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漫話清高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漫話清高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課件 w ww5 y kj 課後鞏固
梯級演練
檢查我的基礎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恬退(tián) 諂媚(chǎn) 屏氣凝神(bǐnɡ) 相形見絀(chù)
B殷紅(yān) 偌大(nuò) 乳臭未乾(xiù) 暴風驟雨(zhòu)
C熟稔(rěn) 膝蓋(xī) 戛然而止(jiá) 自出機杼(shū)
D羞赧(nǎn) 拘泥(ní) 面面相覷(qù) 引吭高歌(hánɡ)
提示:B項“偌”應讀“ruò”;C項“杼”應讀“zhù”;D項“泥”應讀“nì”。
答案:A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罄露  孤癖  一曝十寒  飲鴆止渴
B拖沓 毒梟 坐收餘利 輾轉反側
C傢俱 斡旋 未雨綢繆 變幻莫測
D汗顏 皈依 並行不背 山洪暴發
提示:A項癖—僻;B項餘—漁;D項背—悖。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1)經過長時間的演變,鯨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漸______成了鰭狀。
(2)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後,往往隱藏着雙重的利益______:政治上以政績求得上級提拔,經濟上以項目取一己實惠。
(3)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______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A蛻化 趨向 篡改
B退化 取向 篡改
C退化 趨向 竄改
D蛻化 薰染 竄改
提示:“蛻化”意思是蟲類脫皮,比喻腐化墮落;“退化”指生物體在進化過程中某一部分器官變小,構造簡化,機能減退甚至消失。“趨向”指朝着某個方向發展;“取向”指選擇的方向,這裏強調選擇,該用“取向”。“竄改”只有改動的意思,而“篡改”卻有“用作僞的手段對經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的意思。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他們所說的這些,都是杯弓蛇影,完全不合事實。
B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頭,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單薄的衣服,她渾身發抖,噤若寒蟬,真想回到溫暖的家裏。
C對於作文中的病句和錯字,許多老師不以爲然,覺得這些問題不必較真,長大自然會解決。
D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觀念,他們能從現實生活的感受出發,汲取西方藝術的精華,積極探索新的藝術語言。
提示:A項“杯弓蛇影”的意思是因疑慮不解而自相驚擾。B項“噤若寒蟬”是比喻害怕得不敢說話。C項“不以爲然”的意思是“不認爲是對的”,表示不贊同。D項“光怪陸離”的意思是形容現象奇異,色彩繁雜,用來修飾現代觀念是正確的。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爲了發展國民經濟,難道我們共產黨人還有什麼個人得失不能拋棄嗎?
B由於全體官兵英勇機智地作戰,使我軍以最小的傷亡取得了勝利。
C專家說,親子鑑定不僅“鑑”出了社會世相和人生百態,也“鑑”出了血肉親情。
D舊城周圍那些平民百姓居住的破舊狹小的房子,遲早會被大踏步前進的城市建設一掃而光。
提示:A項“得失”改爲“利益”。B項刪去“由於”或“使”。C項語序不當,將“不僅”後和“也”後的句子對調。
答案:D
6.將①—⑤句填入段間橫線處,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
  據說清代有位讀書人,因風吹亂了他的書頁,引發詩興,吟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便招致了殺身之禍。因爲當權者認爲______。這“清風”詩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專制統治下,文字是極易招禍的。
①滿族過去稱女真,曾被視爲未開化的落後民族 ②“不識字”是誣衊滿族人文化水平低③滿族入關後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漢族 ④但他們在心理上卻常有民族自卑感,對漢族知識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風”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提示:⑤②承前解釋統治者對“清風”“不識字”的歪曲理解,①③④分析他們這樣理解的心理動因。
答案:C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題。
清高是褒義詞,但也不算很高的評價,然而古人評定清高卻又是相當嚴格的;說嚴格卻又沒有明確的標準,因而相當模糊。這種情況結合實例來看比較清楚。例如李白,只做過短短一段宮廷詩人,還敢公然聲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卻終於未成公認的清高樣板。原因可能是他有時用世之心過於急切,又極爲自負,比較缺乏恬退風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地聲稱“仰天大笑出門去,①______”;沒了官做則又傲然聲稱“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爲近臣”,“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共杯酒”,諸如此類的話,就很難和清高掛鉤了。不過,李白是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不但形象思維功夫好,而且天真罄露,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因此,沒成爲公認的清高樣板,對他來說也算不了什麼。這個實例只是說明古人評定清高的樣板是相當嚴格的。
另一個實例則說明清高的模糊性,那就是孟浩然。他本來也是想做官的,試看《臨洞庭上張丞相》一詩,他在寫了“②____________,波撼岳陽城”這樣雄勁的名句後,接着就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求援用世之心極爲明顯。後來做不成官,還不無牢騷,所以說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之類的話。但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書?孟浩然傳》還記述採訪使韓朝宗曾約他同赴京師,欲薦於朝廷;可是孟浩然卻因與故人喝酒喝得高興,竟至失約,還說“業已飲,何恤他!”可見他對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特別是歸隱之後,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這樣看來,孟浩然是理應成爲一個清高樣板的;而且有人也的確這樣認爲,試看李白的《贈孟浩然》一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醉月”句用《魏志?徐邈傳》典,暗指孟浩然因劇飲違韓朝宗之約事。)可見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清高是極爲突出的;然而孟浩然在歷史上卻仍然不是公認的清高樣板。由此可見,對清高的評論是既嚴格,又是模糊的。
7.解釋下列詞語。
(1)恬退:
(2)罄露:
(3)端居:
參考答案:(1)恬靜,退讓。
(2)顯露無餘。罄,盡、完。
(3)閒居。
8.在文中空白處填空。
答案:①我輩豈是蓬蒿人 ②氣蒸雲夢澤
9.李白《贈孟浩然》一詩二、三兩聯刻畫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臥”字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開放性試題)描繪了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清高形象,好似一幅高人隱逸圖,勾勒出一個隱臥林泉、風流自得的詩人形象。“臥”字活畫出人物風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0.作者用李白的事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用孟浩然的事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
參考答案:清高的標準是嚴格的 清高的標準是模糊的
11.你認爲孟浩然與陶淵明的區別在哪裏?
