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安妮日記讀後感【熱】

本文已影響 3.4W人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安妮日記讀後感【熱】

安妮日記讀後感1

1942年—1944年,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也誕生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記》。安妮是位猶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連用水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爲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她寫到:“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

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還是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她距自己16歲生日只差3個月。

在看《安妮日記》的時我常想,安妮是怎樣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的?是的,是她心中帶着不可泯滅的希望!我又想起了她寫地那句話:“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

我相信,她有這種勇氣。就因爲安妮明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安妮日記讀後感2

《安妮日記》裏的小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爲什麼呢?那就跟我來吧!《安妮日記》講述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和人在密室裏的真實記錄。安妮原來是居住德國的法蘭克福,由於有外來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從這時開始她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並且把它取了個名字——吉。也從這時開始,她用她的筆以一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在密室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寫下了關於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種種問題。

他們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這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也用日記恢復了原來的鎮定。雖然她寫的每一篇日記非常簡短,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復自由。

我想:在密室裏那麼泛味、苦悶,安妮也面對着種種恐懼、不安,可是她怎樣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寫日記來消除這些呢?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記》裏的日記很簡短,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這本書之所以可以選爲世界名著,也因爲它的真實和樸素,而也是它的真實、樸素,安妮的堅強自信把我給感動了。

安妮日記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爲《安妮日記》的書。

起初,我對安妮弗蘭克略有耳聞,聽說她是一個猶太人,出生於1929年。基實聽到這兒,我已經能猜到她將是如何悲慘的命運了,讀了《安妮日記》後,我才更加真實地體會安妮那可憐的命運。

安妮剛寫日記時,只是想在日記中記錄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思考,卻不想成了納粹滅絕人種的罪證。上臺後,安妮一家逃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當德軍入侵荷蘭時,安妮一家被迫逃到父親奧托掌管的公司樓上的儲藏室,除了安妮一家四口外,還有範達恩一家和牙醫塞爾組成的避難大家庭,在這“祕密後屋”裏生活了兩年,白天,誰也不敢發出一丁點勹的聲音,到了晚上,“祕密後屋”裏的人才能活動。每天還要提防盜賊和飛機的襲擾。但安妮並沒有對“祕密後屋”的生活絕望,依舊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做一名作家和記者,同時也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就當和平快來的時候,由於知情人告密,“祕密後屋”於1944年8月4日陷於納粹魔爪,八位避難者全部被捕,除安妮父親外,其它人均被納粹所殺。

是啊,這悲慘的一切都是因爲戰爭,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世界上的幾處硝煙,至今未熄滅。爲了世界的和平,讓我們一起來徹底宣告戰爭的末日。

安妮日記讀後感4

我看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通過前言我知道,這是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本。安妮是一位愛運動,愛看書的猶太少女。捕捉猶太人警察到處抓捕他們,安妮一家藏了起來。

主要講了安妮把日記當成忠實的夥伴,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吉蒂”。她們那舉行了畢業典禮,放假了。後來,接到德國的通知,捕捉猶太人警察要來他們那,抓捕猶太人了。安妮他們收拾好東西,躲藏在了密室裏面,其實是個公司的辦公大樓裏。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房間,裝飾起來。他們連洗澡都那麼麻煩,每人都選了不同的洗澡地點。安妮和她的姐姐瑪戈在一起洗澡。一個人洗着,另一個人就要幫她把水倒掉。安妮和她媽媽吵了一架,安妮覺得媽媽太小題大做了,對爸爸告狀。媽媽因爲這個大哭了一場,安妮也哭了起來。安妮對爸爸說她對爸爸的愛勝過她媽媽。爸爸嚇唬她說,如果在和媽媽鬧彆扭,就要沒收她的日記本。安妮害怕了,她要快點把日記本藏起來。還寫了怎樣賺錢,吃東西等等。

但我看到後記時,後記告訴我不會再有下一篇安妮日記了。因爲有人出賣了他們,捕捉猶太人的警察把他們給抓住了,現金貴重物品一律搶光了。八人送到了集中營,安妮她們幾個被處死了,只有倖存下來的爸爸,發現了安妮的日記,幸虧沒有被拿走,安妮爸爸就到處宣傳安妮的日記,和大家一起分享。

