酒,不勝酒力者硬是梆架於“感情深一口悶”的“真理”,吃下許多感情並不深、不得不逆着性子而為之的酒,於人於己其實都脱不了一個“偽”字。

人植草坪,綠純純的,一覽無餘,這是賞心悦目的“美景”,是為了服務大眾而催生的“尤物”,既然是為大眾服務的,就應當讓人們可以自由地踱步於草坪之上。問題不在於草地的開闢之爭,而在於草坪品種的適宜選取。既是大眾的場所,就該選取那些可以踩踏、耐得踏行的品種,那些個將“公德”與嬌嫩小草的保護梆架在一起的行為,本身就存在着設計上的“不道德”。公交車上,屢次疲倦不堪而又遭受“罰站”的年青人,自然會在心底裏感受到“道德”的艱辛,對着“道德”大唱“想説愛你不容易”。但是,在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之後,這些身被“德行”的人們,在往後的公交車上,可能會不自覺地講究起座位的選擇來,他們首選的已不是靠前的優等座位,取而代之的是靠後的不看好的位置,因為這些位置可能更保險,更容易逃避“公德”的是非之嫌。這樣的一種心理歷程,算不算是另一種德行的缺失呢?

其實,這都是道德梆架惹的禍,我們該給那些被綁架了的道德鬆梆,讓那些本真的、純正的德行之光灑佈於公眾的心靈之上,使其大放異彩,無拘無束,真正惠澤出人間的真愛。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0

什麼是道德,就是你知識不全卻可以用它去彌補;但是如果你沒有它卻無法用知識去彌補的一種修養。但是如果你強行讓別人有道德的話,那你同樣遭人唾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送在我和我的家人在深圳坐地鐵的時候。一個老爺爺上了地鐵,見沒有人給他讓座,竟破口大罵起來:“你們這些年輕人,太沒素質了,見到老人也不知道讓座嗎?”車廂裏並沒有人回答。沒想到老人更加變本加厲,直接用枴杖指着一個年輕人就是一頓罵:“你這麼健壯的小夥子,站一會又不會礙着你,難道你的父母沒有教過你要尊老愛幼嗎?”

那個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對老人説:“大爺,現在都是下班高峯期,大家都很累,不讓座也情有可原,要不您先等一等,看看下一站有沒有人下車,若有,您便坐,若沒有,您也不能強求別人給您讓座。畢竟幫您是情分,不幫您是本分。”大爺聽到這話,氣得不行,但其他年輕人似乎很贊成這種説法,一時間,誰也沒有站起來讓座,而那老人也氣氛的往其他車廂走去。

其實,在生活中,經常能見到這類人,他們強求別人要有道德,如:公交車上強行讓座,強行捐款,發獎學金時強行讓別人請客等等。他們要求別人要有道德,可我覺得他們才是最沒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個人的修養,可這也要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舉個例子:《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但如果孔融不願意讓出梨,而是被家人強行讓出的話,那他的內心會怎樣?肯定不好受。

道德,固然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修養,但如果建立在強行的基礎上,那麼這個讓人強行讓人講道德的人最沒有道德。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1

想必各位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一個乞丐向你乞討,你給他一塊錢,他卻抱怨你吝嗇;你的車成了熊孩子的畫板,你去找家長索賠,對方卻鄙視你跟小孩一般見識;你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公交車上找到一個座位,卻被逼你讓座的大爺大媽指責為不尊敬老人。

“我這麼窮,你忍心給這麼點兒?”“大人不該讓着孩子嗎?”“年輕人不該敬老嗎?”這些以道德為名義的詰難便是道德綁架。這些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其實無理取鬧,戴震説:“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道德綁架便是以道德殺人,當為人提倡的道德變成了束縛人的繩索,它便也成了引線,只需一個火花就能將這個社會引爆,那麼面對道德綁架,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各位義憤填膺的朋友,請先放下拳頭,閉上眼睛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是道德綁架的一份子呢?你有沒有在微博上逼馬雲、馬化騰為災區捐款呢?你有沒有以要懂事為藉口,將你孩子的玩具換做人情呢?如果有的話,希望你在下一次要這樣做時遲疑一下,將心比心地想想,如果你是對方呢?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無論理由多麼高尚,也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道德應是人們對自己進行約束,從而在社會層面上達成一種默契。道德應使人與人之間更加温暖,而不應成為束縛人的枷鎖,使社會充滿火藥味兒,要知道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不用被人強灌下去,金子做的鐐銬也終究是鐐銬,卓別林在詩中寫道:“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知道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是多麼的無禮。”

