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語錄

《論語》名句精選示範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論語》名句

《論語》名句精選示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習修養自己和福國利民的學問,又能夠適時地實行,豈不是很令人欣喜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豈不是很快樂嗎?當自己的道德學問有成就時,即使旁人不知道,心裏也沒有絲毫怨恨,這不正是一個君子的風範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劃事情,有沒有盡心?和朋友相交,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我所傳授的學業,有沒有不純熟的地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必憂慮別人不知道我,應該憂慮我不能瞭解別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能運用所學的道理,以立身行事;四十歲時能通達一切事理,沒有疑惑,不爲邪說所動搖;五十歲時能知道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凡所聽到的都能明白貫通,心裏不再有起伏不平;七十歲時能隨順心裏所想的去做,一切自然,隨緣自在,卻不會逾越規矩法度。」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孔子說:「能從溫習舊知當中,領悟出新的道理來,就可以爲人師表了。」

※教學合一,溫故必求知新,能學然後能教。)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勤求學問而不用心思考,還是不能明白究竟,僅是空想而不肯勤學,變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學而不思,不深辨其真意所在,必致迷惘無所得。思而不學,則事無驗證,疑不能解,將危殆不安。故『學與思』當齊修並進,不可偏廢,僅學不思,容易迷失自己。僅思不學,亦是把自己封閉孤立了。

子曰:「孔子說:「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仲由啊!我教你『知』的道理吧!你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知道。」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只曉得義,小人只曉得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遇見賢人,就想跟他學習向他看齊;遇見不賢的人,要能夠反省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說:「君子對自己想要說的話,相當慎重,顯露出有點遲鈍的樣子,做起事來卻十分勤快敏捷。」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老師:「孔文子這個人何以能追『諡』爲文呀!」孔子說:「他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請教,爲羞恥的事,這就值得稱爲『文』了。」(或向才學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知道它如何,不如喜好它,喜好他不如參與他,樂在其中。」

※譬如食;知之不如食之,食之不如飽之。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孔子說:「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動,仁者常靜。智者常樂,仁者長壽。」

※水性活潑流通無滯礙,智者相似故樂之。山性安穩厚重,萬物生於其中,仁者性與之合,故樂之。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孔子說:「一個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廣闊,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會想到幫助別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達,就會想到要幫助別人也通達。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將心比心,可以說是行仁的路徑與方法了。」

※能如此,不但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做到:己之所欲,施之於人。所謂兼善天下是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不多說,只默記在心,勤學不厭煩,教人不疲倦,這三件事對我有何困難呢?」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是發憤圖強要研究學問,我是不會去開導的,不是有話想說,卻難以表達的人,我是不會去啓發的,不能舉一反三的人,我是不會重複教的。」

※本章重在啓發,勉勵學者自動自發。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三人同行,必定有我可以學習效法的地方!選擇其中好的,來跟他學習,對於不好的,如果我也有就改正之。」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光明正大,因此坦然自在;小人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所以常懷憂懼。」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小雅篇》說:「要小心呀!要謹慎!好象站在深淵旁邊,好象踏在薄冰之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

※諸葛武侯一生唯『謹』,因爲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讀書人心胸不可以不寬大,志氣不可以不堅強,因爲他要擔負重責大任,而且要走很遠的路。他以行『仁道』於天下爲己任,這個責任是不是很重大,至死方休,這段路程是不是很遠呢?」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顏淵長嘆說:「夫子之道,我越仰慕它,越覺得它崇高,越鑽研它,越覺得它堅實,一下子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像在後面,老師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誘導,真是善於教導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河川上說:「過去的就像流水一樣,晝夜不停地流,一去不復返。」

※長江後浪推前浪,歲月不待人,及時當努力。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三軍雖衆,其統帥仍有被劫奪的可能,匹夫一人雖小,若能立志,誰也奪不成。」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孔子說:「要到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知道松樹與柏樹,依然保持青翠不雕謝。」

※ 所謂『亂世知人心,板蕩識忠臣。』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說:「有智能的人,心無疑惑;有仁德的人,心無憂愁;有勇氣的人,心無恐懼。」

※智者明理,因爲通達一切事理,處事清楚明白故不惑;仁者悲天憫人,無私無我,沒有敵人,故不憂;勇者見義勇爲,直道而行,故不懼。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說:「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要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成全他人的壞事;小人剛好相反。」

※君子小人存心不同,所好亦異。君子量大,故成人之美;小人氣量狹窄,嫉妒心作祟,見不得人好,故反是!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孔子說:「名份不正當,就無法說得順理(理不直則氣不壯);說話不能順理(順口),做起來就不容易成功;做不成事,禮樂的教化就不能興盛;禮樂的教化不興,單用刑罰,法律刑罰也不能用得恰當;法律刑罰用得不恰當,人民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領導者本身正直沒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倘若自己都作不好,就是有命令,人民也不肯聽從。」

※這就是正人須先正己的道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能與大衆和諧相處,但並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是曲從私黨,同流合污,而不能與大衆和諧相處。」

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心地坦然光明正大,所以坦然自在而不驕傲,小人驕傲卻無法坦然自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說:「不要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應該憂慮自己沒有才能。」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說:「工匠要做好他的事,必定先磨利他的工具。」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說:「君子不會因爲一個人的言論,就推薦他,也不會因爲一個人的行爲有過失,就連他的言論也不理。」

※「有言不一定有德。無德亦可以有言。」妙哉!

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說:「各人志氣行業不相同,就無法相互策劃考量了。」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貢說:「君子有過失時,好象日蝕月蝕一般。他犯的過,人人皆得見之;當他改過時,人人又恢復仰望崇敬之心。」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