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14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爲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14篇)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

文言文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文字的精練典雅,還在於其厚實古樸的文風,更在於其蘊含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經典文言文其實是我國優秀的古典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可以這樣說,文言文中的每一個文字都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每一個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豐富的情感,每一種句式的選擇都蘊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種語氣語調的選擇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韻。站在文言背後的或是憂國憂民、心繫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義凜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後更蘊藏着豐富的中國文化。

因此,經典文言文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咂摸,透過“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當成現代文,一味地進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拋在腦後,忽視了“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這一基本要求,這種現象在新課改高揚“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這節課而言,由“言”到“文學、文化”的品味目標基本達成,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思維習慣和方法,讓學生不再枯燥記憶文言知識。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文言知識都可以靠這條路徑來完成,而且對“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還需要我們更多地去思考和關注。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2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爲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數詞活用

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爲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爲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史記·扁鵲傳》)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爲朝廷 (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

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宴行》)

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quē 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

⑦jué 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衆,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爲,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代詞,爲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裏)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誌,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 以其無禮於晉 ②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③ 佚之狐言於鄭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 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鄭以(之)爲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省略介詞“於”)

六、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爲:有……的呢)

七、課外補充一詞多義:“之、夫、以、而、焉、其、若、說、辭、鄙、微”。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3

做了一節新課程研討課——《燭之武退秦師》,做完這節課。我覺得這節課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學側重教學“言”的局面,將重心放在“文”的教學上。整節課在一箇中心任務的驅動下運行,那就是抓住燭之武說退秦師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語言之美,思想之深,整節課都側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問題爲導引,提前佈置預習,讓學生在課下分組研讀文言意思,自己解決文學常識、字音、註釋等問題。通過設置:“爲什麼退,怎樣退,退的'結果”,“結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討燭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義”等問題,並通過課本劇的演出,逐層深入地推進課堂教學流程,讓學生的學習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現出來,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始終處於上升趨勢。

應該說這節課是我對文言文教學的一種探索,一種嘗試,一種創新。我覺得在文言文教學中,應注重課程資源的整合,預設充分,在學生困惑時適時點撥,穿插相關資料,拓展教學容量,開掘教學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從整個教學環節設計看,我是在努力嘗試將文言文與現實生活的對接,爲學生搭了一個平臺,讓學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當作學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學習。就是感覺學生的活動我應該再能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有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4

一、一詞多義

“之”

1、公從之 (代佚之狐的建議)

2、許之 (人稱代詞,鄭文公)

3、將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詞)

4、子犯請擊之 (秦國,代詞)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鄰之厚,君之薄也(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2、敢以煩執事 (介詞,拿)

3、越國以鄙遠 (連詞,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 (連詞,錶轉折)

5、以亂易整,不武 (介詞,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3、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在那裏)

4、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裏)

“其”

1、以其無禮於晉(代詞,鄭國)

2、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3、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通“供”,供給)

3、秦伯說 (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 (同“智”,明智)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2、既東封鄭(封,疆界。這裏用作動詞,使……成爲疆界)

3、若不闕秦 (使動用法,使……削減)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5、越國以鄙遠 (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6、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動用法,使……滅亡)

7、燭之武退秦師 (使動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異義

1、夫人(古義爲“那個人”,今義爲“妻子”的尊稱)

2、行李(古義爲“出使的`人”,今義爲“出門時所帶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A. 以其無禮於晉

B.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C. 佚之狐言於鄭伯

2、省略句

A.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省略介詞“於”)

B.(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省略主語)

C. 敢以(之)煩執事 (省略介詞賓語,以之)

3、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誌)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歸納、整理並檢測本文出現的文言現象,提升古文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認識燭之武善於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通過誦讀、因聲求氣,體會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準確流利、符合人物性格與處境的文言文誦讀;

2、對燭之武說辭藝術性的鑑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曹操有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無論社會、命運對他有多麼不公平,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會挺身而出,爲國家、爲蒼生獻出自己的一份光與熱。燭之武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選自《左傳》的《燭之武退秦師》。

二、檢測文言知識 PPT2-3

三、回顧文本、梳理結構 (板書)

四、鑑賞說辭

從文章的標題可以看出,“說退秦師”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請大家先自讀第三小節說辭部分,思考:燭之武說了什麼?又是怎麼說的?

