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2.14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範文1

本課是人教版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課文的內容並不複雜,學生比較容易理解。針對這些特點,我在教學思路設計上主要把重點放在和學生一起積累四字詞組和通過人物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這兩方面。下面就教學中的敗筆談幾點感受。

一、雖然拋開細節,想突破重點,但是卻在指導中不能很好地深入,有蜻蜓點水之嫌。尤其是在對學生自主學習後同學生一起體驗課文人物的言行舉止所反映的內心活動時,只做籠統的朗讀指導,採用齊讀的方式讓學生體驗,限制了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機會。

二、雖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效果差強人意。在解決“我爲什麼要放棄買木雕?”這個問題時,我是在提出自讀要求後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可從教學中可以看出,大多學生更傾向於自我學習,不擅交流。但好在學生基本上還能初步理解“我爲什麼放棄買木雕”。

總得來說,在新課改的教學中,雖然我們能接受和理解新的教學理念,也儘可能地適時地運用到教學中,但主要還是自身學習不夠,教學能力不強。有待努力鑽研,逐步提升。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範文2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並儘可能發掘來自學生、教師、社會的各種資源,擴展課程資源的範圍,並以教科書爲依託進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篇教學設計針對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一定的語言場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關注了三維目標的整合,使得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理解、積累、運用,同時收集整理了大量背景信息,以期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落實“愛是相互”的主題。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爲了不讓“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通過事情的敘述,勾勒出一個純樸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愛是相互的主題,正因爲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課文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極盡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積累並學會運用。文章中兩處少年和“我”的對話,也是反映全文主題的重點部分,需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中體會非洲少年的內心,感受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此外,三年級學生對於非洲瞭解甚少,它可以說是第一篇讓學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課前需讓學生了解有關背景,課時教師也要提供有關感性的資料才能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感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