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記2017年

本文已影響 2.53W人 

導語:爲了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擺脫貧困,一些地區縣、鎮領導和機關幹部主動與一些村結對幫扶, 在一些貧困村進行蹲點,開展調研,進行分析,收集村民困難, 主動與上級部門聯繫,幫助村裏出點子,爲村級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以下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記,歡迎閱讀與參考。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記2017年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記【1】

201X年X月X日

昨天,鎮黨委領導找我談話,任命我爲×××村(後進村)第一書記,當時我非常驚愕,始料不及,因爲我是做財務工作的,天天和數字打交道,可以說,在財務管理、爲政府理財方面我算是個自通吧,但這突如其來涉及到村裏千頭萬緒的事,我有些茫然,真有些不好“入手”,但組織上寄予很高的希望。思前想後,不能找藉口,我決心找一下工作的突破口,儘快進入角色。

今天上午,我到村部和村幹部進行了交流,初步瞭解一下村裏的一些基本情況,對班子建設情況,以及村民現在要求我們村“兩委”亟待解決的事宜,當時,我認真記下來,初步瞭解一些基本情況。

下午,我到×××村×組,走訪了幾戶村民,當時,他們都不認識我,以爲我是從縣裏派來的,有些話不敢說,也不好意思說,於是我首先闡明瞭自己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並與村民嘮家常緩和一下氣氛,談得很開心,大家沒有壓力了,消除疑慮了,把我當知心朋友,開誠佈公,暢所欲言,爲我下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這天,時間

也太晚,我們準備回到村裏吃點工作餐,不給羣衆添麻煩,農民那種質樸的性格,說什麼不讓我們走,我很感動,考慮到時當的情景,我們破例在一位村民家中就餐,我們在炕上促滕長談,通過交談,我深深地感到,農民羣衆,要求不高,就是要求我們能給廣大村民辦點實事,就滿足了,我現在作爲村第一書記,我覺得愧對大家啊!很低的要求,我們也沒全做到,因此我下決心,一定不能再讓村民失望了,有些事,我們不能怪羣衆上訪,是我們工作沒做位。和農民接觸,深感到他們很淳樸,很實在,我們做爲一名黨員,不管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希望,對組織充分信任。我愛他們,關注他們,下氣力把工作做好,對得起黨組織對我多年的培養和羣衆的期盼。哪怕我不任第一書記那天,我也要給我給他們“扶上馬,送一程”

臨行時,老人和娃娃們送我到村頭,孩子們可愛的笑臉,他們渴望走出大山,改變家鄉的面貌;家長們渴望生活越來越美好!望着他們期盼的目光,我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當晚回到家中,我輾轉反覆:組織上看中我,可能從多方面考慮,平時我沒在意自己,對自己期望值很低,今天的一切,讓我充分認識自己,我對人生價值、工作觀念有了一個新的轉化,現在我也感到壓力大,任務重。能否擺脫後進村的現狀,是我面臨一個嚴峻的課題。既然組織上器重我,

我下決心千方百計把工作做好,不管困難有多大,阻力有多重,我也要迎難而上,因爲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工作不能侷限於一方面,黨呼喚我到哪裏,我要不折不扣地到黨最需要的地方,要儘快熟悉業務,出色地完成黨組織交給我的任務,決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農民的希望!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記【2】

201X年X月X日

今天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回想起去年的今天,我來村裏報到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到今天已經整整一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300多個日日夜夜在不知不覺的忙碌中匆匆而過。一年來,我肩負着組織上賦予“第一書記”抓好黨建,促進發展,保障脫貧的責任和重託,帶着省民委劉明主任和各位領導對全村父老鄉親的情感和支持,帶着家人、朋友對我的想念和牽掛,真心付出,真情融入,堅持黨建和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實現了“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宗旨和任務目標,巴彥他拉村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級黨建形同虛設的不利局面,村“兩委”班子終於能夠在全村黨員和父老鄉親面前擡起頭來,重塑信任。全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產業項目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種變化,不僅是村民,只要是對巴彥他拉村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爲之驚歎和讚歎。

