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10篇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繪本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和體會毛毛蟲破繭而出的過程。

2. 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色彩美。

二、活動準備

PPT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PPT毛毛蟲麪包圖片

教師:寶貝們!看!這是什麼?那你見過真的毛毛蟲嗎?它長什麼樣啊?毛毛蟲可調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們小一班,看,它來了?”

2.理解故事內容

結合PPT講解故事

(1)講到“它想要找些東西來吃”PPT停止。

提問:毛毛蟲現在想去幹什麼?如果你是這隻毛毛蟲你會去吃點什麼?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毛毛蟲去吃什麼了!

(2)繼續講到“星期五,它吃了五個桔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提問:哇!毛毛蟲吃了這麼多水果啊,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星期五吃了五個桔子。星期六應該是幾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六個!哇,這麼多好吃的啊,我們先來數數是不是六個?小朋友猜猜這都是些什麼好吃的?你吃過哪一個?

(3)繼續講到“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來”

提問:誰知道它為什麼胃痛了?毛毛蟲想讓你們給他想想辦法,怎麼才能不胃痛啊?

(4)繼續講到“把繭咬破了一個洞,鑽了出來”

提問:呀!老師要告訴小朋友了,鑽出來的不是毛毛蟲了,你們猜猜誰出來了?老師先不告訴小朋友是什麼!

看圖片:知了猴長大後變成了知了、小蝌蚪長大後變成了小青蛙。

它們小時候和長大後的樣子是不是一點都不一樣啊!老師告訴小朋友們毛毛蟲和它們一樣長大後也和小時候不一樣。現在小朋友想想毛毛蟲從繭裏出來以後會變成什麼?提示:它會飛,喜歡花。

(5)繼續講完

提問:毛毛蟲變成蝴蝶了,你們喜不喜歡這隻蝴蝶?

3.結束。

遊戲:毛毛蟲變蝴蝶

幼兒扮演毛毛蟲,鑽進布袋做繭。隨音樂作蝴蝶飛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蜻蜓。

培養學生愛護益蟲的情感。

培養學生留意周圍事物,培養探究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蜻蜓,培養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

蜻蜓,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這一天,我正在給孩子們組織主題活動,“吳老師,有一隻蜻蜓。”寶寶稚嫩的聲音吸引了我們每個人的目光,安靜的教室頓時熱鬧起來了。動作靈活的劉曉敏捷地捉住了站在玩具架上的蜻蜓,跑來交給我,孩子們立刻圍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着蜻蜓。我沒有像過去那樣,為了完成預定的目標繼續上課,而是請孩子們圍着我席地而坐,引導孩子們觀察起蜻蜓來。

“這是什麼?”我指着蜻蜓的頭部問,“蜻蜓的頭。”陳嘯文搶着説。“你們看蜻蜓的頭都有什麼?”我指着問。“有眼睛。”汪芷菱小聲地説。“眼睛好大呵!”李明宇大聲地説。“它的眼睛像什麼?”我又問,“像皮球。”“像燈籠。”“像鈕釦。”……孩子們紛紛搶着回答。我簡單地向孩子們講了蜻蜓的眼睛是複眼,可以看到上、下、左、右和前方的各個地方及後面的大部分等知識,孩子們聽得可入神了。接着,我又請孩子們觀察其胸部、腹部、腿和翅膀,糾正了孩子們把腹部誤認為是尾巴的錯誤。

“吳老師,蜻蜓是吃什麼的?”好問的陳嘯文問道。“蜻蜓最愛吃蒼蠅和蚊子了,蒼蠅飛得雖然快,但蜻蜓飛得比他們還要快。蜻蜓能在1小時內吃掉40只蒼蠅或者840只蚊子呢,是了不起的捕蟲‘飛將軍’呢。”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了孩子們。“噢,蜻蜓幫我們抓蟲子嘍。”平時不多話的曉宇拍着小手説,“對啊,蜻蜓是我們的好朋友呢,幫我們捉害蟲,我們要愛護它啊。哦,現在蜻蜓的肚子餓了,我們把它放了,讓它去吃害蟲,好嗎?”我提議道,“好!”孩子們齊聲回答。我一放手,蜻蜓展開翅膀,圍着活動室優美地畫了一個圈,好像在和我們説再見,然後呼地一下,飛出了活動室,孩子們跳起來,拍着小手追出活動室歡呼道:“噢!小蜻蜓飛走了。”“小蜻蜓去捉蟲子了咯。”······活動後,我請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看有關蜻蜓的資料和圖書,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反思

