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人生感悟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3.57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我們常常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想和體會,爲了更好的記憶,我們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你知道寫感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通用15篇)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

閒適的夜晚,挽留了晚春的清涼,召喚着夏日的炎熱,只得伴隨着余光中的鄉愁,緩緩入睡,依惜記得兒時,《在山的那邊》讓我們這羣尚未離家的孩子萌生思鄉情懷。

上大學時,看到父母的目送,《背影》裏,父親跨過站臺的深刻描述卻又時常浮此刻眼前,於是內心最後有了對家人的思念。

如今的我們,奔波在外,忙着工作,忙着夢想,卻忽略了對家人的陪伴,減輕了對親人的愛,何曾想過子欲養而親不待,窗外下着大雨,一名青年未拿雨傘,下車時,一把搶過在車站苦苦等待的母親手中的另一把雨傘,卻不曾想過母親被雨淋溼的感受。

雨下的越來越大,思緒又被音樂拉回此刻,如今的我吃東西越來越清淡,對待人情世故越來越寬容,不亂髮脾氣也學會了忍讓,慢慢地有了一顆成長的心。也開始害怕聽到任何與病痛有關的事,最大的心願轉成了全家人身體健康。

相比一兩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遠方的心,我更期望花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溫柔燈光下和媽媽吃完的一餐飯。人,到了必須年齡,都是帶着點心事,帶着點難言的痛,每一天笑嘻嘻地生活下去的。

前段時間,父親突然打來電話,告訴我,園中的櫻桃熟了,問我要不要去吃,過幾天就沒有了,我的回答竟然是最近事情多,可能過不去了,父親又關心我幾句就掛斷電話了。

第二天父親又打來電話,“有時間沒,過來一起吃個飯,喝點酒”我內心一陣苦澀,人已青年,卻不能理解父母的內心,只是在一起吃頓飯這麼簡單,僅此而已,當然,父母更大的期望就是子女一切都好,能夠多陪陪他們,有空常回家看看。

今年的櫻桃格外的甜。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2

家裏由於要重新裝修,老公便要我回孃家住一段日子。母親早就把我以前住的房間又重新收拾了一下,並且在房間裏擺放了一盒我最愛的菊花,還特意早起到菜市場排長隊買了很多的魚肝。做我最愛吃的魚肝粥。

在孃家住的那段日子裏,母親不管有事還是沒事總往我房間裏跑。問東問西的,好像孩子一樣總圍在我身邊。我自己也覺得彷彿回到未出嫁的時候,尤其是每天在吃飯時,爸媽兩人都呆呆的看着我吃飯的樣子,臉上總是掛着甜甜的微笑。我還發現,在家裏住的那段日子裏父母都非常高興,逢人就說:“我女兒回來了!”並且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哼着小曲。

也就是在那段日子裏,有一天,我半夜起來,發現母親一人在廚房喝什麼,我走近一看,原來母親正在喝中藥,母親爲了不讓我知道她病了,那段日子裏每天都不准我進廚房,我每天聞到的香水味,其實是母親爲了掩飾中藥味而特意每天喝完藥後而噴的,怕得就是讓我知道她病了。

粗心的我在家住了這麼久才發現母親病了,至於自己嫁出去後,竟然很少回家看他們,而他們卻一直想着我,掛念着我,在那時,我覺得自己真的很不孝順,很自私,想着母親半夜吃藥的場景,眼睛頓時溼潤了。

家裏的裝修搞好了,老公開車來接我回家,那一天,父母的眼光一直目送到我上車,看着接我的車緩緩離去,還一直佇立在那裏不肯回去!遠遠的望着,望着,直至汽車徹底消失在他們眼前,我在車的後窗可以看見他們那很不捨的表情。

突然眼睛又溼潤了。我要老公把車往回開,我發現父母毅然還呆呆地站在那裏,還沒離去,我打開窗門對我母親說:“以後我每個月都回家住幾天,你們要記得收拾房間,還要記得買魚肝啊!”

母親聽後,先是一驚,然後笑着對我說:“好!記得先提前打一個電話回家,我好買魚肝,那才新鮮,粥才更好吃啊!”

如今,每個月都會找時間回孃家看看,住上幾天,或許這幾天對於我不算什麼,但對於他們可是一家三口最甜蜜的時光,是他們每個月中最高興的幾天,常回家看看,兒女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3

常年道;一畝田有個場好,八十歲有媽好。記着歌詞中唱到,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顆草,無論年齡大小,只要父母健在都是幸福的。對此我是深有體會,我就是那些幸福人們中的一個,我只想說,有老人的日子真好,好好珍惜,常回家看看。

——題記

媽媽一大早就打電話,不停地嘮叨:“華,你別一天天的鼓搗電腦了,那身體越來越不禁折騰,蠅子踢一腳就感冒了,咋就那麼不聽話呢,難怪人家李子說你。整天的鼓搗,能掙多少錢呀?李子跟你發脾氣,想砸了電腦,還不是心疼你麼?你咋就不能讓人省點心!都奔五十的人了,有點自制力行不?有本事你就別生病,生着病還鼓搗破電腦,你真是……”媽媽噼裏啪啦一頓數落,我忍着眼眶裏打轉的淚水,一聲不吭,我理解媽媽的苦心,其實也是心疼我。只有自己的母親纔會這樣說,樸實的話語中飽含着擔心、疼愛,這是母愛的關懷,是任何人替代不去的。

這時老公送孩子回來了,看着我接着電話,眼睛裏含着淚水,幸災樂禍地說:“又被媽說了吧?活該,使勁說,不長記性!成天鼓搗破電腦。”我抹了把眼淚,白了他一眼。電話那邊媽媽繼續在說:“中午回家吃飯吧,你爸買了火鍋雞,你弟他們一家子也回來,你們姐弟倆好久沒湊一起了,過來熱鬧熱鬧。”

?好吧,趕緊收拾收拾,一會兒出發去媽媽家,真的是很久沒和弟弟一起陪爸爸媽媽吃頓團圓飯了。車子才駛到媽媽家的那條路口,遠遠就看到蒼老的爸爸站在家門口朝路口這邊張望,看到我們過來滿臉都堆着笑:“來啦,冷不?快進屋,你媽擇菜、洗菜鼓搗半天了。華你去給你媽搭把手,我去買箱子露露給孩子們喝。"說着,爸爸轉身就奔小賣店去了。

