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古代養生人生格言60句

本文已影響 1.41W人 

1、 生從十三:虛、無、清、淨、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養生之道在於遵從十三條要旨。這就是:心無雜念,恬淡於世事,內心清潔無染,俗念淨除,謹小慎微無過失,寡慾無貪,心柔不逞強,甘作弱者之心,自視不卑不亢,減損太過的言行,知時達務,順四時之變化,秉性謙和,崇尚儉樸。

古代養生人生格言60句

2、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慾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一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裏充滿着各種嗜慾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欲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

3、 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行爲正直就不會遭遇禍害,不遭遇禍害就能安享天年。

4、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鬥毆;等到年老了,血氣已衰,要戒貪心。

5、 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無恚嗔之心……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爲務,以自得爲功。意志清閒而少慾望,心緒安詳而無懼怕,無怨恨憤怒之心,思想上沒有憂患,以恬談愉快爲本,以自得其樂而功。做到這些多可使“形體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壽延年。

6、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其且多且治。敬愛他人的人之所以能長壽,是因爲他(她)對外沒有貪慾,身心清靜無爲無邪,心態平和而不失中庸之道,能效法天地間包容萬事萬物的美德而修其身心,所以他(她)們才得以多壽,得以制約本人的言行使之符合社會和法紀的需要。

7、 凡心靜則神悅,神悅則福生,人能化毒性以救死。養喜神以延年,必去身災兼除人患。凡是心平靜就會使神愉悅,神愉悅就會有福氣降臨,人可以化解惡事件挽救死亡。養快樂之神用以延年,一定可以去掉身體的病災和人事的禍患

8、 聖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善於養生的人常不易受外界事物的驅使而莫衷一是,也不會被七情六慾擾亂其平和的心理本性。

9、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情志悠閒而少慾望,心神安寧則無所畏懼,形體勞動而不疲倦,氣調和順暢,則各種願望都能得到滿足。

10、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髒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語溢,多喜則妄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多思慮則心神不安,多思念則意志渙散,多貪慾則神志昏迷,多勞動則形體勞累,多話語則中氣短乏,多笑則五臟受損,多愁則心被牽制,多樂則語言嘮叨,多喜則神昏顛倒,多憤怒則渾身血脈不安寧,多嗜好則執迷不悟,多憎惡則身心憔悴沒有歡樂。

11、 若能攝生者,當先除六害,然後可以延駐。何名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屏虛妄,六曰除沮妒。六者若存,則養生之道徒設耳。如果要養生,當先除去六害,然後才能延緩衰老。什麼叫除六害?一是淡薄名利,二是禁絕歌舞色,三是看輕

首頁 上一頁 123456 下一頁 尾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