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物聯網心得體會範文

本文已影響 3.16W人 

物聯網心得體會篇一:物聯網通信技術心得體會

物聯網心得體會範文

來到大學我的專業是物聯網工程,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業確實很高大上,物聯網有廣闊的前景,需要學習的科目也是很多的,通過了這幾年對物聯網的瞭解和學習,特別是在學習了物聯網通信這門課之後讓我更加了解了物聯網,更加嚮往物聯網的獨特魅力。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應用擴展,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的發展的核心,以用户體驗為核心的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物聯網的本質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特徵,即對需要聯網的物一定要能夠實現互聯互通的互聯網絡;二是識別與通信特徵,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與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徵,即網絡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

首先,它是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物聯網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種類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是一個信息源,不同類別的傳感器所捕獲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具有實時性,按一定的頻率週期性的採集環境信息,不斷更新數據。

其次,它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泛在網絡。物聯網技術的重要基礎和核心仍舊是互聯網,通過各種有線和無線網絡與互聯網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在物聯網上的傳感器定時採集的信息需要通過網絡傳輸,由於其數量極其龐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為了保障數據的正確性和及時性,必須適應各種異構網絡和協議。

故由此知道通信在物聯網中的地位,物聯網主要是靠通信技術來傳遞信息。

學習物聯網通信這個學科我們做了很多的實驗都是基於凌陽科技開發板來學習的。做的實驗也是挺多的,通過實驗使得我們更加的瞭解物聯網通信。比如:io輸入和輸出實驗,數碼管的動態顯示實驗,定時器實驗,單片機與PC機串口通信實驗,無線通信實驗,光照度傳感器實驗,ZigBee網絡實驗等。

通過實驗我們理解了串口通信原理,掌握了CC2530單片機與PC機串口的通信的方法。瞭解了CC2530無線通信工作的原理和無線模塊驅動的方法。也瞭解了ZigBee的星狀網絡結構等等。學習完了之後收貨很豐富,學到很多通信方面的東西還有對物聯網的應用實現更加的瞭解。

物聯網心得體會篇二:學習物聯網講座心得

通過學習田景熙教授和陳志峯教授主持和主講物聯網概論培訓課程,使我瞭解到物聯網是新興的產業,具有很好的前景,能夠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本質的變革,讓我拓展知識面,開闊了視野,也對以後的方向做了初步的規劃。帶着對物聯網的期待與好奇,我聽過講座後自己又查了一些關於物聯網的資料,發現中國處於物聯網先進國家的行列,這個領域中國涉入的比較早,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這使中國處於主動地位,不像計算機在中國起步晚,發展也不能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正如進入互聯網時代一樣,這次的變革將更具實質性,聯繫到身邊的每一個事物,通過傳感和互聯通信,建設一個幾乎包括所有東西的大的實物網絡,帶來的發展空間和服務將是巨大的,人類的生產生活將被新的形式取代。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是MIT研究RFID的Auto-ID中心主任教授在1999年提出來的,同年基於Auto-ID成立的EPC Global組織進一步明確其概念,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進一步描繪了“物聯網”的時代圖景,2008年IBM提出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歐洲智能系統集成技術平台組織(EPoSS)也明確提出了物聯網的定義。一般認為: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簡單來説,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的開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並且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及相關法規政策上的扶助,物聯網的開展具有規模性、廣泛參與性、管理性、技術性、物的屬性等等特徵,其中,技術上的問題是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問題;物聯網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是一項系統,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負責物聯網的整個系統規劃和建設,理論上的研究已經在各行各業展開,而實際應用還僅侷限於行業內部。關於物聯網的規劃和設計以及研發關鍵在於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件以及傳輸數據計算等領域的研究。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環境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蒐集等多個領域。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説,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

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羣,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毫無疑問,如果“物聯網”時代來臨,人們的日常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不談什麼隱私權和輻射問題,單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識別芯片這一點現在看來還不太現實人們正走向“物聯網”時代,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