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2.83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精選6篇)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1

從這天的課來看,對於詞語的理解和體會,應當說還是有所體現的。課題《七月的天山》出示之後,問學生七月指的是哪個季節?是的,那麼夏天還能夠用什麼詞來說,於是有了“盛夏”、“酷暑”等詞,七月的天山,也就能說成是夏天的天山、盛夏的天山、酷暑的天山等等。在那裏,學生完成了意思相近的詞語的梳理和運用。

在初讀環節中,讓學生帶着這樣的問題去讀:走進七月的天山,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把相關的句子劃找出來推薦給其他同學。安排這個環節,意在用這樣一種比較自然簡單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而這點是針對我這個班級學生的特點的,他們的個人朗讀和發言總是會怯生生的。有這樣一個鏡頭讓我覺察今後的課堂上要更多地培養和鍛鍊學生敢於發言的潛力是多麼重要。有一個學生唸到“飲馬”一詞出現了錯誤時,我分明聽到了有同學說唸錯了,但是卻沒有指出來,最後,還是由我提了出來,而我這一舉動也表現出我包辦得太多了,期盼得太少,在課堂上,有時候還真就應悠着點,多等一會兒,說不定就能等到你想要的。

待到走入文中的時候,讓學生在“文中有哪些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這樣一個問題背景下去品讀、積累語言。感受到作者能把文章寫得這麼美,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之一就是比喻手法的運用還有語言的準確性。如把“塔鬆比作巨傘”、“把鮮花比作彩虹”、“把鮮花比作天邊的霞光”、“把鮮花比作錦緞”;同時關注“漏”、“浮”字的運用。文章的最後有一個反問句,那是作者應對漫山遍野的繁花的時候最直接的表達,請同學換種表達方式來陳述,那裏也是一個語言的訓練點。

最後的一個寫話練習,在讀了李白的《關山月》之後,寫寫讚美天山的話,也能夠是用詩詞的形式來表達。學生的表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也讓我感謝去年領着同學們背誦詩詞的日子,同時更做了個決定,趕緊去把今年要背誦的古詩詞整理打印下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我覺得在這堂課上,主體意識嚴重缺失。我太急、我不想期盼、我不富有激發學生的意識甚至是潛力。我的學生不善於發言,這跟我太善於發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職責,今後,我要做的是如何讓學生這個課堂的主體更突出,要懂得退讓,要懂得期盼,要懂得取捨,要懂得該出手時纔出手。在“溪流”這一處的朗讀中,我困惑了我有點想不通了:讀着讀着這句話,你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怎樣的聲音?“高懸的山澗”、“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的水居然會是“輕柔的嘩嘩聲?”我引導範讀了之後問什麼聲音?還是輕柔的嘩嘩聲。怎樣會這樣?我問問題的方式不對頭嗎?此困難解,但求賜教。

過多的把我備課中的東西生硬地塞給學生,以至於讓自己都覺得很好笑,說話都很虛,實在是沒有底氣,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只是爲了讓課順利下來吧!諸如對偶的寫作手法,諸如“漏”字的妙用。

所幸的是,在課中王意提了個問題:人怎樣會浮在花海之中?於是學生去探究這個浮字的妙處,鍾浩東同學聯繫上文,那裏的花都長得很高,淹沒了馬,人看起來就像是浮在上面一樣。多妙呀!

借用一句古詩,結束這天的教學反思——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而我已然淹沒在七月天山這一片高過馬頭的繁花之中了,那匹能帶我走過花海,能讓我浮游其上的馬兒已然不知去向了。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2

《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這裏的夏天有着春天的魅力,秋天的涼爽,冬天的潔白。

作者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裏行間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這篇課文,首先我讓學生欣賞天山美景,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天山的水這一方面時,是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來談體會,學生能抓住幾個重要的比喻句,談得有板有眼的。

教學天山的樹和花兩部分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談論,提示學生用剛纔的學習方法。他們小組合作,既能談對句子的理解,又能總結各自的景物特點。特別是在學習“——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時,我用換詞的方法讓學生比較,爲什麼用“漏”而不用“照”,學生能把“是因爲枝葉茂密,陽光照不到,只能從縫隙裏漏下點點的光”,說得清清楚楚。

又如,學到——“像——像——像——”這個句式時,我讓學生練習說話,沒想到學生的思維如此敏捷,能說那麼多的句子。在這一段裏,有“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一句話,我問:爲什麼一個用“走”,一個用“浮”?學生能聯繫前面“滿是過高馬頭的`野花”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這一課,我沒把握好時間,把想在課內的寫話練習放到了課外。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3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爲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佔鰲頭,成爲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經過不斷嘗試,反覆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並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瞭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嚮往,引導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後,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着……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這樣的閱讀指導,纔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爲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爲重要的是通過範文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爲今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爲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學生理解的深與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一些優美的句子,詞語收到學生的記憶深處。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峯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4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質兼美的遊記散文。一提起天山,我的腦海裏就浮現出在那片古老的雪峯上,盛開着千年不遇的天山雪蓮。“天山”二字,已經足以讓人浮想聯翩。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越是不適合人生存的地方,自然之花就綻放得越爲濃烈。

文中令人拍案叫絕的字詞比比皆是,可謂字字珠璣,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對於這樣的一篇美文,如何按照自讀課文的要求只在一課時的時間內既解決大量的生字詞,又讓孩子們賞讀品位文字,對於孩子們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能完成,還是要試試看。