參考答案:孟浩然一直以來就謀求當官,他的恬淡容易被人視爲不得已而爲之,並不是從心裏就想如此;陶淵明是真正從官場抽身而退的典型,是真正的清高。
12.根據古人對孟浩然與陶淵明的評判,你認爲古代的清高究竟是以什麼爲標準?其標準真的是模糊的嗎?
參考答案:(開放性試題)是否着迷於當官。從對兩人的評判可以看出,古人對清高的評定,已經從外在的遠離官場深入到從主觀思想上看問題,其標準真是嚴格之至。
綜合拓展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題。
①江水是菊黃色的,那江水裏流動着的莫不真是晉朝的菊花?
②已經不是菊花季節,陶公祠院中那兩廂曾經盛開的菊花都已敗萎了,只偶爾還露出殘的黃色。祠在江邊,就在這段被稱爲菊江的長江邊。這地方真個與菊有緣,有“菊江”“菊邑”,還有個“黃菊鄉”。我依然走在菊的意韻之中,初冬那菊黃色的陽光和身邊那座被菊黃色歷史裝幀的古建築,以及存在於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風中飄蕩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讓我陶然如醉。
③陶淵明,曾在這裏種菊,種出了一大片他認爲應該存傳後世的文人們的自珍和清高之氣。我知道他其實很想做官,少時就有猛志:“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場那種腐氣,那般驕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願爲五斗米而彎。他就把大印掛在彭澤縣的大堂上,然後走出來,走到風和陽光之中,走到那片貧寒卻誠實的土地之上。他耕種的姿勢或許可笑,腰弓着,整個上身幾乎與土地平行。人們並不知道,他是一邊耕種,一邊在泥土中尋他的詩句。
④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餘,烏石所鐫,給人一股子凜凜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淵明當然不會是這個樣子,他後來窮得沒飯吃,沒酒喝,甚至乞討過,那樣子一準佝僂。哪能有如此威風?但我卻懂得塑者的匠心:他並不只是雕塑東晉的那個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氣質。仰望陶公塑像,幾分崇敬,幾縷親近。他似乎有話要說,卻欲說還休。1600年了,他要說的話,都變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
⑤在史書上,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官場腐敗,社會奢靡,石崇、王愷鬥富,讓侈濁之風登峯造極。陶公就只好種些菊花,很想讓菊花的清氣影響一下他厭惡之極的世風,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點清菊之氣又怎能盪滌一個奢腐王朝的濁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氣後來卻影響了中國的文學史!
⑥蘇東坡曰:“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東坡大抵是聞過陶淵明的菊花味,不僅聞過,而且深深地聞過,他在《水龍吟》中言道:“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當在菊花之間,以一種清傲之氣面對滔滔菊江和無期無盡的歲月。
⑦祠不大,卻修葺得很好,在江邊一塊高地上。祠後有塔,曰“秀峯塔”,另有一塔在不遠處,叫“天然塔”被稱爲“江流雙塔”。祠與塔構成了一種沉重而冷肅的氣氛,在江邊,在永遠盛開的菊花之中。
⑧陶公安在?問菊,菊卻隱去了笑容,獨向寒風。
13.陶淵明是我國晉朝詩人,被稱爲古今______詩人之宗。
答案:隱逸
14.文中爲何寫到石崇、王愷鬥富的事例?(不超過20個字。)
參考答案:用石崇、王愷的侈濁反襯陶淵明的清高。
15.第②段中“菊的意韻”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
參考答案:(開放性試題)①菊黃色的江水。②帶有菊字的地名。③菊黃色的陽光。④被菊黃色歷史裝幀的古建築。⑤菊花般的品格。⑥菊花般的夢想。
16.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在泥土中尋他的詩句。(字數不超過25個。)
(2)1600年了,他要說的話,都變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字數不超過25個。)[來源:高考資源網高考資源網]
參考答案:(1)在遠離塵囂的地方寫作,以寄寓他清潔的精神。
(2)1600年了,他的精神風骨已被後人充分繼承了吧。
17.第⑤段中說陶公的菊花的清氣“影響了中國的文學史”,根據文意,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加以概括。(字數都不超過15個。)
參考答案:①看似“散緩”實有“奇趣”的詩風。②看似超逸實爲正氣凜然的人格。
18.下面是對本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作者以菊花貫穿全文,但菊花的含義不盡相同,有時它作爲一種象徵,有時它僅指客觀實物。
B文章的開頭,從“江水”入手,不僅引出“菊花”這一線索,而且有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C作者說“我知道他其實很想做官”,意思是說,在那樣的時代,即使陶淵明也不能免俗。
D第②段說“盛開的菊花都已敗萎了”,第⑦段又說祠與塔“在永遠盛開的菊花之中”,是文章的不嚴謹之處。
E本文不重行蹤,重抒情,在對陶淵明的追思中蘊涵着對現實的深深感慨。
提示:C項“他其實很想做官”指渴望建功立業,跟一般俗人的志向不同;D項“盛開的菊花都已敗萎了”寫的是眼前景,“永遠盛開的菊花”指陶淵明的精神。
答案:CD文 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