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精選8篇)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歡迎大家分享。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精選8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1

《靜靜的頓河》一部宏篇鉅著。這本書再現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俄國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這部電影到底在向人們詮釋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點。

一、愛情。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葛利高裏執着的愛着,已為人夫的婀克西妮亞。為此他們兩次私奔。第二次時,他們乘着滿天雲霞上路了,還沒走幾步,婀克西妮亞就被子的彈擊中了。血從她的嘴裏無情的流出來,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來,枕在心愛的人頭底下,趕忙查看她的傷口,然後把自己的內衣撕下一塊,塞進還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頭悲痛欲絕的喊:“你倒是説句話啊!”曾不顧一切和他私奔,雖不是妻子卻愛他勝過妻子的心愛的人,沒有再説一句話,就此撇下一生的摯愛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幾點,他用雙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愛人。雖是畸戀卻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種不顧一切的愛,才會如此的打動我們的心。

二、戰爭。戰爭也好像是人類不變的主題。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強取豪奪。有些人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讓許多無辜的人們捲入這場死亡遊戲。愛好和平的人們,是不需要戰爭的,戰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死亡、恐懼、飢餓、窮困,人民不能安居樂業,而是顛沛流離;夫妻不能長相廝守,而是聚少離多,或是從此陰陽兩隔。每次政權的更跌,都是血淚交流,橫屍遍野。人民只想過個安生日子,卻是如此的難。想想家人的團聚,温馨的飯桌,自由的來去,安逸的睡眠,該是多麼的舒服滿足。珍惜和平和安寧,才不會輕易陷入戰爭的漩渦。

三、親情。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捨;兒子戰死沙場,母親肝腸寸斷;新婚妻子瞬間變成寡婦,不忍拋棄的公婆……

靜靜的頓河,卻是如此的不平靜。這裏曾演繹了愛的歡歌,這裏曾經歷了瀰漫的硝煙,這裏曾撒下了數不清的血淚,這裏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這裏曾有鐵騎踏過的一條靜靜流淌的頓河。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2

假期,我閲讀了蘇聯著名作家,被人們稱為哥薩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長篇小説《靜靜的頓河》。

小説描述的是一個普通哥薩克的故事,反映的卻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至國內戰爭時期這十年間頓河流域政治風雲變幻和頓河全體哥薩克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命運。

全文以普通哥薩克人葛利高裏的生活經歷為明線,以他的情感經歷為暗線,記敍了他坎坷而又充滿激情和迷惘的一生,並由點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頓河人民在面對社會歷史重大選擇的緊要關頭所經歷的痛苦的思想鬥爭和走過的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討了個人命運同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表現出作者獨有的悲劇意識和深廣的人道主義關懷。

讀完全書後,我不得不對這位偉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榮獲的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對他而言,真是當之無愧。

葛利高裏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於命運的青年,拋下妻子娜塔麗婭——這個富商的女兒,而選擇真正至愛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婭;他那足夠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刻應徵入伍;在表現出色,屢立戰功的光輝之時,對戰爭的血腥和殘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異常痛苦;因不滿自己所在的紅軍施下的暴行而一氣之下加入叛軍且當上師長;在白軍被消滅後,再有勇氣帶着贖罪之心參加布瓊尼騎兵團,並能奮勇殺敵,戰功赫赫;因懼怕在肅反運動中遭迫害而冒險參加弗明匪幫;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帶上阿克西妮婭遠走高飛;在阿克西妮婭被追兵槍擊,悲慘死去後,萬念俱灰的獨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説的最後一幕,凡是讀過的人都會有極深的印象,葛利高裏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過了一生的妻子娜塔麗婭所生的兒子站在自家的門前,面對着疲憊而廣闊的大地,不無淒涼地感到自己和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繫便是小兒子米沙特……

如果沒有這些註定悲劇的恐怖因素,世間本可以是多麼的祥和而温暖,人類自認為正確的進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們前進的腳步。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3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説以記敍為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説。情節緊湊,人物眾多。這樣複雜的小説,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可以説,這部小説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説,讀得特別仔細。小説的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説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爭中的表現。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哥薩克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表現非常突出。不久,蘇聯國內戰爭爆發。紅軍與白軍的戰爭中,哥薩克由於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動亂,小説很好的描寫了蘇聯國內戰爭的情景。

