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優)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了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一、教學效果:

反覆讀課文,達到熟練。畫出描寫曇花特點的詞句,與小組內的同學相互交流、積累,然後指名彙報。彙報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比喻句“那裏天氣特別乾熱,白天的太陽就像烈火一樣。”擬人句“當夜晚來臨,花蕾便靜悄悄地開放,發出淡淡的清香。雪白的花朵,在月光下顯得非常素雅,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女。”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認識曇花,理解成語“曇花一現”的意思,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有所感,學有所得。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提問,合作解釋,培

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進一步感受閱讀的快樂。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已經心裏有數了,經過討論,其他沒想到這些問題的學生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上面問題中學生沒提出來的問題,由教師以疑問的形式提出來,集體思考解答。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瞭解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就是一次語文實踐過程。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根據“自主、合作、應用”的原則,課堂上,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結合,從詞句入手感知曇花的特點,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進而體會抓住植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三、不足之處: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理解能力上還稍差些,對課文中知識性較強的詞語,如:花蕾、素雅、顯赫、消逝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

四、改進措施:

這個學段的孩子都有好奇心、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會對課文有着很強烈的求知慾,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再由課內引向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是教學中的有利因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初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短小、圖文並茂,以“霧中、霧後”爲序,文脈清晰。以其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時間爲序,每層又以空間順序清楚明瞭,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載體。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二年級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感悟;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使之受到情感的薰陶。

1、讀中感悟。這篇文章是一篇語言優美,用詞精準的寫景例文,課文中好句連連,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既培養學生朗讀水平,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句子美在哪裏。如:柿子樹上掛着許多大柿子,像一個一個的紅燈籠。首先,通過抓重點語句,啓發學生想象。從“爲什麼說大柿子像紅燈籠”入手,引導學生藉助圖畫,觀察想象,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從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把“大柿子”與“紅燈籠”聯繫起來,理解了這個比喻句,體會出柿子的可愛和農民看到豐收景象後的喜悅心情,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了具體的活的表象。其次通過自讀自悟,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霧散後的柿子如此之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之後,肯定有很多感受。由此可以看出課堂上抓住重要契機,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不僅找準了語言訓練的能力訓練點,而且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彷彿那些美的大柿子就在眼前,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初冬景色的美麗和農民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2、對比理解。通過霧中、霧後景物的變化,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霧中和霧後的不同,來體會大霧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體可抓住“望不見→望得見”“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詞語,啓發學生理解:爲什麼望不見了?爲什麼又望得見了?也可以設問:說說霧中和霧後,下面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塔、小山、田野、樹林、太陽)通過學生同桌互讀,男女生互讀了解霧中、霧後的景色的不同。

3、逐步放手,由讀到背要由淺如入深。

遠處的( )、( )都望不見了。

近處的( )、( )像隔着一層紗,模模糊糊看不清。

( )像個紅球,慢慢地升起來。發出淡淡的.( ),一點也不耀眼。

去掉景物和修飾詞你還能準確的填出來嗎?

遠處的( )、( )都( )了。

近處的( )、( )像( ),( )。

( )像( ),( )地升起來。發出( )的( ),一點也不( )。

霧中的景象印在你的腦海了嗎?請全體同學試着背一背。

以讀促思,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脈絡來感受霧中和霧後小山村不同的景緻特徵。由自由讀文——同桌互相賽讀——分段讀文——藉助畫面進行情境觀察,激發學生讀文的慾望。依據低年級兒童語言特點,巧設教學情境,爲學生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把語言訓練和形象思維緊密地

結合起來,以語言訓練爲基本點,自讀、自悟、有感情地表達文本、背誦課文,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美感,又使學生內化了語言,學會運用語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很簡短的課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採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嚮導,終於自己找到了養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人。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徵。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教學中還可以要求學生藉助想象,在畫一畫列寧住處,引蜂人住處,路邊花叢,園子的.圖畫,即進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方法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與感的培養!,但是我的方法就把這個簡單化了。我直接出現的是相關的詞語,這樣好多方面就沒有訓練到,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由。

