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6篇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一、目標

1、複習漢字“兔、豬、鼠”,新授漢字“虎、鹿”。

2、區別各字發音的不同之處,能念準字音。

3、激發幼兒學念繞口令的興趣。

二、準備

1、佈置場景(山、路、樹、草、洞)。

2、動物圖片、字卡。

三、過程

(一)引發興趣

1、出示“兔、豬、鼠”。(幼兒自然表示歡迎:兔、豬、鼠歡迎你)

2、猜謎:

(1)“頭上長着樹權,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歡迎你)

(2)“像貓不是貓,森林裏面稱大王。”(虎)(虎、虎、虎,歡迎你)

(二)新授繞口令

1、提問:“想想這些小動物會躲在哪裏?”

2、出示場景(山、樹、路、草、洞)。

(1)提問:“這些是什麼地方?”

(2)區別“鹿”“路”。

(3)從場景中找出各動物並出示相關的句子,組成繞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裏?”(幼兒在場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隻虎”的短句。

(5)完整念繞口令。

(三)遊戲鞏固

1、幼兒任選動物字卡,看看扮演誰?然後玩捉迷藏的遊戲。

2、幼兒念繞口令,唸到誰,誰站出來,舉起字卡(音樂伴奏)。

3、集體遊戲。

四、提示與建議

1、活動過程中幫助幼兒區別各字的讀音,念準字音。

2、活動過程中注意以老師的'情感帶動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念繞口令,並認識相關的漢字。

附繞口令:

虎、兔、鹿、豬、鼠

山上一隻虎,

草裏一隻兔,

樹下一隻鹿,

路上一頭豬,

洞中一隻鼠,

虎、兔、鹿、豬、鼠,

大家別説錯。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比較、觀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樹落葉和枯黃的原因。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讓幼兒蒐集各種樹葉;

2、有關常綠和落葉樹的課件;

3、常綠樹、落葉樹的樹幹各一棵。

活動重難點

知道樹常綠和落葉的原因。

提高幼兒觀察、概括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激發幼兒興趣

師: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看片中有什麼?(幼兒看錄像)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許多大樹,許多黃黃的葉子,有的落到地上,還在空中飛舞)

師:片中這些樹上的葉子為什麼是黃顏色的?為什麼都落到地上了呢?(有的小朋友説是葉子老了,還有的説是天冷了)

師:我們再來看一個短片(幼兒看錄像)

提問:你們又看到了什麼?(皚皚白雪,綠綠的松樹)

師:下雪了,天這麼冷,為什麼這些葉子沒有枯黃飄落呢?(短片中的景象,使幼兒形成了兩個明顯的概念:一個是落葉,一個是常綠)

二、探索感知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樹葉,請你們打開看一看吧。(引導幼兒給樹葉分類)

提問:你手中的樹葉有幾種也顏色?(黃色和綠色)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兩種顏色的葉子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呢?幼兒操作得出(黃葉子面積大,綠葉子面積小)

師:請小朋友摸一摸兩種顏色的葉子,説説自己的.感覺。幼兒通過觸摸得出:黃葉子薄薄的、軟軟的、表面粗造。綠葉子厚厚的、很堅硬、表面光滑。

三、總結點題

請幼兒觀看短片,再現樹葉飄落的景象,並告訴幼兒:像這些秋天到來樹葉飄落的大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像松樹、柏樹這些樹葉常年綠綠的大樹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常綠樹。

四、師幼互動、做《樹葉找家》遊戲

1、教師出示一棵落葉樹的樹幹,模仿落葉樹媽媽的口吻説:“我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又大又薄,表面沒有蠟質,秋天到來時空氣乾燥,只能喝到很少的水。樹葉寶寶慢慢枯黃,北風一吹就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響起,幼兒把落葉樹的樹葉放在落葉樹上。

2、老師出示一棵常綠樹的樹幹,模仿常綠樹媽媽的口吻説:“我也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像針一樣尖細,上面有一層蠟一樣的東西,保護着樹葉中的水分。寶寶不怕太陽曬,也不怕被風吹。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再次響起,幼兒把的常綠樹的葉子放在常綠樹上。