安妮日記讀後感5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今天讓我們走進一本文學名著----《安妮日記》。

一位猶太小女孩名叫安妮,她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丹。一天她得到了一個作爲她生日禮物的日記本,並用這個日記本記錄了在密室中生活的人的實錄,她用日記本記錄了她在密室中每一天的成長經歷,於是,就有了《安妮日記》這本書。

心思細膩的安妮以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戰爭的可怕。在密室中,所有的一切都得極小心,哪怕在你眼裏非常微小的一個動作,也可能會給密室中的人帶來生命危險。因爲戰爭,安妮的豆蔻年華浪費在了這裏,成天在恐懼和小心翼翼中度過;因爲戰爭,所有人都得在這個不融洽的集體中無所事事,互相埋怨;因爲戰爭,每個人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但是,即使情況已經糟糕成這樣,他們的情況已經比大多數猶太人甚至是普通人好幾萬倍,起碼他們吃飽穿暖,有書可讀,有屋可住。而大多數人只能衣衫襤褸,飢寒交迫!讓我們想象一下,當你出去辦完事回來之後發現自己家的房屋已被貼上封條,家人已不知所蹤,這該是多麼可怕!

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安逸生活,讓我們每一天都快樂開心!不要浪費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爲祖國做出貢獻,永遠不讓中華民族衰落!

安妮日記讀後感6

1944年3月29日,波爾克斯大臣談到,戰後應該出一本與戰爭有關的日記或書信。當安妮爸爸獨自抹着眼淚走出納粹集中營,並接過安妮的日記時,《安妮日記》橫空出世!

《安妮日記》向我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生活情況和人物特徵,

一個個生龍活虎的人物彷彿就在我眼前:深愛安妮的皮特、認真工作的牙醫杜賽爾、強壯的爸爸、溫和的媽媽、乖巧的姐姐、自以爲是的達恩太太、愛抽菸的達恩先生···成熟的語句,生動地比喻···讓我們看到的好像不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而是一個作家。

我看完這本書後爲德國的行爲而感到憎恨憤怒,爲猶太人的處境而難過,爲安妮的痛苦而嘆氣。

唉!世界爲何如此不公!日記中的安妮並不是好孩子,她與媽媽吵架,跟皮特戀愛···但她不是沒有優點的,她喜愛作文,能自我反省,能換位思考···我不得不說,安妮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許多人都讚揚安妮的寫作水平,我也不例外,就連德國著名作家恩斯特·施納貝爾都讚歎:“不論什麼年齡來看,她(安妮)都是一個水平極高的作家,能在當時殘酷的現實環境下寫出如此優秀的作品。”

隨着時代的推進,二戰已經十分遙遠了,現在我們口中只有周杰倫、張學友等人,

安妮雖然被歷史的沙土掩埋了,但她的精神永久長存,正如她在日記中寫的一句話:我要活下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安妮日記讀後感7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記載的,本書的主人公叫安妮,她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猶太人,1933年希特勒上臺以後,特別憎恨猶太人,雖然這些猶太人對德國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1942年的時候,還是大規模的逮捕猶太人,安妮爲了躲避猶太人的絞殺,躲到了父親小公司地下的庫房,於是《安妮日記》就是記載了這個祕密小屋裏的故事。我想這樣一本書的讀後感肯定會令人感嘆。

讀完《安妮日記》,給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傷感,在文章開始看的時候,只是感覺希特勒的殘暴,看到安妮一家在庫房生活的時候,心裏有一種憐憫,隨着這個避難所人數的增加,就會從心裏感覺他們生活的艱辛,他們白天不敢出門,有時候庫房還沒有燈,男男女女在那樣小的一個密閉空間,不僅生活不方便,而且他們所受的痛苦和折磨可想而知,因爲他們還得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只是爲了活着。但是儘管如此,安妮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每一次都能自我鼓勵,振奮起來,這也是我讀《安妮日記》最敬佩的地方。

有人說《安妮日記》的讀後感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觸,是啊,在如今經濟發達的社會,一個13歲的孩童還什麼都不懂,不僅有父母的疼愛,而且基本上要什麼有什麼,可是現在的孩子還是不知道滿足,跟安妮相比,現在的孩子是多麼的幸福啊,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因此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現在的我們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優美的環境,我們應該學會知足常樂,這就是我讀《安妮日記》的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8

