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2015我愛讀書手抄報

本文已影響 3.06W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我認爲:讀書,要講究,不像某些人讀書時走馬觀花,只尋求爽。讀書的過程,是審美的過程,應當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環境的影響。書讀人,會越讀越死;只有人讀書,纔會越讀越活。

2015我愛讀書手抄報

書的用途成千上萬:移植生命,保持記憶,激發思想,傳播知識,交流信息,表達靈感。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讀書時,感覺彷彿是久旱逢甘露,那會讓我感覺心曠神怡。知識也需要新陳代謝,每當我看完一本書時,那裏面豐富多彩的內容與知識,將會在智慧中被篩選,每當看到更新更科學的內容,我便將以前書的內容刪去,灌輸新的知識。“以銅爲鏡,可知儀表;以古爲鏡,可曉歷史;以天爲鏡,可知風雲;以木爲鏡,可斷春秋;以書爲鏡,可知真我!”

“讀美文如飲醇酒。酒,越釀越純;文,愈久愈香。”這句話出自兒童文學20年經典選刊《歲月留香》,書如其名,在20年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中,磨練出了經典,這是我的愛書之一。“歲月流轉,情懷依舊”,它令我感覺到了書的偉大。博大精深的文學告訴了我以前寫作的方法,時代的變遷,當之無愧的羣書之首。讀書中:笑、嘆、痛、憤、苦,感覺諸態紛呈。品書是讀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

  【名人名言】

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程端禮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 伏爾泰

爲樂趣而讀書。 —— 毛姆

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 張維屏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爲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 —— 王梓坤

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麼“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 魯迅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 程頤

事在人爲:一年可以等於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時讀書;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於一年,甚至比一年還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時以下讀書,我決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時翻閱中國曆代文集。 —— 蔡尚思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 顏之推

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 葉聖陶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 三國志

讀書要玩味。—— 程顥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 —— 赫爾岑

我們可以由讀書蒐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 富斯德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爲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衆會成爲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 歌德

讀書使人成爲完善的人。 —— 培根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陸游

夫讀書將以何爲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 —— 王夫之

身邊永遠要帶着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 列夫·托爾斯泰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 郭沫若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 王安石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 袁牧

  【讀書格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冰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頓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赫爾岑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艦就不能打贏海戰一樣。——羅斯福

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魯賓斯坦

沒有書籍的屋子,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西塞羅

  【名人讀書故事

  馬克

經常有針對性地閱讀。每逢書中他自認爲重要和有參考價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並做筆記。馬克思的一生雖然顛沛流離,經濟經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艱難。但他依然克服各種困難,堅持讀書和科研。

  魯迅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採衆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對於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着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爲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爲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着名的文學家。

  諸葛亮

讀書方法是觀其大略.這個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識的全面性和開拓性。

  愛因斯坦

他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 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着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打開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

  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爲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況衡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裏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纔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裏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着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着書本,在洞前映着光來讀書。

  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爲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車胤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爲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着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藉着螢光苦苦地讀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