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立春的詩詞15篇

本文已影響 2.53W人 

立春的詩詞1

1、立春後五日

立春的詩詞15篇

白居易[唐]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

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

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2、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

上官昭容[唐]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3、立春日

曹鬆[唐]

春飲一杯酒,便吟春日詩。

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

鳥囀星沈後,山分雪薄時。

賞心無處說,悵望曲江池。

4、客中立春

曹鬆[唐]

玉燭傳佳節,陽和應此辰。

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

臘盡星迴次,寒餘月建寅。

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5、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耿湋[唐]

春灰今變候,密雪又霏霏。

坐客同心滿,流年此會稀。

風成空處亂,素積夜來飛。

且共銜杯酒,陶潛不得歸。

6、途中立春寄楊郇伯

竇常[唐]

浪跡終年客,驚心此地春。

風前獨去馬,澤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涼外物親。

子云今在宅,應見柳條新。

7、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張繼[唐]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綵勝,並在一金釵。

8、立春日曉望三素雲

陳師穆[唐]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雲。

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

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

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

禮候於斯睹,明循在解紛。

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9、渚宮立春書懷

吳融[唐]

春候侵殘臘,江蕪綠已齊。

風高鶯囀澀,雨密雁飛低。

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

近聞驚御火,猶及灞陵西。

10、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白居易[唐]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立春的詩詞2

1、《立春》·左河水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2、《立春》長卿

誰家二月煮新絲,一江黃鯽應不識。

明日倘或桃李曉,莫問老梅知不知。

3、《漢宮春、立春》

相城寒雨客,乙未馬年臘月二十六灣沚古鳩地

春已歸來,望麗人髮髻,悠悠浮雲,何來風雨,莫非殘雪已盡。

年奉節春花,昨夢龍鳳到我家。

瑕有心魔不畏懼,已見黃牙破尖。

可喜熙風立門,要扶人沁柳,忙實無暇。

打花卻去繁徑,集的'百笑。

滿身臘裝,問誰家去了新願?

最愛花開枝盞,悅在黃騰乙未。

4、《探春令(立春)》

宋代·趙長卿

數聲回雁。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

著工夫裁剪。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5、《立春》

——唐: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爲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6、《人日立春》

——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7、《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

——唐:韋元旦

灞涘長安恆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宮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雲疑承翠幄,入林風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東無限,願挹瓊觴壽北辰。

8、《奉和立春遊苑迎春》

——唐:李適

金輿翠輦迎嘉節,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牆新。

天杯慶壽齊南嶽,聖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9、《次韻衝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猶殘一日臘,並見兩年春。

物以終爲始,人從故得新。

迎陽朝翦綵,守歲夜傾銀。

恩賜隨嘉節,無功只自塵。

10、《立春偶成》

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立春的詩詞3

立春優美詩詞:

立春日

(唐)陸龜蒙

去年花落時,題做送春詩。

自爲重相見,應無今日悲。

道孤逢識寡,身病買名遲。

一夜東風起,開簾不散窺。

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顏。

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

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立春日

(南宋)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豐。

漢宮春.立春

(南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誌着春季的開始。立春節氣一般是從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9或20日結束。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雖說這種轉折不是十分明顯,但趨勢是天氣開始回暖,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人們開始聞到早春的氣息。

常年來看,2月上旬,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節氣要預防低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工作的影響,農村要抓緊對越冬作物的田間管理,中耕鬆土,追施返青肥,防凍保苗。

立春農諺: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人心裏沒有計,三人肚裏唱本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增產措施千萬條,不誤農時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行下春風望夏雨。

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幹多風。

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正月十五雪打燈,清明時節雨紛紛。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個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兩春加一冬,無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

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凍人不凍水。

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節氣,不會管園種田地。

看地種田,出海觀天。

人隨節氣變,保證吃上飯。

天變人不變,種田難增產。

種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種地不得時,必定討苦吃。

種地不及時,囤裏缺糧食。

看天看地種莊稼。

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麥,九果十菜。

走親訪友拜年,莫忘討論種田。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淺,也收勤的也收懶;

該早就早,該晚就晚,該深就深,該淺就淺,勤動腦筋不停閒;

順天時,量地力,科學來種田。

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土地不認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糧。

