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計劃

有關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彙總4篇

本文已影響 3.53W人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彙總4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教學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積累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在習作中練習寫生活中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

教學措施:

1、繼續加強識字、寫字教學,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學習中去,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

2、精讀課文,加強詞句訓練,重視閱讀指導與訓練。

3、注重全員參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4、重視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於表達。

5、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

改進教學思路: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課前努力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教學後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地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

2,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民主,和諧氣氛的創設,讓學生人人蔘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課堂上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積極進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悟中學習、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習慣的培養上,特別是閱讀習慣的培養更加重要、

(二)補差意見:

1,找準後進生的後進點,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補差計劃、

2,給後進生多創設機會,品嚐成功,樹信心、

3,多與後進生談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學生學習興趣,素質的培養

1,關注課堂動態生成的過程,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引導、

2,調整教師與學生的心態,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及時調整、3,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13—14課時第二單元:14—16課時

第三單元:12—14課時第四單元:12—14課時

第五單元:14—16課時第六單元:12—14課時

第七單元:12—14課時第八單元:12—14課時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42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25名。從整體看,本班屬於優等生人數少,後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考慮到三年級是小學階段低年級向高年級過度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堅持語言文字的訓練,紮紮實實地抓好雙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

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 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三、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阿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繫,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寫話能力

5、重視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利用插圖,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6、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使用教材。

7、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到口頭和 書面語言當中。

8、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舉手發言,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9、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章段落

10、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

這學期的教學任務比較艱鉅的,雖然上學期期末考試有個別學生的成績很優秀,可是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沒有達到理想水平,所以在這個學期我會繼續努力工作,爭取提高教學成績。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班級現狀分析:

本班原有學生38名,今年新轉進一名外地生。語文成績在年級組中屬於下等水平,在一個學期的努力耕耘下,學生語文各方面較以前有了一些進步,能養成基本的學習習慣,能基本完成作業。除了四五個家庭特殊孩子不能堅持完成作業外。成績有明顯進步的有楊天佑、張琦、張譯文等;稍有進步的有陸天豪、袁豪、施彪等,其中一個隨班就讀生徐東豔學習認真,成績能超過一般學生。總體感覺三(1)班學生對語文有一定的學習興趣,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在“識寫分流”的基礎上繼續貫徹“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的原則,堅持“自主識字,開放識字和閱讀中識字”的編寫理念,提倡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親身體驗和課內外結合爲標誌的新的教學方式,同時完成從“識寫分流”向“識寫合流”的過渡。

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在閱讀和語言實踐活動中複習鞏固已學過的漢字,繼續學習283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裏的意思,繼續培養獨立認字的能力,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能正確熟練地拼讀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能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回答問題,進行口語交際。

3、積累本冊教材中學習的327個詞語,按要求積累其他關鍵詞語,部分詞語能學習運用。

4、學習在方格力量書寫各種結構大字。要求認真書寫,做到規範端正整潔。學習用鋼筆描紅,繼續培養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學過的句子會讀,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學習本冊教材中出現的常用句式,繼續積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學習運用。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2、聽人說話能抓住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注意使用禮貌語言,在交談中注意聽清別人的肆意,對不明白的地方,會提出詢問。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在說話練習中能說連貫的話,能具體講述故事,能簡要轉述別人講話的大意,能講述自己的經歷和見聞。

4、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做到不動脣,不出聲,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能複述課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熟記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誦全部古詩,能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和精彩片斷。

5、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6、繼續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學習觀察生活,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繼續學寫日記、觀察作文、看圖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順序、語句較通順,學習使用標點符號,作文練習由大作文、課內片斷和課外小練筆組成。

3、能學會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書寫規範、整潔。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課時安排:共18周108課時。

教學措施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學情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63人。學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情況如下:本班學生已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通過二年級的學習已學會按部首查字典,能確定部首,檢索漢字,看懂意思,並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並能複述。學會打電話、問路等應對用語。已掌握“留言條”、“請假條”的格式和用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其架構主要有四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和單元練習。整套教材的結構力求脈絡分明、便教利學。

1、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分別安排了以下內容:“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做意在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文。