原本是要講生字的,因爲沒有時間了所以就沒有講。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所以我應該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獨立識字寫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因爲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從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善於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但是由於自己的失誤就沒有完成寫字教學。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雷雨》是小學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學習“雷雨後”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課文,並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麼,學生們都認真讀書,課文中所描寫的.雷雨後的景色全找了出來。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追問:“你們覺得這部分課文中哪些字詞用得好呢?爲什麼?”這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的興致很高,紛紛舉手發言,說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有的說:“我認爲掛字用得好,這個字讓我們感受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天空,美麗極了。”還有的說:“我覺得坐字用得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樂的,這個字讓我感覺到蜘蛛很悠閒、很自在。學生不僅理解了詞意,而且懂得了用法。有的學生還能將前後文對照着說,比如“坐”一字,學生對比前文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後的不同,不用老師說,就能很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通過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爲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識字2利用詞串的形式記錄了國慶大典的盛況。裏面出現的詞語有一部分學生較難理解,例如“大典”“檢閱”“神州”“騰飛”“中國龍”這些詞語。因此,我就考慮着,能不能換一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識字,在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呢。於是,我這樣來設計了自己的教學流程。

一、恰到好處的教師語言走進“神州”

在進入教學時,我以教師的談話引導學生說說我們祖國的名字。學生都能說出叫“中國”。接着我告訴學生,其實我們的祖國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的稱謂,於是板書了這些名字“神州”“九州”“華夏”“中華”引導學生讀一讀。學生的興趣很高,也許他們是第一次聽說這些稱謂,但孩子們卻明顯對自己祖國有着濃厚的興趣。接着,我話鋒一轉,與孩子交談,“小朋友們知道嗎,我們中華兒女常被稱爲什麼?”學生左右猜測着,在下面竊竊私語,但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個所以然。這時坐在最前面的一個男孩子在下面不很肯定的猜測“龍的傳人”。我立馬肯定了他的說法,是呀,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並板書了這個詞語,讓學生讀一讀。學生的情緒很高漲,覺得很驕傲。我告訴孩子們,因爲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因此我們的國家又叫“中國龍”。通過自然的談話,看似都是老師的“告訴”,但學生同樣非常的參與,非常的感興趣,雖然教學過程簡單,但學生對祖國的自豪之情已經萌發在各自的內心中。也在第一個教學環節中將識字中最難理解的幾個詞語突破了。

二,自主與引領相互交融

在第一個環節過後,我引導學生自己讀讀識字2,並結合插圖,猜一猜這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學生細細讀課文,認真觀察插圖發現,能夠認識到這是在北京的天安門。究竟在做什麼,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並不能說明白,於是我指導學生仔細看看插圖,有的學生就開始猜測了,這是不是“國慶節”呀,於是我不失時機的告訴學生,是的,這正是一次“國慶大典”。你覺得這次怎樣的國慶大典?在學生看圖交流的基礎上“熱鬧,隆重,莊嚴”便自然而來,學生也就明白了“大典”的意思。

三、領悟不同感受,讀出不同情感

學生在已有的感受上,我着重學生進行朗讀表現,讀出不同的情感,獨特的情感。例如“城樓紅燈金水橋”引導學生感受天安門廣場“張燈結綵”的`美麗,通過朗讀表現這份美麗。“大典檢閱海陸空”則引導學生讀出“莊嚴”“壯觀”;“禮炮焰火狂歡夜”則應讀出舉國同慶的熱鬧與歡樂;“神州騰飛中國龍”讀出我們的自豪與驕傲。

識字教學如果只是簡單的立足於幾個詞語,學生很難產生共鳴,因而我希望像這樣的識字課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會,能從簡單的幾個詞語中衍生情感,能有豐富的體驗。