或許有的朋友可以拍着胸脯説,我沒有道德綁架過任何人,而且我痛恨這種行為,那麼也請你想一下,你是否將“讓座是高尚,不讓座是自由”奉為圭臬呢?你是否將對綁架方的厭惡遷怒於道德本身了呢?當我們痛斥某些事物時,很容易不知不覺走向極端,道德綁架固然不可取,偏激的反道德綁架也不正確。“老人不體諒我們,不配被讓座”“貪婪的乞丐不應被施捨”“熊孩子就得揍”,嗯,這就是你不做好事的理由。淮南子有言:“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無人知曉,而繼續做好事,是值得尊敬的,但更可貴的是在被攻擊“綁架”後仍不失其本心,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對待道德綁架,不要讓它阻礙你行善的腳步。

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在濟南公交車上,青年能夠體諒老人的腿腳不便,老人能夠理解青年的辛苦;我夢想,有一天在成都的商業街上乞丐能夠對一角錢的饋贈心存感激;我夢想有一天在上海的地鐵站裏,女孩兒不會因為蹲着等地鐵而被路人拍照指責。

只要我們將心比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對別人的善意心存感激,我們就能避免道德綁架的衝突,我的夢想也不再遙遠。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2

他旁邊有一個站着的老人,公交車人滿為患。辛苦一天的他很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旁邊的人都用異樣的眼神看着我。

他知道他們在鄙夷他一個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但他真的很累很累。低血糖又犯了。翻遍揹包也沒翻到半點吃的。就在他好不容易忍着頭疼找到一顆糖時。後背的大嬸在他身上碰了一下。

糖咕嚕嚕地掉了下去。他回頭。“喲,小夥子真沒公德心,就不能讓個座嗎?。”他的頭已經快疼的裂開了。那個沾滿灰塵的糖還在翻滾,他閉上眼。周圍的人一個接一個討論着他。幾分鐘後甚至大聲地喊。老人無措地站在,連忙沖人羣説“沒關係,沒關係。”

聲音更大了。“嘖嘖嘖。”“真厚臉皮。”“他居然能巋然不動?”

他無法爭論,他站起身,向老人笑。身體卻如化了的雪糕,在人羣中轟然倒下。老人終究沒有坐上那個椅子。他的糖也終究碎在了眾人慌亂的腳步聲中。

他應該讓座嗎?他必須讓座嗎?他沒有公德嗎?他是厚臉皮嗎?他只是很累,他想休息,他是個人。老人是人,青年是人,孩子是人,男人是人,女人是人,乞丐是人,富豪是人。

這個社會裏,每個人都是弱勢者。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當你拿着“孝親敬長”的口吻去逼迫別人“行善”時。你就是道德綁架。請不要站在三觀的制高點去鄙夷別人。讓座是,畫牆是,扶過馬路是,學生因為老師罰而自殺也是。你不是當事人,你只是看客。你自以為是的“社會公德心”並不能代表一切。這很垃圾。

網絡與現實世界,每個鍵盤俠都是殺人犯。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3

大家肯定都聽説過道德這個詞。不過,最近出現了這樣的一個詞,名叫“道德綁架”。

道德這個詞的意思無非就是人們的善良和遵守。而綁架呢就是一種迫害他人的形式。道德綁架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用善良來危害他人。但大家肯定問,善良怎麼會危害他人呢?不要着急,聽我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25歲的女孩,她的媽媽得了白血病,但她很幸運,她的爸爸媽媽有着足夠的積蓄,而這個女孩收入也很高,因此女孩的母親治療費還是夠用的。

但女孩的反應並不是立即給母親治療,而是在各大交友網站上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求助捐款。有人因為同情創建了捐款羣,並把女孩最好的朋友拉了進去,還私聊讓她給女孩捐款。但她沒有這麼做,而是在羣裏發了一句“深表同情,無能為力”。隨後女孩立刻怒斥道“你也是有父母的人,怎麼能這麼冷血”。

故事到這就結束了。母親生病,第一想到的不是給母親治病,而是用他人的善良而博取同情心和錢財。而他人沒有能力幫助她時,就在別人的身上貼上“冷血”“無情”的標籤。

大家現在能大概知道道德綁架是怎麼回事了吧。這種利用善良而危害他人的人是令人可恥的。上海交大教授竇令成説過一句話:“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那麼一撥人,慣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壞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氣去強迫別人,來達成自己的私慾”。

這就是道德綁架,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可是我們真的懂得道德麼?