七十二行,莊稼人頭一行。

三百六十行,種田爲上。

萬物土中生。

要得寶,土裏找。

五穀雜糧數米大。

珍珠爲寶,稻米爲王。

農業興,百業旺,糧棉不收斷百行。

地裏糧棉不出產,工廠城市缺吃穿。

莊稼地裏不打糧,萬家買賣倒了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地是聚寶盆,糧是寶中寶。

土地是個聚寶盆,又出金來又出銀。

土地是個聚寶盆,看你手腳勤不勤。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地是萬寶囊,潛力無限長。

耍龍耍虎,不如耍土。

搞好農林牧副漁,廣大農民才富裕。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平原重點靠糧棉。

平原的莊戶經,搬到山區念不通。

積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

幫錢幫物,不如幫技術。

要想富,專業戶,規模經營是出路。

不搞責任制不聯心,不聯產量不認真。

聯產聯着心,八分力氣掏十分。

包了工,聯了產,又治窮漢又治懶。

立春的詩詞4

《立春偶成》原文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註釋】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古人認爲律屬陽氣,呂屬陰氣,一年之中,律呂各代表六個月。農曆十二月屬呂,正月屬律歲,立春正在這兩個月之交,故說“律回”。

②歲晚:年終。寫這首詩時的立春是在年前,農曆年底,民間稱作內春,故稱“歲晚”。

③3冰霜少:指立春漸暖,冰霜開始解凍。

④生意:生機、活力。

⑤滿:遍佈。

⑥參差(cēn cī):不齊。這裏形容水面波紋起伏的樣子。

【譯文】

立春了,天氣漸漸轉暖,冰凍霜雪雖然還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來,連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綠色,充滿了春天的`生機。

作者:

張栻(shì)(1133-1180),南宋學者,字敬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南渡抗金名將張浚之子,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遷於衡陽(今屬湖南)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有《南軒集》。他主張從日用平實之處體悟聖人之道:“至理無轍跡,妙在日用中”,還特別提倡“平心易氣,優遊玩味”的治學方法。他的思想對楊萬里產生過重要影響。

【賞析】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節變化影響的事物,如動植物、水、山等等。“春到人間草木知”這句運還用了擬人的手法:開春草木最先發芽,故說它們首先知道春到人間的消息。“眼前生意滿”是說處處生機勃勃。最後一句通過春風吹水這種具體物象來表現“生意”。

立春是一年之始。詩人緊緊把握住這一感受,真實地描繪了春到人間的動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開始透露出春的信息。於是,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盪漾的春水,也充滿着無窮無盡的活力。從“草木知”到“生意滿”,詩人在作品中富有層次地再現了大自然的這一變化過程,洋溢着飽滿的生活激情。

立春的詩詞5

詠廿四氣詩·立春正月節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

冰泮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

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

元稹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詩人。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爲終生詩友。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爲監察御史。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爲尚書左丞。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爲“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爲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

立春的詩詞6

節氣剛剛開始

氣節逐步走失

三十歲的男孩略顯憂鬱

而去年的世界患得患失

我低眉聊着微信

閉目傻笑,想象

輕嗅一朵桃花的私處

微雨,你我對立

兩情相持卻緘默不語

興許

只有花蕊見紅的時令

我的立春

才能漸入佳境

向微風微笑,愛如此美妙

今夜微醺,閉眼聯想幸福

向微風微笑,空氣含糖

萬物如此美妙

桃紅酒偏愛抹茶

願你我青梅竹馬

櫻花醉於胭脂

而愛源於無知

草莓是一種驕傲的紅

麪包適度焦灼

巧克力的籬笆牆

守護那嬌羞的新娘

用一株植物

象徵一段幸福

願你成長,願你浪漫

願你在深夜微笑

我的眼神或者微風

總讓你

漸漸滿足

白登黃鶴樓

晴川上並無牛羊歷歷

晴空裏也沒有霹靂

我登斯樓也,衣裳白淨

可要說爲李白而白

過於矯情

說幸逢盛世

又未免俗氣

國慶節人羣擁擠

嚇跑了黃鶴

卻沒引來秋雨

登樓的人各懷心事

午後的.長江像一首宋詞

我沒有遇見崔顥

這樓又何必是

今天的樣子

立春的詩詞7

1奉和立春遊苑迎春

——(唐)李適

金輿翠輦迎嘉節,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牆新。

天杯慶壽齊南嶽,聖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2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顏。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3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4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5探春令(立春)