安妮是一個猶太女孩,爲了躲避德國人的抓捕,她們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裏,暗無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安妮是不幸的,戰爭年代的兒童總值得我們留下同情的淚水。然而,我們在同情他們的同時,有沒有回過頭看看自己的生活呢?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的恐懼,不會有性命之憂。與躲藏在密室裏的安妮相比,我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在廣闊的世界上,然而我們珍惜了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了嗎?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爲對得起辛勤勞動的父母嗎?對得起我們的青春年華嗎?

反觀安妮,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裏,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又是多麼令人敬佩,多麼令人羞慚啊!最初安妮也不會寫日記,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她就克服困難,由不會到會,一直堅持寫了下去,並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記裏記錄着一些平凡小事,然而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們深刻反思。當我們在挑三揀四,浪費着食物的時候,她們每天卻只能吃爛豆子。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滿着人性的光輝,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關。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內心獨白,更是德軍佔領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所以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

安妮日記讀後感9

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的一切鼓勵了我。

我很喜歡安妮說的這幾句話:“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只要還有這些,只要還有這陽光,這無雲的藍天,只要我能看到這些,我就不會憂傷!”安妮的這幾句話鼓舞了我,她是那麼堅強,我很佩服她,在那樣的險境裏,居然還能那麼開朗!我覺得安妮日記比我以前看過的書更具有真實性,因爲這本書不是編出來的。

我在看安妮日記的時候,總會把安妮所處的環境和自己比較,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到處遷徙,只能靠經商維持生計。他們遷到西歐後,遭到當地封建主的歧視。安妮是在德國人的歧視下長大的,而我卻是和平平等的社會下成長的。自從開始看安妮日記,跟安妮的生活狀況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歡上學,可因爲她是猶太人,後來上不了學,我卻還能上學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體育課測試50×8我跑了1分47,我很興奮,雖然這成績對於別人來說,很小菜一碟,但對於我來說,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我知道我出了這種成績,是因爲安妮有着的堅強精神,她那種精神打動了我。我很喜歡這本書!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今日無事,便翻起了《安妮的日記》。一打開書,我便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這本書寫的是二戰時猶太人受德國的壓迫,過的艱苦生活。這本書內容與題目相符,寫的是猶太女孩—13歲的安妮在“祕密小屋”中的真實日記。看完後,我感觸很深。

在這樣一個艱苦的戰爭歲月,每一個人都艱難地生活着。先不說猶太人,就連安妮躲藏之國荷蘭那兒生活是人們,也都天天月月伴隨着戰火硝煙與滅頂之災。這一切的一切,又何況猶太人呢?猶太人雖然生活富裕,可卻遭受着抓捕與屠殺。

在荷蘭,有多少多少猶太人的生命毀在了希特勒手裏。他們的危險隨處可及,可想而知。統統都是,又何況一個13歲的猶太女孩。她從小就因爲血統和種族的原因而生活在一片危險和歧視中。可是,小安妮卻不爲此而傷感自卑,從不爲此埋怨,而是堅強的面對社會的不公平,頑強的同殘忍的做鬥爭。她雖然只是一個沒有成熟起來的小女孩,卻從不害怕與驚惶。從容不迫,使全家人在“祕密小屋”裏生活了三年。

聯想起我們,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和小公主。大家都被父母視爲掌上明珠,在他們的過分溺愛之下,我們都經不起挫折和磨難。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是不是在父母面前,手曾破了皮,頭碰一下,就會流出眼淚。連這麼一點點挫折都經受不起,如果我們處於戰爭中,後果將慘不忍睹!