停好車,才邁進大門口,媽媽就迎出來了,把一雙滿是皺紋、乾巴巴的手往圍裙上蹭了蹭,接過我手裏的東西,又開始嘮叨:“每次都叮囑你們來時啥也不用買,就是不聽,大包小包的,是過日子的人不。感冒好了沒?瞧瞧你,臉色這麼難看,自己的身體自己不注意,有病了,還不是你自己難受。嘴皮子磨破了也沒用,我說就跟沒說一樣,你也不聽……”得,這老太太話匣子打開,就嘮叨個沒完了。母親就這樣,她對子女總有囑咐不完的話,因爲孩子是他身上掉下來的肉,她每時每刻都在爲子女着想,孩子們好好的,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心事,所以媽媽的話是永遠說不完的。

走進裏屋,媽媽放下手裏的東西,又去廂房裏拿來一個裝滿東西的籃子,一股腦把籃子裏的花生、栗子、核桃、瓜子、桔子和蘋果都倒在了炕上。“吃吧,這些栗子、核桃是你老姨拿來的,前兩天給你姑拿去了些,剩下的都留着等你們回來吃,我和你爸牙口不好,不愛吃這些。”就知道媽媽是在說謊,爸爸最愛吃糖炒栗子了,他們就是捨不得自己吃,都省給孩子們。“媽,我們啥也少吃不了,你們該吃就吃,不要啥都給我們留着。”我開始埋怨起媽媽,都那麼大歲數了總是捨不得。

其實,說他們捨不得,只是對他們自己捨不得。記得大女兒四歲那年,腿骨被自行車砸折了,去市裏醫院住院,我們前腳到了醫院,後腳爸爸就到了,臨走給我留下一萬塊錢,心疼地說:“在這不比在家,別捨不得,給孩子看好病最重要。不用惦記家裏。只要你們過得太太平平的,我們就放心了。”

?“老遠就聽到你吵吵把火的,就不能好好說話,又咋了?”這時爸爸回來了。看到爸爸,我又想起來前幾天姑姑告訴我媽媽摔倒了的事,又忍不住埋怨爸爸:“爸,媽媽前幾天摔倒了,你咋不告訴我們,怎麼不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有沒有傷着骨頭啊?”爸爸看我急赤白臉的,趕緊解釋,“你先收斂收斂你的臭脾氣吧,動不動火星子四濺。你媽摔倒起來,也沒傷着骨頭,無大礙,告訴你們幹啥,去醫院還不是花錢找罪受。把你們都叫來也就是到醫院折騰一通,結果還是得回家養着,再說你們都忙,你媽也不想讓你們擔驚受怕的。我和你媽能解決的不需要你們操心,我們也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爸爸的話,讓我無言以對。不管啥時候,父母總是爲我們着想,我們呢,總是不關心他們,時不時對他們發脾氣不說,連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總以爲給老人家幾塊錢或者買點東西就是孝順了。其實老人需要的不只是你給他們的物質,更多的是一份精神上需求,人老了怕孤獨,所以他們期望兒女的陪伴,哪怕是短暫的,父母也會很高興,安享天倫是老人唯一的希冀。

媽媽每次做了換樣的飯菜,都會打電話讓我們回去吃,我卻總是嫌回家麻煩。父母爲的是啥?只是想兒女們回家看看,享受一下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現在父母都老了,他們怕冷清,希望我們多些時間在身邊陪着,爲他們的生活增添些溫暖與快樂,我們卻連滿足老人這點小小的願望都做不到,心裏真是愧得慌。

“鍋開咯,可以開飯了。”老公的一句話打破了沉默,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飯桌前,火鍋沸騰了,湯水咕嘟咕嘟的向上涌,裏面的雞肉是媽媽早就燉好了的,開鍋就可以吃。弟弟把一盆青菜端過來,媽媽不斷往鍋裏添料:“華愛吃豆皮,放點;國頭愛吃粉條,來點;李子愛吃籽密,這個得多煮會兒……”媽媽如數家珍般地嘮叨着,往不斷往鍋裏添加着各種菜,我們從火鍋裏把熟了的食物往嘴裏塞着,鼓起腮幫子吃着,大快朵頤。爸爸偶爾感慨兩句:“好久沒這麼熱鬧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才香呢。”媽媽只是夾一些青菜吃,光顧着看着我們吃了,我問她怎麼不吃塊肉,她說牙不好,咬不動了。媽媽就是這樣,一輩子了,只看着兒女吃好喝好,她也就開心了。

年近半百的我,爲人妻也爲人母,卻依然肆無忌憚地享受着母愛:“媽,我想吃黃鬚餡餃子了。”

“媽,我想吃煎餅了。”

“媽,我的被子該拆洗了。”

聽着我跟媽媽撒嬌,女兒就送我白眼:“老媽,你都多大年紀了,還啥事都找姥姥做,等將來我們老了,你給我們做嗎?”我只能呵呵地笑。

陪着父母吃頓飯,邊吃邊嘮些家常,心裏那叫一個踏實。說實話我都不記得上一次陪他們是什麼時候了,作爲女兒,不能常常回家陪伴父母一直是我心裏的結。看着滿頭花髮的父母,看着歲月在他們臉上烙下的那深深的皺紋,看着那兩雙粗糙的手,心裏真的是五味雜陳。好在二老身體還健壯,也不用我們操太多的心。我只在在心裏默默地祈禱:願爸爸媽媽平安健康,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孩子們帶給您們的歡樂。

父母在,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4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竟也染上了戀家的毛病,可能真的是越長大越戀家吧。

還記得剛上大學那會,基本上國家所有的法定假日都放,外加寒暑假,然而那時候的自己卻總沒想着回家,也就寒暑假各回一趟家吧,即使放寒暑假了,卻也總是宿舍裏最晚回家的那一個。那時候聽到有的女生說隔上一個月就回家一次,感覺挺好笑的,都多麼大了竟還會老想爸爸媽媽。假期總共就兩三天時間,回趟家來回路上就要花費兩天時間,不累人了嗎?那時候,總想着往出跑,即使回家了,也是整天不着家,在外面跟着朋友、同學瞎晃盪,卻總是忘記陪一陪家人,我們總想着未來時間還很長,陪伴家人的時間還多的是。確實,未來時間確實還很長,然而我們真正可以陪伴家人的時間呢?