道德綁架令我們深思。也值得讓那些懂得“道德”的人反省。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4

孔子的學生子路救了落水的小孩,其父送牛答謝,他欣然接受。本是皆大歡喜,卻遭到了他人的冷嘲熱諷;子貢在魯國贖回了老鄉,拒絕了相應的獎勵,但他卻得到了世人的讚揚。

反觀這個過程,子路與子貢毫無疑問都是大善人,然而子路接受了答謝,便落下話柄。其實接受獎勵是子路自己個人的權利,作為旁觀者,又怎麼能用道德去綁架他人自身的權利呢?

然而在當今社會,此類道德綁架也屢見不鮮。

每天下午五點,南京鹽倉橋附近都會有一對老夫婦搬着板凳在停車車位坐下,為其兒女“人肉佔車位”。乍一看,夫妻倆人為兒女辛勤付出,實屬温情有加。然而如此一做,讓別人無法停車,給附近的車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就大有“我倆一把老骨頭了,冒着寒風為兒女佔個車位有錯嗎,你們年輕人不知道讓讓老人啊”如此種種道德綁架之嫌了。誠然,夫妻倆對兒女的愛那是無可厚非,然而這種愛是否太自私?是否用道德綁架了他人的利益呢?

這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近日,武漢一年輕人因不讓座被老人暴打;瀋陽一女孩為老人讓座時因嘟囔一句“憑什麼是我讓座”而遭到其家屬暴打;杭州一小夥因沒給抱着孩子的年輕夫婦讓座,被扇五個耳光……讓座是美德,尊老也是美德,但如果倚老賣老,打着道德的旗號以圖自己一時舒適,就未免太過自私了。對此我只想説,讓座本是美德,切勿用道德綁架美德,不發自內心意願,又怎麼稱得上美德呢?

生活中時常遇到乞丐。每當看到身體健全卻還出門乞討的人,便同情其悽慘的命運。記憶中的上一次遇到乞丐是在長沙,偌大的長沙城,卻遇到過數波乞丐。忍不了同情心作祟,便給了一塊錢。然而轉身卻聽到嘀咕:“真小氣,只給一塊錢。”實在忍不了如此道德綁架,我徑直走回拿回我的錢,只説:“對不起,這是我父母的血汗錢,我實在是該珍惜的。”説罷便揚長而去,立即全身舒爽,心中惡氣一掃而空。如此想來,這類人真正值得同情的不是其不幸的遭遇,大概是他們那種自我可憐自我放棄,想着利用道德綁架混飯吃的人生態度吧。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都不喜歡被道德綁架,在生活中遇到諸如此文的道德綁架多拒絕,切莫讓道德綁架蔚然成風,還道德一個更體面的形象!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5

現在的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的道德綁架,有些人倚老賣老,處處讓年輕人以老為先,進行道德綁架,還有些仗着自己是農村人,不知道一些規矩,常常説自己是農村人,不像大城市裏的人什麼什麼的……關於這些道德綁架,我也是無奈。

有一次,我帶着溜冰鞋去公園玩,一個小弟弟直接搶過我的滑輪,對他婆婆説:“婆婆,我要玩這個!”那位婆婆看也沒看我就直接給小弟弟換上,我有些尷尬的説到,“婆婆,這個是我的,麻煩您還給我。”那位婆婆看看我説:“給我孫子玩玩,他還小,玩玩也沒什麼,等一會兒就還給你。”我也不好意思拒絕,只好同意了。

過了一會兒,我向那位婆婆説到:“婆婆,我要回去了,滑輪麻煩您還給我。”那位婆婆很生氣的説到,“我孫子才玩了多久,你就想要回去!你是一個姐姐,給弟弟玩玩不行嗎?”我有些尷尬的説到,“婆婆,是我要回去了,而且小弟弟也玩了不久了……”“什麼回不回去!你就是不想給我孫子玩!哪有你這樣的姐姐!”那位婆婆毫不客氣的朝我吼到,“可是,我也不認識你們啊……”“可是你是姐姐!他還是弟弟!他還小!你就應該讓着弟弟!”面對這婆婆的無理取鬧,我只好打電話給媽媽,那位婆婆才把滑輪還給我。

還有一次,我看見一個阿姨在一個化粧店裏面和店長吵起來,圍觀一聽後才知道是那一位阿姨要求把五百多的化粧品按照一折的價錢賣給她,店長不同意,並表示那已經都低於自己的成本價了,實在是不行。那位阿姨就説店長們是城裏人,瞧不起農村人之類的,讓店長們非常的難堪尷尬。

不光現實上,連同網上亦是如此,有很多粉絲説自己是一些網紅的老粉,要求網紅們給粉絲們一些福利啊,紅包啊之類的,這些還不算過分,有過分的是天天纏着網紅,要求網紅讓他們進去ta的工作室之類的。