明確:以退爲進、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巧施離間。

善於利用矛盾(秦晉聯盟的虛僞性);善於分析利弊(爲對方着想,誠懇可信);善於揣摩心理(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講求語言藝術(敬辭、反問句、判斷句)。

附板書:

燭 秦晉圍鄭

之 以退爲進

深明大義 武 臨危受命 曉之以弊

能言善辯 退 誘之以利

秦 說退秦師 巧施離間

晉師撤離

小結:孔子說“春秋無義戰”,秦國參戰無非也是利益所趨。燭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彷彿置身鄭國之外,處處爲秦國着想,放低姿態、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層層深入,句句在理,聲聲入耳,直抵秦伯內心深處。

五、因聲求氣

如此一段精妙絕倫的說辭,希望大家自由朗讀,深入其中,讀出興味。

2-3生讀,互評。師相機指點。師範讀,再齊讀。

小結: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聲”,才能把握其內在之“氣”。因聲求氣,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過學習,你覺得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由說辭——能言善辯;

由牢騷(不僅無損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豐滿、有血有肉)、臨危受命——深明大義。(板書)

2、再來看看歷史上對他的記載PPT5

《史記》裏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讓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裏說:燭之武“鬚眉盡白,佝僂其身,蹣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無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

你有什麼想說的嗎?(生暢所欲言)

小結:其貌不揚、懷才不遇的燭之武卻是這樣一位深明大義、能言善辯的人。散落在各種史書裏的記載也豐滿了人物形象,讓我們更加客觀、全面、公正地認識真正的燭之武。

七、結束語: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那些鮮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們心頭。像燭之武這樣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國家的脊樑!讓我們以古人爲鏡,勉勵自己吧!

八、作業佈置:課本96頁1-3中相關內容。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6

《燭之武退秦師》

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7

【原文】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餘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翻譯】

九月十三日,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爲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 鄭文公說:“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危急時纔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當夜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左右。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爲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一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再說您也曾經施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他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裏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爲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呢?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委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自己就率軍回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衝突來代替聯合,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的軍隊也撤離鄭國。

【賞析】

第一次教讀《燭之武退秦師》,我就被文章波瀾起伏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剛一開頭,作者就用寥寥數筆交代了鄭國的危急形勢:秦、晉圍鄭,大兵壓境,鄭國危如壘卵。弱肉強食之勢,戰、守皆非良策。拯救鄭國,唯一的途徑就是外交。可是,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蓄意來犯之師,談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寫鄭伯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危機,佚之狐向鄭伯舉薦了燭之武。佚之狐慧眼識英雄,但鄭伯畢竟不是佚之狐,沒能過早的發現燭之武這匹千里馬。所以,纔會有燭之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這壯士不遇,英雄末路,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今老矣,無能爲也已”,燭之武向鄭伯發泄一了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他會去說秦嗎?這在鄭伯那裏可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自責,此時的鄭伯並沒有止於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指明假如鄭國滅亡,對你燭之武也也沒有什麼好處。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於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去面見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鄭伯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折發生在燭之武與秦伯的談判桌上。燭之武“夜縋而出”與秦伯坐在談判桌前,怎樣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燭之武欲擒故縱,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燭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時機,燭之武進一步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近鄰,因此亡鄭只是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會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接着,燭之武以利引一誘秦伯,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這些好處存在的前提,就是放棄攻擊鄭國。在一番拉攏引一誘之後,燭之武察言觀色*,不失時機的挑一撥離間了秦晉兩國的關係。燭之武指出,晉國曾經對秦國過河拆橋,背信棄義,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經過燭之武的一番發揮,秦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至此,燭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結束。但,聰明的作者並沒有就此罷手,接着交代了晉國的形勢變化。

現在秦國成了鄭國的盟軍,風雲突變,晉國大夫子犯卻不識時務的請求出兵擊秦,被晉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晉文公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撤離了鄭國,至此文章第三摺好戲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引人入勝。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8

【原文】

  《燭之武退秦師》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⑴圍鄭,以其無禮於晉⑵,且貳於楚⑶也。晉軍函陵⑷,秦軍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⑺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⑻曰:“臣之壯也⑼,猶⑽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⑾。”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⒀。然⒁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⒂