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工作了,突然發現,時間對我們來說越來越珍貴了,尤其是陪伴家人的時間。於是我慢慢的,竟也染上了戀家的毛病。每到各種節假日,只要有三天以上的時間,就總會買上一張回家的車票,回趟家轉一圈,看一看爸爸媽媽,看一看爺爺,看一看外公外婆,陪他們坐一坐,說說話,也與我們並不能談論些什麼,但就是陪他們坐一坐,可能也會讓他們孤單的心得到一絲安慰吧;亦或是,給爸爸媽媽做上一頓飯;陪他們一塊下地,幫他們乾點農活。可能,那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做過了,我的心會安定好多。

近年來,外公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可能人老了,更會孤單吧。還記得今年大年初二去外公家,看着小姨一家,二姨一家,還有我們一家,所有人都來了,外公竟然哭了起來。舅媽還開玩笑的說:“別哭,讓別人看到,還以爲我們對你不好呢!”其實我們都知道,外公那是高興的,看到女兒女婿,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都來了高興的,看到一家人團聚到一塊高興的留下了眼淚。

前兩天五一回家,臨走的時候又去看了次外公外婆,外公的身體又不太好了,一看到我來了,就努力的要坐起來,嘴裏還不停的對我說:“在外要吃好穿好,多注意身體。”一來外婆就做好了飯,給我下了一大碗麪,不停的讓我多吃點,路上時間長,怕我餓着。其實我是剛吃過飯的,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吃點的話,她是不會安心的,也許這就是老人愛我們的一種方式吧。走的時候,外婆把我們送到電梯上,都走到小區門口了,回頭看看,外婆還在四樓窗口遠遠的望着我們……

平常我基本上一兩週總要給家裏打一次電話,還記得有那麼一次,可能是由於實在是太忙了吧,有那麼一個月都沒有給家裏打電話了,然後突然有一天,老爸把電話打了過來,一上來就問我是不是出了什麼事,當時還感覺莫名其妙。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好長時間沒給家裏打電話了,家裏還以爲我出了什麼事呢。當時,我瞬間感覺自己這個兒子當的太失敗了,從那以後我知道,即使在忙,也要抽時間給家裏打點話,即使在忙,也要常回家看看。

朋友們,常回家看看吧,多陪陪父母吧。回家多了,你可能會發現,爸爸的背更馱了,腰更彎了……你可能會發現,媽媽的皺紋更深了,白髮也更多了……

朋友們,常回家看看吧,回家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坐一坐,說說話,也許你陪他們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他們也會開心好長時間……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5

親情有時候突如其來,回憶總把自己深深地掩埋--題記

來上海四年有餘,已不算陌生,但對於家鄉的眷戀卻越加深刻。曾經小小的白楊樹已長成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小白楊把歲月刻在了年輪上,而歲月卻在外婆的臉上刻滿了滄桑和皺紋,染白了最後幾縷黑髮。

小時候的我是在外婆家長大的。是她負責我的衣食住行,是她在我讀書時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地爲我準備好早餐。是她在下雨天爲我送去遮雨的傘,是她瞞着父母給我零花錢買東西吃,我不知道現在我的還能記得多少?但今天見到了外婆,我心酸不已。外婆老了,外婆瘦了,外婆黑了。在沒見之前,我還在想外婆幾年沒有出去玩過,趁這幾天陪她出去走走,現在我在爲我之前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和愚蠢,現在的我只想在家裏陪陪外婆聊聊天,說說話。記得姑媽問我:“如果你外婆死了,你會哭嗎?”我回答說不知道。我在想:如果生前不能讓外婆開心,爲何死後要痛哭流涕呢?

不管怎麼說,感謝有這次回家的機會。老人們老了,需要我們的陪伴啊。我想:在想着怎麼旅遊的人們是否能感受到老人對你們回家看看的期盼呢?那些拼命工作的人們,是否也能抽出點時間看看家中的至寶-老人?老人們的望眼欲穿,等孩子們的幸福歸來啊!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6

岳父老了,真的老了,特別在經受“腦梗塞”病魔的打擊之後,行動愈顯沉重、遲緩,身體也日漸衰弱,我們看在眼裏,卻急在心上。

岳父是退休多年的教師,退休後一直守着那所建蓋在城郊山坡上的老宅,平日裏不愁吃穿,生活上也能自理,但缺少兒女們的朝夕陪伴,想來亦如門前那株古老的青樹,會落寞而孤獨。

以前,岳父的身體健康、硬朗,喜歡散步,每天繞城幾圈也不覺得累,身邊又有阿姨(續絃妻子)的陪伴和照顧,倒教在外忙於生計的五個子女省心,往往節假日才聚在一起回家看看;而今,阿姨因爲生病,需長期治療,爲便於服侍,被她的女兒接到家裏,偌大的房子一下子顯得空蕩起來。望着這所佔地面積近三百平方米的單家獨院,每天由岳父一人孤守,愈發顯得寂寥和空曠。

岳父獨守老宅的日子也是我們牽掛的日子。每遇颳風下雨或氣溫變化,妻總在擔心老人的身體狀況,唸叨他會怎樣了?實在放心不下時候,也會叫上我,一起行走近三公里的小路,回家探望岳父的安康;有時輪到換班休息的日子,妻就會多燒一些好菜,待我下班回家後,一起給岳父送去。

岳父是好靜之人,沒有打麻將、玩撲克的嗜好,不出門的日子喜歡將大門鎖住,一個人在裏面靜靜讀報或看電視新聞,每次我們叫門,他總會說:“啊嘛嘛,你們又來了。”聽似不耐煩,可開門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卻是他欣慰的笑臉。

每次回家,妻總能從廚房中找出一些髒了的鍋、碗、瓢、盆洗涮,之後又對屋裏屋外進行收拾,這時,岳父就會從屋子裏窸窸窣窣找出一碟葡萄乾或一袋紅棗子或幾隻時鮮瓜果來,讓我品嚐。這些東西家裏都有,並不稀罕,但每一次我都認真接過,小心品嚐。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岳父也會坐下來,給我講他所看到的新聞、聽到的閒話,不知不覺中,岳父的臉已在漸漸舒展,生氣也溢滿了整個寂寥的庭院。

望着岳父的開心,我的心也在溫暖。近80歲的老人,圖的什麼呢?錢?財物?熱鬧?……其實,都不是,他期盼的只是一顆被關愛的心!