道德綁架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這種道德綁架會讓你身邊的人身進一些尷尬的處境裏,它會讓人降低對你的好感度,它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拒絕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6

前天我同朋友去逛街,在吃飯時,我把買給我媽的兩雙鞋放在座位上,而走時卻忘記了。當我和朋友在鞋店試鞋時,突然朋友就問我,我買的鞋呢?我腦子一下炸開了,馬上就想到在吃飯的飯店裏丟了。

我立馬趕回那個飯店,那時距我離開飯店已有一個鐘了。當我再踏入飯店走到我剛剛所坐的座位時,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趕緊向服務員詢問,問誰撿我放這的鞋沒有?另一個在遠處的服務員看到我趕緊過來問我説,靚妹你找什麼?我説找忘在這的鞋。她馬上説靚妹你買瓶水給我喝,我就把鞋提給你。我一聽不提有多開心,連聲説好。她去提鞋時,我在包包內找了一張能買一兩瓶水的錢拿好。

當她笑咪咪地把鞋還我時,我也把手中的錢給她,還連忙對她説了數聲謝謝!她接過錢後也連説了幾句謝謝,還問身邊的同事要喝水嗎?我人都要出店門,她還在後面大聲對我説,靚妹謝謝你哦!我笑着回頭對她説,應該是我謝你,幫我保管了那麼久的鞋。

當我把這個信息發到朋友圈時,多數朋友是不理解我為什麼要給錢服務員,認為我在那飯店吃飯,東西忘記在那,那飯店就應該有責任幫我保管好。但我卻不這樣認為,如果服務員不幫我收好,就有可能已被別的客人提走了,那個時候我又能找誰?所以我很感謝幫我保管好鞋的那位服務員。

相反,如果那個服務員不肯還我鞋時,我會馬上找店長幫查視頻看誰拿了,那時找出是誰,我就不會給錢了也不會説謝謝了。

“Listen to my heart。”(聽從自己的內心),不為別人而活,不被別人的眼光和言行所左右,活出真實的自己。這也是那位服務員的想法,而作為我,我要告訴所有的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以盡力給別人提供幫助,但是不應該被道德綁架自己的人生。

讓我把這段話送給所有的人: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你的生活,你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來決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所束縛。

道德綁架作文素材 篇27

社會上屢次發生因年輕人沒讓座,被人辱罵、打耳光。有目擊者稱,這樣倚老賣老強行讓座,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

每次類似的事件發生,都會引起大家新一輪的討論。給“老、幼、病、殘、孕”主動讓座的美德,在道德、公德的美其名曰下被牢牢捆綁,苗頭直指年輕人、看似很健康的人,似乎這一人羣只要不讓座就是道德有問題、素質不夠高。用一根理性的、彈性的道德之繩取代固有的“麻繩”,似乎比急於讓座更重要。道德不是規定和必須,因此可以有彈性。公共出行,乘坐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乘客花錢買票、對號入座,並在旅途享受相應的服務,既是作為消費者買到的產品,又是作為乘客應當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在某種意義上講,乘車時間內,乘客就是所購車票對應座號的“主人”,無座的乘客則是“客”,當需要他人為自己讓座時,不應覺得理所應當或理直氣壯。讓座屢屢成為羣眾熱議話題,與輿論導向有關。不論是在對號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還是在自己找座的公交、地鐵上,LED顯示屏、廣播中顯示、播放的永遠是給弱勢羣體讓座,而不是引導他們謙和的與先上車、有座位的乘客溝通。

這樣的提醒暗示了弱勢羣體就應受到特殊的照顧和保護,才導致他們“反弱為強”,以至於大動干戈、惡語傷人的“要”座。衡量讓座事件前,別忘了它前面還有一個“請”字。有座位的乘客不是超人,也不具備“肉眼B超功能”,往往很難一眼看出“隱形弱勢羣體”,例如,一些不痛不癢,但卻不適合長期站立的慢性病患者。因此,需要他人讓個座給自己還需説聲:“請讓座”,並客氣、和氣地向對方説明自己的不便之處。文明禮讓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還需要雙方的理解和肯定,萬一有座位的乘客也是“隱形弱勢羣體”呢?提出請求者,是不是應該換位思考後,再嘗試請求其他人讓座呢?給社會公德、傳統美德鬆鬆綁,拆掉刻板、僵硬的“麻繩”,換上一根具有彈性的“皮筋”,留點空間包容,留點時間“緩存”,別用道德綁架給別人“下套”。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