小説人物眾多,主要描寫的是葛利高裏一家人。父親、哥哥,都是哥薩克中的英雄。小説以這三個人為主要線索,描寫了韃靼村的哥薩克,描寫了地主階級、無產階級的一些人物。小説還寫了葛利高裏與阿克西尼亞、娜塔莉亞的愛情。下面我想寫一寫這部小説的幾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是小説描寫頓河兩岸的生活特別出色。頓河兩岸的農村,人們生活質樸,勤勞勇敢。作者將農村的生活寫的是淋漓盡致。中國的善於寫農村生活,但是與《靜靜的頓河》比都要稍遜一籌。可以説這部小説將農村的生活寫“盡”了。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的房屋、田地,農村的人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寫了出來。小説開頭二百頁都是描寫頓河兩岸的農村的生活的。可以説這二百頁是全書最精彩的二百頁。

第二個優點是描寫戰爭。全書除了開頭二百頁描寫平和的農村生活,其餘全部是描寫戰爭的。這在世界名著裏是少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哥薩克的三、四次動亂。小説雖然長,而且都是描寫單一的戰爭,但是小説不枯燥。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小説在描寫戰爭的同時,還描寫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小説有點像《紅樓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現的舞台。這樣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騎兵作戰、小隊人馬相遇戰、對待戰俘等等,寫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個優點是,描寫哥薩克。描寫哥薩克的作品很多,托爾斯泰的《哥薩克》、果戈裏的《塔拉斯。布爾巴》、美術作品中也有很多關於哥薩克的作品。《靜靜的頓河》是描寫最成功的一部。哥薩克人在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寫出來了。哥薩克生活中憨實、豪邁,戰爭中勇敢。同時作者也指出了哥薩克太過實在,被白軍欺騙了。我讀了這部書,對哥薩克人產生了好感,覺得他們實在、勇敢。

這部書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我讀完這部書,感覺像是讀了哥薩克乃至俄羅斯的歷史。因為這部書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小説的.每一個情節都可以讓人津津樂道幾個世紀,這是難能可貴的。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4

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戰爭對我來説,僅僅存在於小説中或環球新聞報道中,但靜靜的頓河看完,我覺得自己隨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過槍林彈雨,冒着炮火向着未來邁進,多麼沉重的一段旅程!心靈和身體都疲憊不堪,再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考驗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戰場上殺第一個敵人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他本是個善良的小夥子,心裏還懷着純潔火熱的愛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而戰的情況下,稀裏糊塗的殺人了。一旦戰爭的巨輪往前滾動,誰也不會有空或有膽去想為什麼而戰,只是本能地讓自己避開死亡。主人公沒有文化,沒有見識,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愛的女人廝守,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靈,儘量不去想那一張張死去的臉孔和他們身後的父母妻兒,他不得不這麼做,求生的本能驅使着他前進,在戰場上心軟的人就是死神最愛光顧的人。

戰爭把他的心揉碎了,掰開,慢慢又長合,長合之後又撕開,扯壞,再長合的心就完全變形,很硬很空了,隨便一敲就支離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愛着的情人,勇敢無畏的跟着他逃難的阿克西妮亞,他親眼看着她中槍死去,連最後的道別都沒有機會説。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兒相繼死去,在這世界上的唯一牽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抓住了這個信念,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現實。戰爭中,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渺小,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這樣被迫前進分不清該如何選擇立場的人,他們只能依着本能隨大流前進,而他們的本能往往和歷史背道而馳,悲劇就此而生,對此我們毫無辦法。

雖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慘人生,卻能深刻認識到戰爭的可怕,從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安寧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運,在需要抉擇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永別了,靜靜的頓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誰也不想經歷兩次戰爭,看着美好的東西再次被毀滅,看着善良純樸的人再次被戰爭摧殘,看着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再次消失,這真是最最殘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戰爭的時候,上帝不存在。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5

