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表示堅持的成語大全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導語:堅持是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堅持,彰顯了一個人的優秀品質。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表示堅持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表示堅持的成語大全

安貧樂道:道:主張,思想。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爲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爲人處世之道。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把素持齋: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元·無名氏《女姑姑》三折:“唸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啖柏。”

半途而廢: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出處:《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難已矣。”

抱表寢繩:指坐臥不離準則。意謂堅持德操。

出處:《文子·下德》:“法陰陽者,承天地之和,德與天地參光,明與日月並照,精神與鬼神齊靈,戴圓履方,抱表寢繩,內能理身,外得人心,發施號令,天下從風。”

抱殘守闕:①守着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道。③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着做。

出處: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缺”。

跛鱉千里: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不恥最後:因爲跑到最後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隻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

出處:《韓非子·喻老》:“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後也。”

持齋把素: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元·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唸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啖柏。”

持之以恆: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處: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與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滴水穿石:水不斷下滴,可以滴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動心忍性:動心:使內心驚動;忍性:使性格堅韌。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出處:《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各持己見: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各執己見: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各執一詞: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梗頑不化:指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出處:《續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目下山東有名綠茶,可知道他們形狀否;內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還有梗頑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請教。”

固執成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同“固執己見”。

出處:茅盾《子夜》九:“如果蓀甫一定要固執成見,那就拉倒。”

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出處:《舊唐書·李綱傳》:“時左僕射楊素、蘇威當朝,綱每固執所見,不與之同,由是二人深惡之。”《宋史·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和而不唱: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出處:《莊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怙惡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怙過不悛:指堅持錯誤不改。

出處:清·林則徐《傳諭唩嚟哆將澳門洋樓鴉片呈繳》:“倘再執迷不悟,不肯盡數繳呈,妄思存留售賣,是其有心違抗,怙過不悛。”

怙頑不悛:猶言頑固不化。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出處:《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明》:“帝曰:‘蠻人怙頑不悛,終必取禍,姑待之。’”

諱惡不悛: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後漢書·朱穆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堅持不懈:懈:鬆懈。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出處:《清史稿·劉體重傳》:“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

堅持不渝:渝:改變。堅守約章或諾言,決不改變。

堅執不從: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艱苦奮鬥:不怕艱難困苦,堅持英勇鬥爭。

出處:陶鑄《崇高的理想》:“我們要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還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奮鬥。”

將勤補拙: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處: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九轉功成:轉:循環變華。原爲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出處:《抱朴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橛守成規:拘守已有的規章制度。

出處:黃人《(清文匯)序》:“然則操斯文進退去取之枋者,其猶橫分區域,橛守成規。”

開花結果: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現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開花結果自馨香。”

硜硜之愚:硜硜: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出處:《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樂善不倦:樂於堅持做好事。

累足成步:比喻不斷積累,便能成功。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備成德。”

磨杵成針: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出處:《潛確類書》卷六十:“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

泥古不化:泥:拘泥,固執。拘泥於古代的成規或古人的說法而不知變通。

出處:《宋史·劉幾傳》:“儒者泥古,致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

泥古拘方:拘守成規、舊說而不知變通。

出處: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恐以一定陳言,誤泥古拘方之作者。”

齧雪吞氈:指爲堅持氣節而過艱苦的生活。

出處: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以中郎將出使匈奴,單于留不遣,欲降武,乃幽武於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氈毛並咽之,終不屈。事見《漢書·蘇武傳》。

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去食存信: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山溜穿石:山裏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繩鋸木斷: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食古如鯁:猶言食古不化。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不東西不消化一樣。

始終如一:始:開始;終:結束。自始自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出處:《荀子·議兵》:“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

始終若一:自始自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同“始終如一”。

事在人爲: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爲耳,彼朽骨者何知。”

守經達權:經:正道,原則;權:權宜,變通。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不固執。

出處:《漢書·貢禹傳》:“守經據古,不阿當世。”《宋史·洪邁傳》:“不謂書生能臨事達權。”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死不改悔: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堅持錯誤。

遂迷不寤: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遂迷不窹: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亦作“遂迷忘反”。

出處:唐元稹《招討鎮州制》:“如王廷湊遂迷不窹,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遂迷忘反: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同“遂迷不寤”。

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頑梗不化:形容非常頑固而不知變通。

出處: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場:“你往年同嚴仲子做過朋友,他的頑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頑固不化: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出處:樑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六章:“說我頑固不化,爲遊擊主義翻案;蔑視中央,攪亂軍心等待。”

爲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