靜心思量,一個人從十月懷胎到嗷嗷待哺,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從求學就業到婚姻娶嫁,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懷、牽引;而今,他們老了,不能動了,做兒女的,就應當伸出那雙曾經被他們牽引長大的手,爲他們摻一摻,扶一扶,伴着他們走過最後的歲月,而不應當在親人走後,再發出“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

面對精彩紛呈的世界,我也會被誘惑,但只要父母在,親人在,我們就會回家看看!對親人我沒有更多的奢求,只願上天能給我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感受家的溫暖,教親人們不再孤寂,能頤養天年。

我相信,心燭打開,前方就會照亮。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7

早在幾年前,我就用一個精緻的小本本把一大家十幾口的生日記錄在冊,現在對每個人的生日就是不翻冊子也已記得八九不離十。

剛入冬不久,我便時刻提醒自己千萬別忘了農曆冬月可有幾位“重量級”的人物要過生日,第一位便是我婆婆,她的生日是冬月十一,可事與願違,你越想把它牢牢地記住它還越是記不住,轉眼到了那一天,大清早便接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女兒的“求救”電話——媽媽,快打生活費來,要不然我就要捱餓了!疼女心切的我如領聖旨般馬上馬不停蹄地趕到銀行給女兒匯款,匯完款,又想着趕緊趁着這難得的好太陽把牀單被褥洗洗曬曬,正忙乎間,手機響了,是婆婆蒼老而含混的聲音:“喂,你們什麼時候下來吃飯的呀?”我心裏一楞,糟了,竟然還是忘了婆婆的生日!事不宜遲,我馬上叫上還氣定神閒地端坐在電視前的老公買了蛋糕和餃子風馳電掣般往家裏趕,臨近家門,遠遠的就望見婆婆那略帶佝僂白髮蒼蒼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宛若雕塑般的身影,心裏的那份深深的愧疚自責真是無以言說。婆婆看見我們的到來高興得如孩子一般綻開菊花般的笑臉,一會兒端茶遞水一會兒又拿來橘子,眼見婆婆把我們當成了十足的客人,這更加深了我的自責,連忙加入到忙碌的人羣中,幫着擇菜洗菜切菜,這期間,掌大勺的老公少不得時刻叫婆婆拿油拿醋的,樂呵呵的婆婆不是拿錯了這樣就是拿錯了那樣,最後她老人家怕菜涼了催我們趕快上席自己親手煎了一碗豆腐還忘了放鹽,這不免引起了開過館子做着生意的女兒女婿的一陣說笑:老孃啊,現在的鹽不值幾個錢的;您穿的衣服怎麼老是長短不齊(釦子扣錯了)呀;您怎麼老是把一句話念叨個沒完啊;這肉裏面放的酸辣椒怎麼有股臭味兒呀..........婆婆平日裏本來就不善言語,這會兒更是語塞詞窮,只顧埋頭吃飯,我心裏不由得爲婆婆憤憤不平起來。好在吃到一半,不是這個的手機響了,就是那家的小孩哭鬧着要回家了,大家加快速度,很快結束了婆婆的生日飯局,滿滿的一大桌豐盛的酒菜眨眼間變成一片狼藉,整個席間我甚至沒聽見兒女們給婆婆的一句祝福,大家酒足飯飽,紛紛拿出各自的禮物塞到婆婆手裏,沒買禮物的就拿出一張“紅葉子”塞給婆婆,然後開的開小車,騎的騎摩托,步行的步行都各自忙自己的世事去了,留下婆婆和滿桌子的杯盤碗盞,頃刻間滿屋的歡聲笑語被一片冷寂所代替,這些忙忙碌碌的兒女啊似乎一點兒也不在乎老孃的感受把這個家僅僅當成飯店一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婆婆倚在門邊望着兒女們一個個匆匆離去的背影,我分明感覺到老人是那樣的孤單無助,旋即,我毫不遲疑的留了下來,洗刷抹掃,一切歸置停當,我和婆婆面對面坐下來,拿出我精心爲她挑選的“月之邊”蛋糕,切下一塊喂到婆婆嘴裏,婆婆的眼睛溼潤了,我感覺到了婆婆此時的幸福,也更能體會到婆婆平日裏的孤獨..........

回城路上,我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曾經唱響大江南北的歌——《常回家看看》,歌詞原本是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但唱多唱久了,人們便變得麻木了,讓人覺得變成了一種敷衍,也唱得不那麼飽含深情了。現在在外面工作和忙事業打拼發了跡的人回家的次數是越來越少了,偶爾回家一次,要麼是寶馬香車,要麼是一擲千金,可他們哪裏知道,父母所要的僅僅是那種斬不斷理還亂的骨肉親情和兒孫繞膝盡享天倫的氛圍呀!

回想婆婆那種孤苦無依殷殷的期盼,我們真該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8

偶然從廣播中聽到,使人快速成熟的三件事。第一,參軍當兵;第二,爲人父母;第三,失去父母。巧的是自己也當過兵,細品這三件事,倒有些道理。

記得小時候,我是在父母的經常吵架中長大的。父親是個好吃懶做的人,還時常的打罵母親,地裏的活兒基本上都是母親去幹。在我的印象中是母親在前面幹活,幼小的我在後面跟着。那時候,非常恨父親。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雖然淡了,卻還是有點恨父親。

當兵,也是爲了離開這個家,綠色軍營是每個男兒的嚮往。各種環境比較起來,軍營生活永遠對我獨具魅力。嚴明的紀律,堅苦的訓練,火熱的生活,不僅給予我強健的體魄,而且還磨練出堅毅果敢的性格,和積極進取的作風。而這些都是自己快速的成長、成熟,爲將來進入社會打好了堅實基礎。當然,部隊的堅苦鍛鍊,生活單調,使我想念起家的溫暖。父親每次來信的字裏行間,無不透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我永遠忘不了大雪紛飛的夜晚,父親風塵僕僕,眉毛頭髮都結滿了冰霜出現在我們軍營。而這僅僅是因爲我在給他們的信中說自己的腳在訓練時受了點傷。這時候才覺得父親並不那麼讓人恨。雖然脾氣不好,從小到大卻從沒有動手打過我。

如今,自己也爲人父了。真正懂得了養兒育女的艱辛。從孩子一出生,到吃、喝、拉、撒,到上小學入中學,無不操心盡力,雖辛苦卻沒有一點怨言,反倒樂此不疲。才懂得了父愛的深沉,母愛的偉大!再怎樣的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無私的!

往往一些東西,失去了才覺得珍惜。網上做過一個調查統計:假如父母活80歲,你還能陪他們多少天?有的是三年,有的是一年,最短的是十天。尤其是長年在外打工的遊子們,春節纔回家住幾天,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殊不知,自己每增長一歲,父母就會減少一歲!

