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初中生語文閱讀題之童年作品分析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小說對他的逃學寫得非常生動具體。但本章的重點內容還是外婆給“我”講父親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初中生語文閱讀題之童年作品分析

1914年俄國作家梭羅古勃在《作家日記》中談到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時寫道:“我邊讀邊感到遺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爾斯泰那充滿芬芳氣息的童年。相反地這裏卻是打架、鬥毆、鞭撻……簡直是一種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確,整篇《童年》中所描繪的是一種濃厚的'、色彩斑斕的、離奇的難以形容的生活。

那段生活,彷彿是由一個善良而且極端誠實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講出來一個悲慘的童話在那種黑暗生活中,殘酷的社會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錯了一點事,要脫掉褲子捱打;父子兄弟間爲了分家,吵架鬥毆,甚至打得頭破血流;外祖母毫無過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腳踢;米哈伊爾舅舅爲了尋開心,用燒紅的頂針捉弄老匠人格里戈裏;母親跪在地上請求繼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繼父卻用他穿着靴子的腳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裏爲外公幹了一輩子活,當他雙目失明,喪失勞動能力時,卻被趕出染坊,流浪街頭乞食爲生;外公不但殘酷剝削工人,而且六親不認,與老伴一起煮茶時,茶葉也要放在手心裏細細數過,生怕自己吃了虧。

最後,又把老伴與外孫趕出家門,讓她們自謀生路。但儘管作品中描寫了那麼多慘不忍睹的慘事與醜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陽光透過雲層一樣放射出了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主人公阿廖沙沒有被艱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奮鬥拼搏,衝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帶上了積極的色彩。

總結:作者高爾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說明:“每當我回憶起俄國令人壓抑的齷齪野蠻的生活,我常常問自己:這種醜陋的行爲有必要去寫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