文章的開頭:麥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盡頭。牲口圈的兩扇小門朝着北面的頓河。在長滿青苔的灰綠色白堊巨石之間有一條八沙繩長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貝殼,河邊被水浪衝擊的鵝卵石形成了一條灰色的曲岸。再過去,就是微風吹皺的青光粼粼的頓河急流。東面,在用紅柳樹編成的場院籬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叢叢的白艾,馬蹄踐踏過的、生命力頑強的褐色車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後面,是飄忽的蜃氣籠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堊的山脊。西面,是一條穿過廣場、直通到河邊草地去的街道。

對了,就是這個開頭,不用看了,這本書應該就不會差到哪裏去。為什麼,首先就是這文字非常順,讀起來口齒生香。另外你看下文章的描寫語言,一開始就採用拉鏡頭的手法,遠近結合當中的味道非常足。這種在空間上選取跳脱的能力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夠控制的。另外,作家畢竟是要寫一部史詩一樣的作品,所以注意下他選取的景物,基本都是比較大氣的東西。在這段之後文章才開始走向關於人物的。但是文章沒有直接就進入到主人公的描寫當中,而是描寫了一段長遠的歷史,這非常有趣,因為這段事情根本就和文章沒有關係,甚至説你就把這段文字給刪掉也不會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可是作者為什麼花費苦心去寫這樣的一段歷史,而且放在開頭?要知道這樣的文字放在開頭是比較危險的,畢竟讀者一開始讀的就是這一章節。作者寫的頓河,作為哺育哥薩克的一條河流,它就不能只是在空間上廣闊,它在時間長流上也必須具有魅力。換句話説,這麼一段文字是給這本書奠定基礎的。給人的感覺是,在靜靜的頓河上,作者所描寫的只不過是長流中的一段。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6

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對這本《靜靜的頓河》產生了頓悟,因為當時老師倡導我們看些文學性的小説。漸漸地,我接觸了這本我初讀並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學作品。

這本書共四本,讓我這個出入者不禁望而卻步,但在讀完第一本後,我就被文中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牽動着,直到堅持看完最後一個字。

文中寫着作者肖洛霍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中,描寫了頓河兩岸哥薩克人在戰爭時期的生活和命運,葛利高裏是她們的代表。在戰爭中,他在紅軍和白軍中間搖擺不定,從一個單純的孩子成長為暴躁偏激的軍官。在經歷了紅軍白軍的多次選擇之後,在經歷了幾次抗爭和逃避後,這位平民英雄變得兇殘放蕩,最終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薩克人內心世界曾經有過怎樣尖鋭的矛盾和鬥爭,他受時代的感召,滿懷對他們的熱愛,塑造了許多體現歷史進步方向的革命者——布爾什維克紅軍戰士形象,謳歌了他們為之鬥爭的蘇維埃政權的徹底勝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着頓河兩岸哥薩克人的生活畫卷。這本書以布爾什維克小組活動所觸發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矛盾為軸心,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了風起雲湧的哥薩克鄉村生活。與書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與悲歡。我非常喜歡書中對頓河大自然風貌的描寫,這些文字讓人文靜,讓人暫時忘卻了緊張的學習生活,使人徘徊於其間。整篇文字是那樣安靜,平靜,冷靜;就像他筆下那條靜靜的頓河,但無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強的衝擊力。當一個作家從內心歸屬於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裏就流淌着那塊土地的精神,風采和傳奇,而那片土地所傳達給他的某種特殊啟示,將凝聚成這個作家平生抒發心靈和情感的語言。

肖洛霍夫曾説:我願我的作品有助於每個人變得美好,心靈變得純潔,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閲讀這樣一本宏大構思,磅礴氣勢,具有深厚的生活內涵,人生意義,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7