——(宋)趙長卿

數聲回雁。幾番疏雨,東風回暖。甚今年、立得春來晚。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著工夫裁剪。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6喜遷鶯(立春)

——(宋)史浩

譙門殘月。正畫角曉寒,梅花吹徹。瑞日烘雲,和風解凍,青帝乍臨東闕。暖響土牛簫鼓,夾路珠簾高揭。最好是,看彩幡金勝,釵頭雙結。

奇絕。開宴處,珠履玳簪,俎豆爭羅列。舞袖翩翻,歌聲縹緲,壓倒柳腰鶯舌。勸我應時納祜,還把金爐香爇。願歲歲,這一卮春酒,長陪佳節。

7立春偶成

張栻 〔宋代〕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8立春日感懷

于謙 〔明代〕

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9人日立春

盧仝 〔唐代〕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10題苜蓿峯寄家人

岑參 〔唐代〕

苜蓿峯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

閨中只是空相憶,不見沙場愁殺人。

立春的'詩詞8

1、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3、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4、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韓愈《感春五首》

5、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韓愈《晚春》

6、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秦觀《好事近》

7、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9、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0、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楊巨源《城東早春》

11、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韋莊《菩薩蠻》

12、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杜牧《悵詩》

13、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14、只見風師長佔路,不知青帝已行春。羅隱《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登孫權城》

15、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16、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17、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魏承班《玉樓春》

1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9、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趙彥昭《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

20、秦地立春傳太史,漢宮題柱憶仙郎。李頎《寄司勳盧員外》

21、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

23、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李商隱《無題四首》

24、野島眠岸有閒意,老樹着花無醜枝。梅堯臣《東溪》

25、數聲回雁,幾番疏雨,東風回暖。趙長卿《探春令·立春》

2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劉禹錫《大林寺桃花》

2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28、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29、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閒。劉昚虛《積雪爲小山》

30、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31、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程顥《郊行即事》

32、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杜甫《臘日》

33、嫩色驚銜燕,輕香誤採人。趙彥昭《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

34、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劉方平《代春怨》

3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7、春飲一杯酒,便吟春日詩。曹鬆《立春日》

38、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39、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40、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41、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錢惟演《木蘭花》

42、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

4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4、絲金縷翠幡兒小。裁羅捻線花枝嫋。張孝祥《菩薩蠻·立春》

45、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李益《上洛橋》

4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47、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48、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辛棄疾《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

49、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50、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51、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曲》

52、爲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玉樓春·春景》

5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5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55、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杜甫《春運》

56、飣果待斟分歲酒,剪蔬先賦立春詩。方回《春前一日還家》

57、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58、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59、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60、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其一》

61、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白居易《立春後五日》

62、隨意且銜杯,莫惜春衣坐綠苔。虞集《南鄉一剪梅·招熊少府》

63、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64、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劉禹錫《秋詞二首》

65、已把宜春縷勝,更將長命題幡。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歲十二月九日丑時立春》

66、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67、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裏梅。張九齡《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68、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69、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羅隱《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70、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溫庭範《題望苑驛》

71、雪林一夜收寒了,東風恰向燈前到。范成大《菩薩蠻·元夕立春》

72、羣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73、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74、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7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6、林花着雨燕支溼,水荇牽風翠帶長。杜甫《曲江對雨》

77、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78、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79、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80、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溫庭筠《清明日》

立春的'詩詞9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6、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7、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其一》

8、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9、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10、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1、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3、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4、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5、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16、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17、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

18、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1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20、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立春的'詩詞10

1、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劉長卿《別嚴士元》

2、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3、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4、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5、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相見歡·林花謝春紅》

6、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7、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8、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韓愈《晚春》

9、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甫冉《春思》

10、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11、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溫庭筠《清明日》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3、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三之二。——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14、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相見歡·林花謝春紅》

15、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程顥《郊行即事》

16、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白居易《買花》

17、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李商隱《春雨》

18、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19、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20、濃似春雲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紀昀《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立春的`詩詞11

迎春樂·立春

詞牌名:迎春樂|作者:宇文虛中

寶幡綵勝堆金縷,雙燕釵頭舞。人間要識春來處。天際雁,江邊樹。

故國鶯花又誰主。念憔悴,幾年羈旅。把酒祝東風,吹取人歸去。

古詩簡介

《迎春樂·立春》是金代詩人宇文虛中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通過對南方故國立春日人們種種表現和自然景物的記憶,表達了作者真誠的家山之想,故國之思。以樂襯悲的映襯手法,使這首詞感慨雖深,願望雖切,但整體卻清疏淡雅,遷徐從容。

翻譯/譯文

人們頭上戴着幡勝舞動着紙做的雙雙春燕,剪綵縷金,熱鬧異常,載歌載舞。然而真正知道春天到來的,是從故國南方飛來的.大雁和被春風染綠的樹木。風雨迷茫的故國啊,如今誰主沉浮,回想自己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出使金國已經數年被囚,舉杯祝願着強勁的東風,請把我吹送回江南故土!