夜縋(zhuì)⒃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⒄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⒅。越國以鄙遠⒆,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⒇?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li)(21)之往來,共(gōng)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22),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晉,何厭(24)之有?既東封鄭(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闕(quē)(27)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yuè),與鄭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孫、楊孫戍(shù)之,乃還(huán)。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與,不知(zhì)(30);以亂易整,不武(31)。吾其還也(32)。”亦去之。

 【註釋】

⑴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爲,連詞。

⑶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⑷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⑸氾(fán)南:古代東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⑹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⑺若:假如。使:派。見:進見。

⑻辭:推辭。

⑼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⑽猶:尚且。

⑾無能爲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爲,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⑿用:任用。

⒀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⒁然:然而。

⒂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⒃縋(zhuì):用繩子拴着從城牆上往下吊。

⒄既:已經。亡鄭:使鄭亡。

⒅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這是客氣的說法。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⒆越國以鄙(bǐ)遠: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作邊邑。越,越過。鄙,邊邑。這裏作動詞。

⒇焉用亡鄭以陪鄰:怎麼要用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晉國)增加(土地)呢?焉,哪裏,怎麼。以:來。陪:增加。 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節。共(gōng),通“供”,供給。

(22)嘗爲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爲,給予。賜,恩惠。爲...賜:施恩。許:答應。

(23)朝濟而夕設版焉:(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築城防禦。濟,渡河。設版,指築牆。版,築土牆用的夾板。

(24)厭:通“饜”,滿足。

(25)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爲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裏作用動詞。

(26)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27)闕:使...減損。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

(28)因:依靠。敝:損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得到一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33)去之:離開鄭國。

(3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夫,fú,音同“服”;微,沒有。

 【白話翻譯】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爲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有什麼能滿足晉國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考慮考慮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9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左傳》)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文公無禮,並且鄭國同時依附於楚國與晉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爲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爲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爲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賞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春秋左傳》

說客在春秋之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穿梭來往於各國之間,或穿針引線,搭橋過河,或挑撥離間,挖敵方牆角,或施緩兵之計,贏得喘息之機。可以說,缺少了這些用現代文言漢語稱爲外 交家的角色,春秋舞臺所上演的戲劇,必定沒有這麼驚心動魄,精 彩紛呈,波瀾迭宕。有了他們,臺前。臺後兩條戰線上真是熱鬧 非凡,你方唱罷我登臺,演出了古代戰爭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幕。

我們發現,說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辭辯才,善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往往善於抓住利害關係這個關鍵,在利害關係上尋找弱點和突破口,從而大獲成功。燭之武憑三寸不爛之舌 說退秦軍,不費一兵一卒爲鄭國解了圍,便是一樁典型的範例。

在一個沒有權威、各自爲利益紛爭的時代,利益原則便是行 動的最高原則,精明的說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諧此道。以利益作爲交往原則,關係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無懈可擊。甚至可以說, 曉之以利益,動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見效。即使在現代社會,國與國之闖的交往,也首先是從利益原則出發的。這個原則,恐怕比仁義原則更實際,更能長久,儘管仁義原則更值得贊 賞,可是這世上有幾個講仁義的人呢?

講利益原則,首先要以平等爲基礎。沒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須通過交往實現,一個人不同他人發生聯繫,就無所謂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換,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 不付出就無所獲。只想獲得而不願付出,就破壞了交換,也沒有了平等,也就很難再獲取利益。

交換,實質上也是讓對方有利可圖。燭之武去遊說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覺得無利可圖,會甘願罷休嗎?所謂挑撥離間,多半也要利用人們覺得有利可圖的心理。離開這一點,挑撥挑間是難以成功的。搞陰謀詭計的人也常常利用這一點。“將欲取之,必先予 之”,這也是說用給予好處引人上鉤,然後再將其吃掉。

中國傳統的謀咯,可以說把利益原則發揮到了極致。除了上面說的之外,還有所謂借刀殺人、過河拆橋、上屋拔梯、賞一安百、欲擒故縱、美人誘惑、坐收漁利、奇貨可居、害一利百等等, 都是從不同角度利用或發揮利益原則。可以毫不誇張他說,處世爲人的方方面面都與利益原則有千絲萬縷的。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0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爲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爲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1