我覺得全書最為精彩的地方就在第六卷第九章,這裏作者描寫的是哥薩克搶劫紅軍家屬戰利品的場景。要説這樣的情節很難寫出精彩,而且很容易寫出一股子人道主義精神,很多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不但造成和全文的氣息不調,而且讓整個文章充斥了一種廉價酸腐味。但是,來看肖洛霍夫是怎麼寫的。肖洛霍夫安排了一個人去強搶紅軍家屬的財物,這個人是不是別人,而是潘苔萊·普羅科菲耶維奇,這看上去好像沒有怎麼樣,但是你要知道,潘苔萊在這之前是個什麼人,地地道道,老老實實的傳統的哥薩克,在這個畫面之前肖洛霍夫在寫道這個人物的時候幾乎就從來都是正面的形象(哪怕不是正面的形象,也從來都沒有任何的批判)就是在這個畫面裏潘苔萊這個人物突然就變壞了,整個形象突然坍塌,又突然立了起來,圓滿了起來。

這個很出人意料,但是一部偉大的小説就必須要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東西,要不然讀者看到了開頭就看到了結尾那還有什麼意思?當然,所有的突然都必須要有一個邏輯支撐着(這邊的邏輯就是潘苔萊是一個把家業看得比較重的人,事實上任何一個哥薩克農民都是這樣,潘苔萊根本就是其中一個最普通的一員。當然寫到這邊我還不會説這一部分是全文最為精彩的地方,這邊就起了一個衝突,這種行為被男主人公葛利高裏給看見了,這既是描寫潘苔萊也是描寫葛利高裏更是描寫兩個人身處亂世處世的不同哲學。這還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文章出來一個人物和潘苔萊對話,這個人是達利亞。要説達利亞搶東西我一點也不奇怪,但是她卻扮演了一個責備的角色。文章是這樣寫的:車尾的東西上又裝了一個浴室熱水器,是潘苔萊·普羅科菲耶維奇從洗澡間的爐灶上拆下來的,他剛剛拿到馬車邊,達利亞就責備説:“爸爸,您連大糞都不放過……”我不太清楚原文是怎麼樣的,但是這個翻譯是非常到位的,必須是“責備”,必須是“您”,必須是感歎號和省略號連用。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50字 篇8

小的時候姐姐特別願意看書,她找到了那個年代所能找到的所有書籍。包括詩歌、散文、人物傳記以及五花八門各種版本的圖書、小人書、畫報,受姐姐的影響我也愛上了讀書。但都要等姐姐讀完之後才能輪到我看,記得在十五歲那年,姐姐拿回了兩本書。雖然封面已有些殘舊,但上面的幾個字卻清晰可見《靜靜的頓河》……

現在每當我聽到或看到《靜靜的頓河》這個名字都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思緒彷彿又回到了過去的那個年代,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在昏暗的電燈下貪婪讀書的那個孩子……《靜靜的頓河》這部影響了我整個少年和青年時代的宏篇鉅著。當我再次讀完它的時候,彷彿已置身於俄羅斯大地,穿行於頓河兩岸廣袤的平原、河流、山丘,向那些正在勞作的農夫,正在邊洗衣邊哼歌的婦女,正在戲水歡笑的頑皮的孩童,抽着劣質捲煙的刁鑽的老頭,和正在策馬揚刀高呼“嗚啦”的年輕勇猛的哥薩克致敬!

《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説過這樣一句話“我願我的作品有助於每個人變得美好,心靈變得更純潔,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獷豪放,同時又細膩流暢,充滿柔情。讀《靜靜的頓河》彷彿能使你變身書中的一個人物,你也許叫布察金,也許叫肖霍夫。你跟隨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裏乘着月色,騎着用布包裹在馬蹄上的快馬去偷襲敵營,你也許是一個叫不上名字的農夫,正懶洋洋地躺在剛剛收割完麥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調情……

至今為止沒有哪一部作品能讓我如此感動,惟有《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用一種超現實的寫實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戰亂中的世外桃源,他筆下的頓河兩岸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失去顏色,那片廣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靜靜流淌的頓河,那煙霧矇朧的村莊,那潑辣風騷的村婦,還有春天裏那野花淡淡的香氣,都那麼清晰自然真實地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是一部描寫戰爭的史詩鉅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寫自然景色,風土人情,和愛情人性上,力求表現和平,安寧和大自然的壯美。使人讀後欲罷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