註釋

⑴寶幡、綵勝:用有色歲絹或紙,剪成的雙燕、小幡、人形、花朵等頭飾。鏤金錯彩的稱“金縷”。

⑵釵頭:釵的首端。

⑶鶯花:鶯啼花開。

⑷羈旅:寄居異鄉。

⑸把酒:手執酒杯,謂飲酒。

立春的詩詞12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爲立春。

描寫立春的詩句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

左河水

東風化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題望苑驛》

(唐代)溫庭筠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景陽寒井人難到,長樂晨鐘鳥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分明十二樓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涼州詞》

(唐代)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天淨沙.春

(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淨沙·春

(當代)徐書信

青竿翠柳楊花,古槐幽徑誰家?白絮明臺駿馬。燕飛檐下,東君亂撥輕紗。

立春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五絕

顓帝位方禪,勾芒印已交。

芭蕉有封事,黃鳥莫譊譊。

立春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七絕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祝英臺近 除夜立春》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漢宮春 立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蝶戀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

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爲花長把新春恨。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立春》

採花枝上寶旛新,看遍秦山楚水春。

村舍不知時節換,傍檐百舌苦撩人。

《立春》

花柳胚胎午夜風,一尊聊與破紅封。

醉餘安用淄澠口,妙處元無涇渭胸。

紙帳不知寒浩蕩,銀幡自愛雪蓬鬆。

小樓認得春來處,晴靄蒼茫南北峯。

《立春》

花柳胚胎午夜風,一尊聊與破紅封。

醉餘安用淄澠口,妙處元無涇渭胸。

紙帳不知寒浩蕩,銀幡自愛雪蓬鬆。

小樓認得春來處,晴靄蒼茫南北峯。

立春的`詩詞13

1、《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綵花應制》

唐: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豔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爲剪刀催。

2、《途中立春寄楊郇伯》

唐:竇常

浪跡終年客,驚心此地春。

風前獨去馬,澤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涼外物親。

子云今在宅,應見柳條新。

3、《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

唐:韋元旦

灞涘長安恆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宮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雲疑承翠幄,入林風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東無限,願挹瓊觴壽北辰。

4、《奉和立春遊苑迎春》

唐:李適

金輿翠輦迎嘉節,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牆新。

天杯慶壽齊南嶽,聖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5、《立春偶成》

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6、《立春》

宋:王鎡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7、《立春》

宋:宋庠

曾見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來獨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8、《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裏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9、《立春內出彩花應制》

唐:崔湜

澹盪春光滿曉空,逍遙御輦入離宮。

山河眺望雲天外,臺榭參差煙霧中。

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絃同。

即此歡娛齊鎬宴,唯應率舞樂薰風。

10、《立春》

唐: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爲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11、《人日立春》

