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5篇

本文已影響 2.5W人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1

爲了搞好本學期的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特制訂本冊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五(1)班有學生45人,其中優秀生12人,佔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這12人普遍閱讀能力強,基礎知識牢固,寫作水平較高。但是優秀生之間也有差距,其中陳露、金雲樂、徐逸不止閱讀水平高,而且寫作也不差,而陳曉龍、林楊廣閱讀水平高,寫字也不差,但寫作差;金俊、徐溢澤閱讀能力高,但寫作差。

差生5人,他們是徐曉東、吳康龍、王麗麗、伍瑤瑤、葉利藝,這五人中,前二人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不認真聽講,閱讀寫作差,而王麗麗則是寫字差,需輔導寫字;後二人閱讀作文能力都很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課文32篇。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選讀課文9篇。

本冊課文的編排,圍繞訓練重點設計了一個大體的序,注意訓練的整合性,螺旋上升,將課文分爲8組,每組一般3———4篇課文,在每組課文之前安排了導讀。在每篇精讀課文的前面安排了預習,再後面編寫了思考練習。在略讀課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讀提示”。在每組課文之後編排了“積累運用”。

1、導讀。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前。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組成、提示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中的注意問題。

2、課例。包括課文、預習或閱讀提示以及思考練習。

3、讀寫例話。安排在一組課文之後,是對訓練重點的概括和歸納總結。這些訓練項目,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點,突出了在訓練中對語言的理解、感悟和積累,同時又突出了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4、積累運用。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項內容: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詞句訓練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在五年級訓練的基礎上,應提高訓練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準確理解詞語,特別是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教學要多讀少講,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朗讀。

3、閱讀能力的培養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注意讀中有悟,重視獨特感受。

4、習作訓練既是小學階段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要切實培養學生寫文尤其是寫記敘文的能力。

5、積累語言也是一個教學重點。本學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詩、成語對聯、諺語,重在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和積累語言,做到熟讀成誦。

四、教學目的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瞭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爲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爲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225個生字,其中160個能獨立讀準子音,認清字型,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會認65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要求會寫,也不作爲考試內容。

4、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按要求預習課文。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要繼續培養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字的能力,提高閱讀的速度;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提倡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領悟課文的一些表達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本學期課外閱讀不少於20萬字。

7、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並能轉述。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的講述一件事情。討論問題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簡要複述課文,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說話有禮貌。

8、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後感。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教學措施

保障措施

1、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詞句訓練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在五年級訓練的基礎上,應提高其訓練的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和社會實踐的方法準確理解詞語,特別是那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要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學習作者用詞造句的方法。

2、思考練習的教學

要充分利用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啓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到讀書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強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朗讀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教學要多讀少講,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練習朗讀,指導朗讀,不要單純從朗讀的技巧上指導,使朗讀和理解密切結合,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準確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2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五(3)班現在學生41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1人。總體來看,這個班的知識基礎處於兩級分化,處於中間位置的學生寥寥無幾,有六名學生基礎知識不太樂觀。班上的部分男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放鬆自己,學習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現要相對落後。基本情況如下:

上課時善於動腦,積極發言,平時又樂於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的佔班級總人數的近50%,是這個集體的主體力量。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團結同學,不僅能較好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還能和後進生結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待加強,競爭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基礎較差但要求上進的學生有何嘉俊、張志文、劉汶鋒等,他們上課有時不專心、學習較懶散,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及缺少學習毅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陳曉君、歐敏玲、李杏華、麥均儀這四名同學是本學期的培養重點,希望從習慣到最終成績都能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二、教材內容簡要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閱讀課文26篇,大體上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單元。各單元主題分別爲:春光無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親情依依、八一壯歌、人與自然。課文後的作業題除朗讀、臨寫等常規訓練外,還有常用詞語的訓練(比較近義詞,聯繫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閱讀訓練(包括聯繫語境理解詞句,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局部仿寫練習。另外,本冊向學生推薦閱讀《上下五千年》,把《標準》關於“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落到實處。

習作7課,均對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寫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點,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範例,以便學生借鑑、遷移。

綜合練習7個,包括字詞句訓練、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及學寫毛筆字等內容,所設各題,可能與本單元課文有一定聯繫,但更大程度上帶有舉例性質,因此,既要嚴格要求,紮實訓練,又要防止拔高要求,過度延伸。本冊綜合性學習“學和做”以“節約用水”爲話題,安排了多種活動內容,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

三、本冊教材主要教學目標:

(一)、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衆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9、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並養成習慣。

10、培養自己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和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浯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三)、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303/287個生字。

2、能夠按筆順正確默寫206/181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學習用鋼筆寫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知道各類漢字的間架結構和運筆特點。

(四)、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聽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熕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衆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6、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

