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

爸爸媽媽在我心中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讓學生懂得爲什麼要感恩父母。

2.學生學會如何去感恩父母,體諒父母關心父母,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教學重點:

孩子理解父母的愛,感恩父母。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去感恩父母,並付諸行動去體諒父母關心父母。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孩子們,在這個世上,我們最親的人是——(爸爸媽媽),最疼愛我們的是——(爸爸媽媽),最值得我們信任的是——(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最愛、最值得信任的人,他們用無微不至的愛呵護我們的成長。這份愛,像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這份愛,像路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播放視頻兒歌“我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學生看完談感受。

二、新知講授

活動一:我們都愛父母

教師:父母是我們最愛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過同樣的感受嗎?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麼還沒回來呀?

例:看到媽媽難受的樣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媽媽分擔一點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媽媽能回來看我們嗎?我想他們了。

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活動二:我們瞭解父母嗎?

教師:你瞭解父母什麼?通過哪些方法可以瞭解父母呢?

學生交流:我是問了外婆才知道媽媽的生日。

學生交流:我爸爸是種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種的西瓜又大又多!

學生交流:我媽媽喜歡吃蔬菜,這是我平時觀察到的。

學生交流:我爸爸愛運動,只要一有空就帶我去踢足球。他常說:“運動使人健康。”

教師:我們瞭解父母嗎?(課件出示教材第74頁的“我爲父母寫檔案”)

請同學們拿出課下調查結果“我爲父母寫檔案”,給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師:從父母的小檔案中你有什麼發現和感受?把你的發現和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交流:媽媽做鐘點工,一天要做好幾家。爸爸開出租車,別人回家吃飯時卻是爸最忙的時候。遇上颳風下雨就更不用說了。爸爸媽媽真辛苦。

學生交流:……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父母爲了我們,爲了家庭這麼辛苦,我們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滿文軍演唱的歌曲《懂你》)

師:同學們,你們聽完這首歌有什麼感受呢?

生:父母對我們的愛恩重如山。

師:從小到大,父母爲你們做的事數也數不清,生病時,父母對你悉心照料;犯錯時,父母對你諄諄教誨;失落時,父母給你鼓勵……點點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對你們的愛,父母的愛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母愛似針,父愛似線,一針針一線線把親情串聯。”是啊,無論我們長多大、無論我們走多遠,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都要牢記心間。

二、活動三:愛父母,在行動

教師:我們都愛自己的父母,你爲父母做過什麼呢?

學生交流:幫媽媽做家務;陪爸爸聊聊天……

教師:打開電子教材P75頁,讀一讀“楊敏的日記”。說一說楊敏是如何關心父母的,讀完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交流:自主閱讀思考。

教師:我們既要有關愛父母的心,也要有關愛父母的行動。

教師:閱讀電子教材P74頁“愛的味道”。奇奇關愛父母有哪些表現?想想你平時是怎麼做的,還可以怎麼做。

學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幫爸爸捶背;媽媽煩心時,我會……

教師:愛父母並不是說要對父母百依百順,這種愛也表現在對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評上。

你可以用什麼方法幫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習慣呢?

學生交流:我和媽媽監督爸爸戒菸;媽媽不愛運動,我每天陪媽媽跑步……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最愛、最值得信任的人,他們用無微不至的愛呵護我們的成長。這份愛,像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這份愛,像路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2. 認識到家鄉在發展過程中的美中不足,堅信家鄉的將來更美好,樹立初步的科學發展觀。

3. 行爲與習慣:制止破壞家鄉環境的人和事,保護家鄉的山山水水。

4.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調查、訪問、參觀和辯論等,認識到家鄉的變化和發展,積極地爲家鄉獻計出力。

(2)從身邊的人、事物出發,用多種感官觀察、調查、體驗、對話,感悟家鄉的發展,獲得對家鄉變化的真切感受。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瞭解家鄉的過去,認識家鄉今天的變化。

(2)認識到家鄉在發展過程中的美中不足,堅信家鄉的將來更美好,樹立初步的科學發展觀。

2.難點

從身邊的人、事物出發,用多種感官觀察、調查、體驗、對話,感悟家鄉的發展,獲得對家鄉變化的真切感受。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師:孩子們,今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在這樣的環境中給大家上課,老師忍不住想給你們放兩首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2.播放第一首歌曲《南泥灣》。

3.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

4.指名回答。

5.播放第二首歌曲《誰不說咱家鄉好》。

6.提問:這首歌表現的是什麼情感呢?你們聽出來了嗎?

7.學生自願起立回答問題。

8.師小結:第一首歌表達的是南泥灣這個地方的變化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首歌表達的是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認爲自己的家鄉是最好的。可見,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們都很熱愛它。

【設計意圖:利用歌曲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本課的知識。】

二、走進家鄉,體會變化

1.課件出示學校門口的照片,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2.學生都能認出是學校大門口。

3.課件出示幾年前學校門口的舊照片,提問:你能認出來這裏嗎?

4.學生剛來學校不久,可能認不出來這是咱們學校以前的老照片。

5.學校門口的變化這麼大,那在同學們的眼中,這幾年你們家鄉的變化又是怎樣的呢?你們身邊有哪些新鮮事呢?

6.學生利用圖片、視頻等,介紹身邊的新鮮事。(可從樓房、街道、環境、衣食住行、人的觀念、交流方式等方面進行敘述)

7.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家鄉正在飛速發展,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黨和國家帶給我們的。

8.同學們蒐集了很多家鄉變化的資料,現在就讓我們利用這些資料做一份手抄報,表達一下我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吧。

9.學生分組完成手抄報。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變化引入話題,引導學生切身感知家鄉的變化並表述家鄉的變化,鍛鍊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鞏固認識,讚美我們的.家鄉

1.從同學們的表現中,我也親身體驗到了家鄉的變化,我爲自己家鄉有這麼大的變化而感到驕傲。今天老師也去拍了些照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家鄉的美麗風景吧。(課件出示照片)

2.師生共同欣賞照片,感受家鄉的美麗。

3.你們想不想用畫筆描繪一下這麼美的家鄉風景呢?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把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家鄉美景描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吧1

4.學生拿起畫筆描繪家鄉美景。

5.在班內舉行畫展,全班共同欣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家鄉的變化,欣賞家鄉的美景,體會家鄉的可愛,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四、特色展示,繼承家鄉的傳統

1.師:同學們,你們在蒐集家鄉變化資料的過程中,有沒有注意到周圍的哪些東西是沒有變化的呢?