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12、《漢宮春立春》

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

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13、《賣花聲立春》

清:黃景仁

獨飲對辛盤,愁上眉彎。

樓窗今夜且休關。

前度落紅流到海,燕子銜還。

書貼更簪歡,舊例都刪。

到時風雪滿千山。

年去年來常不老,春比人頑。

14、《臘裏立春蜂蝶輩出》

宋:楊萬里

嫩日催青出凍荄,小風吹白落疏梅。

殘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黃蜂紫蝶來。

15、清江引·立春

元貫雲石

金釵影搖春燕斜,木杪生春葉。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

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16、立春

宋代白玉蟾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17、立春

宋代宋庠

底處春來早,依依傍日華。

年光隨寶勝,陽律犯鳴笳。

冰沼應潛坼,風枝已自斜。

江南無驛騎,何計賞梅花。

18、立春

宋代仇遠

山城歷日到每遲,新春殘臘俱不知。

若非一鞭醒寒夢,梅柳爭春無了時。

牛刀小試東風手,目中全牛果何有。

勾芒舁歸古廟中,官吏升堂酌春酒。

19、立春

宋代施樞

綵勝飄春上鬢蓬,倚欄一笑問東風。

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陽和便不同。

20、立春

唐代冷朝陽

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

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

臘盡星迴次,寒餘月建寅。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流水初銷凍,潛魚欲振鱗。

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21、立春

宋代宋祁

春曉靈旂畫尾斜,漢官青幘待晨霞。

宮中綵樹紛無算,不待東風已作花。

22、立春

宋代方岳

適禁樂令春啞,先辦秋治社聾。

銀勝鬢毛班白,瓊絲菜縷青紅。

23、立春

宋代陳造

春信葭灰動,尋知寒事休。

光陰從冉冉,身世判悠悠。

鬢影看銀勝,官期志土牛。

羸骸更元命,惜爲斗升留。

24、立春

宋代趙蕃

臘中要雪逢三白,春日還沾雨似膏。

天意於農亦良厚,何須耒耜我家操。

25、立春

宋代曾豐

羯鼓催春春尚回,況公夜擁軟紅灰。

五更溫厚東南氣,煦煦妓圍深處來。

立春的`詩詞14

古詩原文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譯文翻譯

剪出了含情的紅花,裁出了有意的綠葉,應着花期而來的春風吹得釵股上花葉蔥蘢。除夕的殘日戀戀而墜,吹來了帶着春意的東風。彷彿不願放那歲末的年華了終。有些守歲的人西窗夜話,添燭點燈,徹夜不眠,直到天明,在連綿不斷的笑聲中,傳來了元旦黃益鶯的啼鳴。

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纖纖玉手曾剖開黃柑薦酒,那溫柔的香氣朦朧,至今縈繫着我的心靈。我回到那湖邊的夢境,那湖水如鏡,留連忘返,我又朦朧朧迷失了路徑。可憐吳地白霜染鬢髮點點如星,彷彿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鬢髮對着落梅如雨雪飄零。

註釋解釋

花信:花信風的簡稱,猶言花期。

釵股:花上的枝權。

殘日:指除歲。

侵曉:指天亮。

新年鶯語:杜甫詩:“鶯入新年語。”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玉纖擘黃柑:玉纖,婦女手指;擘黃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開,同“掰”。

幽素:幽美純潔的心地。

鏡中路:湖水如鏡。

吳霜:指白髮。李賀《還自會吟》:“吳霜點歸發。”

創作背景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吳文英所作的一首節日感懷、暢抒旅情之作。上片寫除夕之夜“守歲”的歡樂,開頭寫立春日,姑娘們戴上花,顯示出百花將開的消息,接着對於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發出喜悅的一笑。下片寫對情人的思念,追憶舊日和情人共聚,抒寫舊事如夢的悵恨。全詞以眼前歡樂之景,回憶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現境的孤悽感傷鮮明,筆致婉曲,深情感人。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跡異鄉的遊子,心情之難堪,正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這首詞即是吳文英於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吳文英生平後期,只宋寶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爲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詞當繫於是年。

詩文賞析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爲作者在異鄉度過除夕立春感懷而作,抒寫身世飄零感慨。全詞扣緊“除夜立春”,前後對比,寫出了詞人對往昔歡樂歲月的回憶,以及如今惆悵失落的心情。

上片寫除夕之日的民風民俗及夜裏“守歲”喜迎新春的歡樂。“剪紅情”三句寫迎春民俗,點染出新春喜慶氣氛。“剪”、“裁”二字將除夕前人們喜氣洋洋、紛紛動手準備過新年的熱鬧場面逼真地展現出來。趙彥昭《奉和對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詩:“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花信上釵股”,着一“上”字,運筆細膩,可與溫飛卿詞“玉釵頭上風”(《菩薩蠻·水精簾裏頗黎枕》)媲美,似比辛稼軒詞“美人頭上,嫋嫋春幡”(《漢宮春·立春日》)更顯風流,反映出人們的喜悅之情。

再寫除夕守歲。“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夕陽亦像人一樣,對即將逝去的一年戀戀不捨,不肯輕易落山,同時東風又帶來了春的訊息,給人新的希望。這兩句已有除舊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題意。“放”用字尤其貼切,顯示出夢窗煉字的.功夫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終於,除夕之夜降臨,守歲的人們徹夜不眠,剪燭夜話,笑聲不絕,在鶯啼聲中迎來了新春的清晨。“新年鶯語”,援用杜甫“鶯入新年語”(《傷春》)詩意。