活動延伸

讓幼兒做着樹葉飄落的動作走出活動室,去尋找院子裏的常綠樹和落葉樹。

活動反思

該活動是兩類物體的比較觀察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兩次觀看錄象,加上老師的針對性提問和幼兒零距離觀察樹葉,很快掌握了“落葉”和“常青”兩個概念,認識了落葉樹和常青樹,發現了常青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這裏的錄象和實際的樹葉都帶給幼兒豐富的感性認識,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樹葉找家》的遊戲更是將幼兒的學習推向了高潮,在探索操作的過程中較好鞏固了對常青樹和落葉樹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蟲基本特徵和習性,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瞭解昆蟲和人們的關係,知道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蜻蜓

2.課件:動畫片-蝴蝶

3.課件:正確找出昆蟲的名字

趣味練習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話題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蟲嗎?請你説一説。

你們想知道這些昆蟲更多的祕密嗎?

二、觀看動畫片:蝴蝶

1.動畫片中的昆蟲叫什麼名字?(蝴蝶)

2.瞭解主要特徵和生活習性

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頭上有什麼?數一數有幾隊翅膀?有幾對腳?

蝴蝶生活在什麼地方?吃什麼?

三、ppt課件:蜻蜓

1.還知道哪些昆蟲?

2.觀看各種蜻蜓

蜻蜓長的什麼樣子?

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着三對腳,背上一般長着兩隊翅膀;

腹部一節一節的兩側有氣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們共同的名子叫什麼?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名字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蟲(如七星瓢蟲)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麼?

2.昆蟲裏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為什麼?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

(蝴蝶在幼蟲時有吃嫩菜葉等害處,變成蝴蝶後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4.ppt課件--瞭解蝗蟲

通過觀看了解,蝗蟲是危害莊家的害蟲。

五、討論怎樣對待昆蟲

1.我們該怎樣對待昆蟲裏的益蟲和害蟲?

2.我們應該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捉和殺死益蟲。要注意環境衞生,不亂倒垃圾,

隨地大小便,不讓髒水積聚使害蟲無法生存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變化的美,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培養幼兒對色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眼鏡人手一副、顏料(紅、黃、藍)勺子、透明杯子、紅、黃、藍標記、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一看,幼兒戴上眼鏡觀察周圍的變化。

2、説一説,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麼新的發現,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

3、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麼發現,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二、情境魔術表演,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當一回變色的魔術師,請魔術助手介紹魔術台上魔術材料:(紅、黃、藍顏料、魔術勺子、魔術杯)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顏料來幫忙,這三種顏色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集體説一遍,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這三種顏色寶寶非常的調皮,他們兩種顏色寶寶在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你們信不信,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我把紅色和黃色放在魔術杯子裏,輕輕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變成什麼顏色了?讓幼兒猜一猜。(橙色)

2、讓幼兒説一説還可以哪兩個好朋友在一起,(黃色和藍色、紅色和藍色)這兩個魔術留給小魔術師們來變了。

三、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看看有什麼變化。和身邊的朋友説説自己的發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

(1)小心不能把顏料弄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2)在玩的過程中要學會讓一讓、等一等,慢一點沒關係。

(3)在玩的過程中跟你的好朋友説一説你的發現,比較變出來的新顏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發現。

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剛才把兩種不一樣的顏色放在了一起,那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並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籤。

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麼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六、幼兒再次操作。探索三種顏色的變化。

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探索操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了黑色。

1、小結:放視頻:小朋友真聰明,學會了變色的魔術師的本領,老師把剛才你們在操作時的發現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色彩謠》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色紅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葡萄。

紅色、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眼睛。

2、在老師的帶領下念兒歌。

七、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國慶節馬上到了,我們把變出來的顏色去打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教學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

本活動的重點是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難點是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探索的興趣。活動中我按照科學探索活動的四個步驟即"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操作實驗--得出結論"來進行。我將教學目標定在,讓孩子通過實驗感知三原色的變化,嘗試用調色的方法使顏色發生變化,激發孩子探索的興趣。

顏色,對於幼兒來説是非常喜歡的, 科學活動 《變色的魔術師》,這節課下來我覺得色彩的變化的確能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種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一開始,讓幼兒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麼新的發現,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再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麼發現。這個活動我帶着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化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對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然後,引到用顏料來變魔術。

活動開始時,我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顏色到底會不會變,給幼兒留了懸念,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操作更有積極性了。在幼兒第一次實驗後,教師請各組的幼兒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並鼓勵幼兒説出自己是用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加在一起變的。接着讓幼兒第二次操作,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麼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這次操作活動驗證他們之前的猜想。