根據《課程標準》精神,教材在選文上堅持三種價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

即所選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較豐富的文化內涵,耐人尋味,給人以啓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構成也儘可能均衡合理,有利於學生豐富文化積累,建構他們自己的文化。如本冊的課文:有寫人的如《翻越遠方的大山》《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師》,有記事的如《雪兒》《花瓣飄香》《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菩薩兵》,有科學童話如《我應該感到自豪纔對》《水上飛機》《跟蹤颱風的衛星》,有介紹科學知識的如《狼和鹿》《放飛蜻蜓》《恐龍》《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美麗的南沙羣島》《廬山的雲霧》《荷花》等等。全冊書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文化視野比較開闊。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審美、科學,傳統、現代,本國、外國,情感、理性等等,諸多方面均有涉獵。

二是時代性。

即所選課文力求具有現代意識,反映時代的進步和時代的精神。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時代特點的新觀念,讓學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念。如本冊中選入的幾篇課文,《翻越遠方的大山》《放飛蜻蜓》《槐鄉五月》《海底世界》《美麗的南沙羣島》《我應該感到自豪纔對》《水上飛機》《狼和鹿》《爭論的故事》《剪枝的學問》《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等,這些文章洋溢着濃郁的時代氣息,飽含着現代人應有的價值觀。

三是審美性。

即追求選文的美育價值。從文章內容到語言表述,從課文插圖到裝幀設計,都力求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符合兒童的審美需求,使學生在讀課文、看圖畫的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受到美的薰陶。

再有,每篇課文編有5道作業題。課後作業主要是讀寫生字新詞,朗讀,默讀以及理解課文內容的思考題,一般每課課後有1道語言訓練題是體現本單元閱讀訓練點的,必須重點指導,便於把閱讀和說話結合起來,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發展相互促進,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3、習作。

兒童學習語文,靠閱讀來吸收“內化”,通過習作“外化”表達。學生習作水平如何,是其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標誌。

因此,習作在語文教學中與閱讀同等重要。本冊習作作爲一個單獨的板塊共安排8次,意在爲教學提供便教利學的憑藉:一方面,可以利用這個載體向老師傳遞、滲透習作教學的理念,規範老師的教學,保證習作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學生與教材“對話”之後,能夠引發寫作興趣,產生強烈的寫作慾望,並且習作思路得到開啓,進而使他們能夠順利突破“習作”這個難點。

4、單元練習

教材8個單元各安排了一個綜合練習。意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複習鞏固所學課文知識,懂得運用語言文字的一般規律,全方位地提高語文能力。綜合練習的編排自成體系,又與本單元所學課文有一定聯繫。每次單元練習大體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說說寫寫”或“想想做做”等板塊。

“學用字詞句”主要是一些字詞句方面的練習,小學階段的語文基礎知識穿插其中,不再是過去的組詞、填空一類的機械練習,注重綜合性和實踐性,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寫字”是關於漢字書寫的歸類練習。

“讀讀背背”主要安排兩項內容,一是熟記成語,將成語按照一定的內在聯繫編寫成語歌,讓學生記誦。二是積累典範的語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詩文、諺語對聯、知識小品等。

“讀讀背背”的安排意在豐富學生的積累,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口語交際”則強調交際活動的情境性和互動性,重視交際的文明態度和修養。

教材選取了大量貼近生活的話題用於口語交際的練習。“說說寫寫”或“想想做做”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設。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溝通,書本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課本最後附有生字表,供學生複習用。

三、教學目標

差生轉化:

1、儘可能地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差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再害怕學習、不害怕上課、不害怕作業。

2、多給予差生關愛,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他們能自信地與同學交流,敢於在班上表現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

3、儘量找時間給他們進行知識的複習鞏固,使他們在本學期的考試中都能達到70分以上。

優生培養目標:

1、儘量給優生提供更多表現自己的空間,如讓他們參加學校各種學習上的競賽活動,班上定期舉行知識競賽,使他們對學習更有興趣。

2、儘量給他們提供更多閱讀課外書籍的途徑,除了班上的圖書角之外,指導他們學會網上電子瀏覽,提高他們瀏覽的速度。

3、抽時間對他們進行深層次的學習輔導,如閱讀指導、寫作指導,使他們與班上中等學生拉開一定的距離。

提高教學質量所採取的相應措施(含對優生、學困生的培訓計劃):

1、準確把握“課程標準”要求,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繫。

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將“聽”、“說”整合起來,從聽中學讀、讀中學寫。在中年級,“以說促寫”、“以說引寫”、“說寫結合”是被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在作文訓練中,習作內容儘量貼近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力求適度明確,少寫命題作文,不給過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重視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寫放膽作文,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話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把字寫工整。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並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後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

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