2.課件出示家鄉遺留下來的一些傳統東西。

3·師生共同觀看課件,認識課件中展示的家鄉特色。

4.同學們,你們看到過這些東西嗎?

5.學生回答。

生1:我見到過糖畫,還買過呢。

生2:我聽奶奶唱過戲,奶奶還教過我唱呢。

生3:我轉過小吃一條街,吃了很多家鄉的風味小吃。

生4:我外婆的手可巧了,她會剪各種各樣的窗花。

……

6.那你們誰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熟悉的家鄉特色呢?

7.學生展示地方戲曲、剪紙等。

8.同學們說得很好。雖然家鄉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但是剛剛我們看到的這些傳統東西卻保留了下來,並且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爲什麼呢?

9.家鄉變的是落後的、影響人們生活水平的地方,而這些傳統的家鄉特色能對人們產生好的影響,所以它們被保留下來。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讓學生感知家鄉傳統東西的魅力,意識到這些東西應該被保留下來;理解家鄉發生變化的是什麼,意識到家鄉的可愛。】

五、反思感悟,期吩美好

l師:我們的家鄉發生了這樣巨大的變化,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總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出現。(課件出示一些因環境污染帶來不良影響的圖片)

2.師生共同觀看圖片。

3.雖然我們的家鄉有這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家鄉會越變越好。那麼,你們希望我們的家鄉變成什麼樣呢?

4.學生分小組討論。

5.師巡視,隨機指導學生。

6.學生在班內彙報交流。

小組l:我希望污染的河流變得清澈。

小組2:我希望家鄉的垃圾污染得到治理。

小組3:我希望家鄉的空氣可以遠離霧霾。

小組4:我希望擁擠的交通變得通暢。

7.孩子們,你們的想法很好,對家鄉充滿深切的期望,我也相信家鄉一定會越變越好的。

8.現在,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希望整理出來,寫成一封信,投到市長信箱,表達一下我們的小小期盼,希望政府可以幫助我們把希望變成現實。

【設計意圖:讓學生意識到,任何的變化都有它的對立面,我們要重視它給人們帶來的有利影響,盡力去消除這些不利因素,初步建立科學的發展觀。】

六、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家鄉在變,家鄉的人也在變。而這些變化反映了家鄉的發展和進步,凸顯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作爲拳來家鄉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從小關心家鄉的發展,爲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

板書設計

家鄉新變化

走進家鄉,體會變化

鞏固認識,讚美我們的家鄉

特色展示,繼承家鄉的傳統

反思感悟,期盼美好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3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常見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災隱患、生活安全知識和技能,遵守規則,預防事故的發生,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

2.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

瞭解常見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災隱患、生活安全知識和技能,遵守規則。

教學難點:

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平安出行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在你外出時,父母經常叮囑你的是哪句話呢?(生:遵守交通規則。)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課件:辨別圖中人物是否遵守了交通規則

說說圖中的人物遵守了什麼交通規則或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2.教師:這些行爲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又該如何避免呢?

3.小貼士:據統計,20__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約2800名15歲以下青少年死亡。由於缺乏交通安全知識,因交通事故造成傷亡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要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保證交通安全,平安出行呢?

生1:聽從交警叔叔的指揮。?

生2:認識交通標誌。?

生3:學習交通知識。

生4:遵守交通規則。?……?

5.播放視頻:交通知識知多少

多媒體顯示交通信號、標誌、標線等,讓學生辨認。並講授了很多交通知識,從事故的發生原因,到小學生應該注意的交通事項。

6.教師小結: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記住這些交通知識,到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去體驗交通知識,從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親身經歷的事故中去感悟交通知識,並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本地交通秩序在哪些地方還需加強。?

7.閱讀故事《對酒駕說“不”》

討論:你知道酒駕帶來的危害嗎?如果你在場,會怎麼勸說這位爸爸呢?

8.鏈接知識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有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生齊讀)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些什麼?(自由彙報)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時刻注意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學會保護自己。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爲,並形成主動規避安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課本知識及相關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識。

3.認識到生活中的危險是可以積極行動去避免的,培養安全意識和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爲並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應對危機情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說說你從視頻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二、結合事例分析安全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56頁“相關鏈接”的內容)

師:游泳是我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然而,溺水的悲劇常常在我們身邊發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生1:私自游泳,無家長或老師帶領。

生2: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生3:擅自下水營救他人。

2.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得很對!學習游泳應該由家長帶領去規範的場所,要有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保護,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發現有人溺水時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該立即大聲呼救,或者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同時還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才能讓你遠離溺水的危險。

3.請同學們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說說游泳時還要掌握哪些小技巧。

生1:游泳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生2: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溼身體,適應水溫。

4.教師小結:

同學們要記得,學習游泳應該由家長帶領去規範的場所,要有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保護,同時還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這樣做能讓你遠離溺水的危險。

三、視頻播放:游泳安全須知

教師多媒體展示相關材料,向學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識。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錄像,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達成情感認同,形成防火意識。知道撥打“119”火警電話。

2.通過了解火災逃生辦法,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3.通過對火災事件的瞭解,知道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通過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爲並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火災視頻,感受火災的危害

1.交流觀看視頻後的感受

2.說說你遇到火災時會如何自救

二、瞭解火災自我保護的方法

1.教師:火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災難,學會火災時的自我保護求救和避難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2.你都知道哪些火災時的自我保護求救和避難逃生的方法?

生1:煙霧較大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溼的衣物等,彎腰向安全出口走。

生2:如果逃生路線被大火封鎖,要退回室內,儘可能密閉戶門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出求救信號或打電話向外面的人求救。

生3:從疏散樓梯轉移,不要乘坐電梯。

生4:在戶外遇到火災時,選擇逆風路線逃生,尋找開闊的平地或河流躲避。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滾或用水、土壓滅火苗。

3.教師:很多火災是由有些人的疏忽大意或僥倖心理引起的。那麼,怎樣防患於未然,避免火災的發生呢?

