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雪夜登華山日誌

本文已影響 2.53W人 

臘月,因雪困宿於華山腳下。當晚無事,忽發奇想:多年未上華山了,以前上過兩次,都是夏天,不知冬日又是一番怎樣景色?於是拉上同伴老張一起雪夜登山。

雪夜登華山日誌

從山外玉泉院至華山峯頂全程40裏。時值三九寒天,外面仍飄着雪花,冷風撲面,路滑難行,我們用了足足4個小時才來到北峯腳下。這時兩人已快成雪人了,加之路途兩人都跌了幾跤,都累得夠嗆。迎面見一塊巨石,上刻“迴心石”三個大字,不看則已,看了讓人泄了一半氣。既然已走了大半路程,兩人合計還是硬着頭皮上吧。

登山開始了,剛才只能算是爬坡。眼前山路,雖修有石階,伴有鐵索,但陡峭難上,均為七八十度的陡峭山壁,上不見頂,下不見底。需手把鐵索,逐級而上。好在雪已停,風已小。山階很滑,鐵索凍骨,每一步都十分艱難小心。這艱難也有好處,就是恐懼嚇走了疲勞。好不容易來到“千尺幢”與“百尺峽”的交接處,一道難題來了,交接處兩米長的小道被冰凍實。過,不小心墜入谷底,屍首難尋;不過,辛苦了半夜,前功盡棄,且黑夜下山更加危險。又只有硬着頭皮上。小心翼翼踏冰而過。後來想起還心有餘悸。經過千辛萬苦,總算攀上了北峯。

要領略華山險要,也只有徒步攀登才有真切的感受。華山攀登之險主要在上北峯這一段。一路巖壁上鑿有很多石窩,那是古人攀爬的道路。我不由地為古人,特別是來過華山的李白、蘇軾這樣的文人捏把汗,投以敬意。現在有攬車直上北峯。乘攬車上,只能見山頂之秀,體驗不了路途之險。

到了北峯,我們稍作休息。北峯又名雲台峯,是華山最小又最低的一峯。古話説:“自古華山一條路。”當年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卻硬是從無路的一面攀上北峯,解放了華山,創造了人間奇蹟。華山共有五峯,從遠處眺望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故有華山之稱。文言華與花同義。

從北峯出發,不久來到蒼龍嶺下方。過蒼龍嶺是中環峯,又名玉女峯。蒼龍嶺在無月積雪的夜裏,就象一條白龍直卧在面前。龍背一米來寬,石階在龍背之上,兩面是漆黑的深淵。嶺下四望只有兩色,黑的是深谷,白的是山脊。因天色尚早,路途又險,人也睏乏,我們停下暫時休息。一會兒聽有淙淙流水之聲,老張驚異有水流。我説是錯覺,這是風聲。上次我來正值夏天,當時,月已隱退,疏星幾點,伸手不見五指。我們幾個也在此地休息。靜卧中,山泉之聲徹夜未息。幾個人等待天明,打算到溪水中洗把臉,喝幾口清泉。天明,四顧茫然,原是夜裏的風聲。

天明前,我們登上東峯,又名“朝陽峯”。途中經過“仙掌崖”,因天黑,只能待回程瞻賞。“仙掌崖”即“華山仙掌”,傳説是河神掰山給黃河讓道畄下的掌印。仙掌五指之印,在華山下幾裏之外都清哳可見,是天工造化而成,自古為關中八景之一。我們在東峯靜坐,等待日出。然天公不作美,雖雪歇風停,陰雲卻仍然籠罩。天已明,雲仍不散,只好作罷。東峯上較為平坦,光石板覆蓋着厚厚的雪。東峯景點為鷂子翻身,三面臨空,比較險要。若下鷂子翻身,需抓緊鐵索俯身沿石壁滑下至落腳處,因下方朝裏凹,從上方看不到落腳處,有一定的'風險,下去要有膽量。下去後,可順下面山脊一尺寬的兩面懸空的石道前往,拐一彎可到一亭,路長約幾十米。非專業人員決不可行,如同萬仞高空走鋼絲。

下東峯,折向南行,20分鐘到南峯,又名落雁峯。峯盡頭為南天門,有一屋大小的平台。出南天門向西進入長空棧道。棧道寬處2尺,窄不盈尺。沿壁有鐵索,棧道外邊沒有欄杆保護。人行需面壁,雙臂緣鐵索橫移。棧道全長百餘米,全修在光禿石壁上,上下均懸崖絕壁,朝下看不見谷底,為華山第一險景。遊人敢於一試者不多,能走到棧道盡頭的就更少。在南天門平台和棧道上,可聽見口哨聲忽近忽遠,象有人吹哨追逐,其實是山風響如哨,因山陡峭形成的。同伴老張説:“華山的險要,可用耳聽出。”南峯為華山最高峯,高2154、9米。華山的險峻不在海拔,而在其主峯均從山底拔地而起,決不與周圍山峯相連。筆者曾從華山東面黃甫峪溝到過東峯腳下,仰觀諸峯,皆刀劈斧砍,直立千仞,使人腿軟心悸,眼眩腦暈。

從南峯可以直接到西峯,也名蓮花峯。傳説有蓮池一方,產千葉蓮花,華山因此得名。此傳説為虛妄,蓮花峯沒有蓮池,僅有一塊石有點象蓮花,比為蓮花也很牽強。西峯再一個傳説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現有裂石一塊,傳為沉香救母處。視其石,不過一長條石,與劈山無甚關係,頂多也就算劈石救母,比附也很牽強。西峯山脊光禿圓滑,如巨牛之背,遠觀石色青白,色彩與周圍迥異,很是秀麗,是華山代表性的景觀之一。山上有氣象觀測站一座。

華山東、南、西三主峯相聚極近,不耽擱一小時可以走完全程。三峯攢聚,內形成一淺小山谷。我們順西峯下,轉歸路,進入山谷,不經意間發現了新天地。這山谷,我曾來過,從不以為奇,今大奇。山谷間,樹林一片綠,如同春夏之時,所不同唯有樹冠掛滿雪絮。在隆冬之季,海拔2千多米的山谷,出現綠樹成蔭的景觀着實少見。大概是三座山峯遮擋了寒風,形成了温暖潮濕的小氣候。望眼前之景,頗有進入世外桃園的感覺。於是,兩人靜坐,好好享受一下。環顧四周,只有兩字:潔和靜。潔,色潔,唯有樹的綠,雪的白。靜,人與物靜,無人蹤,無鳥鳴,只有雪滑落葉的沙沙聲。美景着實令人陶醉。閉目思索,感到山的偉大,人的渺小;山的寧靜,人的紛擾。奇險的華山存有一方靜土,而人的心胸不也需要一方寧靜嗎?

因山谷之奇,更覺華山之奇。人説華山有仙風道骨,實不為虛。華山本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多有道仙的傳説。其傳説雖多虛幻,意境卻美好。既使是人文傳説,也不乏仙道之氣。有一傳説,説李白遊華山歸來,乘醉騎驢過華陰縣衙門,縣宰怒,問是何人,如此無理!李白答道:“曾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抹靴。天子門前尚騎馬,華陰縣裏不得我騎驢?”縣宰聞知大驚,知是李白來了。李白騎驢而去。

回程,天已大晴,山的陽面已有積雪開始溶化。下山途中又去觀賞了一下仙掌崖。路遇不少遊客,並見一華山挑夫。挑夫擔一擔糧食、蔬菜上山,步履堅實、敏捷,一看就是多年練就的。很是欽佩。

華山外,還有玉泉院為道教勝地,數裏外有華岳廟為祭山神勝地,均值得一遊。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