本課也屬於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教材分別用圖表的形式展示了“日”、“目”、“冫”、“氵”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根據字形的結構規律和每組詞語之間的相互關係,將12個詞語分爲四組。與識字3略有不同的是情境圖生活氣息較濃,有充分的想象空間,爲識字、誦讀、練習說話提供了憑藉。

教學中,我引導孩子明白四種偏旁部首的'演變同時,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受“晴空溫暖晾曬”、“寒冷凍結冰雪”兩組詞語所傳達的意境,做到讀詞語、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體察。藉助圖畫感受“東海黃河長江”等詞語所傳達的意象,通過誦讀再現意象,感受東海、黃河、長江的壯美。

當然課堂上也不能一味的講解,孩子的興趣必須調動起來,因此,在課中,我在黑板上畫上太陽、流水、眼睛、冰塊的簡筆畫,再引導孩子說說這些古文字像什麼?這樣激起了孩子探究的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孩子從太陽、流水等的形狀試着說具體,這樣適當地進行語言訓練,發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併爲識字教學增添了情趣。

所以我想,我們的識字教學,應跳出爲識字而識字的圈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漢字的神奇、感受漢字的魅力,達到孩子自主識字的最高境界。

本節課,我沒有利用班班通給學生講課。但我還是按照識字教學的四大環節的(第一課時)即:讓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生字迴文,指導寫字。爲了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夠很快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識字方法,我注重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進行第一個環節:讓學生自讀課文時,沒有把提出的要求事先寫在黑板上,結果我剛說完讓學生自讀課文,學生就哇哇地讀了起來,我就趕緊讓學生停下來,結果個別學生仍然在讀,課堂有點兒時空。其次是:讓學生自讀兩遍後,爲了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應該指名學生再讀,並及時進行評價,訂正。但在教學時,我卻忽略了這一點兒,在進行第二個環節:學習生字,讓學生給生字找朋友(組詞),假如再讓用所組的詞,說一句話,如:愛護、保護,這樣不僅讓學生很自然地理解這個字的意思,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今後,我一定會逐步地滲透到我的教學中去。

其次是“生字迴文”這個環節,課前在準本時,我擔心讓學生拍手,課堂會失控,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當我和一名學生示範拍,接着又讓兩名學生交叉拍,然後讓全班同學同桌互拍,結果是學生興趣盎然。但在指導學生寫字時,由於自己經驗不足,備課不紮實,結果出了差錯,不了了之。例如:再講“物”字的“牛”字旁時,“牛”的第三筆不是豎鉤,當“牛”變成“牛”字旁時,不光筆畫發生了變化,“橫”變成了“提”,並且筆順也發生了變化。“牛”的最後一筆是“豎”,“牛”字旁的最後一筆是“提”。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區別,我本想強調反犬旁的最後一筆是“撇”,結果我一緊張,又寫成了“提”,倒是讓學生幫助我糾正了過來。

我執教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識字六)。本課是圖文聯繫,詞串組成的韻文。教學中不要在理解上多花時間,而要在反覆誦讀中把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爲一體。反覆誦讀中,把學生帶入想象鄉村夏夜意境,引起學生的遐想。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學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仍然激動不已。現在,我將結合本課的教學環節,談談我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標中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創設了愉悅可持續型的氛圍,小朋友,春天過去了,什麼季節到了?喜歡嗎?