我們的孩子是新入園的小班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較弱,易受外界影響。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小昆蟲、寵物等小動物。因此,我組織活動時,小蜻蜓的突然來訪,轉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引發其探究小蜻蜓的興趣。我及時抓住這教育契機,生成《認識蜻蜓》的科學探究活動,小蜻蜓客串了一回活教材,既形象又生動,比看圖片和説教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實作為科學探索對象。”我們幼兒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要以孩子年齡特點和實際出發,教育內容與幼兒興趣相結合,及時抓住教育契機,注重啟發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保護益蟲的情感,使幼兒獲得相關的知識與經驗,並伴隨他們的一生。當然,並不是説每個突發事件都象以上那樣做,要根據實際情況、知識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要等等,不能因為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而沿用下去,這樣會適得其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繼《糖不見了》活動課之後,有一天李朝琪問我:“為什麼老師杯子裏的“黑糖”沒有化掉,而是變大了呢?”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是呀是呀,變大了,好神奇!” “好像我爺爺杯子裏的茶葉也是這樣的。”……小班幼兒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還沉浸在溶解的現象中,突然發現老師杯中的胖大海不但沒有溶解反而變大了,他們對此感到很疑惑。結合我的個人子課題《“做中學”模式在小班科學活動中的探究》,考慮到小班幼兒具有直觀思維的特點,我決定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觀察、比較、猜測、實驗驗證和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物體膨脹的有趣現象。對於活動材料的選擇,我事先做過試驗,發現胖大海膨脹需要的時間很長,像花茶之類的膨脹前後變化不夠明顯,唯有黑木耳、白木耳兼具需時短、膨脹前後對比效果明顯兩大特點,符合我們的課時需求。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小班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整個過程,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嘗試探索,感知物體膨脹的有趣現象。

2.對膨脹的現象產生好奇,並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個。

2.盤子四個(內裝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徵。

1.師:你們看盤子有什麼?

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和觸感三方面來感知。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師:摸一摸是什麼感覺的?

3.小結:黑木耳的顏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顏色是有點白有點黃,看上去像獅子的臉、像花、像珊瑚……它們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過有目的的引導,讓幼兒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瞭解,為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測提供了一定的科學理論依據。)

二、通過猜測、實驗,感知膨脹現象。

1.師: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裏,你們猜猜會怎樣?(幼兒猜測並講述)

2.師: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幼兒操作並探索)

(分析: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的猜測會有對有錯,讓他們帶着自己的猜測去實驗,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初步感知膨脹的現象。)

三、對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後的變化,共同討論膨脹現象。

1.師: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幼1:開花了。

幼2:變大了。

師:它們為什麼會變大?

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師:我們再來摸一摸它們,會是什麼感覺呢?

幼:滑滑的、軟軟的。

3.小結:像黑木耳、白木耳這樣原來乾乾的、硬硬的東西,放在水裏會變大、變軟的,就是膨脹現象。

(分析:通過形態、軟硬程度方面的對比,將幼兒的觀察進行集中,突顯本次活動的重點,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脹的原理。)

四、延伸、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

1.還有什麼東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樣,在水裏會膨脹的?

2.播放課件,當幼兒説出來即出示相應的物品圖片。

3.你們回家後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和老師、小朋友説一説。

(分析:這是將幼兒的認知放大、擴寬,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讓幼兒認識、瞭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思路很清晰,我在課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從材料的選擇方面、課件的準備等。活動分四個環節:首先,通過讓幼兒看看、摸摸,在説説中感知、瞭解黑白木耳的基本特徵,幼兒的參與熱情很高。接着,讓幼兒猜測,驗證,使得幼兒在觀察、對比的過程中慢慢發現木耳在水中變大了,體現了“做中學”的教育理念。然後,通過對比膨脹前後木耳的變化,分析其長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脹現象,總結膨脹的概念。最後一環節又迴歸到幼兒的日常生活,從生活中找會膨脹的物體,幼兒在前,教師在後,以PPT的方式滲透了更多會膨脹的物體。