生1:冬季取暖,易燃物應與火源保持安全距離。

生2:在房間內,陽臺上、樓道中不能燃燒東西,更不能燃放煙花爆竹。

生3:在郊外,不要隨意亂燒草垛、秸稈和落葉等。

4.小組交流討論:學會應對——假如身邊發生了以下緊急情況,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1)炒菜時油鍋起火了

(2)放鞭炮點燃了草叢

(3)家裏電器插座老化、冒火花

三、播放火災演練逃生視頻,介紹遇到火災時的應對措施。

四、模擬撥打“119”火警電話

1.課件出示打火警電話“119”的要求

2.分小組練習撥打電話

3.小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爲,並形成主動規避安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課本知識及相關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識。

3.認識到生活中的危險是可以積極行動去避免的,培養安全意識和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爲並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應對危機情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二、找一找(課件出示圖片)

師:危險一旦發生,可能對我們造成身體傷害,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請同學們找找圖中有哪些安全隱患。

生1:居家安全中,插座可能會漏電。

生2:校園安全中,樓梯裏面嬉戲打鬧非常危險。

生3:交通安全中,不遵守交通規則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生4:戶外安全中,在高壓線旁邊放風箏容易觸電。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每時每刻,我們要將“安全”二字牢記心中,還要注意一些生活中其他的安全隱患,如家庭煤氣燃氣泄漏、路過建築工地應警惕高空落物、公交車到站時下車小心踏空、忘記關閉電器導致火災等。

三、安全問答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就能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課件出示案例)

1.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2.課堂小測驗。

下面請同學們做一做教材第61頁的“安全問答”吧!看誰能順利過關,全部做對?

下列答案中屬於遵守交通法規的行爲是( )

A、穿越隔離帶。

B、在機動車道上玩滑板。

C、上車後繫好安全帶。

電器使用

家用電器正在使用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溼手插拔電源插頭

B、用溼於更換燈泡

C、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不隨意搬動

燃氣搶險

家庭中如果燃氣泄漏,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到燃氣味時,立即關閉燃氣閥門並開窗通風。

B、聞到燃氣味時,立即打電話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C、用打火機照明或者打開電燈,檢查漏氣位置。

電梯求生

被困在電梯中應採取的正確行動是( )

A、將門扒開脫險。

B、從電梯頂部爬出脫險。

C、按響應急警鈴或打電話求救,等待救援人員。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嘗試自己定班規,體會班規是建立在班級需要的基礎上。

結合定班規的過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善於發現問題,並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嘗試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

教學輔助

多媒體

執教者

張偉

教學過程及環節

備註

一、激趣導入。

1.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要遵守的規則?

2.這些規則有什麼作用?舉例說明。

3.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爲了規範我們的言行,讓我們班集體越來越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小醫生,診斷班級病情,並對症開方制定我們的班規。

二、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班的圖書角吧!

1.你發現圖書角里有什麼問題存在嗎?書越來越少,書弄髒弄壞,我想看的書被別人拿走了……

2.小結;這麼多的問題,你們想怎麼解決呢?

3.學生交流。

4.小結;是呀,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可是當我們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發生衝突時就要互相協商,制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規則。

5.爲了方便同學們借書,我們來制定圖書管理規則。

6.學生討論交流。

7.小結學生的交流,並寫出學生說的圖書管理規則。

三、規則大家定。

1.從制定圖書管理規則中,你知道規則該如何制定嗎?

2.小結補充;規則要大家協商,要簡單明白,切實可行,這樣才便於大家遵守。

3.除了圖書規則外,你覺得我們班還有哪些地方要定規則呢?請你們當一回小醫生爲我們班診斷一下。

4.學生交流。(上課,發言,課間,亂扔.........)

5.同學們的診斷很準確,很會發現問題,那我們又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6.既然同學們同意定規則,那我請同學們繼續做小醫生,對症開方。

7.分組討論,制定班規。

8.小組代表介紹制定的班規。評選最好的作爲我們的班規。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能逐步養成說到做到的好習慣。

2.知道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誠信的故事,從中受到啓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敬佩。

3.瞭解說話算數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也努力成爲一個講誠信的人。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收集故事中體會誠信的重要性,通過角色扮演在幫別人改正說話不算數的毛病過程中自糾身上存在的失信問題並改正。

教學難點:充分理解說話算數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也努力成爲一個講誠信的人。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收集關於失信的小故事

2.教師準備:教學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同學,大家都叫他“愛保證?

2.你們發現了什麼?他是個怎樣的人呢?

3.如果你是他的同學、老師、家人,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4.出示課題:說話要算數

二、結合生活說說身邊的“愛保證”

1.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過並沒能做到的保證,談談但是自己的心情如何。

2.小組排代表交流

小結:當我們在做保證時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當我們答應了別人,就要盡力去做到。

三、探索傳統文化中的守信與失信

1.交流收集到的失信故事

a.聽“食言而肥”的故事

b.看視頻《西遊記》第八十一難“通天河遇竜溼經書;

2.你還收集了哪些關於失信的故事,在小組內交流。

3.從故事中得到的啓示

a.失信的害處有哪些?

b.失信於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傷害?

c.失信於人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傷害?

總結:從古至今,失信於人害人害己,我們可千萬不能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四、面對說話算數的.人,我們的態度

1.情景劇表演:張青和李媛是好朋友……雖然李媛沒能和張青一起看話劇,但是張青覺得,李媛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

a.你認爲李媛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嗎?爲什麼?

b.你的生活中有說話算數的人嗎?講一講他們的故事吧。

2.誇誇這些守信的人

a.出示守信的成語故事,請小朋友誇誇他們。

總結:上了這堂課,你覺得守信重要嗎?說話不算數只會給我們帶來害處,而守信卻能帶給我們尊重,如何選擇一目瞭然。

第二課時

一、回顧“愛保證幫他改正

(一)回顧“愛保證”的行爲,瞭解他說話不算數的真正原因

1.看圖片,討論愛保證爲什麼總是說話不算話?

