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語錄

【推薦】禪意的語錄錦集36句

本文已影響 2.92W人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禪意的語錄36句,歡迎閱讀。

【推薦】禪意的語錄錦集36句

1、山羊被殺因作聲,飛蛾投火由火色,水魚懸鉤爲吞餌,世人趣死以境牽。

2、聽着雨聲的悠然,攤開一張素白的紙寫下這一箋風月人事,風微微地吹,吹開心扉的軒窗,打開一扇久閉的門迎向多姿的世界,無關風情,無關過往,於時光深處靜看荷蓮的綻放,一朵一朵的潔淨與淡雅清澈透心思的煩惱,拋開,放下,相對無語也算是生命中一場禪意的修行。

3、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當代)聖嚴《108自在語》

4、命運給每個人同等的安排,而選擇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釀造自己的情感,則在於自己的心性。你越是煩惱什麼,越容易失去它。

5、"人生世間,禍福吉凶,相爲倚伏。

6、雖行於舍,而以大悲,不捨一切化衆生事。雖行無願,而不捨菩提一切行願。"四十華嚴"卷三十四

7、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如。

8、萬法本閒,唯人自鬧。

9、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10、諸法分爲兩種,輪迴與涅槃。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於輪迴。涅槃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諸法分爲兩種,世間與出世間。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於世間。出世間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佛陀的法教有兩種,教法與證法。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於教法。證法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

11、問:"生抱着慈悲方便心理處世,想當爲世人所歡迎,倘遇小部分者不諒,譏爲假慈悲,應抱如何態度對待?"答:"俗人笑道,自古不免,各行其是,不去理他。"

12、細雨迷濛,已不須記得是幾度秋涼。時光薄如雲水,舊事且隨清風。既已從昨天的巷陌走出,再無謂那些擦肩的背影。以後的歲月,半爐香,一盞茶,幾卷經書。光年似水,日子如禪。

13、以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爲上首,用無所得而爲方便,安立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於六波羅蜜多。

14、無法掩飾自己的自信,也無法掩飾自己的怯懦,在曠遠而絕 美的大自然面前,我的肉身醜陋而渺小,我的靈魂俊朗而高大。矛盾 的我,既有縱橫馳騁的雄氣,又有畏縮不前的自卑;既是千萬年合我 其誰的巨人,又是萬千粒我只其一的微塵。天空的每一次變幻,大地 的每一次回眸,都令我豪氣頓生又充滿寂寞。

15、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衆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譁。

16、既定的方向是對的,就要大步向前邁進,做就對了。

17、入股市如人賭場,十賭九輸,進賬的只有莊家。今日股價飛漲, 明日股價暴跌,看穿了就是一場戲,入戲越深,越被當猴耍。世上沒有 不勞而獲的事,人間哪有免費的午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 吃微生物,微生物來自大魚的腐屍,股市的食物鏈也大抵如是吧?

18、何必山巔與水涯,安心隨處便爲家。有人問我西來意,笑指長天落 晚霞。

19、佛法從緣起論的觀點來看,認爲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實際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愛人者,人愛之;損人者,人損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們應該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損人利己。

20、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21、克己則安,放縱則危。

22、人們的一切善惡言行,都是由心生起。心既然能導致一個人的一切行 爲,那麼,"若能伏心,則伏衆法"。要想防止做惡業,就必須"當好制 心",應當好好地制伏我們的心。

23、時間是單行道,過去了,回不來。人在旅途,有許多錯過,痛斷肝腸;有許多遇見,念念不忘。一些夢想,可能會換來一身的疲憊;一些尋找,讓它隨風,未必不是輕鬆。向前走,走過不屬於或屬於自己的風景,學會收藏,學會遺忘,更要學會堅強。

24、每一個走進你生命的人,都不是偶然。緣分,並非是簡單的上天安排,而是一種個性上的吸引力。人生一輩子,一瞬間,如果看開,那就快樂;如果計較,肯定煩惱;如果放下,一定自在。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抵達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

25、放下是一種心態,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爲。

26、行於鬧市靈臺洗,自有菩提念裏修。

27、森羅即萬象,一法之所印。

28、人生最大的勇氣不是不懼怕死亡,而是堅強的活着,勇敢的面對生活帶給的壓力和考驗。誰也沒有能力去改寫歷史,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接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種種考驗。時間會毫不留情的把一切毫無痕跡的帶走,留給我們的只是回憶。我們無法留住自己想要的,趕走不喜歡的,我們只有學會珍惜、滿足和麪對。

29、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對便移情。——呂碧城《浣溪沙》

30、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應該學着想開、看淡,學着不強求,學着深藏;別讓自己活得太累,適時放鬆自己,尋找宣泄,給疲憊的心靈解解壓。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記住了那些不該記住的東西,所以學會記住快樂的事,忘記令你悲傷的事。

31、曾經有人問我,人與人之間的最高境界是不是若即若離?其實,不一定需要若即若離,但一定得有空間。不論是什麼關係,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與自由。正如你自己希望暢快的呼吸,別人也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生活的尺度,爲了自己,也爲了別人。

32、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愜意。

33、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份,心安是最大的幸福。——《法句經》349 有僧問洞山良价:寒暑到來如何迴避?洞山:到那沒有寒暑的地方去。僧:哪裏是沒有寒暑的地方?洞山:冷時冷死你,熱時熱死你。

34、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虛空能令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修道如栽田,穀子變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飯;佛性如種子,衆生本性與佛無異,自心是佛,故曰佛性。——六祖慧能

35、長大後,認識的每個人,都有那麼一點距離。

36、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