《燭之武退秦師》是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該文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層次分明、組織嚴密,說理透徹、邏輯有力,是《左傳》乃至中國文學史一篇優秀範文,入選全日制高中必修課程。

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餘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爲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泛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危險,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做不什麼事。鄭文公說: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危急時纔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

當夜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左右。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爲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再說您也曾經施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焦、瑕兩地,可是他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裏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爲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呢?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委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自己就率軍回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我到不今天這個地步。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衝突來代替聯合,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的軍也撤離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2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文公無禮,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爲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的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手下的人。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爲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爲它的邊境,又想要擴大它西邊的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秦伯心悅誠服,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守衛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3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左傳》)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文公無禮,並且鄭國同時依附於楚國與晉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爲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爲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爲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註釋

(1)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爲,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於,對於。

(3)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4)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聲。)

(6)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7)若:假如。使:派。見:拜見進見。從:聽從。

(8)辭:推辭。

(9)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10)猶:尚且。

(11)無能爲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爲,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14)然:然而。

(15)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16)縋(zhuì):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上往下運。

(17)既:已經。

(18)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這是客氣的說法。敢,冒昧的。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19)越國以鄙(bǐ)遠:(然而)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做邊邑。越,越過。鄙,邊邑。

(20)焉用亡鄭以陪鄰:爲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

(21)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厚,雄厚。

(22)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爲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

(23)行李:古今異義,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

(25)嘗爲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爲,給予。賜,恩惠。爲···賜:施恩。

(26)許君焦、瑕:(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

(27)朝濟而夕設版焉: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濟,渡河。設版,修築防禦工事。版,築土牆用的夾板。朝,在早晨。

(28)厭:通“饜”,滿足。

(29)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爲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裏作用動詞。

(30)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31)闕(quē):侵損,削減。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注:在古漢語詞典中明確標註爲“缺”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2)說:“說”同“悅”,喜歡,高興。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

(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

(35)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

(36)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

(37)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38)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創作背景

該文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係),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 篇14

《燭之武退秦師》見於《左傳》“僖公三十年”。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發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陳留縣)之戰中,晉文公戰勝楚國,建立了霸業。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晉、周、魯、宋、齊、陳、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陽)會盟,晉國在會上“謀伐鄭”。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晉國和秦國合兵圍鄭。圍鄭對秦國沒有什麼好處,鄭國大夫燭之武看到這點,所以向秦穆公說明利害關係,勸秦穆公退兵,但是晉、秦結盟,讓秦國在鄭國駐軍,秦穆公因此退兵,晉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場戰爭被瓦解了。

該篇以對話著名。有鄭文公與燭之武的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裏有話,對秦穆公說的話,完全看到了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的利害關係,所以能打動秦穆公。最後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裏預伏後來的秦晉之戰。

作品原文

晉侯、秦伯(1)圍鄭,以其無禮於晉(2),且貳於楚(3)也。晉軍函陵(4),秦軍氾南(5)。

佚(yì)之狐(6)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7)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8)曰:“臣之壯也(9),猶(10)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13)。然(14)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15)

夜縋(zhuì)(16)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17)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18)。越國以鄙遠(19),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20)?鄰之厚,君之薄也(21)。若舍鄭以爲東道主(22),行李(lǐ)(23)之往來,共(gōng)其乏困(24),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25),許君焦、瑕(26),朝濟而夕設版焉(27),君之所知也。夫(fú)晉,何厭(28)之有?既東封鄭(29),又欲肆其西封(30),若不闕(quē)(31)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yuè 32),與鄭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孫、楊孫戍(shù)之,乃還(huán)。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4);失其所與,不知(zhì)(35);以亂易整,不武(36)。吾其還也(37)。”亦去之(38)。

作品註釋

(1)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爲,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於,對於

(3)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4)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5)氾( fàn)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聲。)

(6)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7)若:假如。使:派。見:拜見進見。從:聽從。

(8)辭:推辭。

(9)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10)猶:尚且。

(11)無能爲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爲,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14)然:然而。

(15)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16)縋(zhuì):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上往下運。

(17)既:已經。

(18)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這是客氣的說法。敢,冒昧的。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19)越國以鄙(bǐ)遠:(然而)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做邊邑。越,越過。鄙,邊邑。

(20)焉用亡鄭以陪鄰:爲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

(21)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厚,雄厚。

(22)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爲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