(五)、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繫語言環境

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六)、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3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回顧上一學年的教學工作,結合本期的工作,現將本期的教學作如下安排: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工夫。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踊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二、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積累運用中的要求的作文爲主。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作文佳作,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平日每天輪流,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摘錄好詞好句,要求其餘學生讀讀記記。平時還經常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書籍。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寫字教學往往被老師忽略,本學期,我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三、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着差異,爲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四、積極參加學校及市裏各級各類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爲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教研活動。爲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作記錄,寫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學信息,獲得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總之,我將盡心盡力做好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健康、全面地獲得成長。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繼續擔任五(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共有31人。因爲班級中普遍存在家長工作時間的不固定和父母在外地工作的情況,因此教學工作很難取得家長的配合。可儘管如此,我還是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教學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日常行爲習慣較前有了較大的進步,成績也有所提高。本學期,在教學上我將更多地關注如何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使孩子們體驗學習所獲得的成功和樂趣。

【二】教學理念:

1、突出個性發展,尊重學生個性世界,培養學生個性。

2、語文教育要面向全體,落實到每個學生,並全方位提高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

3、語文教師要能夠主動開發、廣泛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4、語文教育不能單純侷限於字、詞、句、章的學習,必須建立大語文觀。語文教學設計要重視探究語文教育與現代社會以及兒童生活世界的諸多關聯。

5、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6、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科學探究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後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全冊還編排了8篇選讀課文,並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爲2300個。

(二)教材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3、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4、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5、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生一定的變化。

6、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本冊識字200個,寫字150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體現雙向互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培養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綜合性學習,要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教學措施: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識字200個,高年段,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教學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速瀏覽,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以便在手邊沒有字典、詞典的情況下,不妨礙閱讀。

本冊寫字150個,全部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指導學生寫好寫對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

(二)閱讀教學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的意思。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拓展閱讀面。

五下8個專題的讀寫重點: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3、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蒐集積累精妙的語言,學習用得體的語言表達。

4、體會作者的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5、理解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6、學習蒐集和處理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7、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8、抓住主要內容,揣摩狀物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三)口語交際教學

第一,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第二,要創設特定的情境。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文明修養的養成需要情境來實現。第三,要體現雙向互動。交際的過程並不是要學生一個一個挨着說的過程,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要在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第四,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第三學段口語交際的訓練重點是:聽人說話能抓住要點。表達能有中心,有條理。討論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目標,要在學生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加以落實。

(四)習作教學

1、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

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準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明確了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不會要求過高、急於求成或急功近利,就不會讓學生的習作向“優秀作文”看齊,揠苗助長。

2、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

作文指導,一定要從內容入手,首先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打開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習作講評重在激勵。

3、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

習作首先要有內容,習作素材的獲得,往往來自於作者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及獨特的感受,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習作素材,可是由於缺乏敏銳的觀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表達的內容常常是一般化的,缺少個性的。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睜大”自己的眼睛,“伸長”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圍的一切,從生活中發現新事物,獲得新感受。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我們在前幾冊教材介紹中已經有所涉及,不再贅述。就階段特點來說,五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要比較充分地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範文5

一、班級基本情況

五(1)班共有學生43人。大多數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課能專心聽老師上課,認真做課堂筆記,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有一部分學生還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對學習沒有良好的認識,缺乏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存在着惰性,喜歡依賴老師和家長,不是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靠的還是死記硬背。

這學期的教學重點放在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

在語文教學上,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每月繼續向學生推薦一、

兩本好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量。重視課堂教學,利用文本進行閱讀分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學生習作中的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進行自主擬題作文練習和作文指導。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積累素材的方法和審題、構思、開頭、結尾等方法的指導。相信學生的習作會有所提高。

二、指導思想

藉助新課改的強勁東風,認真貫徹和落實市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學期工作計劃,以學生髮展爲根本,堅定不移的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工作目標:

(1)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的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2)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5、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敘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關於習作

1、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的應用文。

5、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4)關於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5)關於綜合學習

1、爲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些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些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充分藉助“精讀課文”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

(1)正確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知識自學課文生字。

(2)加強學生詞、句訓練。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推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進行積累。

(3)繼續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努力激發學生多讀、要在讀中悟情。學生以讀爲主,充分利用早讀、晚讀和課堂訓練等時間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堅持多讀少講。

2、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學生自生的各方面情況,努力轉化他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後進生,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生帶動落後生,給他們多一點關愛。努力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從原來的“厭學”到“愛學”。

3、充分利用“略讀課文”的安排,讓學生將所學運用於其中進行自學,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4、指導學生自學“讀寫例話”並將所學運用於今後的學習。

5、以作業、測試等形式進行句、段、篇、章的鞏固。抓住作業質量不放鬆。

6、注意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利用週記形式,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運用教材儘量爲學生的自主作文創造條件。要儘量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說真話、實話、心裏話,表達真情實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