2.面對誘惑你該怎麼做呢?

3.如何才能不忘記自己的承諾?

(二)故事交流會

1.以小組爲單位,自我分析自己說話不算數的經歷:當時怎麼想,怎麼做?

2.小組排代表交流

(三)小結過渡,隨機板書

小結: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誌。一旦對他人作出保證,就要想辦法盡力完成。

二、對自己說話算數,制定合理計劃表

(一)辯一辯

1.聽張明和徐強的故事

2.討論如何看待兩人不同的觀點。

(二)情景劇:張勇的故事。

1.如果你是張勇,你怎樣做到對自己說話算數。

2.製作“整理房間時間表匕

(三)從故事中得到的啓示

1.學習制定合理的時間表並遵守它

總結:我們不僅要對別人說話算數,也要對自己說話算數。

板書設計:

抗拒誘惑

說話要算數

請人監督

及時記錄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6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成長的含義;

2、注意成長過程中自己的進步;

3、學會感恩父母;

4、感受成長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與過去的自己對比,認識到自己的成長,正確的認識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學會感恩父母。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辛勞以及自己的進步。對自己一天天長大確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學會感恩父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坦然面對成長。

【教學重點】

1、瞭解成長;

2、感受成長的快樂。

【教學難點】

感恩父母,坦然面對成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幼兒成長視頻,使同學們意識到自己成長的過程。同學們,我們都是像視頻中的小朋友一樣一點一點長大的,從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到現在會思考會歡笑,同學們成長了很多。同學們發現自己的變化了嗎?

教師總結出:是的,同學們每一天都在成長,幾乎每一天都有變化,每時每刻同學們都在長大。今天我們共同走進《我在長大》。教師板書課題:我在長大。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同學們的變化:

同學們,你們認識到自己與從前的不同之處了嗎?說一說自己有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老師今天帶來了小紅花,看哪個小朋友說的最多說得好?我就獎勵他一朵最美麗的花朵,想不想

1、同學們說自己的變化。

2、評論,獎勵獎勵小紅花。

3、老師小結:很好,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變化,鞋子小了,長高了一點,褲子短了,這些變化雖然很小,但都是同學們長大的證明。

活動二、小時候的我:

1、同學們現在長大了,那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嗎?我相信同學們家裏肯定有很多同學們小時候的'東西,小時候的玩具,小時候的照片。同學們願不願意給其他同學看看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展示一下同學們小時候的照片吧。

2、同學們展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3、老師總結:看看小時候的照片,玩玩小時候的玩具,再看看自己今天的模樣,多有意思啊。

活動三、我的進步:

1、隨着同學們長大,同學們很多事情也做的越來越好了,字寫得更漂亮了,讀課文更有感情了。同學們還發現自己有哪些進步?

2、同學們說自己的進步。

4、老師:同學們的本領一天比一天大,知識一天比一天多,老師真爲你們的進步高興。

活動四、我懂事了:

1.老師:同學們長大了,也會變得越來越懂事,我們可以爲別人着想,替別人做點什麼了同學們在家裏有沒有幫爸爸媽媽做過事情?說一說。

2、同學們積極回答

3、老師總結:同學們真棒。同學們這麼懂事,爸爸媽媽一定很開心。我們的成長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報答。經常對爸爸媽媽說:“您放心,我長大了!”是最讓他們欣慰的話。

4、老師:除了爸爸媽媽,我想同學們一定幫助過其他人,同學們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5、同學們積極回答。

6、老師:同學們真的長大了,可以幫助別人了,老師爲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以後可以繼續幫助別人。

活動五、我在長大:

老師:同學們在不停的長大,也在不停的進步。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健康成長,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實踐作業:問問身邊的大人,自己是不是懂事了,把他們的回答收集起來看看自己有哪些變化。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7

一堂好課,必須學會好好去設計,這就如我們要建一幢美麗的建築,我們必須要做好圖紙的設計,這是第一步。沒有高端的設計,想要有一堂好課,幾乎不可能。接下來,就我所閱讀的教案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一、教學設計不完整

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完整的教學設計應包含課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教什麼的問題。

從這些教案結構來看,教學設計都不完整,大部分都缺課標解讀、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甚至還有的教案沒有教學目標。從內容上看,我們不難發現部分教案出自於網絡,部分教師依賴網絡上的教學設計,沒有自己對文本的個性解讀與問題設計,沒有自己獨特的思考。

教學設計不規範,是我們平時的教學設計中常犯的錯誤。在參加這次培訓前,這樣系統完整的教學設計我從沒有做過,以前的教學設計都是參照已有的教案完成,缺乏主觀思想,也沒有形成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

二、目標設置欠準確

部分教案目標沒有細化到課時目標,在教案中有所呈現,但呈現的形式不夠合理和科學性。

有的教學目標依然沿用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培訓學習後,我們都知道,這種目標的分條設定,割裂了教學的延續性和統一性,是不科學的,例如,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朋友 新夥伴》:1.情感與態度:進一步熟悉老師和同學,表現對老師和同學的喜愛。2.行爲與習慣:養成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的良好行爲習慣。3.知識與技能:學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4.過程與方法:嘗試在遊戲活動中進行探究,掌握與人交流的方法。

有的教學目標沒有細化到課時目標,每一個課時的`目標,要以課程標準爲指導、立足於大單元視角、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定,目標不需要多,但能體現層級思維,逐步推進。

三、環節設計缺乏邏輯

有些導入的設置不知所云,目標指向不明確,前後環節沒有邏輯。有效的教學邏輯應當使教學過程具有系統性和層次感,並有助於形成良性的互動與對話。教學過程選擇的行爲與方法應符合科學規律,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方向,將教學內容簡潔地、有條不紊地體現層次、步驟、結構,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

四、板書設計太隨意

黑板是各個學科通用的工具,板書是普遍採用的手段。它的存在是爲了彌補講授的不足,相當於是“微型教案”,板書的設計和運用的優劣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