回想剛剛到村,召開的第一次黨員見面會,當時的情景依舊清晰可見。記憶最深的就是寥寥無幾的黨員,充滿懷疑的眼神,不着邊際的交談,略帶譏諷的言詞,還沒有等村書記宣佈會議開始,大家就已經默默離場了,就是這樣一場幾乎沒有開始就結束的會議,深深地刺痛了我。翻開當時的心路歷程,我清楚的記着,當天晚上我在日記本上寫上了這樣一段話,“黨建就是人心,抓好黨建就是抓住了人心,如果連組織黨員開會都這麼難,就更別說依靠黨員爲全村的發展出謀劃策了;如果連黨員都不支持,那麼還談何發展。打蛇要打七寸,病根找到了,就要對症下藥。我的工作就要從全村的黨員開始,巴彥他拉村脫貧致富就要從抓好村級黨建開始。”這就是我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也是我駐村工作的真正起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就會有回報。通過努力,我建立並完善了“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黨員民主評議”等制度,並且身體力行,嚴格督促村“兩委”班子,堅持每週召開一次村“兩委”班子成員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全村黨員代表會議,學習“精準扶貧”、“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及時通報全村當前的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廣泛徵求黨員的意見和建議,號召大家獻計獻策,羣策羣力。一年來,全村累計爭取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600萬元,其中,包括貧困村整村推進工程200萬元,省民委支持近200萬元,當地政府支持近200萬元,累計硬化村內巷道8.4公里,新建休閒廣場和便民服務室各1處,安裝太陽能路燈40盞,新打抗旱井12眼,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認可。

我認爲之所以會取得這些成績,都要歸功於黨建,抓好黨建就是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抓好黨建就是拿到了破解瓶頸的金鑰匙,只要把黨建牢牢地抓在了手上,就相當於抓住了廣大幹部羣衆的心,那麼就會真正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回顧一年來的駐村工作,最難忘的是鄉親們那充滿期望、真誠和信任的眼神,最心酸的是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員那噙着淚花的神情,最有成就感的是村裏的巨大變化羣衆豎起來的大拇指,最開心的是每次回到村裏,看到羣衆發自內心的微笑。同時,工作上最難的是找準一條符合全村實際的發展思路,最苦的是如何調動全體村民的積極性,讓老百姓信服,最痛的是缺少資金和技術,發展無從下手。

從駐村調查數據來看,全村約83%的農戶從事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約4%的農戶從事運輸業,約6%的農戶從事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種植,約5%的農戶從事批發零售業,其餘約2%的農戶外出打工,並且多年以來幾乎沒什麼大的變化。全村在冊耕地約2.5萬畝,全部爲沙包地,非常貧瘠,一直以來,村民只能種植玉米和少量的豆類,進行結構調整的空間極其有限。畜牧業養殖主要以養奶牛爲主,去年年末以來,受國際、國內乳業發展環境不利的影響,某集團停止散奶站的收購,轉向牧場和養牛公寓收購鮮奶,但全村3個屯無一處牧場,廣大奶農受到巨大沖擊。依據上述實際情況,我與村“兩委”班子達成共識,破解全村脫貧致富的瓶頸就是奶牛牧場,全村急需建設一處標準化奶牛牧場,如果不能建設奶牛牧場,那麼非但不能脫貧反而會致貧。

思路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落實。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規劃建設一處標準化奶牛牧場,保守估計資金也要好幾百萬元以上,這麼一大筆錢到哪弄啊,這可愁壞了我。記得去年的12月份,我回省民委向劉明主任彙報工作,並積極尋求領導的指示和幫助。翻開當時的心路歷程,我清楚地記得,劉明主任在詳細地瞭解了村裏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後,對我的下一步工作作出了指示,並就如何幫扶村民脫貧把脈開方,提出了切實有效地解決對策。劉主任指出,要想徹底改變村子貧窮落後的現實,必須充分利用村民的奶牛資源,大力扶持村民創建奶牛發展合作社,鼓勵村民以資金入股或奶牛入社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並且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式,科學管理,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劉主任的話對我是極大的鼓舞和激勵,按照劉主任的指示和要求,我回到村裏,積極動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村民組建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並且多渠道宣傳引導,號召廣大羣衆入社、入股。截至目前,全村共吸引入社社員近300戶,預計吸引入股資金100萬元,同時,已經完成項目建設址,可研和環評等前期基礎性工作。

夜暮深沉,思緒萬千,聽着窗外伴着秋風敲打着玻璃的雨聲,每一聲都像在敲打我的心絃,一路走來,有努力、有付出、有希望、有喜悅,同時也有困難、挫折和無奈,但更多的是收穫回報。駐村一年,情繫一生,這裏是我奮鬥和努力過的地方,這裏有我的親人和朋友,這裏有始終割捨不掉的情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