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由於出現了兩樣物體同時需要幼兒觀察,所以他們的觀察注意力不能夠全面顧及,所以我想如果在材料的選擇方面,只選擇一樣白木耳而非兩樣的話,幼兒觀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些。在活動中有的小朋友説不知道杯中的黑白木耳已經變大了,可以讓他們參照盤中剩餘的黑白木耳,多對比一下、引導一下,那麼他們就會更加地明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主動藉助各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2、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紙盒、有蓋的瓶子、豆子、臉盆。

2、白紙、塑料紙、餐巾紙。

3、紙杯、玻璃紙、塑料杯、小木棒若干。

4、小旗、金箍棒、扇子、蒲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利用談話引入課題。

師:“孩子們,我是小小魔術師,今天我要給大家變一個魔術。”

  (二)基本部分

1、製造聲音

教師出示一隻空瓶子搖一搖,請幼兒聽一聽有沒有聲音。再拿出一顆豆子搖一搖,請幼兒聽一聽有沒有聲音。

師:“現在我要變魔術了,注意看好了。”

教師將這兩個沒有聲音的東西變得有聲音,只要把豆子放進瓶子,蓋好瓶蓋,搖一搖,你們聽到什麼了?

教師小結:聲音原來是製造出來的,現在我要考一考你們,看你們誰能製造出聲音來。

2、分組製造聲音

(1)教師介紹四個區域的材料,鼓勵幼兒去每個區域探索,嘗試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來。

(2)幼兒分組自由探索,教師進行區域指導。

如“瓶罐區”重點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器皿裝豆子,聽一聽聲音有什麼不同。

“紙區”引導幼兒聽一聽揮動紙、搓搓紙發出的聲音。

“杯子區”引導幼兒敲擊不同的杯子,嘗試對着不同的材料的杯子説話,聽一聽聲音有什麼不同。

3、説一説自己的發現

(1)你們是怎麼製造聲音的?製造出來的聲音像什麼?

(2)聲音表演會

要求幼兒用手裏的東西來製造表演出這些聲音。

下雨天場景(模仿下雨、打雷)搖晃豆盒像下雨聲。

打電話(用嘴對着被口説話)

着火了(揉搓塑料紙)

颳風(搖動旗子)

4、瞭解噪音的危害,結合實際對幼兒進行教育,教育幼兒要保護嗓子和耳朵。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自己製造出很多聲音,但是,你們知道什麼時候讓聲音大一點?什麼時候讓聲音輕一點呢?奧,對了,小朋友們睡覺時或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時,我們要輕輕的走路、輕輕地説話,老師上課回答問題時,要高聲回答。孩子們,在我們的周圍有的聲音優美動聽、如優美的歌聲、動聽的琴聲、小鳥叫聲、小河流水聲。而有的聲音像汽車喇叭聲、小朋友大吵大鬧的聲音、電鑽鑽洞的聲音、這些聲音非常的刺耳,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叫噪音。我們如果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馬上按住耳朵並張大嘴巴,平時也不要大吵大鬧,要保護好嗓子和耳朵。

  (三)結束部分

在音樂《小鳥飛》的伴奏下,帶領幼兒到室外去尋找能發出聲音的物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1、設計意圖

莎子為了給媽媽準備生日禮物,連湯撒了都沒管、嘴巴也沒來得及擦就出了門。當遇到小狐狸、小狼、小熊時,她一點兒都沒害怕……這是因為莎子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媽媽,為了媽媽的生日能開心,她什麼都可以不顧。

你愛自己的媽媽嗎?你的.媽媽過生日時,你最想為她做的禮物、説的一句話是什.麼呢?趕快來説一説、做一做吧!

2、活動目標

(1)安靜地聽故事,瞭解莎子為媽媽過生日做的事情。

(2)願意為自己媽媽的生日説一句祝福的話,做一件禮物。

3、活動準備

《嗯,有股香味兒》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圖片:莎子、媽媽、小狐狸、小狼、小熊

幼兒的媽媽照片(這個活動也可以放在家長開放日,媽媽在場的情況下開展)

繩子、彩色珠子,壓圖機、彩紙、卡片,大小、顏色不一的花形紙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能幹的小企鵝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併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學知識。

