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內舉不避親》文言文翻譯

本文已影響 1.43W人 

《內舉不避親》文言文

《內舉不避親》文言文翻譯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爲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爲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翻譯

晉平公在位時,一次,南陽縣缺少個縣令。於是,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這個職務合適。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平公聽了很驚訝,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推薦仇人呢?”祁黃羊答道:“您是問我誰擔任縣令這一職務合適,並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於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職。果然不出祁黃羊所料,解狐任職後爲民衆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南陽民衆的擁護。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軍中尉,於是平公又請祁黃羊推薦。祁黃羊說:“祁午合適。”平公不禁問道:“祁午是你的兒子,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閒話嗎?”祁黃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薦軍中尉的合適人選,而沒有問我兒子是誰。”平公接受了這個建議,派祁午擔任軍中尉的職務。結果祁午不負所望,幹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聽了以後,感慨道:“太好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外不排斥仇人,對內又不迴避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作品出處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爲主幹,以道家理論爲基礎,以名家、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爲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爲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氏春秋》作爲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衆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爲主體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