咱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識字6,就是描寫夏天晚上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想學嗎?這樣學生主動地學習,又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趣味識字,培養學生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爲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我的引導和啓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1.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4.讀書形式多樣。有自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打亂順序讀,小組比賽讀等。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佔最重要的位置,是認識生字,掌握詞語,學好句子,知道段落、初步感知篇章的基礎。

上這課時,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麼季節?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藉機板書“金秋時節”。我再設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裏活躍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爲有的樹葉黃了落下來。”一個女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爲稻穀是黃色的。”又一女孩兒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楓葉紅了。”……孩子們說得太好了。

我接着設問:秋天像什麼?教室裏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豐收的莊稼、綠綠的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興趣,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田野裏五穀豐登,爪果飄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誦起來,作爲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時,我更不忽視字詞的教學,我邊畫草圖邊板書詞語,把生字顯示出來,指導學生拼讀,證音,拓寬了一些知識面,如:在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壯”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稱。還有形近字,同時也注重了自己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出示關於秋天的詞語:一葉之秋,春蘭秋菊,春種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時節……

總之,識字課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這節課還是有收穫的,92%的學生認識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基本能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情感,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識字六》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內容,是數量詞歸類識字。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數量詞的表達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教學本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在創設的語言情境中識記要求“會認的9個字。學生在掌握量詞使用方法的同時,主動交流識字方法,再識記字形,讓學生快樂地和生字交上朋友。教學中我採取多種形式,識與用有機結合,除帶拼音讀,除去拼音讀外,對照圖片讀,還把能認的量詞與相應的事物聯繫起來識記,把量詞放到短文裏讀,並延伸至課外,在課堂上正確運用生活中所知道的量詞進行交流介紹。因此,9個字在課內較好地掌握了,有效保證學生在課堂內由瞬時記憶通過多種識字方法鞏固變成短時記憶,再通過課外閱讀等形式不斷鞏固,這樣學生就能長時記憶,從而達到識字目標。

同時,我在本課設計中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讀文,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體驗幸福的生活。我設計的從景點選擇、認識生字、遊戲鞏固生字,使整個課堂充盈着師生之間衚衕流暢的情感交流,閃動着學生之間思維碰撞的知識火花。課堂不再如“死水一潭,而是充滿活力生機,讓人感受到課堂上揮灑智慧的樂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本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接觸生字,如,看圖說量詞、用量詞來說老師,同時我讓聯繫生活嘗試用數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這樣既鞏固了生字,又很好地進行了口語訓練,有效地將識字與認識事物聯繫起來,將識字與發展學生語言結合起來,將識字與發展學生思維,培養想象力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這一點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尤爲重要。

當然,還有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加強,如以下幾點:

1、自身還需更加的從容,語速應慢一點,這樣纔有益於一年級學生消化。

2、《識字六》本身就一趟識字課,課文不難理解,所以教學設計還可加大難度,如:讓學生用量詞來說物品時,可引導他們加上形容詞,例:一盆鮮花課轉換爲一盆(美麗的)的鮮花。

3、還可用多種遊戲的方式,來讓學生練習數量詞。如出示一片短文,讓學生糾短文內數量詞的錯誤,最後還可仍學生朗讀正確的但聞,以加強記憶。

4、還可讓學生髮揮更多的主動性,如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以小老師的方式來學習,這樣就能更加有效地實行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

學習的過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的心中不彷徨,因爲我相信,在砂小人性化、多樣化、自主化的工作環境下,每個老師都能獲得更近一步的提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主要講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朗讀貫穿始末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言、體悟內涵、發展語感的基本方法。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題材,很適合訓練學生朗讀。教學時,首先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把課文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接着鼓勵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帶着目的去讀,學蒼鷹、青蛙、松鼠的不同語氣。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交換想法,在此過程中理解詞語,理解課文內涵。最後在分角色朗讀,在邊讀邊演中內化語言。把朗讀貫穿教學的始末。強調“以讀爲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創設情景教學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不夠長久,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習運用各路感官積極地觀察、感受課文敘述的一切,就會有更深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文的教學,除了藉助優美的課件創設情境外,我還運用了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出高聳的山峯,密密麻麻的石階,壯闊美麗的海,學生一下子就進入情景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還讓學生戴自己做的青蛙、松鼠頭飾,表演課文描敘的情景,促使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更好的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堅持不懈地精神。