這些教案大部分沒有板書設計,沒有重視板書。只有其中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自己會整理》這篇教案的板書設計比較科學,簡練地、系統地體現了教學內容,體現思維的層級、遞進。

五、反思

綜上所述,我認爲這些教案中存在的問題是平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常犯的。作爲一名教師,撰寫教案是最基本的能力,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首先,態度很重要。熱愛教育,認真備課,不隨意,要在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識上下功夫。其次,認真研讀課標。教案設計差強人意,究其原因,還是不熟悉學科課程目標,沒有指導思想。再次,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常學常新,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豐富知識儲備,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讓自己走在學科教學的前沿。最後,做到日常反思。這就需要我們每次上課後反思自己教學設計,哪些地方有效,哪些地方有疑惑,形成文字,促進思考和學習。

  金沙教育研究院 羅釗雪

  20xx年8月11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但是學生對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本質、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國方略之間的相互關係,並沒有系統的認識。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懂得依法治國的含義、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同時,本節課又是在學習了第二課“樹立憲法知識”之後,所以學習這課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對崇尚憲法的深入理解,又爲以後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了一定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雖說已經具備了一些認識問題的經驗,但是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還不強;而且針對治理國家,學生雖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經驗,但學生對這些知識僅僅停留在一個表象階段,很多還模糊不清,而且學生從情感上也渴望瞭解關於治理國家的問題,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認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並自覺運用於實際生活,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但是,由於我所教班級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思維方式簡單,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同學生一起編寫課本劇,通過課上的展示、交流討論到課中的頭腦風暴及實踐平臺活動,使學習活動變被動爲主動,變枯燥爲生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樹立法制觀念;

(2)理解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意義,能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3)瞭解健全法律監督機制的.重要性,學會正確行使監督權。

2.能力目標: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及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學習,增強法制觀念;

(2)學會正確行使法律監督權,逐步樹立國家主人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及社區的事,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依法治國的含義、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2.教學難點: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認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並自覺運用於實際生活。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爲六個環節,貫穿教師教學流程和學生思維發展兩條線。首先是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這個環節的教學我首先向學生展示課本劇(師生共同創作的視頻),讓學生思考:爲什麼在斷案上欽差大臣說了算?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習興趣,點燃學生主動思考的熱情,從而爲引入本節課做鋪墊。

教師:古代的“法”,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也就是所謂的“人治”(“君王即爲法”)。

思考:是否有比“人治”更理想的治理國家的策略?

【設計意圖】引發思考,突破難點。

教師歸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究竟以何種方式來治國安邦,曾是無數政治家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問題。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的不斷髮展,當代國際社會普遍認爲,法治是最爲安全、代價最小,最能保證社會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二)對比分析、總結歸納。

首先我引導學生要想了解依法治國問題,(教案 ) 讓我們先來看看法治的內涵。

概念區分:法治與法制。

(PPT出示:法治——“法的統治”,相對於“人治”而言。法制——法律制度,相對於經濟、政治、文化制度而言。)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廣大人民羣衆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物、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從法治的內涵導出法治與法制的區分。幫助學生提升歸納總結能力,落實教學重點。

(三)小組學習、合作探討。

小組討論: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

教師出示三個問題:由誰來“依法治國”?依據什麼法?怎樣理解“治”?

由怎樣理解“治”,引導出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設計意圖】此環節展開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等三個問題的討論,得出依法治國的主體、本質及基本要求。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頭腦風暴、培養能力。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課本劇中的案情發生在新發地商品批發市場,又會是怎樣呢?讓學生對比課本劇中說到的“人治”進行思考。(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歸納:有法可依是前提條件,有法必依是不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違法必究要遵循“以事實爲依據,以法律爲準繩”。

當然,實行依法治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除要進一步加強、改進立法工作和執法工作外,還要進一步健全法律監督和機制,以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

我們中學生也是國家的主人,要學會正確行使法律監督權,逐步樹立國家主人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及社區的事,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通過討論分析,加深對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理解。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拓寬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當然,實行依法治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還要進一步健全法律監督機制,以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我們中學生要樹立公民意識,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五)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實踐平臺:透過發改委關於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徵求意見(視頻),看依法治國策略的實施。

教師歸納: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憑藉法治的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爲;同時,以德治國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治國方略,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及道德覺悟。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是以實踐平臺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依法治國策略是如何實施的。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感受政治學科的學科價值。當然,教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憑藉法治的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爲;同時,以德治國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治國方略,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及道德覺悟。二者相互聯繫、補充,緊密結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巧妙地滲透了辯證思維方法。

(六)小結反思,佈置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這節課的知識要點,並及時糾正學生語言表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後給學生布置作業,完成教材討論題。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9

父母多愛我

教學目標:

1.瞭解父母爲自己的成長付出了許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

2.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討,學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及養育之恩,並以恰當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

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愛,並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確溝通。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短片。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觀看一部短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片段)。

2.同學們,你們從短片中看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想法?

3.是的,我們每個同學從媽媽肚裏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再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直到現在已經成長爲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都浸透着爸爸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共同感受、回味父母的疼愛。板書課題“父母多愛我”。

二、新知講授

1.播放視頻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聆聽感受。

師: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談談父母的愛。

2.活動一:父母默默的愛

(1)教師: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爲我們做了些什麼?

(2)學生交流

(3)教師:父母爲我們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裏面都藏着對我們的愛。你能發現這默默的愛嗎?

(4)學生交流:學生思考自由回答。

(5)教師:打開教材P67頁,閱讀“媽媽喜歡吃魚頭”小故事。媽媽和外婆真的愛吃魚頭嗎?她們爲什麼這麼做呢?

(6)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7)教師:父母關愛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講給大家聽聽吧!

(8)學生交流:互動交流。

(9)教師:請同學帶着感情讀一讀“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香的,像鮮花;

媽媽的愛是甜的,像蜜糖;

媽媽的愛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

媽媽的愛是寧靜的,像藍天上的白雲;

媽媽的愛是柔軟的,像輕風和細雨;

媽媽的愛是溫暖的,像陽光和爐火;

媽媽的愛永遠在我的心裏。

(10)教師:在你眼中爸爸的愛像什麼?

