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彙總8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兩種顏色為“餅乾”塗色。

2.體驗塗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熊、小猴、小豬的大幅圖片;盤子每組兩個;塗色紙人手三張(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油畫棒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小熊、小猴和小豬的圖片

小朋友們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小熊、小猴和小豬走了很遠的路,肚子早就餓的咕嚕叫了,小朋友們想請它們吃些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替你們準備了許多餅乾(出示幾種塗好色的餅乾和沒有塗色的餅乾)我們送給它們吃吧!咦!我聽到小猴、小熊和小豬在説:“這裏面又些餅乾香噴噴的,真好吃!可是,有的餅乾一點味道也沒有。”小朋友想想,這是為什麼呢?(引導幼兒説出“有的餅乾沒有漂亮的顏色,所以不好吃”)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把這些白白的餅乾“做”成香噴噴的餅乾呢?

  二、教師請來油畫棒寶寶幫忙

1.先“做”一塊紅色的正方形的餅乾吧!我想把它做的漂亮些,所以先請深紅色(大紅色)的寶寶搬進來,住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是誰呢?請粉紅色的寶寶住在下面,它們拉拉手做朋友。一塊漂亮的紅色餅乾就做好了,放在盤子裏。

2.接下來做一塊三角形的餅乾,先請深綠色的寶寶來幫忙,再請誰來呢?(淺綠色)。綠色的餅乾也做好了!

3.我們把這塊圓形的餅乾也做成彩色的吧!什麼顏色的好呢?(引導幼兒先用深色從旁邊塗色,再將淺色塗在另一邊,並將兩種顏色融合。哇!這麼漂亮的餅乾,趕快送給小熊、小猴和小豬吃吧!(請個別幼兒送給小動物)。小動物們説:“真好吃,這麼好吃的餅乾我們還想吃。”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做彩色的餅乾吧!

  三、幼兒塗色,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塗色,選用漂亮的顏色進行塗色。

2.提醒幼兒用兩種顏色塗色,並能先用深色再用淺色。

3.鼓勵幼兒“餅乾”做好後,用黑色寶寶加一點黑芝麻。

4.提醒幼兒將好的餅乾放在盤子裏,以免弄髒。

  四、講評

小熊、小豬和小猴已經等不及了,趕快把做好的餅乾送給它們吧!小動物説:“謝謝!真好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的提示按順序學畫小貓,表現小貓的主要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添畫背景。

活動準備:

紙張、蠟筆、玩具貓。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師:喵!喵!這是誰在叫呀!(出示玩具貓,貓的口吻説)我是貓媽媽,我的孩子不見了,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找找好嗎?我的孩子和我長得很像,我畫張像給你們看看。小朋友仔細看,我的孩子是長得怎麼樣的。

二、老師講解示範。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有間房子,上面開着兩扇小窗子。房子裏住着兩個好孩子,他倆合用一隻小鍋子,每人有一雙小筷子。房子下有個土墩子,土墩後面掛着個小鈎子。

2、老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發放作畫工具,指導幼兒有序擺放油畫棒和紙張。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要求按兒歌內容有順序地畫,可以多畫幾隻貓,並塗上鮮豔的顏色,啟發幼兒畫出簡單的情節。

四、講評。

1、組織幼兒收拾作畫工具。

2、教師出示玩具貓,以貓媽媽的口吻説:“我來找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幹什麼?”最後説:“我的孩子都找到了,是小朋友幫我找的的,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小雪花的旅行“是在主題活動“冬天不怕冷”的背景下的一個綜合活動,整個活動以小雪花的旅行為主線,通過賞—做—尋三個環節讓孩子在看看、説説、做做、找找中進一步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徵,並嘗試用各種美術表現方式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在此基礎上,通過尋找雪人肚皮裏的小祕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探索冬天不怕冷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撕、貼、印、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

2、初步瞭解冬天各種抵禦寒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下雪了”flash課件

2、“下雪了”大背景圖一張,小背景圖幼兒人手一張,小雪人12個

  活動內容:

1、 觀賞下雪情景

請幼兒欣賞“下雪了”flash課件

“你看 了什麼 ?”,“小雪花像什麼?”,“小雪花要旅行了 ,它會飛到哪裏去呢?”,“今天,小雪花飛到哪裏了?”

2、 下雪了

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教師示範用撕、帖、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表現下雪的情景。

3、 雪人的祕密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小雪人(要求作品形狀與小雪人的帽子形狀對應)

幼兒在雪人的小肚皮裏尋找“冬天不怕冷”的小祕密

幼兒與同伴分享冬天禦寒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用塗色、撕貼、粘貼等不同方法裝飾足球,對美術活動感興趣。

2、有一定的愛心,能關心、幫助周圍的人。

  活動準備:

1、印有足球的操作紙若干,蛋糕盤、各種豆子、香菇、棉籤、顏料以及各色五邊形紙等。

2、實物足球每人一個,大球一個。

  活動過程:

  1、幼兒玩足球,發現足球顏色不同。

“今天,我們幼兒園來了許多的足球寶寶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你們願意嗎?”