但在活動中存在許多不足:如操作要多元化呈現,來跟吸引孩子,觀察要全面,操作活動後有明確的小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準備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孩子們恰如其分的指導,融入孩子當中並以幼兒的心態、興趣和目光去參與教育和開展教學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小球站穩的多種方法,體驗操作中的樂趣。

2. 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 能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樂於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乒乓球、皮球、棒球若干。

2.毛巾、積木、瓶子、沙包、紙、紙卷、茶杯、剪刀、碗、筷子、樹葉、勺子、乒乓球拍子、報紙 、籃子等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出示球,讓幼兒對玩球產生興趣 。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球,你們認識它們嗎?

教師出示:乒乓球、棒球、皮球

2.幼兒玩球,教師在旁觀察,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教師:現在我們每人拿一個球來玩一玩,在玩球時候,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也可以試一試其他小朋友的.玩法,還可以換其它的球玩一玩。

3. 幼兒説一説自己玩球的方法。

教師:老師發現你們的玩法真多,請告訴大家你是怎麼玩球的呀?

二、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動手探索:利用多種物品讓小球站穩。

1.通過收球,讓幼兒發現問題。

教師:小球玩累了,我們一起把小球放到桌上休息一下吧。

教師:剛才在放球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小朋友的球總是站不穩,會滾到地上去?

2.幼兒表述自己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教師:請你們想個方法,讓小球在桌子上站穩的?

3.幼兒動手探索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物品,請小朋友試一試這些物品能不能讓小球站穩?如果你找到讓小球站穩的方法,你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是怎麼做的?

教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用什麼物品讓小球站穩?

(2)教師:小朋友想出這麼多讓小球站穩的辦法,還有一個物品很少有小朋友用到?看,是什麼呀?(幼兒:紙。)

教師:我要讓小朋友探索探索,怎樣用這張紙讓小球站穩呢?

我們動手試一試,如果你想出好辦法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你是怎樣做到的?

教師:哪個小朋友來説一説自己探索的方法?

三、延伸活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探索,想到很多讓小球站穩了辦法。我們班小朋友真棒,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能讓小球站穩,下課後我們再繼續尋找,然後把這些方法記錄下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9以內的數量,學習用數字、符號作記錄。

2、通過剝豆感知兩組數量合在一起會形成一個新的數,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蠶豆莢若干(每個幼兒至少兩結),每個幼兒一張記錄單,黑色水彩筆每人一支,按組分別放置在操作區。大記錄單一張。

2、透明袋每人一個,上面貼好6~9的數字。

3、佈置蔬菜批發市場(一個數學區),擺好標有6~9數字的四塊牌子。

活動重點:感知9以內的數量,學習用數字、符號作記錄。

活動難點:感知兩組數量組合在一起會形成一個新的數。

活動過程:

一、猜猜豆媽媽肚裏的豆寶寶,理解9以內的數量。

1、第一次剝豆,出示一結豆莢,幼兒觀察猜測,裏面躺了幾粒豆寶寶。

2、剝豆驗證,並用相應的符號和數字表示,教師在大記錄單上作記錄。

3、第二次剝豆,請個別幼兒剝豆數數,並作記錄。

4、兩次一共剝了幾粒豆,將兩次剝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在記錄單上寫上數字。

二、幼兒剝豆數數,並用符號和數字記錄。

1、介紹記錄單,請幼兒説説記錄單的'每一個格子裏寫什麼?

2、講解操作要求:每個幼兒兩結豆莢,把第一結豆莢裏的豆子數用圓

圈畫在記錄單的上面一格,並在右邊的格子裏用數字表示。第二結豆莢裏的豆子數用圓圈畫在記錄單的下面一格,並在右邊的格子裏用數字表示。

將兩結豆莢的豆子總數用數字表示寫在左邊的格子裏。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將記錄單貼在指定位置,交流評價,糾錯。

三、裝豆子,鞏固對數的感知。

1、蔬菜批發市場需要一些豆子,我們把豆子裝到袋裏去送到批發市場吧,請四名家長扮演批發市場的老闆。

2、幼兒根據袋子上的數字裝豆送豆,“老闆”作產品檢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