(23)行李:古今異義,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

(25)嘗爲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爲,給予。賜,恩惠。爲···賜:施恩。

(26)許君焦、瑕:(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

(27)朝濟而夕設版焉: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濟,渡河。設版,修築防禦工事。版,築土牆用的夾板。朝,在早晨。

(28)厭:通“饜”,滿足。

(29)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爲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裏作用動詞。

(30)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31)闕(quē):侵損,削減。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注:在古漢語詞典中明確標註爲“缺”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2)說:“說”同“悅”,喜歡,高興。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

(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

(35)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

(36)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

(37)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38)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作品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出兵圍攻鄭國,因它對晉國無禮,而且在與晉國交好的同時,又私下對晉國的敵人楚國表示友好。晉軍駐在函陵,秦軍駐在汜南。

鄭國大夫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很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國的國君,秦國的軍隊必定撤退。”鄭文公聽從了他的話。燭之武辭謝說:“我在壯年的時候,還比不上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爲力啊!”鄭文公說:“我不能早早用你,今日情急而求你,這是我的罪過啊。然而,鄭國滅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他。

深夜,燭之武用繩子吊出城牆。他見到秦穆公說:“秦國與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明白自己將會滅亡。如果滅亡了鄭國而有利於您,怎麼敢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跨越晉國,把秦國的邊界置於遠方,您也知道這有多大困難。怎麼可以用滅亡鄭國來擴大鄰國的疆土呢?鄰國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饒恕了鄭國,並且把它做爲東邊大道上的主人,那麼秦國使節來往時,我們就可以供給他所缺的東西,您並沒有損失什麼。況且您曾被晉君賜予過了,他答應把焦、瑕兩地給您。可是,晉王早晨渡過河去,晚上就築城來防備您,這是您所知道的吧。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呢?它既然能把鄭國當成自己東邊的國境,那就會肆意擴大他西邊的國境。如果不損害秦國,又將從何而去取呢?損害秦國來壯大晉國,就請您認真想想吧。”

秦穆公很高興,便與鄭國訂立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揚孫守衛那裏,自己就回去了。晉國大夫子犯請晉文公追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沒有那人的力量,我今天也到不了這一地位。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後傷害他,這是不仁義;失去了自己所結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亂去改變已有的協調,這並不是威風。我還是回去吧。”於是,也離開了鄭國。

作品背景

該文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

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係),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作品賞析

綜合評述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秦、晉圍鄭,形勢緊迫,在這幹鈞一發之際,鄭臣燭之武僅憑口舌說服秦伯,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突變呢?關鍵在於燭之武所說的兩點針對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滅鄭於秦有害無益。秦對鄭鞭長莫及,若以鄭爲東道主,就爲秦稱霸提供了住、食等種種方便,更何況“亡鄭以陪鄰”,這對秦有什麼好處呢?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是大敵。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文中一共出現了三個人物:佚之狐,鄭伯和燭之武。在這次精彩的說退秦師中,燭之武睿智的形象呈現出來。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從軍事角度看,《燭之武退秦師》是非常著名的通過談判說服、消弭戰爭、爭取和平的成功範例。這些成功的實踐都是在通過談判消弭戰端、爭取和平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而談判說服的成功又強化了這些思想的影響力。

段落詳解

文章首段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爲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並埋下兩處伏筆:鄭無禮於晉,與秦無關;晉、秦不在一處。第二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其中,佚之狐舉賢和燭之武先“辭”後“許”,行文波瀾起伏,頗具戲劇性。三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分四個層次: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亡鄭”、“陪鄰”、“舍鄭”,皆對秦國有害無益;三是陳述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舊事重提,觸及秦伯的恨處,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後必“闕秦”。燭之武的說秦之詞,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邏輯力量,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於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四段記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此段行文又一張一弛,先是“子犯請擊之”,令氣氛陡然又緊;文公“未可”,又鬆;直到“亦去之”,讀者的心才安然放穩。

行文特色

一、伏筆照應,組織嚴密。該文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爲了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係,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爲全文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二者並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並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後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充分,收尾也圓滿。

二、波瀾起伏,生動活潑。行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當鄭國處於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於秦無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此作爲緩衝;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後,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係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後對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於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三、詳略得當,說理透徹。文章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都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層次井然。在說理這個主題上,着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動人,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