自由玩足球,發現足球寶寶穿的衣服顏色不同,很漂亮。

“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些足球寶寶有什麼不同?”

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這些足球寶寶穿的衣服不一樣,有的是紅衣服、有的是綠衣服,還有的是黃衣服,可真漂亮。

  2、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不同方法裝飾足球寶寶,為足球寶寶穿上新衣服。

(1)設置情景,讓幼兒幫助足球寶寶穿新衣服。

“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的足球寶寶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它們沒有衣服穿,好傷心,怎麼辦呢?”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講述。

(2)出示各種材料,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飾足球寶寶。

“老師這裏也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請你們看看這是什麼?”

出示各種豆子,讓一個能力較強的幼兒邊示範邊講述。

簡單介紹棉籤塗色。

(3)設置情境,介紹合作裝飾足球。

配班老師以足球寶寶的口吻説:“我也要穿衣服!我也要穿新衣服!”然後把球滾過來。

“哇!這個足球寶寶可真大,我們應該給它穿什麼衣服呢?”

請一個幼兒起來選擇材料示範一下。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在請你們去選一個你喜歡的足球寶寶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吧!”

第一組:豆子、香菇裝飾足球寶寶。

第二組:撕紙粘貼足球寶寶。

第三組:粘貼裝飾立體球。

第四組:棉籤畫。

  4、展示作品,幼兒評價。

“你最喜歡哪個足球寶寶?為什麼?”

  5、愛心教育。

“足球寶寶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心裏真開心,你們幫助了足球寶寶心裏開心嗎?”(開心)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是很開心的事情,而且被幫助的人也會很開心,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看見別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難,也要去幫助他們,這樣大家都會很開心。

  6、和足球寶寶合影。

  活動延伸:

1、和足球寶寶玩各種遊戲。

2、看和足球寶寶的合影。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準備:白卡紙(連卷)、顏料(稀釋過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紙、音樂、小魚的底版(分難、一般、易三種)

二、活動目標:識別基本色彩並搭配。

1、激發孩子充分的想象,讓孩子畫出不同的魚花紋。

2、鼓勵幼兒大膽塗色 照示範塗色;填畫花紋,並要求顏色塗滿不留小白點;想象出各種不同的花紋,並要求顏色塗滿不留小白點。

三、活動流程:想辦法――製作――欣賞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夏天,天氣特別炎熱,雨婆婆也被太陽公公烤乾了,大地叔叔都乾枯了,就連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裏的小魚們到處在找水喝,可每到一處就被魚兒們“咕咚咕咚”喝個精光。這可怎麼辦呢? 帶領幼兒作找水狀一起遊,並且把自己當做小魚。

(2)、想到方法來拯救我們的小河姐姐了嗎?

出示蘭色顏料並提問:河水是什麼顏色的?想象以下乾枯的小河是什麼顏色的?那下面就請大家幫助河姐姐把藍色的河水覆蓋滿整條小河吧

(3)、請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個藍色顏料杯子,把顏料倒在白紙上,並且用手把它抹勻,把白色都覆蓋掉。

(4)、小河姐姐真高興,因為她又恢復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傷心起來,因為她雖然恢復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們都不見了,下面我們就要幫她把朋友們找回來。

二、請小朋友去已經覆蓋滿河水的小河裏摸魚,把紙拉起來,然後一起去選一條尺寸大小都合適的魚,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要塗在有紋路的那面).

1.選用小底版,並照示範塗色。

2.自由的選用底版填畫花紋,並要求顏色塗滿不留小白點。

3.想象出各種不同的花紋,並要求顏色塗滿不留小白點。

4.再把塗好顏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1)、請幼兒用手指點上小魚眼睛。

(2)、可先洗手,因具體情況定。

三、欣賞自己的作品《魚趣》並且點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的帽子,知道棉帽能保暖。

2.嘗試用塗色、添加花紋等方法裝飾帽子,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將幼兒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佈置成“帽子展覽會”。

2.白紙摺疊好的帽子、若干彩筆(紅黃藍三種顏色)。

3.輕鬆活潑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參觀“帽子展覽會”。

(1)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帽子。

(2)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戴一戴,並簡單説説帽子的種類(遮陽帽、棉帽、警察帽、護士帽等),他們有什麼用途?引導幼兒知道棉帽能保暖。