常回家看看吧!要知道年邁的父母終久會離我們而去,讓他們多感受一下兒孫繞膝的溫暖,多享天倫之樂吧!

多少人留下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

還好,我的父母還健在。在他們面前,自己始終有孩子的感覺。還可以和他們談工作,談煩心事,陪他們吃飯、散步。還可以見到他們,相伴他們,關心他們!

常回家看看吧!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9

好久沒聽到媽媽的聲音了,這兩天電話一直沒人接,也不知媽媽生活得怎麼樣?每次見面,媽媽總想把滿腹的話告訴我,可我有時工作勞累,有時興致不高,總是沒有耐心聽媽媽把話說完,偶爾還會反駁幾句,媽媽個性很強,脾氣有點急躁,聽了總是生氣,我只好再去哄媽媽,想想真是不孝!媽媽年紀大了,加上更年期,性格變了很多,有時還很任性,我們都不知該怎麼辦?

媽媽的眼中長了一塊雲,我特意請眼科專家幫她看了一下。專家說,這雲不能隨意手術,就像割韭菜一樣,割得快,長得快!可媽媽不信,揹着我跑到外地,找到一傢俬人診所,說那兒的醫生保證手術後不再生長,於是決定在那手術。我和妹妹絞盡腦汁,又是危言聳聽,又是好言相勸,可媽媽根本聽不進。幸好那院長不負責任,又是喝醉酒,又是沒時間,媽媽實在等不了,只好作罷!

想想這幾十年,媽媽不辭勞苦,操心勞碌,爲這個家盡心竭力,歷經了滄桑,斑白了雙鬢,我們常常感到無比愧疚!五十年代初期,媽媽在上海出生,後隨外婆下放到蘇北農村,因爲家裏生活條件差,外婆就把媽媽寄養在揚州舅爹家,可三年自然災害,媽媽沒過多少好日子。十歲那年,媽媽回到外婆身邊,雖然生活艱辛,可外婆百般呵護,媽媽生活還算開心!

真正的苦日子從父母成家後開始,兩個碗,兩雙筷子,一斗玉米就是父母的全部家當。沒有房子,他們就搭了一個簡易棚,開始他們新的人生旅程。第一次燒悶竈,媽媽就被嗆得眼淚鼻涕一把抓。年輕的媽媽曾是父母的掌中寶,是我們村子裏最漂亮的小媳婦,哪裏受過這樣的罪?

爲了改變現狀,父親決定外出打工。所謂的家只好留給媽媽一個人打理,可媽媽不會做農活,也沒操持過家務,日子可想而知有多艱難。現在想想真不知媽媽當年是怎麼熬過來的,更不知媽媽是怎麼把我們姐弟拉扯大的?人到中年,我終於能體會到媽媽心裏的苦楚了。

生我的那一年,媽媽生了病,我沒有奶水吃,可憐的媽媽一個月一共吃了一斤棉籽油、一頓肉、一條魚,我無法想象,那時外婆和媽媽如何艱難地把我餵養大?由於營養不良,我現在只好落了個“小巧玲瓏”的美譽,高挑的媽媽很不滿意,常常看着我說:“再多五公分多好!”老公常常打趣我,我只好讓他去找丈母孃理論去。

我們的童年過得非常艱難,父親打工的錢只能勉強維持家裏的生計,可再難媽媽的信念卻從未改變,那就是讓我們努力讀書,堅決跳出農門!我們沒有讓媽媽失望,幾番努力,終於接到了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最高興的就是媽媽。只有我知道媽媽爲什麼這般高興,因爲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跟我說了一句話:凡是她沒有做到的,我都必須做到!這麼多年,我一直記住這句話,不管多難,爲了這句話,我也要堅持下去!

九十年代起,我們的家境有了很大的改觀,我和弟弟相繼參加了工作,媽媽的擔子輕了一點,可我知道媽媽還有一個心願沒了,就是離開農村。一直想把媽媽帶到身邊,可媽媽不願背井離鄉,只好幫她到老家鎮上建了一處房子,媽媽非常高興!可現在只有媽媽一人呆在老家,她既不願跟父親到單位去住,也不願到兒女家閒着,雖說現在我們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可媽媽卻一直讓我放不下。每次回家,媽媽第一句話就是:“你還知道回來?”聽了這話,我鼻子總是酸酸的……

媽媽年紀大了,可性格還是那麼剛強,不願意靠我們生活。都說女兒是孃的貼心小棉襖,可我這個女兒卻是聚少離多,一直勸媽媽把老家的房子賣掉,跟我們一起生活,可媽媽就是不依。我多麼希望每天一下班,就能見到媽媽,就能吃上媽媽親手做的飯;我多麼希望每天晚上都能挽着媽媽的胳膊,一起散散步,一起陪媽媽嘮叨嘮叨,可是媽媽您會給我這個機會嗎?

“香九齡,能溫席。”我多麼希望能給媽媽您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啊!以後只要週末有時間,我就回家看看,給您洗洗碗,陪您說說話,順便看看您的小菜園子…….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0

爸媽跟伯父伯母一起出去工作的那一年,堂弟才四五歲,沒人跟他提及他爸媽要外出的事。都以爲他只是一個無憂無慮,只會跟哥哥姐姐爭零食,在爸媽面前爭寵,不知離別爲何物的小屁孩。

臨行當晚,屋內籠罩着些許憂傷。我正納悶弟怎麼這麼不懂事,在這緊要關頭,又跑哪玩去了。

出乎意料,我們在房屋旁邊的一間破舊小屋裏找到了他。經常嘻嘻哈哈的他,今晚卻獨自蹲在黑暗的角落哭泣,他擠着眼淚,抽泣,自言自語的說着:媽媽......媽媽她要走了。說完,我鼻子一陣泛酸。確實,弟他不知離別爲何物,他只知道,明早起來就看不到爸媽了,無理由偏袒他的爸媽走了。我才明白,離開父母,對我們這樣一羣孩子多麼不易。

上大學後,一年難得回趟家,因此彼此很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奶奶有個習慣,愛收拾東西,無論誰的,大包小包,都整出來,然後放回去。要回校前天,我行李箱未能倖免。我也有個習慣,東西不在它該在的地方,就會不習慣。我有點生氣:奶奶啊!我的東西自己會收拾的。你看......不需要你弄的。