三、利用文本空白

本文有多處地方留有空白,例如青蛙和小松鼠爬山的過程,再如爬上山頂後看到的大海情景等等,我把這些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想象、說話的訓練。學生說的非常精彩,如有學生說:“青蛙累得倒在臺階上起不來,不想跳了,松鼠鼓勵他要堅持到底。”有學生說:“爬山時,嘩啦啦,下起了大雨,風呼呼地吹,差點把青蛙和松鼠吹下去,但他們一點兒也不怕,繼續跳。”這些訓練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理解詞語多元化

字詞的識記和理解是低年級學生重要的學習任務,是每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但是也是非常枯燥的。爲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文字詞,我把字詞的識記和理解放於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例如理解“長期”時請學生換個近義詞;理解“吸了口涼氣”時,先學習“吸”字的.寫法,在觀察分析字形時,有“口字旁”想到意思和“口”有關係,再由做動作來理解整個短語的意思,另外還有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實際事物等理解方式。這樣學生不僅能很好的理解字詞和課文,能很好的識記字詞,更能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的遺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彌補。我會不斷努力,爭取遺憾越來越少,精彩越來越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作爲一個有二十幾年教齡的教師,面對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面對新教材,我們都面臨着新的考驗。課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多更好地溶入,也成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給學生一點掌聲,他們會給你一個驚喜,一個意想不到的回報!

下面是發生在我本學期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真實情節:我教《再來一次》這篇課文,當分析到“垂頭喪氣”這個詞時,一切都按我教學預設在順利進行,在討論完後,我說;“接下來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下”。

我首先請同學主動參與,然後我請平時上課不愛舉手的蔣同學上來表演,她極力反對“不行,我不會表演,我做不來。”在我邀請她之後,她顯得有些害羞且有些猶豫,並沒有走上講臺。我看時機成熟了,“同學們,我們掌聲鼓勵一下”,她終於慢慢地邁上了講臺,並且表演非常出色。“同學們,表演得非常好,大家掌聲鼓勵。”在一片掌聲中,她滿臉喜悅地跨下講臺,回到自己座位。

蔣同學在班級裏是一個成績偏差的學生,平時學習習慣也不好,特喜歡玩,對學習也就無所謂了。從此以後,她上課更加投入,發言更加積極,問問題更多,和我走得更近,更加喜歡語文了。

課後反思一下,學生上臺表演,有很大很多障礙。首先是知識層次的原因,有的同學對課堂知識不理解,無法正確表達,蔣同學可能就屬於這種。其次是心理障礙,害怕表達不好而受教師的批評、同學的笑話。還有不善於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教師不給予表達的機會等等。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發揮的機會,把握時機,適時給予學生掌聲和鼓勵,學生將會樂於表達、樂於表現,課堂教學將更加豐富多彩。當然,教師的掌聲和鼓勵不能毫無目的,氾濫成災,否則起不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一位好教師,不一定要過多地表揚學生;一堂好課,可以沒有一句表揚的.話。但我相信,在老師讚許的眼光下、在老師適當的表揚下、在同學的掌聲中成長的學生將回更加健康、更加優秀,因爲他們有愛!

老師們,給學生一點掌聲吧,哪怕他(她)不是那麼優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注重朗讀訓練

