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文言文兩則課文原文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文言文兩則是六年級要學習的文言文,下面大家不妨來了解一下文言文兩則課文原文的內容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文言文兩則課文原文

(1)《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ǐ)。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2)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文言文兩則註釋

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

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6、之:指弈秋的教導。

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為:因為。

15、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

17、辯鬥:辯論,爭論。

18、以:認為。

19、去:離。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裏。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

26、汝:你。

27、知:通“智”。

  文言文兩則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文言文兩則》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一篇課文,是學生步入六年級的第一課。課文共包括《學弈》和《兩小兒辯日》兩則故事。

2、.教材簡析:《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着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説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選編本文的目的:在六年級開學伊始就讓學生接觸這兩篇文言文,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生在學習時要專心致志,善於觀察事物,實事求是。可以讓剛進入六年級的學生消除浮躁心理,踏踏實實的學習。二是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併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

4、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落實點:新課標規定“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夠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指引點:新課程倡導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是給學生做適當的引導、點撥、鼓勵、協助,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悟自得,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讀熟成誦、悟理明志。)

情感態度滲透點:新課標規定,“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所以要讓學生通過這兩則故事的學習能夠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並能夠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難點:本課既然是一篇文言文,就要讓學生明白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別在哪兒。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

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

面對這兩個問題,我會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鬆、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利用課件、板書、簡筆畫等形式來突破解決。

二、説教法

以往的備課都是“備教材”,但是現在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行動口號,要求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為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主宰者轉換為平等的交流者;從單向的傳授者轉換為互動的合作者;從呆板的經驗者轉換為教學的創新者。所以教師在“備教材”的同時更要注重“備學生”。

本課的教學是學生不太瞭解文言文,學生雖對其有很大的新鮮感,但在理解語言上還存在很大的困難,那麼如何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不退縮,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達到思維的興奮點是我組織教學的關鍵。文言文的學習要以讀為本,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貫徹到“讀”,為此我準備了“四讀”。

一讀,讀通。使學生能讀準字音,解決字詞障礙。

二讀,讀懂。能夠了解文章大意。

三讀,讀細。理解課文重點內容。

四讀,讀出味兒。初步感悟課文情感態度價值觀。

其中,讀懂和讀細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出語言的味兒,讀出故事的味兒就是難點了。

其次因為這兩則寓言,故事性很強也很接近孩子們的年齡與生活,孩子們又愛聽故事,所以全過程以講故事,説故事,明道理的形式貫穿始終。

三、説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學習。“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那麼,作為教師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本文的文言文教學正適合讓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在討論中獲得新的收穫。正如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所説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得到兩種思想”。學生在這種“互換”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識,也體味到了更多的學習樂趣。

四、教學流程

本節課共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的主要任務是理解內容,初步感悟文章藴含的哲理;第二課時的任務是品味語言,深刻領悟。昇華情感。這裏,主要談一下第一課時的流程安排。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課堂伊始,我會聲情並茂的用文言文講《矛與盾》的故事,讓學生七嘴八舌的説聽後的感受,在暢所欲言中進入學習狀態,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並且能夠自然導入到文言文的教學當中。

2、四讀教學,學文悟理。

①進行“四讀”中的一讀,讀通。老師範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即速度要慢,停頓得當,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然後學生自讀,正字音,把容易讀錯的字圈出來,反覆誦讀。然後根據課下注釋理解字詞。在這裏老師可以就學生易犯的錯誤,或不理解的地方做適當的提醒,如《學弈》中“誨”,應讀四聲。幾個“之”字分別代表什麼。《兩小兒辯日》中“車蓋”是指什麼,有多大?這裏老師可以採用簡筆畫或課件出示古車圖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再如“探湯”是什麼意思?老師可以用想象情境找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湯”就是熱水,“探”就是伸手去摸,“探湯”就是像把手伸進熱水裏那樣燙。老師還可以在這裏進行適當的擴展,如文中“汝”是“你”的意思,那麼“吾”是“我”的意思,“爾”也是“你”的意思。總之,在這部份的教學當中我學生質疑,學生解疑,教師點撥難點的原則。

②進行“四讀”中的二讀,讀懂。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這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要想解決這個部分,老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學弈》這則故事很好理解,老師可以準備一幅兩個學生跟着弈秋學弈的畫,讓學生用文中的話或自己的話來描述畫的內容。這樣這則故事的大意就能基本理解了。《兩小兒辯日》比較難理解,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課文能力還不是很強,特別是對於《辯日》這種藴含科學道理的文言文,在理解上會產生一定的偏差,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了。例如,老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兩個小孩兒究竟在爭辯什麼?”這時學生的答案就會花樣百出了,學生可能會回答“他們在爭辯太陽是剛出升的時候離人近還是中午的`時候大”或者回答“他們在爭辯太陽是早晨的時候涼還是中午的時候涼”等等類似這樣比較混亂答案,那是因為文中爭論太陽離地球遠近的問題牽涉到參照物等科學知識,小學生沒有接觸過類似的知識而導致暫時的思維混亂。我會帶領學生走進故事,認真分析每一句話,弄懂每一句話的意思,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兩個小孩兒是在爭論,太陽是早晨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

3、進行“四讀”中的三讀,讀細。與“二讀”相同,這也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要求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字詞句,同樣可以採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內討論,然後彙報交流。我會就一些重點或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強調,如《學弈》中“思援弓繳而射之”要注意斷句“思/援弓繳/而射之”,那麼句子的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了。再如《學弈》中“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這句是文章的總結句,揭示文章要闡述的道理,老師要重點強調。再如《兩小兒辯日》中“孰為汝多知乎?”這是一個反問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

4、進行“四讀”中的最後一讀,品讀,要求學生能夠初步感知文章藴含的道理。在前面的三個“讀”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對課文非常熟悉了,對於文章藴含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了。《學弈》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會運用聯繫生活實際的辦法,讓學生多發言,説一説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類似的事情,體會出“三心二意”的壞處和“專心致志”的好處。《兩小兒辯日》中揭示的道理比較多,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集思廣益,教師總結。

5、拓展延伸

一課時結束後,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關於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或寓言,如《南轅北轍》、《老嫗磨杵》、《囫圇吞棗》等,讓學生在故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6、板書

文言文兩則

專心致志善於觀察

説話有理有據

實事求是

良好的學習品質

五、總結

總之,本節課本着“大語文”的觀念,緊跟新課標步伐,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徹始終,教師基本上做到了“退出課堂主角,成為幕後執導”的目標。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