同學們,讓我們也堅強起來,也勇敢起來吧!其實,逆境可以使人堅強許多。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安妮經歷了快樂,期望,隱匿,抑鬱,意欲,悲憤,掙扎,死亡的人生歷程。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祕、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嚮往和祝願,對戰爭、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裏,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着人心。她在見證着戰爭與迫害。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爲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爲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安妮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走入世界,爲人類盡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會有許多孩子像安妮一樣,在法西斯瘋狂怒吼中,微笑着說,“我相信善良。”永遠無法忘記安妮赤裸身體被削髮的空洞眼神,永遠……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爲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特別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美好詞彙——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知道,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知道,頹廢,空虛,迷茫,不過是糟踐自己;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知道,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我喜歡看書,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安妮·弗蘭克,安妮出生於猶太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和安妮都是猶太人。1940年,納粹警察四處抓捕猶太人,安妮一家、彼得一家和杜瑟爾先生都躲進了公司大樓的密室裏。爲了不讓納粹警察抓到,他們不能拉開窗簾,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洗澡、聽廣播,看書……這些都非常不方便,而且大家都非常恐懼,經常在飢餓的狀態中。

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是安妮還是堅持學習,不斷地寫日記,並且有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在戰爭之後成爲一名記者或者作家。她說過:“只要我還活着,能從佈滿灰塵的舊窗簾縫裏看到這陽光,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還在日記中寫道:“我是自己的船長,終有一天我會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我要學習安妮的樂觀、信念、堅強,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堅持着,不言放棄,而我自己,有時候學習上遇到一些小困難,比如,不會做的數學題,不會寫的生字,不能彈熟練的鋼琴曲,我就會有急躁情緒,甚至想到退卻,現在我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而且,安妮經常要忍受飢餓,看看我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的富裕,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經常會買回來很多我愛吃的食物,可是我也會挑肥揀瘦,完全沒有感受過飢餓,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看着《安妮日記》,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彷彿自己就在安妮身邊,和她同歡樂,同悲傷,我建議爸爸媽媽也來讀,這是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親愛的同學們,你也來讀一讀吧!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讀完後,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以猶太少女安妮的視角記述了二戰期間的密室裏的人們的生活實錄。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她隨家人一起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本筆記本就是安妮在13歲生日時收到的生日禮物,自此以後,安妮就開始寫起了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用她的日記本記錄的她在密室裏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讀完後,我對安妮堅強的意志力感到敬佩。雖然她正處在青春期,雖然她正身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但她依然沒有向困難屈服,並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反思,最後得出瞭解決的方法。同時,我也被她的真誠所感動。她把對自己,對別人的感想都直言不諱。也正因如此,我們才真真正正的瞭解到了一個女孩的內心。而且,她和我們一樣,都向往和平,不希望發生戰爭。因爲一旦有戰爭,就會有人死亡,就會有無數美好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壞。她對那些德國人的行爲發出了質疑。

我深受啓發,心想: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應在幸福中泯滅了對生活的嚮往和痛楚。無論是誰,都應該牢記過去的艱辛,永不放棄的挖掘出人生的真理!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從13 歲生日收到父親送的精心挑選的最美麗的日記本到1944年8月1日,日記毫無預兆的永遠停留在這一天。剛過完十五歲生日沒多久的安妮,花一般的年級,夢想着成爲一名記者和作家,而卻因爲希特勒發動的一場可怕的世界戰爭,死在了集中營。

《安妮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和家人及朋友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記載。作爲一個小小的猶太女孩兒,她的日記吐露了與家人的衝突,對愛情的好奇,以及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下擔驚受怕的密室生活。

看完《安妮日記》一來你會欣慰於安妮的成熟勇敢和智慧,另一方面心理更多的是難受,難受於在那段黑暗的25個月生靈塗炭僅僅是起源於愚蠢的權欲膨脹和種族優越。

安妮的日記後來被安妮家的一名傭工發現,並在戰爭結束後轉交給了她的父親——這個家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殺中倖存的成員。

安妮寫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後也繼續的活着。”她的確做到了,即使在過去了這麼多年後,人們依舊沒有遺忘。提到法西斯,提到阿姆斯特丹猶太人,我們能想到的是安妮。她留下的對於法西斯罪行的珍貴證明,是人們不忘過去,謹記歷史的重要資料。平凡而真實的歷史記錄,足以引起人們心中的震撼和共鳴。這個世界即使過去了多年,種族問題引發的戰爭仍在發生,但更多的安妮也在世界的角落裏存在着。只是希望,在這些美麗的生命還健在,這些充滿着夢想的安妮還活着時,戰爭能提早停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