以學生爲本,以讀爲主線,採用欣賞性的朗讀,品嚐性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欣賞到美麗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樂,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朗讀充滿了詩意。朗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個別讀、齊讀、賽讀、自由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我能大膽嘗試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並在小組中讀讀,還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雖然低年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這樣的設計爲學生創作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情感的薰陶,也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化、具體化。課堂上通過自覺朗讀、動作演示、觀看動畫、遊戲對話的環節,讓學生感受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生動形象特點。在疊詞和比喻句的訓練中不僅僅侷限於課文中出現,還延伸到課外,發掘學生潛在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也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創造力,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四、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得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開始的字詞認讀遊戲以及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欣賞秋天的美景,整體感知秋景。後來動畫演示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佔最重要的位置,是學好句,段、篇的基礎。在上這課時,我的思路比較清晰,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麼季節?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藉機板書“金秋時節”,我再設懸念,設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裏活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爲稻穀是黃色的.”又一女孩兒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楓葉紅了。”……孩子們說得太好了,我再次設問:秋天像什麼?教室裏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莊稼、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不放,咬住學生虔誠的目光,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田野裏五穀豐登,爪果飄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誦起來,作爲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時,我更不忽視字詞的教學,我邊畫草圖邊板書詞語,把生字顯示出來,學生自拼自學,在證音,我也拓寬了一些知識面,如:在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壯”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稱。古時以三十歲爲壯,還有形近字,同時也注重了自己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出示關於秋天的詞語:一葉之秋,春蘭秋菊,春種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時節……

總之,對本識字課教學還是有收穫的,100%的學生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能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感受到祖國山河之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雖然是輕車熟路,但我仍然不斷學習、發現、探索語文教學的真諦,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更加鮮活生動,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中學習語文。以下幾方面是我這學期的收穫與體會。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踊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二、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二年級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每節課根據每個小組組員的表現,在上課的紀律,積級舉手回答問題和朗讀課文,作業完成的情況等方面進行評比,那個小組做得好的就加分。否則就扣分。一週下來按分數的高低評選出紅旗小組。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上課紀律良好。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二年級是學生寫作的開始階段。首先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童話、想象文爲主,適合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平時經常佈置學生閱讀課外書,特別是一些全文字的童話故事和名人傳記等,提高學生的識字量,積累好詞佳句。週末的時候佈置學生寫篇日記,返校後進行批改,發現寫得好的日記及時予以表揚。考試測驗的時候,能把一些好詞佳句恰當地運用到造句或看圖寫話裏的,則另外加分。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寫作熱情和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 的程序:"讀字" 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從而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四)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說一說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以上是我這學期的一點收穫和體會,當然在自己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培優轉差的工作,讓學困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坐井觀天》寓意的理解可能不盡相同,教師不必強求統一,而應鼓勵學生的多向思維,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在續編《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教學中,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提倡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課堂上要注意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自由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生機。

另外,在實際教學中,這個寓言故事可能會引出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教師應巧妙應對課堂中學生的奇思妙想,正確引導學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在教學《小英雄於連》時,我爲學生的一些出色回答和表現而感動。比如在問到於連爲什麼看到導火線的火花不但沒害怕而是想辦法時,有學生回答因爲這裏是他的祖國,他愛他的祖國。我沒想到學生已經把於連的英雄行爲延伸到了愛國的表現,我爲學生的回答而感到驕傲。再如問到學生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滅掉導火線的火花時,當有學生回答可用石頭砸導火線時,馬上就有學生反駁到這種辦法不行,他說用石頭砸導火線會摩擦起火,不但不會把火花滅掉,反而會加快導火線的燃燒。我爲學生的回答而喝彩!當學生說看到於連光着身子,沒穿衣服,怕於連冷而要送他衣服時,我爲學生的愛心而感動!

在教學完這一篇課文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學生有着巨大的潛力,我們要善於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起來,在教學中應用。“相信學生的潛力,把課堂還給孩子”纔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在課堂上,我們要積極地爲學生創設參與的平臺,提供展示的機會。學生有潛力,需要環境、條件去開發,就像種子發芽,需要陽光、雨露去滋潤一樣。我們教師就是要在課堂這片沃土中播撒種子,創造適合種子生根發芽的溫度、溼度,讓它茁壯成長。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安排個人學習、小組學習、口語交際、情境體會這些形式其實就是在爲學生創造條件,尋找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我相信課堂——這一師生共有的舞臺一定會更絢麗!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雲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以小鳥的活動爲線索,以小鳥的目光觀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兒童心態,體現了童話特點。而且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是啓發學生想象,豐富語言積累的好課文。現反思如下:

