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營養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對於幼兒來説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來源。其中泡菜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這樣香的泡菜是怎樣做出來的呢?通過調查瞭解孩子們不知道怎樣做出來的。為此,通過我精心的準備及家長的大力配合,孩子們終於可以親手動手製作泡菜了。

活動目標:

1、喜歡動手操作,感受蔬菜色彩的豐富。

2、會根據設想準備材料,並分層次擺放成“蔬菜彩虹”。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1、家長為每個幼兒準備好的玻璃瓶。若干塑料刀、四塊大的菜板。

2、請家長為幼兒準備各種不同顏色不同蔬菜若干。

3、製作泡菜的調料(鹽、糖、花椒、八角、料酒、姜等)用四個大的餐盤盛好

4、教師製作好的“蔬菜彩虹”泡菜,瓶口用綵帶系成蝴蝶結。

5、彩虹課件

6、課前洗淨小手及蔬菜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教師:孩子們你們見到過彩虹嗎?幼兒:見到過。

教師:在哪兒見到過?幼兒:書上、電視上。

教師:彩虹都有哪些顏色?幼兒: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等。

1、教師出示彩虹課件讓幼兒觀察,並再次讓幼兒説説彩虹的顏色。

2、欣賞教師帶來的“蔬菜彩虹”泡菜。

①教師出示泡菜“蔬菜彩虹”,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②教師:請小朋友觀察蔬菜彩虹的泡菜裏都有哪些菜。(找個別小朋友回答)

③教師:請小朋友品嚐泡菜的味道。讓小朋友説説吃到嘴巴里什麼味道?

教師小結制作泡菜的方法。

二、幼兒製作泡菜1、幼兒分組做好,觀看今天桌上的蔬菜及調料。

教師:小朋友趕快找一個坐位做好。讓幼兒看看今天桌子上都有哪些菜?幼兒:(西紅柿、胡蘿蔔、芹菜、紅辣椒、捲心菜、等)。教師:小朋友,製作泡菜的調料都有哪些?幼兒:(姜、黃酒、花椒、八角鹽、糖等)。

2、幼兒開始製作泡菜,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選擇不同的蔬菜,並分層放入瓶中,教師鼓勵幼兒儘可能製作出“蔬菜彩虹”泡菜。

3、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

教師幫助幼兒放入製作泡菜的調料。擰緊瓶蓋,繫上絲帶。

4、欣賞“蔬菜彩虹”,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蔬菜色彩的豐富。

教師:小朋友今天真能幹,這麼快就做好了泡菜。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們做的“蔬菜彩虹”放到我們班的超市吧!請幼兒評評誰做的最漂亮。

活動延伸:數天後,請孩子們品嚐自己製作的“蔬菜彩虹”泡菜。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標誌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綱要》中提出“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符號的興趣”,中班幼兒對周圍的生活環境有了初步的經驗積累,逐步萌發了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有看簡單標誌的經驗。因此,我試圖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關注標誌,知道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幼兒社會教育要避免枯燥説教,而應在生動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幼兒。本次活動,我選擇了作家五味太郎的《兔子先生去散步》這本故事書作為白板課件的藍本。這本故事書,畫面和情節雖然簡單,卻能像一魚三吃那樣一書多讀。一是可從社會領域的角度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圖像符號,發現圖像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各種標誌的意義。其次,可從藝術的角度,讓孩子自己動手設計標誌。另外,也可從語言領域的角度進行詮釋,利用書中的標誌進行故事猜想、圖畫猜謎等。在對讀本進行仔細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以社會領域作為切入點,以故事情境為載體和線索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情境理解標誌,依情節線索大膽想象,設計相應標誌。

2。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能看懂並按標誌的意義行動。

活動準備:

1。電腦、白板、視頻展台。

2。課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3。小圖卡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以變魔術的形式在白板上點出標誌,引發幼兒猜測想象。

1。教師點出洞的標誌。

2。幼兒分別點出樓梯和兔子的標誌。

師:這些圖形到底表示什麼意思呢?其實它們都藏在一個有趣的故事裏。

二、欣賞故事,理解標誌

教師邊講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邊逐幅出示畫面。

畫面一:小兔的家

師:這是誰的家?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點出小兔)兔子先生你好啊!外面的天氣真好,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兔子先生出了門,走啊走啊!