(11)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三、教師總結

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父母對我們的愛,讓我們將生活中每個溫馨的鏡頭定格,重溫一下那些感人的瞬間。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古詩《遊子吟》)

總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體現了誰對誰的.愛嗎?

生:母親對遊子的愛。

師: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深沉而厚重,我們在父母的愛中一天天長大,無時無刻都感受着父母的愛。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二、多一些理解

1.教師:父母是愛我們的,但她們也有一些行爲和做法讓我們不能理解。你的父母有讓你不能理解的行爲和做法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有的同學認爲,父母有些行爲雖然讓我們不能理解,但也可能包含着對我們的愛。有的同學不同意這種說法你覺得呢?

4.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5.教師:說說父母有哪些行爲是你不能理解的?說一說具體的內容,你覺得應該如何改進呢?

6.學生交流: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7.教師:對父母需要改進的地方,要學會多和他們溝通,因爲他們是那麼愛我們。

8.教師: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委屈、傷心,有沒有想過父母也有委屈和傷心的時候呢?請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9.教師:打開教材P71頁“爸爸給東東的信”。如果你是東東,你會對爸爸說些什麼呢?你覺得自己的父母有委屈和傷心嗎?好好與他們談談心吧。

三、課堂總結

孩子們,父母從你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便用溫暖的雙手緊緊地抱着你們;從你們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每一件事都成爲他們心中的驕傲。這些極其平凡卻又深厚的感情無不體現着父母對我們默默的愛,但有時我們會不理解他們的行爲和做法,我們要學會理解父母的愛,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給彼此帶來的快樂和幫助,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

2.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選擇。

3.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朋友之間友好溝通;正確處理朋友間因想法、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的矛盾。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選擇。

2.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朋友之間友好溝通;正確處理朋友間因想法、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的矛盾。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友誼樹、毛毛蟲卡片、果實卡片。

學生:

1.每生一張卡片紙,帶好彩筆或顏料。

2.課前通過各種方式全面瞭解朋友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話題,喚醒生活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教師:歌曲欣賞完了,誰說一說這首歌的主題是什麼?

教師:你們平時喜歡交朋友嗎?爲什麼喜歡交朋友?

學生交流。

教師:剛纔大家都談了自己喜歡交朋友的原因。是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很多關係密切的人:我們離不開親人的關懷照顧;離不開老師的關心培養;但更多的還是來自朋友的幫助、扶持,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給我們以無私的關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好朋友的故事。

(板書課題:我們的好朋友)

二、趣味活動,體驗生活

活動一:好朋友推介會

教師:當老師把“我們的好朋友”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很多同學的心中一定涌出許多溫暖、快樂、激動、憂傷複雜的情感。請大家帶着你自己對“朋友”的感受,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間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你們各自都有什麼特點?完成表格。

我我的朋友我的朋友

最擅長的事

最喜歡的事物

最害怕的事

(學生填寫表格,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教師:大家表格填寫得這麼仔細,一定都有很多朋友。下面咱們做一個遊戲,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合剛纔填寫的表格,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好的朋友。重點介紹他的特點,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你的好朋友是誰。

(學生開始“猜朋友”遊戲)

活動二:讀朋友詩悟真摯情

教師:同學們,聽了大家的介紹,看了你們的展示,我真切地感覺到:有朋友真好!這些朋友都一樣嗎?

教師: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你的朋友像什麼?對你有哪些幫助呢?

(出示圖片:太陽、傘、書、圍巾、開心果、大海、星星等,如果沒有合適的,也可以自己想象)

(學生想象,全班交流)

教師:“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朋友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朋友都像一首小詩,讓我們用心去品味不一樣的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播放音樂《秋日的私語》師生共同讀下面的詩)

有的朋友是站在窗前欣賞冬日飄零的雪花時手中捧着的一杯熱茶;有的朋友是收穫季節裏陶醉在秋日私語中的那杯美酒;有的朋友是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手裏撐着的一把雨傘;

有的朋友是春日來臨時吹開心中冬日鬱悶的那一縷春風;有的朋友是我們一生中快樂或憂傷時的希望與寄託。

有的.朋友是我們疲憊時依靠的一棵大樹;

有的朋友是我們搏擊海浪時的一葉扁舟;

有的朋友是我們登高遠眺時的一架雲梯;

有的朋友是我們臥病在牀時的一聲問候;

教師:每個人的朋友,其性格、興趣、愛好都是不一樣的,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正是有了這種差異,世界纔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深化感悟,指導生活

活動一:七嘴八舌說想法

教師:朋友之間相處融洽,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但是,再要好的朋友也有看法不一樣的時候。

(出示情景圖)小紅給自己的小狗穿上了漂亮的花背心,滿心期待朋友的誇獎小狗打扮得好看,可結果呢,朋友們都是怎麼說的?

(學生介紹圖片內容)

教師:大家覺得誰的觀點正確呢?他們的看法爲什麼會不同呢?

(學生小組內自主交流,然後全班交流,教師組織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多元評價,讓學生認識到看法不一樣,觀點不一致很正常,不能強求別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樣)

教師:來大家都是有想法、有主見的好學生。

活動二:千方百計化解矛盾

教師:每年春天,同學們最喜歡的戶外運動就是春遊了。今年我們還要去春遊,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行程。到底去哪裏好呢?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各抒所見)

教師:登山有登山的樂趣,玩水有玩水的快樂。大家的意見有了分歧,有什麼好辦法讓大家的意見統一呢?