3、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

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雞媽媽房子一座。

3、場地佈置:樹林、小路。

4、幼兒已具有推、拉物體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聽!這是什麼聲音?冬天北風颳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怎麼樣?” “有一種小動物不怕冷,大冬天的還喜歡在雪地裏玩,喜歡在冰水裏游泳,你知道是誰嗎?” “今天我們要來學做小企鵝,也像它一樣不怕冷,好嗎?”“我來當媽媽,你們做我的小寶寶!” “願意跟媽媽去玩嗎?” “企鵝怎麼走?” “我們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麼走?” “對了!還會跳着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 (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 “小小企鵝不怕冷,跟着媽媽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扭扭腰――扭扭腰,搖一搖――擺一擺,蹦一蹦――跳一跳,撲通!撲通!跳進水,快快樂樂洗個澡!” 二、基本部分:設計遊戲情節。 遊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隻壞狐狸,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

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裏,好嗎?” “天氣這麼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後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願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範練習,教師講解並小結。

2、幼兒集體練習。“每隻小企鵝拿一個蛋,夾好後試一試,夾得牢不牢。” “在送蛋寶寶的路上,壞狐狸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狸時就會叫‘狐狸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出聲音,讓狐狸發現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訴你們‘狐狸走嘍’,我們再接着送蛋寶寶回家。” “雞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玩具、玩幼兒園的玩具,使他們忘卻分離的焦慮。

2、幼兒玩玩具時,教師隨機進行安全教育和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

3、引導幼兒向大家説出玩具的名稱,演示玩法。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帶一種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到幼兒園。

2、結合活動區佈置,給幼兒設置有玩耍空間的自帶玩具擺放區(或叫温馨傾訴區)。

3、檢查好大型玩具的安全。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在大家面前介紹自己的“寶貝”,並演示玩法。

2、幼兒玩各自的玩具,教師巡視,隨即進行安全教育,糾正幼兒不良的衞生習慣,並嘗試引導幼兒一起玩、交換玩具玩等等。應給帶跑車或其他需大場地玩具的幼兒提供支持。

3、教師把幼兒園的大型體育玩具作為“寶貝”介紹給幼兒,講請注意事項,並引導幼兒安全、有序地上去玩。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剛離開家中,還沒有擺脱“自我中心”,想要把自己最喜歡最寶貝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有很多幼兒都還不願意,而這時教師就要用表揚,獎勵的方式,激勵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的快樂,使他們也產生分享的意願,在分享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體會到一起玩的快樂。並且懂得在玩的時候要愛護好自己和他人的玩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摺紙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沿着紙邊對齊摺紙大炮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長方形紙、教師演示用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遍《請你學我這樣做》

2、當做到大炮的時候教師因停下來,問:剛剛你們學鍾老師做了一個什麼呀?(大炮轟、轟、轟)

3、教師出示事先製作好的大炮,

師:你們看看這是什麼呀?(幼兒進行觀察)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鐘老師的大炮會發出什麼聲音嗎?

二、聽聽紙大炮的聲音:

師:紙能夠發出像一樣的聲音,你們相信嗎?

師:教師出示自制的紙大炮,捏住兩個角,用力抖脘向下一甩,發出“砰”的響聲。

師:我們讓紙大炮發出更響的聲音,怎麼樣?教師以積極的情緒激發幼兒對紙大炮的好奇和製作願望。

三、製作紙大炮。

師:那我們一起做個紙大炮吧!

教師講述摺紙大炮的過程,幼兒跟隨教師摺疊。教師控制好摺疊的速度,儘量讓每個孩子看清摺疊方法。

四、玩玩紙大炮吧。

1、啟發幼兒探索讓紙大炮發出聲響。

2、教師告訴幼兒讓紙大炮發出聲響的方法:抓牢兩個角,用最快的速度向下甩。

3、幼兒自由玩紙大炮,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誰的紙大炮的發出的聲音響,誰的聲音輕。

4、怎麼樣才能讓紙大炮的聲音變得響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複習眼、鼻、嘴、耳的功能。

2、初步瞭解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基本常識。

3、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擺放四張桌子,分別放有散發香味的花、圖書、好吃的水果、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

2、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生輪唱“五官歌”自然導入活動。

二、複習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功能。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進行操作活動。

玩法:在活動室的後面擺放四張桌子,每張桌上分別放有散發香味的花、圖書、好吃的水果及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讓幼兒運用感官去看圖書、聞花香、吃水果、聽聽樂器發出的聲音等等。

(1)交待要求

指導語:到每一張桌子前面去玩一玩,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用臉上的哪些器官寶寶來發現它們的祕密?