跟你收拾東西怎麼了,你不看看我收拾之前,那有多亂。你是不是嫌奶奶老了,不中用了?奶奶明顯比我更急。兩人各自賭氣,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起牀,看着桌上熱騰騰的飯菜,奶奶笑眯眯的望着我。昨天賭氣的事恍如夢似的成了昨夜的。今天就要走了吧?給你做了些家常菜,你可要好好吃!還給你準備了家鄉特產,有你最喜歡的山楂片哦!在那邊可吃不到呢!說完又補充了一句,東西我用袋子裝着,沒動你行李箱的。我有點驚訝,但更多的是羞愧。但沒悟性的我,臨走前連對不起或謝謝都沒說。

常在國外電影中看到這樣一句: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amily!古語有云:家和萬事興。古今中外,家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那天,還在車上,清晨的事不停的在腦中迴盪。我想我這麼大人了,怎麼還跟奶奶計較。我掏出手機,撥通了電話:奶奶,昨天是我不好,這麼大人了,還跟您賭氣,奶奶你不要怪我,其實我一直都愛着奶奶的。說完,全身心道不出的放鬆。奶奶頓了頓:昨天?昨天怎麼了?奶奶我只盼着你好好上學,以後過上好日子,到時候別把奶奶忘了,還能常回家看看就好了。

我點頭,對奶奶,也對自己說:會的!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1

時光無情催人老。爸爸臉上千溝萬壑,媽媽頭上白髮蒼蒼。五個子女都遠離家鄉,整天爲生活奔波,爲金錢忙碌,不可開交,鮮有時間回家。可以想見,爸媽多少個傍晚,佇立在夕陽下的青山間,久久注視遠方,盼望兒女的歸來;多少個夜晚,他們躺在牀上,側耳傾聽電話聲,不肯有一絲遺漏,關注兒女們的消息。

五個子女中,我離爸媽最近,在家鄉所在的縣城,驅車五十餘里即可抵達;工作也稍顯空閒,星期例休,節假不變,但總由於各種原因,難得回家。

國慶,我想該回家看看,看看年老的爸媽,毅然決定放下所有羈絆,騎着摩托車回家。時值秋末,正是稻穀收割季節,爸媽繁忙得喝口茶的工夫都沒有。見我回來,遠遠地放下鐮刀,站在那裏顯得有些無措,臉上那份欣喜真如——兒時的我,拿到心愛的玩具。我停下車,來到他們身邊,想幫他們乾點什麼。爸爸一把攔住了我:“你在外那麼辛苦,回來好好歇歇。”媽媽也在一旁喃喃自語:“能回來就好,能回來就好。”我看着他們,眼睛中積蓄了一眶眼淚,差點掉下來,轉過身,偷偷拭去。

在爸媽的堅持下,我只得返回車上,回家。家中,父母似乎預知了我的歸來,飯菜在鍋中,熱騰騰的,還有紅薯、玉米。在城市中居住慣了,這些農產品市場上都有賣,每次買到自己三尺小屋中,總感覺少了點味道,可能是催熟的效果,可能是化肥的功能,也可能是少了一絲鄉情。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一棒玉米,大口大口地嚼着,一個字“爽”。

夕陽映紅西山時,爸媽回家,卸下一天的重擔。媽媽剛進門,又出門,我知道她必定去摘菜了。小溪旁的菜地裏,從不空地,都有合乎時令的蔬菜。他們都是勤勞的人。媽媽摘菜回來,洗菜、燒鍋、做菜,好一頓忙活,我們坐在餐桌上,陪爸爸喝兩杯小酒,和母親說兩句貼心話,別提多愜意。

一個晚上,爸媽的感覺真有些別樣,不知是很久沒見我的緣故,還是酒精起的作用。媽媽一個勁地問東問西,哪怕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她似乎想把我分別日子中的事情都瞭解透;爸爸坐在一旁,“啪噠”着旱菸,兩隻眼睛盯着我,一動也一動,哪怕我上個廁所,他的目光也要順着我移動。他們問得我有些啞然,看得我有些發毛。但我不敢拒絕,我知道,這是一種愛,這是長時間分別後凝聚的長長的愛。

十點,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媽媽早早地鋪好牀鋪,我躺在上面,看到窗外如洗的月色,回憶過往,兒時的點點滴滴,襲上心頭。幼時,家裏太窮,父母風裏來雨裏去,勉強填飽一家人肚子,他們無論多苦多累,我都能快活似神仙,玩得不亦樂乎。小時,上學,父母早早地起牀,爲我做好早飯,爲我備好火盆,怕我受冷捱餓。初中,家離校較遠,四十多華里,我拖着大書包,揹着乾菜,星期六回家星期天返校,在學校裏一呆就是一個星期,吃的菜太乾,吃不下飯,爸爸就偶爾抽空,給我送點菜,改善一下伙食。中專,遠離家鄉,寫信回家,敘說校園的屁事,爸媽不識字,居然腆着老臉,託人寫回信。

爸媽一生,傾其力,盡其心,只爲子女。我們子女,能回報他們的又有什麼,一年幾個電話,過年幾樣補品,僅此而已。其實,我們最好的回報,是平安,是常回家陪陪他們。

陳紅在《常回家看看》中唱得好:“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耳中聽着歌聲,“是啊,常回家看看,爲父母乾點家務,陪父母嘮嘮家常。”我的心中對自己說。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2

依稀記得小時候,總盼望着過年。過年,即便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有漂亮的衣服和壓歲錢,哪怕只是一件用哥哥的舊毛衣改織的毛衣,或是一雙用舊衣服做成的布鞋,一頓自己覺得豐盛的年飯。能穿上一個,吃上一回,也就心滿意足了,這年彷彿也就算是煥然一新了。

現在想起來真是單純可笑。然而,那份簡單的快樂卻又是印象深刻而彌足珍貴,讓我回味一生。於是對於過年總免不了熱切期盼,可說是望眼欲穿。這就是我對過年的兒時情愫。

而今,身處喧囂紛擾的城市,漸漸丟失那份對於過年的特殊情愫。也許時間真的如流水,能夠稀釋過往種種吧。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憶起童年的年,只好輕微一笑了。對於過年,彷彿已經無所奢求,麻木不仁了。不再好意思穿媽媽織的老舊毛衣,忘卻土裏土氣的布鞋了。年,不過就是日曆表上紅色的假日,最多就是回去和家人聚聚,吃吃飯,聊聊天。年的味道越發清淡了,成人的年大抵就是這麼個過法吧。