學生交流。

教師:朋友之間難免會因爲觀點、看法不同產生分歧。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意見,與同學好好溝通、平等對話,問題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教師:大家回憶一下,在平時的交往中,你和朋友有因爲想法不一致發生爭執嗎?你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講述以往的爭執和解決的辦法)

教師:是啊,每個朋友各不相同,雖然會有些小矛盾,也許還會發生爭執,只要學會換位思考,進行平等溝通,這並不影響彼此間的友情。

岀示“友誼樹",(將“友誼樹”提前畫在紙上粘貼在黑板上〉

教師:朋友之間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溝通,平等對話。但朋友之間也會因爲觀點不一致,看法不一樣產生分歧,就像這棵友誼樹一樣,在風吹雨打中也會損枝折葉。當朋友有分歧、有矛盾的時候,有些行爲像陽光、雨露一樣滋潤着友誼樹繼續茁壯成長;而有些行爲則像毛毛蟲一樣,侵蝕我們的友誼樹。你認爲這些行爲分別有哪些?把它們填寫在樹上的相應位置。

(先組織小組討論,再班內交流)

讓學生把損害友誼的行爲和有利於解決矛盾的行爲分別填寫在果實卡片上貼至友誼樹上。

教師:看吶,毛毛蟲正在侵蝕着我們的友誼樹,這些不利於友誼的行爲我們統統拿掉。(摘掉友誼樹上的毛毛蟲卡片)

教師:友誼樹上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朋友之間,貴在理解,貴在溝通。

只有這樣,友誼之樹才能茁壯成長。

活動三:小小卡片傳真情

教師:朋友給予了我們那麼多的幫助,帶來那麼多的快樂,你想對你的朋友說什麼?請同學們把你想說的話填寫在友誼卡片上。

(學生製作卡並贈送卡片,釆訪收卡片同學。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友誼,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欣賞和友愛之情)

教師:讓我們再次對我們的好朋友說出那句真誠的話語,師生齊讀:“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論語》“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一樣的朋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後主動去結識更多的朋友,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責任意識,體會集體生活中的責任感;

(2)樹立大局意識、集體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反對小團體主義;

(3)堅持“民主”“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能力目標

(1)提高處理集體與小羣體之間矛盾與衝突的能力;

(2)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

(3)提高對複雜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瞭解自己在不同集體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

(2)知道怎樣處理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之間的關係;

(3)理解怎樣處理集體中的小羣體與集體的關係;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怎樣處理不同集體中的多重責任。

(2)集體中的“小羣體”

2.教學難點

怎樣認識集體中的小羣體與集體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第二框 節奏與旋律(板書)

1.我在多個集體中(板書)

(1)不同的集體,不同的角色和責任(板書)

我們同時屬於多個集體,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2)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係(板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和諧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融人集體;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爲了保持旋律的和諧,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當我們面對不同集體中的角色無法統一節奏時,角色之間的衝突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3)正確解決角色衝突的方法(板書)

在排解角色衝突帶來的煩惱時,我們通常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解決不同集體的角色衝突,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成長的快樂。

2.集體中的小羣體(板書)

(1)小羣體的形成與作用(板書)

A:小羣體的形成:在集體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小羣體。

B:小羣體的作用:在小羣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在小羣體中,我們與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交往,在與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幹。

(2)正確看待小羣體的作用(板書)

當小羣體的節奏融入集體生活的旋律時,小羣體成員就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更願意參與集體建設;當小羣體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時,其成員就會與小羣體之外的其他同學產生矛盾和衝突,甚至與集體的共同要求產生矛盾和衝突。

(3)小團體主義的實質(板書)

小羣體內成員之間的友誼如果沾染上江湖義氣,這樣的小羣體往往會將自身利益置於集體利益之上,淪爲小羣體主義。

(4)如何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衝突(板書)

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衝突,我們需要“心懷一把尺子”,不爲成見所“擾”,不爲人言所“惑”, 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行爲,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面對矛盾和衝突,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我們學習過集體生活的經歷,也是促進集體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過程。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生活在多個集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擔着不同的責任。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是不同的,但集體生活要求我們個人的節奏要與集體旋律和諧一致,集體才能奏出時代最強音,個人也才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魅力。同學們,在集體生活中,有矛盾衝突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不同角色之間的衝突,從而在集體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長。

四、課堂練習

1.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係如何?

2.正確解決角色衝突的方法有哪些?

3.小羣體的形成與作用分別是什麼?

4.如何正確看待小羣體的作用?

五、教學反思(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感受法律對生活的保障作用;

(2)初步樹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初步形成自覺按照法律要求規範自己行爲的能力;

(2)初步培養用歷史、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認識法律的含義;

(2)明確法律的特徵;

(3)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法律的作用。

2.教學難點

掌握法律的特徵。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板書)

1.法律的特徵(板書)

(1)法律、道德等行爲規範的共同特點(板書)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爲規範,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爲,調整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

從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範圍,討論法律、道德、校紀校規有什麼不同

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範圍法律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國家強制力調整人們的行爲,全體公民。道德自然形成輿論、習慣、信念調整人們行爲和思想,普遍適用。校紀校規學校有關部門制定教育力量調整學生的思想和行爲,在校學生。

(2)法律的特徵(板書)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形式。道德等其他行爲規範不是由國家制定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後盾,其他行爲規範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慣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於道德等行爲規範的最主要特徵。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書)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法律的作用(板書)

(1)法律保護着我們的生活(板書)

法律規範着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爲,保護着我們的生活,爲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2)規範作用(板書)

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法律也爲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爲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護作用(板書)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律是我們生活的保障;認識了法律的主要特徵;明確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爲規範。懂得我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們今後要認真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鞏固練習

1.課堂練習

(1)法律有何特徵?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的規範作用和保護作用分別是什麼?

2.基礎訓練

P68—69內容

五、教學反思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3

課程標準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同時爲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教材分析

本課編寫依據是根據課標中“我的健康成長” 裏的第3條“能夠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本課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學習是快樂、有趣的,應當把學習作爲一件快樂的事來對待,同時能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孩子正處於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階段,通常要接觸一些實物,我通過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動的形象,並能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感受。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觀察和理解戰勝困難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能瞭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勇於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能願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並獲取快樂。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體驗活動,瞭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通過調查、交流活動過程中,勇於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在交流活動過程中,能願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並獲取快樂。

教學活動過程

環節學習過程評價要點

環節一

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7分鐘活動一(7分鐘)

1.談話導入:在上一節課裏,我們體驗到了學習中的很多快樂,然而學習的道路上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困難,戰勝這些困難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2.板書課題:戰勝困難更快樂

3.下面有幾位同學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你能幫助他們麼?(出示圖片)

4.師生共同交流。

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評價目標一)

環節二

遇到困難

擺正心態27分鐘活動一(12分鐘)

王棟與“攔路虎”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同學——王棟。看圖,王棟在幹什麼?遇到什麼問題?