(2)教師巡迴觀察幼兒運用感官的活動情況、鼓勵他們大膽地運用鼻子聞聞花香、耳朵聽樂器發出的聲音等。

2、幼兒講述在操作過程中獲得的經驗。

3、教師小結。

三、感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重要性。

1、播放“小熊是如何造成近視眼”的動畫短片,讓幼兒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2、通過捏鼻子、捂嘴巴 、耳朵等遊戲展開對鼻子、嘴巴、耳朵重要性的講述。

四、瞭解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基本常識。

1、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如何保護這些器官?

2、播放課件,小結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常識。

課件內容:經過有臭氣的地方需捂住鼻子、有噪音時需捂住耳朵、不大喊大叫、吃東西前先洗手、正確用眼等畫面。

五、以“小裁判”的遊戲引導幼兒判斷行為的對錯。

玩法:拍攝幼兒在園活動時一些正確或錯誤用眼、鼻等行為的照片,引導幼兒進行判斷對錯,以此檢驗幼兒的經驗。

活動延伸:

師幼一起玩‘盲人摸象“的遊戲。

活動反思:

1、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上遵循了教育趣味性、實踐性、直觀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首先是通過師生輪唱“五官歌”自然導入活動,調動幼兒的興趣;然後是幼兒操作體驗學習,接着再通過有趣的動畫、直觀的課件循序漸進地層層深入,一步一步地引導幼兒去實現本次活動的目標。

2、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堅持以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去參與幼兒的學習:

(1)恰當運用操作法:如何讓幼兒對眼、鼻、嘴、耳功能的認識更明確、更清晰呢,如果是以空洞的講解方式必然會顯得枯燥無味,也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我首先採用了“操作法”,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看、聽、吃、聞,通過親身實踐,把幼兒對這些感官功能的朦朧意識變為清晰,使他們明確了眼睛的功能是看,耳朵的功能是聽等等,既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實現第一個重點奠定基礎。

(2)適時運用談話法:在幼兒體驗完後,馬上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體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本次活動多次採用了此教法,如:在“説這些器官的功能和怎樣保護它們”這兩個環節中,都是通過此種教法來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整理所獲得的知識。在談話中,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能夠比較完整地説出“我用眼睛看了書”、“我用耳朵聽見了玩具的聲音”等等。也激發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説出了“不能用髒手擦眼睛,吃東西前要先洗手”等等保護這些器官的想法。在談話中我又及時地肯定説得好的幼兒,得到鼓勵後,從而帶動了其他人的表現慾望。

(3)合理運用直觀演示法:針對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我在活動中還採用了“直觀演示”這種教法,通過播放小熊的課件,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認識到這些器官對人體的重要性!播放幼兒生活中一些行為正確已否的課件,貼近他們的生活,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被激發了,在師幼互動、幼兒與課件互動中,避免了單一、空洞的講述。從而實現活動的重點,突破本次目標中的難點。幼兒基本瞭解保護這些器官的一些常識。

3、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處:

(1)雖然有些幼兒會用多種感官去接觸每張桌上的物品,但有的幼兒只顧把玩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受時間的限制,導致幼兒操作環節中參與性不夠全面。

(2)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雖然高,發言也比較積極,但幼兒的知識面較窄,經驗較少,經常會重複同一個問題,聽到別人説什麼就跟着説什麼的現象較多,如説這些器官的作用時,這個説:我用眼睛看了書,那個也説“我用眼睛看了書”,在以後的生活中可以繼續豐富他們的經驗。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雞蛋碰撞在軟硬不同物體上的不同結果。

3、幫助幼兒學習用語言講述活動。

  二、活動準備:

盆、毛巾、海綿墊、沙堆、棉花、小石塊、積木、雞蛋等。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1、出示兩個盆,一個盆底墊上了軟軟的毛巾。桌上有什麼?兩個盆一樣嗎?2、出示兩個雞蛋:如果把雞蛋丟在盆裏會怎麼樣?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3、雞蛋殼怎麼會一個破了,一個沒有破?幼兒感知兩個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結果。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1、幼兒人手一個雞蛋,在周圍環境中嘗試。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活動。

(三)討論、擴展經驗1、雞蛋丟在石頭上怎麼就會破了?2、我們小朋友吃雞蛋時怎麼吃呀?3、還有什麼東西碰在硬的上面會碎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