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夸父逐日表達了什麼中心思想?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夸父身爲巨人逐日,象徵着古人披荊斬棘開拓進取的偉大精神,逐日路上跨過高山跨過大河還喝乾了黃河水,象徵着人們對光明、未來不屈不饒的追求。最終拋出手杖變成桃林,又是一種惠及後來人的奉獻精神。

夸父逐日表達了什麼中心思想?

至於學者們的高深理論,我覺得太過高大上了,咱們這些不是靠着研究這個吃飯的普通人,知道那麼高深的理論其實用處不大。

《夸父逐日》的主題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圖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縛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

夸父是一個巨人型的神祗,而這一類巨人型神祗在中國古文化裏是不多見的。這似乎可說明先民已認識到追趕、超越時間的艱鉅性和重要性, 於是才賦予與日相逐的夸父以巨大的力量。至於夸父逐日的具體原因,在《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可以窺視到夸父逐日的本質原因。在中國古文化裏,后土乃幽冥之都,亡靈之在所。這樣,便產生了“夸父的所在地都是古代中國人觀念中的幽冥地獄,夸父是幽冥巨人”的合理推論。

夸父較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時間對生命的壓迫,而其對死亡的恐懼感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也自然要比常人強烈得多。

而“超越死亡的唯一建釋便甚與太陽相隨同行,脫離有限的死海,加入無限的宇審環。”

因此,這種來自時間的壓迫,來自死亡的恐懼感以及對命永恆的渴求,就是夸父“不量力”而逐日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實,所謂的“夸父不量力”,一方面說明了客觀上人類自然生命最終難以衝破時間即生命有限的束縛,同時也是中國文化中那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在夸父身上的體現。所以,夸父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在後人眼中,他依然是英雄,千百年後依然受到人們的推崇與愛戴。

夸父逐日的失敗,表面上是由於飲不足而道渴而死,但其真正原因並非如此。須知時間固然有使生命飽嘗死亡熬煎的痛苦的一面,卻又是生命不可缺少和不可離棄的因素。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外的存在,同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海德格爾把人規定爲“此在”,認爲“此在的意義是時間性”。時間是人類的生存狀態性,時間一旦被否棄,人類自身生命的存在也就被否棄。

夸父的失敗,表明了人類不可能直接與時間抗衡。由於死亡的恐懼和永恆的誘惑過於強大,人們希望從別的渠道與時間和死亡作間接的抗爭。於是,出現了“不死樹”。

“夸父逐日”中的杖化鄧林。關於“鄧林”,畢沅雲注曰:“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近。”《山海經·中山經》亦有記載雲:“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山海經·海外北經》說博(誇)父國,“鄧林在其東,二樹木。”

在中國文化裏,“桃”具有特殊意義。陶淵明《桃花源記》使得“桃園”成爲沒有生命憂慮的人間樂園的象徵,而果實——“桃”,象徵着生命長度的延伸——長壽。夸父在延長生命的絕對長度上,因無法超越時間而失敗了,但他的這一願望,最後卻又化爲鄧(桃) 林,以幫助人類通過享樂(對桃果的食用)來增加生命的密度,從而相對延長生命的長度。在這個意義上,夸父實現了他的願望。

杖化鄧林是夸父信念的持續存在, 鄧林也是人類生命的長青樹。這是夸父——悲劇英雄通過他虛死而實生的行動,傳達給人類的永恆意象。通過杖化鄧林,並以“屍膏”來將之養育,從而爲後人提供增加生命密度的物質,夸父已獲得了綿綿不絕的生。

夸父使人類在生命——時間——生命的關係中,獲得了相對和諧與永恆。

在中國古籍中,有不少關於“不死山”、“不死樹”、“不死草”、“不死泉”的神話傳說記載。這本身就已表明了遠古之時先民對生命的有限、死亡的恐懼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和信仰。

對於夸父逐日,陶淵明有詩云:“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陶淵明不認爲夸父逐日是“不量力”,而視之爲與時間抗爭的宏志,並且認爲夸父逐日雖告失敗,但由於“杖化鄧林”即爲後人提供物質資料而可以相對延長生命長度, 達到了與有限生命的抗爭目的,因而是“功竟在身後”。

先民對太陽與時間的崇拜與恐懼,構成了先民的心理因素,從而影響到先民們對生命與生死的看法。綜觀人類逐日等太陽系列神話,可知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生命永恆。

遠古先民,通過幻想、想象與逐日等神話來表現他們對生命——時間——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永恆的時光。有限的個體生命,“飽嘗”時光流逝帶來的痛苦。人類爲追求永恆的生命,不息作出卓絕奮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