師生交流。

2.在困難面前,王棟的心情是怎麼樣?他打算怎麼辦?

生:害怕、不想學

3.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當爸爸看到王棟遇到苦難時的害怕和退縮,他對王棟會說了些什麼?王棟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出示教材12頁圖三)

師生共同交流。

4.(出示教材12頁圖四)大家看,王冬爲什麼這麼開心?

學生回答。

5.王棟的故事讓你明白了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能瞭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評價目標一、三)活動二(15分鐘)

勇敢闖關

1.昨天我們班做了一個調查,請大家看調查結果。(出示圖片)

2.當你遇到“攔路虎”時,會有什麼心情?請大家完成教材13頁中的實話實說。(學生做完進行同桌交流)

3.說一說碰到“攔路虎”時,哪種心態更有利於幫助我們戰勝困難.

師生交流。

師總結:多思考、多想辦法。

通過調查、交流活動過程中,勇於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評價目標二)

環節三

解決方法收穫快樂

6分鐘活動三(7分鐘)

1.遇到“攔路虎”時,我們可以採用哪些辦法解決。

師生共同交流

2.師總結。戰勝困難的格言: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能願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並獲取快樂。

(評價目標三) 附:板書設計

戰勝困難更快樂

想辦法、堅持不懈、不放棄、有自信……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瞭解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異,正確認識性別角色,懂得男生女生之間可以優勢,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能夠辨別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和早戀,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與異性同學交往中的情感問題,能夠有分寸地與異性同學交往。

過程與方法

能形成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初步形成歸納提煉知識的能力。能掌握運用書本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培養演繹思維的能力。

走進學生生活,結合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男生女生性別差異,正確把握對性別角色的認識。採取情景教學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案例,設疑問難,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大膽展示、提升歸納,到最後的分析與運用,全面落實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視與異性同學之間的關係,尊重異性同學;選擇並初步形成有關友誼的正確價值觀。並願意在男女交往中互幫互助,相互促進。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難點: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

異性交往是我們在社會中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內容。人類社會原本就是男女兩性的集合體,如果沒有異性交往,就抹殺了人類社會的七彩陽光。對中學生而言,異性交往不僅僅有助於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進步,而且也有利於個性的全面發展,使性格更加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加豐富,意志也更爲堅強。因此幫助學生認識異性交往的意義對於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

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也是本課的難點,初中生對異性交往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方面由於初中生缺乏異性交往的經驗,存在較多的問題,而且出現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諸如優點交往過於頻繁,有的暗中愛戀異性同學,還有的則從內心深處對異性沒有好感,拒絕與異性交往,認爲與異性交往妨礙自己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初中生容易受到不良社會輿論的影響,有的受到男女授受不親等傳統觀念的影響,有的則把正常的男女交往理解爲早戀,還有的家長嚴格禁止男女交往。這些都影響了初中生對男女交往的正確認識,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異性交往的意義,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這裏有幾張照片,大家先看一下。(ppt展示)

教師:第一張圖中大家能分清男孩女孩嗎?

學生:不能。

教師:第二張圖呢?

學生:能。

教師:這是什麼原因呢?

學生:長大後,性別容易分辨。

教師總結:隨着發育成熟,我們很容易從形體、氣質等特徵分辨男女,這就是性別的特徵。

採訪活動(抽男女同學各一)

提問:1、平時吃飯的時候,你喜歡和哪些人坐在一起?

2、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食堂裏餐桌都坐滿了人,只有一張餐桌還有幾個空位,可旁邊坐的都是男生(女生),你會怎麼辦?

3、當你和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吃飯時,你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尷尬,很不自然!這說明:隨着年齡增長,男女生之間的性別意識在增強,有些同學甚至害怕和異性同學交往,一和異性同學說話就臉紅。但是,在校園裏,不可避免地要與異性交往。那麼,異性之間爲什麼要交往呢?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探討的.話題。

(ppt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大家猜活動 是男生還是女生?

喜歡折千紙鶴

出門前愛打扮

在下課時總能看到手舞足蹈的身影

在教師批評後很容易拋之腦後

看到老鼠蟑螂會立刻尖叫

討厭逛街

出去旅遊時總是帶上大包小包

放學後總是喜歡在操場踢足球

班級有打水、搬書等之類的活兒,總是衝在最前面

……

教師:爲什麼我們的答案會那麼一致呢?我們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異會更加明顯。同時,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男女生在性格特徵、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ppt展示)

情景討論 (ppt圖片)

教師:着裝和言行是性別表達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有的男生說話細聲細氣,含蓄內向;有的女生裝扮男性化,粗獷豪放;還有些男性職業女性化,女性職業男性化,引出討論:對於這些現象你有什麼看法?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性別角色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與異性的不同特點,學會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與異性相處,但是性別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自身潛能的發揮。我們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別的同時,不要過於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如果我們能把握好對性別角色的認識,將來纔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情景討論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自身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與異性同學一起在食堂就餐時,我們的言行舉止會有些什麼變化?

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後大家交流。

學生:比以前斯文,更講文明瞭。

教師這說明當我們與異性在一起時,我們會更加註意什麼?

學生:更加註意自己的形象!

教師:男女之間可以互相促進和學習,那麼我們都來找找對方的優勢吧。

互相找優勢

(時間2分鐘左右)

教師:我們看到,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很多優勢,面對對方的這些優勢,我們在班級生活中,男女生可以爲對方做些什麼?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不同性別的個體雖然有差別,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爲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應該因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女生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三、鞏固新知

(ppt展示選擇題4例)

四、課堂小結(ppt思維導圖)

這節課,我們通過討論學習,大家加深了對性別的認識,瞭解了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同時也懂得了異性中不要過於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我們還認識了男生女生雖然各自擁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某種優勢而自傲,也不要因爲自己某一方面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之間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