畫面二:樓梯的標誌

師:兔子先生抬頭一看,這個圖形是什麼意思?它會告訴兔子先生前面有什麼?

畫面三:樓梯

師:真的是樓梯啊,兔子先生要怎樣走過去呢?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慢慢地往上走。兔子先生明白了,慢慢上了樓梯,走上了高高的土坡,開開心心地繼續往前走。

畫面四:橋的標誌

師:咦?這個圖形又是什麼意思?它會提醒兔子先生前面到了什麼地方?

畫面五:橋

師:這可是一座獨木橋,兔子先生好害怕呀,怎樣才能過去呢?我們一起來給兔子先生加加油。

畫面六:坑洞的標誌和坑洞

師:兔子先生小心翼翼地過了橋,抬起頭,挺起胸,很神氣地往前走。

畫面七:兔子先生掉到洞裏

師:天哪!怎麼回事?兔子先生心裏覺得怎麼樣?除了害怕,還會有什麼感覺?正當兔子先生着急又害怕的時候,它發現了什麼?(點擊出現門的標誌)它會告訴兔子先生什麼?誰來幫兔子先生找一找?兔子先生開心極了,趕緊打開門,跑了出去。

畫面八:門打開,兔子先生站在門外

師:兔子先生今天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標誌,你們認識嗎?故事裏的這些標誌告訴兔子先生前面到了哪兒,要注意些什麼。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景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聽故事 :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有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説:"媽媽要到地裏拔蘿蔔,你們要好好看家,把門關關好"。

大灰狼看見兔媽媽出門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門關的緊緊的`進不去。正巧,兔媽媽回來了,大灰狼連忙躲在大樹背後。只見,兔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歌聲,連忙開門。

大灰狼躲在旁邊,偷偷的把兔媽媽的歌學會了。

第二天,兔媽媽到樹林裏採蘑菇,大灰狼來到小兔家,一邊敲門一邊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

紅眼睛,短尾巴連忙要去開門,長耳朵一聽:"呀,不對不對,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小兔子們朝門縫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開門!"大灰狼看小兔子們不開門,可着急了,它説:"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我把尾巴伸進來給你們看",説着,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伸進門縫裏。小兔子們用盡力氣把門關上,夾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媽媽也回來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腦袋,大灰狼使勁一怔,尾巴斷了,狼狽的逃跑了。

小兔子們可高興了,他們搶着給媽媽開門,兔媽媽親親孩子們,誇它們是好孩子。

2、討論

3、出示圖片

4、情景表演

5、兒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明白人的本領大,能製造出各種小工具,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能大膽嘗試,培養他們的操縱潛力。

3、透過觀察和操縱小工具,明白小工具的名稱及用處。

二、活動預備

1、每組:新彩色鉛筆、畫片紙、各色正方形蠟光紙、汽水、半成品娃娃傢俱若干。

2、小工具:板手、卷筆刀、釘書機、剪刀、錘子等各若干。

3、小工具展覽會。

三、活動進程

(一)教師由桌上的物品介紹引出,提出題目請幼兒思考解決的方法。

1、這是一隻新的彩色鉛筆,想一個甚麼辦法才能讓它畫出畫來呢?

2、這幾張小畫片紙要是能成為一本小畫書,大家都能夠翻着看該有多好呀,怎樣做呢?

3、這張小牀是娃娃家中小娃娃睡的,這上面還有幾顆釘子沒有釘下往,我們怎樣辦呢?

(二)操縱、討論

1、幼兒分組進行操縱,由徒手引發尋覓工具幫忙。

2、幼兒討論,明白小工具名稱與用處,老師操縱示範。

(1)喲,這張紙變成了美麗的窗花,是誰想的好辦法?用甚麼幫忙的?這叫甚麼?剪刀還有甚麼用?