很多東西,就像這年味,隨着時間的逝去越發平淡。想想過年,想想家鄉,想想父母,想着想着,突覺無奈感傷。衣着光鮮,工作體面,收入穩定,難道這就是他們喜聞樂見,多年諄諄教誨,嘔心瀝血的結果嗎?他們給了我舒適的生活,而我又能回報他們什麼?乘着時間這趟列車,他們漸漸老去。

黃昏,滿天紅霞,他們依坐在躺椅上。柺杖斜靠一旁,而他們的狗狗窩在他們腳邊,親吻着他們的鞋面。整個世界靜得令人窒息。無數次驚醒於類似的夢間,全身佈滿虛汗。摸索到電話,拿起一看,竟是半夜,只好又輕輕放下。有時候,我真羨慕他們的狗狗,因爲它,總陪伴在他們身邊。於是,過年就成了一年中陪伴他們不多的時間。

每次回家,他們總顯得那般高興。眉開眼笑的神氣總能感染我,給我勇氣和力量。無論心底是歡喜還是憂鬱。

許多人說,人老了又像孩子。對此,我是不大同意的。不過,有一點,卻是無可置疑的。那就是,我發現他們也像孩子一樣,開始盼望過年。還有兩三月才過年,他們就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來過年了。

我看過菊花枯萎在花盆裏,乾瘦的殘軀矗立在冬日裏,再也聞不到一絲幽香;我見過陵園裏一排排的墓碑,厚重的大理石上血紅的文字,再也感知不到逝者的音容笑貌。

我也常常對月,看着她慢慢變圓,又漸漸殘缺。一夜又一夜,瘦消了豐滿,豐滿了又瘦消。她默默的,一次次輪迴,像是一個無解的魔咒。可她又多麼像我們啊,慢慢長大,漸漸衰老,最後歸於虛無;稚氣漸脫,成熟穩重,又像孩子一般充滿童真。這難道就是她要給我們的啓示麼?生命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而她卻可以重生,她伴着無數人走過,自己卻在輪迴裏永不老去。我突然明白了,我們即是父母的新生,血管裏流淌着他們的血液,就這樣一代代傳承沿襲,生命得以繁衍生息。

於是,我慢慢釋然,珍惜和他們的日子,常回家看看。和他們在一起即是過年。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3

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似一輛不知疲倦的車子載着我不停向前奔波。許久沒有閒情觀賞沿途的風景,偶爾累了,也僅是斜靠在窗子上,微閉雙眼,任思緒經歷一段小小的旅程。

不知何時窗外已經飄起了楊柳千絲萬縷的綠絲絛,在清風中搖曳着柔軟的身骨,婀娜嬌媚得使人流連忘返。楊柳輕撫水面,喃喃地低聲細語,喚醒了沉睡中的小魚。帶着蓬勃的朝氣,它們快樂地在水中雀躍,陽光如金子般撒了下來,亮閃閃地照在它們可愛的身軀上,水面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怔住了岸邊的我,彷彿腦海中也盪漾開了層層漣漪……

原來春天早已悄悄來到,而我還在癡癡守侯着。柳樹已經換了綠裝,我卻全然不知。是心變得粗糙了,還是時間流逝得太匆匆?光陰似水,將來成爲現在,現在成爲過去,永流不息。

兩個月沒參加慈濟讀書會,聽說和鳴園內溫暖的小家已經換了地方。這次摸索着來到新搬遷的家,儘管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但熟悉的笑臉,溫暖依舊。一走進去,就有一種親切,靜謐的感覺。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喧囂,剛纔的心境有多煩擾,如今一切都回歸了平靜。

空氣中盡是祥和的味道。幾張擺放整齊的桌子,一率鋪着藏青色的桌布,感覺質地不錯,柔軟地垂着,幾乎碰到地面。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桌上放着的仍舊是那本熟悉的書--《慧心淨語》,它似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又似一汩清泉洗滌我們內心的塵埃,讓我們的心越發變得柔軟,澄清,明亮。能夠抵擋這個浮躁社會的誘惑,不被各種各樣的慾望困頓雙腳,從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有人說,這樣的地方會使人變得清心寡慾,一如一個整天吃齋的女子,一臉肅然,整個人寧靜得似一面冰冷的鏡子,太寡味,不惹人喜歡。

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活力,燦爛奔放才魅力四射。修煉成一個淡淡的女子,無聲無息地綻放,沒人會來觀望,只能孤芳自賞。可我喜歡這樣的安靜,這種純淨,神聖的氣息,宛如一片幽香飄浮,令我陶醉。

與以往的讀書會相比,今年的形式更爲豐富。除了讀書,談心得體會,還播放了感人的動畫片,教授了手語歌曲。短短15分鐘的影片,剛播放不久,淚水就不聽使喚地淌了下來,如一條涔涔小溪,汩汩地向外流淌。

《父與子》的故事,並不陌生,但真正用心聆聽,領悟還是首次。父親用寬大的手掌攜起兒子稚嫩的雙手,一點一滴地教給他知識,教會他成長。堤岸還是那條堤岸,來來回回地走了無數次。

從春天走到冬天,從青年走到暮年。父親,一天天地老去,皺紋一條條增多,身軀日漸佝僂。長長的堤岸,對他來說,越來越遙遠了,當他駐着柺杖,彎着脊背站立風中,茫然注視遠方,等待兒子的歸來時,那樣的場景,着實讓人心酸。

孩子,永遠是父母內心最大的牽掛,而我們面對日趨老去的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又有多少呢?就如影片中的兒子,小的時候整天纏在父親身邊,長大成人後就很少再回來探望。往家裏寄的信,父親無力去取,塞滿了整個郵箱。而遠方的兒子卻還以爲自己對父親的關心一如既往地滿溢着,殊不知真正滿溢的,只是那個破舊的郵箱。好好地愛我們的父母吧,因爲他們給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彷彿一樹幽然綻放的玉蘭花,泛着淡淡的清香,讓我頓生出千般寸腸繞指柔,只爲隱隱約約使我寧靜的喜悅。慈濟這個溫暖安靜的家,我會常回來看看。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4

新的一年永遠的停留在了記憶裏,停留不了的,是我們漸漸長大、而他們卻慢慢老去的腳步。

去年,我離開了學校參加了工作。回家看到的爸爸媽媽還是和往常一樣,用洋溢着的喜悅,掩飾臉上的那份心力交瘁。爸爸一如既往的給我們發着紅包。給爺爺奶奶各一個壽比南山包,給媽媽一個幸福包,給妹妹一個金榜題名包。我沒敢再接爸爸的紅包,因爲我已經工作了。不過幾秒後,我妥協了。

