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六年級語文《月光曲》的教學反思誰有?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月光曲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月光曲》的教學反思誰有?

《月光曲》既是一首優美的鋼琴曲,也是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我以貝多芬和盲姑娘的兩次對話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感受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這兩次對話在課文的內容上,正是貝多芬爲盲姑娘彈了一曲又彈一曲的關鍵處,把這兩個片段讀好,就能感受貝多芬豐富的內心世界。

讓學生從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洶涌澎湃的意境,而這正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我在教學在利用課件讓學生在聆聽《月光曲》的同時,觀看課文中所相對應的動畫,讓學生能從視覺、聽覺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讓他們在腦海中形成畫面與之前所見的畫面相對比,讓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然後,讓學生劃出描寫兄妹倆在聆聽《月光曲》時所幻想出來的畫面的句子,再對比一下自己在課件中所看到的畫面是否一致,再劃出表示“想象”的詞語:好像,彷彿。就這樣,通過指導閱讀把人物的“感情線”和音樂的“樂曲線”有機地交織起來,巧妙地化難爲易,變無形爲有形,使學生既理解了樂曲的發展層次,又弄清了貝多芬感情波瀾的推進,完成了學習語文與欣賞藝術的完美結合。

《月光曲》這一首曲所展現出來的優美、和諧的旋律是非常動聽的'。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多次聽這首曲子,讓他們從感官中理解這首曲子。第二次“三步分解” 樂曲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感受到明月從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的奇麗景象,可劃分成三個畫面,還要讓學生想象,畫出來,再一次感受樂曲旋律與人物感情變化:

第一幅:月亮剛從“水天相接”處升起,海面上“灑遍銀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現了“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

在充分理解之後,還讓學生根據所畫的畫,讀出相應的旋律變化,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學當中,我充分利用聲音抑揚頓挫的範讀,讓學生感染到自己情感,從而融入自己的激情當中,創設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而學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漸地理解《月光曲》,並有了自己的觀點及感受,再利用朗讀來充分表達出來,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發泄,以達到情感上的昇華。

此外,課前我還從網上看了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愛麗斯》的創作過程,也是爲了一個即將死去的窮苦人而作,在這個窮人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用他的音樂滿足了他的心願,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美景,帶着幸福和喜悅滿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感性的人,這樣一個善良的人,這樣一個用音樂給人帶來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樂輝煌也基於此。

因此,我更要讓孩子通過《月光曲》的創作過程來體味貝多芬偉大的人格魅力。在設計課的時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把《月光曲》的創作過程作爲了重點,而《月光曲》所表現的畫面是貝多芬感情變化的體現和釋放,當孩子真正理解了創作過程,真正跟我一樣走進貝多芬的內心的時候,我想畫面所體現的情感就不難理解了。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們從各種感官中都得到相應的理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有力地促進學生思維及想象力的發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改變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的狀況,消除學生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將是我今後教學的主旨。

本站教案欄目找一下應該有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