(2)這本小畫書用甚麼方法釘成了?釘書機還有甚麼用?

(3)這張小牀釘好了,小娃娃又能夠睡覺了,是誰釘的?

(4)誰把汽水瓶蓋子打開了,用了甚麼?板子還能夠做些甚麼?

(5)這兩隻筆能夠畫畫了,是誰做的?用了甚麼?(卷筆刀)平時老師用甚麼來削鉛筆?(刀子)小朋友用刀子輕易划着手,卷筆刀的刀片躲在盒子裏,所以它很安全。

3、幼兒再一次操縱,嘗試剛才沒有用過的小工具。

4、小結:剛才我們用來幫忙的這些板子、錘子、剪刀、釘書機、卷筆刀,用起來省時間、省力氣、又方便又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小工具。

5、啟發幼兒想想平時還見過哪些小工具?它們都是誰製造的?

人們還能動手動腦製作出更新的小工具,幫忙大家做很多事情,人的本領真大呀!

(三)參觀小工具展覽

四、活動結束

1、總結

2、評價

五、活動延伸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理解水平潛力的`發展,對人的本領大的熟悉,他們首先是從四周簡單的事物開始的,隨着幼兒熟悉的進步,明白人能繼續改造、創造,並在小工具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製造出了新一代用品,以到達更省時、省力、輕巧、方便、安全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因為我們正在進行蔬菜大聯歡的音樂劇,在之前我們也有了過去菜場買菜的相關經驗,因為孩子們畫遮擋的物體畫的比較少,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難點放在了畫遮擋的蔬菜。

活動目標:

1、嘗試畫出完整的及被遮住一半的蔬菜。

2、在説説,看看,畫畫中體驗買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範畫,記號筆,蠟筆,實物範例

活動預設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討論

――小朋友們,平常你們會去菜場和媽媽一起買買菜嗎?

――那買來的菜你們是用什麼東西裝的呢?

小結:現在呀,我們都提倡要環保,所以,去買菜最好用自己家裏的環保袋或者是菜籃子。

二、觀察菜籃子

――昨天呀老師也去買菜了,你們看看,我買了什麼菜呀?

請幼兒仔細觀察,有的蔬菜能看到一半,還有一半被籃子遮住了,有的蔬菜被其他的蔬菜遮住了。有的蔬菜疊在其他蔬菜上面,所以能看到整的。

三、師生共同示範

――倪老師把昨天買菜的菜籃子給畫了下面,看看這些蔬菜該怎麼畫呢?

教師出示範畫,並示範一,兩種蔬菜。

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並請下面的`幼兒指出錯誤的地方。

四、幼兒嘗試

――今天我們也來當一次小當家提着菜籃子去買菜吧。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來回走動給與指導。

教師可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畫出比較難的被遮住的蔬菜輪廓。

提醒幼兒把菜籃子畫的大些,並注意蔬菜的比例。

五、作品交流

――今天呀,我們小朋友可棒了,做了一次小當家去菜場買了好多的菜呢,誰想來介紹一下自己買的菜呢?幼兒交流作品,教師可把作品佈置在班級中。

優點:

1、出示的實物蔬菜能較好的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的範畫能讓幼兒對於遮擋的物體的關係更加了解。

3、師生共同的示範能比較好的讓其他的幼兒發現錯誤並且及時糾正。

4、買菜的情境創設能讓幼兒在畫的時候有個角色意識。

缺點:

1、幼兒示範時可請多位幼兒上來示範,這樣不同的幼兒所出現的問題都能解決。

2、在幼兒作畫時可放買菜的音樂,更加有情境性。

3、幼兒之間的互動較少。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用紙包着的神祕禮物;彩色膠帶、色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我喜歡......我會......》,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麼,與圖中是否一樣。

2、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祕禮物。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祕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裏面是什麼。

3、打開神祕禮物,讓幼兒體驗裏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的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4、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樣的。

(3)、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5、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神祕禮物__開花樹__小貓釣魚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神祕禮物__開花樹__小貓釣魚。

6、將幼兒分組,採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包裝好禮物後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後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