(3)請幼兒安帽子的顏色進行分類。

(4)教師選擇1~2種帽子,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顏色圖案。

2.鼓勵幼兒給摺疊好的紙帽塗上漂亮的顏色或添加漂亮的花紋。

3.播放背景音樂,請幼兒戴着自己的裝飾好的紙帽表演,並相互欣賞同伴裝飾的帽子。

活動延伸

1.將幼兒裝飾好的紙帽佈置成“帽子展覽會”讓幼兒相互欣賞。

2.引導幼兒在幼兒學習資源6第10—11頁上用不同的方式(繪畫、蔬菜或紙團印畫)幫助小動物裝飾帽子、圍巾、手套。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後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於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不足之處:在做畫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聽指揮,隨心所欲。今後我將在教學中多學習、反思。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平時幼兒活動中,在建構區我總是能看到小朋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在活動中所展現出的創造性思維,的迸發和充滿無限想象力的搭建。每一個作品都讓我充分感受到孩子在建構的時候是多麼的有潛能。針對小朋友喜歡建構的特點,我集合創意手工課題活動,通過一張張平面的不起眼的紙通過“魔法”讓其站起來變成立體,並邀請小朋友嘗試建構和組合,激發小班小朋友嘗試探索和建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充分調動感官,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從而獲得愉快的經驗。

2.會大膽想象選用簡單的圖形組合設計小城堡。

3.在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長方形、半圓形紙張每人1張。

2、工具:固體膠。

3、課件PPT。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組合成魔法城堡。

活動難點:

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為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

活動過程:

  一、出發魔法城堡

師:瞧!這是什麼?(魔法棒)今天我就是一個魔法師,我馬上就要變魔術了,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念我們的魔法口令:“吧啦吧啦變”。

(評析:巴拉巴拉小魔仙,每個小朋友都很熟悉而且也很喜歡,因此我通過小朋友熟悉的巴拉巴拉小魔仙的魔法棒變魔術來吸引小朋友參加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和興趣。)

  二、尋找魔法城的祕密

1.出示PPT,引出魔法城堡

師:看看我變出什麼來了?

幼兒:一座房子。

幼兒:一座城堡。

②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我變出的是魔法城堡,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麼變的嗎?

幼兒:用彩色紙。

幼兒:用魔法把紙變成的。

2.認識形狀(長方形、半圓形)。

師:魔法城堡用到了很多不同顏色的紙,而且請了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來幫忙。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師:小朋友想想看,我是用什麼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

幼兒:把紙捲起來的,放在桌子上的。

幼兒:捲起來以後,疊起來的。

(評析:教師PPT的演示,“看看我變出什麼來了?”以視覺衝擊直接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幼兒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紙可以站起來,變成城堡。通過提問: “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麼變的嗎?”來引出製作魔法城堡的材料,長方形和正方形,在PPT上再出示,通過和圖形寶寶打招呼的方式,加深和鞏固了對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的瞭解。然後請小朋友在觀察的基礎上,想想是用什麼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神奇的祕密把小朋友又再一次充分調動了起來。)

  三、尋找魔法祕密

(1)如何讓魔法紙站起來。

①讓幼兒嘗試讓紙張站起來的方法,並在集體面前演示一下。

教師請幼兒隨便説。

師:那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寶寶上面的圖示吧,它是請我們怎麼做的?

幼兒自由説。教師請幼兒來演示。

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

師:真的成功了,我們給他鼓鼓掌。

教師總結:XX是將長方形寶寶兩條邊重疊連接起來的這個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卷”。在小點點上塗上固體膠,然後開始捲起來,捲起來的一條邊要與直線親親嘴,再抱一抱,抱得牢牢地就站起來了。

師:(出示半圓形寶寶)那麼半圓形寶寶它有什麼圖示?它想請我們怎麼來幫助它呢?

幼兒:有折線。

幼兒:折線就是請我們要折在線上。

師:折線是請我們沿着折線折,

教師請幼兒來介紹演示。

師:那就請XX看着寶寶身上的圖示幫助半圓形寶寶站起來吧。

幼兒嘗試。

教師表揚:XX的本領真大。她使用的這個方法叫做“圍”,我們也來學學XX的這個方法。

(教師帶領幼兒示範)沿着折線折一折,塗上固體膠,一手按住折線,另一隻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1,2,3,就成功了。

組合:

師:我們把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組合起來,一個小城堡就完成了。

(評析:活動中尋找魔法祕密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在這個環節,我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和性格特點,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通過我設計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上面的圖示,請幼兒在已經瞭解塗漿糊和折線的基本知識的已有經驗基礎上,請他們來嘗試按照這個圖形上圖示進行操作,嘗試將魔法紙寶寶站起來。因此我請了小朋友來演示,長方形站起來顯得比較簡單,因此我在再次操作演示的時候,向幼兒介紹“卷”的方法,並引導幼兒要看好實線,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念兒歌的形式“和直線親親嘴,抱一抱,抱得牢牢的,站起來。”通過多遍的練習,馬上讓幼兒對這個對準實線進行操作的難點的操作的方法掌握了。接着再展示半圓形寶寶的圖示,再次請幼兒嘗試看着半圓形的圖示進行操作。示範成功後,帶領幼兒一起徒手學一學圍的方法。在這個示範的過程中,由於半圓形圍成錐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準折線黏貼,所以我特別強調細節,一手按住折線,另一隻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就成功了,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

  四、我來造魔法城

1.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看看這些魔法城堡和我的小城堡有什麼不一樣的?

幼兒: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幾層樓的

師:怎樣可以搭得更高?

2.出示圓形紙

師:這張捲起來的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把魔法城堡搭得更高。

(教師示範)這樣一個又高又低的魔法城堡真漂亮呀!我真喜歡!

3.造魔法城堡

師:今天呀,費老師給每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請你們看着魔術紙寶寶身上的圖示也來建造一個漂亮的魔法城堡好嗎?最後把你做好的城堡放在你們的桌子中間,和好朋友組合成一個大城堡,費老師來拍照,看看哪一組的寶寶做的魔法城堡最好看?

幼兒園嘗試創意製作。

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通過實物圖片的直接對比,給了幼兒一個清晰易觀察對象,引導幼兒發現出兩座城堡的不一樣。引導幼兒關注城堡的'高低,拋出問題:怎樣可以讓城堡搭的更高?根據幼兒認真的發現之我們找出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的魔法城堡搭得更高。再通過長方形寶寶來進行驗證的方法,在探索嘗試的基礎上,驗證成功,再一次激發幼兒創造的熱情。

  五、參觀魔法城堡

師:這些是我們大家完成的魔法城堡,我都想去參加一下了。小朋友你最想到哪座城堡去參觀呀?為什麼?(教師拍照在電視機上展示,引導幼兒觀察層數越高城堡越高)

師:小朋友製作的魔法城堡真好看,下次我們製作更高更漂亮的魔法城堡邀請小動物們來參觀好嗎?

幼兒:好。

(評析:在講評的時候,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引導幼兒可以嘗試着將自己的城堡和好朋友的城堡一起組合成一個高城堡,並注意搭建的時候要注意耐心和小心。並邀請小動物們也來參觀我們更高更大的魔法城堡,激發幼兒再次創作的慾望。)

  六、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同伴之間相互合作,探索創造更高更大不一樣的魔法城堡。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特點,依託整合性的藝術教育模式,嘗試在生活中選取孩子們所熟悉的多種自然材料,融多元化與趣味化於一體,以材料的創意、內容的創意、組織形式的創意等角度出發,通過感受、體驗、遊戲等多途徑,多通道參與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熱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熱情

以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人物形象,變魔術城堡的遊情境,使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漲,對製作魔法城堡很感興趣。

  二、利用自然材料,感受創意之美

在材料的選擇上我注重引導孩子們去關注我們幼兒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易感知的材料——紙。利用紙的特性,進行“站”起來的方法制作魔法城堡,很出乎小朋友的意料之外,紙原來還可以變成城堡。孩子們在興趣的激發下,製作熱情和創造性倍增,孩子們用自己的創造性創作了不同高低,不同組合的魔法城堡,感受到了創意之美。

  三、PPT圖示和兒歌相互結合,遵循“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突破重難點

在尋找魔法祕密的活動環節中,根據折線“折”,再進行圍合,製作魔法城堡是活動的重難點,根據小班直覺形象思維、注意力弱的特點,我把教師的直接示範改為在圖形中畫好圖示並在PPT中展示,以直觀鮮明的形象充分調動幼兒的注意力。我還充分遵循“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觀察圖形圖示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自己探索怎樣才能使紙“站”起來,讓幼兒在探索、展示的機會中展現自己,通過幼兒的嘗試示範操作,我針對幼兒對“站”起來操作過程給予及時的總結性的總結,細節問題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通過念兒歌的形式教給幼兒對準實線粘貼的操作方法,使得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為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成功了,突破了重難點。

通過這次活動的嘗試,發現孩子們對創意性的美術活動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他們能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創造自己喜歡的作品。而教師在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中的材料,通過適當的教育方法,來讓幼兒感受創作之美。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並用手摸一摸。結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麼是凹,什麼是凸。幼兒理解後,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2、佈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裏泡一會兒,取出來後反過來放在碟子裏(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裏,幼兒輪流使用)。示範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過,然後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後,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幹後,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綵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裏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綵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綵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牆面。裝飾好後,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綵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