不管你長多大,都是我長不大的兒子,這個紅包你得拿着。

從來聽爸爸的話長大,一時語塞,之前想好的理由,像張白紙。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媽媽克着爸爸,爸爸克着我,妹妹最聽我的話。

常回家看看。

這是我的包,一家人的心願。

以前爸爸經常鼓勵我走的遠才能看的廣。所以我跨了很多的省,去了離甘肅很遠的東北,一年一年過去了,我發現從剛開始爸爸很久打一次電話給我,到後來爸爸打給我的電話比我打回家的次數漸漸多了起來。再到畢業之前,爸爸更是很堅決的要我回甘肅工作。

那時我開始知道,不老男神也會老,經常不見兒女的父母老的更快,每次回家都能清晰的感覺到爸媽變老的痕跡。

聽話的孩子最孝順。我一直牢牢地記着,一直做着最聽話的乖孩子。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已不再是孩子,所以長大後發現,我一點也不孝順。這次回家,特意給爸爸買了塊好一點的手錶,第二天在外婆家,就聽到爸爸在路上見熟人就拿出來炫耀,這是他兒子買給他的。

驀然間一股辛酸劃過心頭。我所瞭解的爸爸,是倔強的,一個人決定着家裏大大小小的瑣事。我所瞭解的爸爸,是大男子主義的,是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誇我的。這真的是我所瞭解的爸爸嗎?那晚,重複循環播放着陳奕迅的《單車》,失眠在兒時的回憶裏,重溫着我錯了的二十年。

常回家看看,給爸媽一份驚喜。回家,是爸媽最願意看到的禮物。

年,用心陪着纔是年。過年,過的不再是年,是給期盼重逢的爸媽一劑安心藥。這次回家後我沒有在聊天的時候玩手機,沒有再嫌他們嘮叨,靜靜地品味着話裏的暖意。我也再沒有在吃飯的時候說哪個菜淡了,哪份肉鹹了,一口一口品嚐着飯菜裏的辛勞。那一天,我們重新玩了我們小時候過年一起玩的撲克牌,輸一次在臉上畫一筆,看着臉上的模樣,妹妹笑的直不起腰,爸爸笑的直叫受不了。那一天,爸爸沒有阻止我喝酒,我們一起抿了點小酒,東拉西扯着工作內外的事情,東倒西歪的睡着了。

擠擠時間,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的人生感悟 篇15

不論你在哪裏,飛得多遠多高,別忘記回頭看一看家的方向,那裏永遠都爲你留着一盞燈,燈下坐着愛你的人;不論你在哪裏,混得多好多差,別忘記回頭看一看家的方向,那裏永遠都爲你留着一碗飯,碗裏都是你最愛的吃的菜;不論忙不忙,在遠方的時候,別忘了打個電話回去,你是他們永遠的牽掛。

我和爸媽每週打電話的習慣始於初一的時候,他們倆跑到深圳打工,留我一個人在家讀書,那時候的我很想很想他們,恨不得一天到晚都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回來陪我。可是,姐姐總是勸我不要打太多電話。

“爸爸媽媽現在年紀大了,鄉下的體力活他們幹不了了,必須到外面去試試。”

“可是,我真的很想他們啊,我一個人在家很難過,你也不在家。而且,我在奶奶家,在學校都過得不開心,沒有人關心我。”

“那你更不能和爸媽說啊,他們也很想你啊,你說你過得不好,他們在外面更擔心更難過。”

“哦。”

雖然那時候忍着很難過,但我也試着減少打電話的次數,一個星期打一次,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大抵是希望他們在外省不用掛念我,不用爲我難過。

每次電話,我都會告訴他們村裏發生了什麼新鮮事,誰誰家女兒結婚了,我去喝了喜酒,有我最喜歡吃的雞爪、青蛙和黃鱔;班上老劉老師又說我不如你了,總是說:“虧你是你老媽的女兒,你媽媽那時候在我這背書,第一節課上的,下節課就能背,你都一個星期了還背不熟。”物理老師就說:“你確定你是劉甘霖妹妹嗎?你姐物理可比你厲害多了。”然後我就在電話這邊很是誇張的牢騷:老媽啊,我太可憐了,天天都被她們說;

老媽就會說她那邊發現什麼好玩的地方了,離小區很近的那個廣場晚上總是很熱鬧,有跳廣場舞的,有促銷活動的。老爸每次都會在電話裏吹牛,雖然我知道他肯定是吹牛,但還是很配合的一驚一乍信以爲真,逗他樂,就像是相聲裏的捧眼。雖然都是雞皮蒜毛的小事,但每次和他們聊電話,我都很開心。

但是父母對於兒女總是敏感的,他們也慢慢發現,我並不是什麼事都和他們說,他們的乖女兒也學會了藏心事。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都不會點破。

不過一週一次電話的習慣,十年來沒有變過,以至於中間有偶爾忙着大考複習忙忘記了,爸媽就會打電話過來非常擔心的問我:“是不是最近很忙啊?還是遇上什麼事不開心?有什麼自己心裏解不開的事,可以和我們說,畢竟我們是過來人,有些事情還是可以給些建議的。”

聽着電話那邊焦急的聲音,我似乎都能看到爸媽憂慮的眼神,免不了責怪自己讓父母擔心了,再怎麼忙也不應該沒有時間和爸媽打電話的。後來即使很忙,我也會打個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忙,就不聊太久,爸媽也很能理解。

工作以後,我仍然每個星期和他們打電話,聊聊辦公室的開心事,聊着我又發現特別和我胃口的新食物。其實,生活中並沒有太多的新鮮事可以說,但是我總希望他們能開心點,不必天天裝着手機卻從來不想。

我喜歡聽着他們接電話時,聲音裏透出來的歡快,想着他們臉上舒展開的皺紋,眯着的眼。爸媽每次接電話的時候,都很開心,說話的聲音都會比平常大上一些。

父母都是無私的,他們的要求很少很少。當你還小的時候,他們只希望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快快長大;當你大了,渴望着外面的大世界,遠離家鄉的時候,他們也不敢束縛着你,只希望不論你飛得多遠,要記得不開心時,可以和他們說,你的每一個電話都是他們的幸福。

所以,若是做不到常回家看看,也要記得常常打電話回家,哪怕只是嘮嘮家長裏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