首先,我以散文詩般的語言將孩子們帶入既定的教學情境: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既有高聳入雲的山峯,也有波瀾壯闊的大海,既有一馬平川的草原,也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上節課我們跟隨葉聖陶老人到金華的雙龍洞走了一遭,這節課,我們將來到西部,新疆的天山。

接下來,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對照拼音,將生字讀準,將句子讀通,較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讀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這篇課文的生字詞頗多,如:矯健、斷壁懸崖、飲馬、絢爛、白皚皚,自由讀,提讀,教師帶讀,分組讀。總算將生字詞障礙掃清了。

這篇課文的插圖很小,而且不能充分地展現天山的美,爲了讓學生更好的領會,我進行了範讀,要求學生心到、眼到、手到,邊聽邊思考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把它們劃下來。

四年級的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是不太強,讀完後我問學生作者在文章描寫了哪些景物,舉手的人竟然寥寥可數,無奈,我還是帶領學生逐段找了一下。可能是我沒有充分將學生帶領到課文的意境中,大部分學生無精打采,個別學生孩子做小動作。現場氣氛實在糟糕,令我十分沮喪。或許,還因爲是下午的原因,孩子們都累了。

想像教參上的教學預計那樣帶領孩子們賞析諸如“拋起水花”“銀白的水鏈”之類的佳詞妙句是不可能的了,教室裏一時間成了我的獨言堂。我自己也感到十分棘手,十分困惑,是不是好詞好句一定要賞析一番才能內化到學生的腦子中去呢?我們的散文教學中有好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難道一定要把它表達出來嗎?這樣生硬地解剖,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硬着頭皮終於把課文從頭到尾過了一遍,讓孩子們再讀,邊讀邊劃下自己喜愛的語句。好了,讀完了,全班進行交流,這時班級裏的氣氛突然活了起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唯恐老師忽視了自己。趁熱打鐵,我問孩子們天山的什麼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爲什麼?有的說野花,它五彩斑斕,滿山遍野;有的說塔鬆,密密麻麻的枝葉之間只能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光;有的說小溪,它清澈見底,藏有活潑可愛的小魚……

我再濃縮了一下,要求大家用一個字來形容七月的天山,孩子們異口同聲:“美!”我說:“是啊,這單元裏我們跟隨作者們來到了風景舊曾諳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白銀一般的————洞庭湖,有着奇異的石鐘乳和石筍—————雙龍洞,我們發現,我們的祖國可真是————美!”

此時,下課的鈴聲響了。爲了進一步學習文章中的佳詞妙句,我要求學生們在課後摘抄《七月的天山》的好詞好句,做一篇讀書筆記。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5

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帶着這樣的疑問去讀:走進七月的天山,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把相關的句子找出來推薦給其他同學。安排這個環節,意在用這樣一種比較輕鬆自然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能力。

教學中,遵循略讀課的教學原則,以學生自讀爲主。因爲學生的預習做的較好,在我引導學生找出方位轉換的句子,弄清楚作者遊覽的順序,瞭解作者筆下的天山是怎樣一番景象時,學生已經弄清楚了課文大意。其次我着重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表情達意的”進行自主研讀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詞彙的豐富,風景的優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待到走入文中的時候,讓學生在“在文中有哪些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這樣的問題去品讀、積累語言。感受到作者能把寫得這麼美,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借鑑的地方就是比喻手法的運用還有語言的準確性。的最後,那是作者面對漫山遍野的繁花的時候最直接的表達,請同學們換種表達來陳述,這裏也是一個語言的訓練點。在訓練的時候,我讓學生模仿去說句子,學生能夠較好的表達,並用上了本課的優美詞句,我想,學生在提前預習中還是做了很多準備。

教學這篇課文,我着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天山的美和作者對天山的讚美與熱愛。學完本課,孩子們受益匪淺,教學效果較好,學生能夠較好的運用好詞好句,並把本節課的學習用於學習和說話中,無形之中,也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6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也是寫景物的略讀課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爲我們展現了美麗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語文課上,我教學《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新詞,列出作者的旅遊路線,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讓他們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看看那部分寫了什麼景物,有什麼特點。學生的學習經過十幾分鐘的思考、討論,好像看來都有了結果。於是,我就組織全班學生彙報交流。可就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學生的彙報積極性不高,都在那兒默默無語,有回答的同學,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也較差,回答問題不夠全面,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課堂氛圍不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素養十分重要。我運用極富感情的語言,給他們塑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課堂之中,要掌控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多種方式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纔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建立起高效的課堂。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取多組天山的圖片,與學生們一起欣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學也將簡單有趣得多。

下課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哪出了差錯?我仔細思考,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不僅把課堂教給學生,還得讓課堂緊湊有效,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才能達到理想的要求。看來我是沒處理好學生的學習需求,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小組交流,致使在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都在那兒默默無語,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也差,回答問題不夠全面,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氣氛沒有預想的那麼活躍。

《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所描繪的景色非常優美,學生在較短的閱讀過程中一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所以,我應該從這個角度提出問題,那樣,學生們都會有話可說,有話願說了。

還有一點做得也不夠讓我自己滿意,就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今後我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多注重這些,以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爭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大的收穫。

正是這雪山上的雪水滋潤着天山上的花草樹木,纔會有這生機勃勃的美麗的天山。老師對待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不正是這雪山上的雪水嗎?

每位老師都渴望把自己的知識化成春雨,滋潤灌溉學生的心田,陪伴他們茁壯成長。作爲老師,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有責任不斷改進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缺點、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做一名不斷進步的優秀教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