一、藉助媒體,朗讀感悟

對於課文這一靜止的內容,學生只有經過感情朗讀,才能激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以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充分運用了媒體。例,課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小鳥們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雲房子。播放多媒體畫面:藍天白雲圖,一羣小鳥飛過來。看完後問:“你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藍藍的天上飄着一朵朵白雲,小鳥們看見了高興地說:我們來造雲房子。”指導學生讀好小鳥的話: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繼續欣賞畫面:小鳥造房圖,教師問:“小鳥們都造了些什麼雲房子呀?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並在小組內介紹一種雲房子,然後彙報交流。”由於媒體的介入,直觀形象地出示了各種形狀的雲房子,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激發起學生說的慾望。一個學生說:“我向大家介紹像盛開的花兒一樣的雲房子,它十分美麗。”說着用手演示成一朵盛開的花朵。另一個學生:說:“我介紹的這種雲房子外形像大冬瓜,傻呼呼地橫在那兒,可好玩啦!”邊說邊做動作。面對學生精彩的回答,教師適時指導朗讀:“你能配上動作讀好這句話嗎?”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調動,朗讀得非常有感情,並在朗讀中感受到了雲房子的美麗與有趣。

二、注重表達、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閱讀課上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訓練的環境,讓學生所學的語言經常得到運用。在課文的第二小節中,有我們以前學過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也有新接觸的“有……有……也有……”的句式,雖然兩個句式的用法相近,但由於後者是新接觸的,因此在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其他的雲房子後,讓學生用“有……有……也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將課文的“符號語言”內化爲“感於內而發於外”的現實語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本節課的重難點:朗讀與想象結合起來,以讀爲主,讀中想象,讀中促悟,體會國慶喜慶歡樂氣氛,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

我主要通過以下環節突破的,還需有很多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1、在學生說出初讀收穫後,先學習第二句詩,爲學生感受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的氛圍,充分的朗讀,相機出示國慶60週年的大典場面,創設情境然後刨根問底,激發學生激動情感。

2、 情感得到渲染後,再學習第二句,讓生想象讀(閉眼聽聲音、看圖片),師生接讀,讀中促悟。感覺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教師指導有些侷限,應讓學生超越文本對“金黃”有更深的理解,“金黃”不僅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豐收的象徵。

3、 課堂接近尾聲時,設計讓學生展示爲祖國媽媽準備的禮物時,由於時間倉促,沒有珍視學生的言語智慧,在整堂課感情基調達到高潮時,教師卻欲言又止,處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將學生有代表性的禮物貼在板書的旁邊更能輔助背誦,這本是我的設計意圖。

日後要更加合理安排課堂時間,課前要很好的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提高駕馭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教師的一些過渡語、評價語要非常的及時,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課堂。

《我選我》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實施教學中,學生能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形聲字特點、字義、換偏旁)來識字。由字到詞,然後在課文中分層認讀生字,達到識字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在輪讀課文展示中,邊讀邊讓其他學生記住裏面

的好詞好句,得到收穫的同時,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求同存異。之後,再讓學生通篇讀一次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效果會更好。

2、教師應讓學生多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最好在黑板上引領示範,這樣執筆姿勢和運筆學生會一目瞭然。這樣才能把字寫整潔、美觀。對於本環節的實施教師很不滿意。需要補充教學。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一要堅持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的指導;二要循序漸進進行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的書寫指導,直到每個學生寫的正確、端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開天闢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後來大神盤古憑藉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後,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爲開天闢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闢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麼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麼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於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於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說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於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闢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於求知慾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小學生來說,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着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闢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採用“啓發思考—自主閱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闢地的?開天闢地後的情況怎樣?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讀後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着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盤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覆朗讀,瞭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繫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後設計一個想象說話:發揮想象力,說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1、學生讀,說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闢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爲都是因爲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3、最後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後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