以上的一切,歡歡喜喜,均爲客居他鄉者的耳聞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圍的熱鬧與歡樂更加反襯出作者的寂寞和哀傷,而且使這份寂寞的哀傷更讓人難以承受。這位客居、有家難歸的人,失去了與親人團圓之樂,真是“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無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不能不喚起下片對溫馨家庭生活的回憶。

下片追憶往昔,將自己的孤獨與上文描寫的歡樂景象相對比,表達出對情人的思念和內心的悵恨。“舊尊俎”三句回憶舊日春節宴席上,戀人斟酒共飲時溫柔嫵媚的樣子。“曾”字點明回憶。“歸夢”二句由現實轉入夢境。夢見自己回到當初約會的湖邊,卻遍尋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歸路,其失落惆悵之情可想而知。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詞中少見,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踏莎行·燕燕輕盈》),可與比照。“可憐”三句概嘆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難歸,一片悵然。兩鬢如霜,春寒不盡,落梅如雨。詞人勾畫出一片寒冷淒涼之景,這也正是詞人內心情感的象徵,與上文幸福熱鬧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古人作詞講究切題。此詞上片紅情綠意,添燭不眠,一寫“立春”,一寫“除夕”;下片寒銷不盡,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筆扣住題面,收筆落到題面。由此可見文心細密處。全詞以眼前歡樂之景,回憶往日之幸福突出現境的孤悽感傷,對比鮮明。此種況味許多人均有體驗,故最能引起共鳴。

立春的詩詞15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立春

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李益

邊聲日夜合,朔風驚復來。龍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捐扇破誰執,素紈輕欲裁。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立春日遊苑迎春

李顯(中宗皇帝)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臺金闕九仙家。

寒光猶戀甘泉樹,淑景偏臨建始花。

彩蝶黃鶯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誇。

迎春正啓流霞席,暫囑曦輪勿遽斜。

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

上官婉兒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盤蔬餅餌逐時新。

年方吉鄭猶爲少,家比劉韓未是貧。

鄉園節歲應堪重,親故歡遊莫厭頻。

試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見洛陽春?

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

李嶠

早聞年欲至,剪綵學芳辰。綴綠奇能似,裁紅巧逼真。

花從篋裏發,葉向手中春。不與時光競,何名天上人。

奉和立春內出彩花樹應制

武平一

鑾輅青旗下帝臺,東郊上苑望春來。

黃鶯未解林間囀,紅蕊先從殿裏開。

畫閣條風初變柳,銀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觴畏景催。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

崔日用

乘時迎氣正璇衡,灞滻煙氛向晚清。

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

瑤筐彩燕先呈端,金縷晨雞未學鳴。

聖澤陽和宜宴樂,年年捧日向東城。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裏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綵花應制

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豔粉回。今年春色早,應爲剪刀催。

途中立春寄楊郇伯

竇常

浪跡終年客,驚心此地春。風前獨去馬,澤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涼外物親。子云今在宅,應見柳條新。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

韋元旦

灞涘長安恆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宮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雲疑承翠幄,入林風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東無限,願挹瓊觴壽北辰。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

李適

金輿翠輦迎嘉節,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牆新。

天杯慶壽齊南嶽,聖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立春日

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豐。

立春偶成

(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漢宮春·立春

(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清江引·立春

(元)貫雲石

金釵影搖春燕斜,木杪生春葉。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綵花應制》——唐: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豔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爲剪刀催。

《立春》——宋:王鎡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裏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立春內出彩花應制》——唐:崔湜

澹盪春光滿曉空,逍遙御輦入離宮。

山河眺望雲天外,臺榭參差煙霧中。

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絃同。

即此歡娛齊鎬宴,唯應率舞樂薰風。

《立春》——唐: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爲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人日立春》——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臘裏立春蜂蝶輩出》——宋:楊萬里

嫩日催青出凍荄,小風吹白落疏梅。

殘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黃蜂紫蝶來。

《立春》——宋:宋庠

曾見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來獨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立春日》——宋:陸游

日出風和宿醉醒,山家樂事滿餘齡。

年豐臘雪經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細簇花宜薄餅,酒香浮螘瀉長瓶。

湖村好景吟難盡,乞與侯家作畫屏。

《立春致語口號》——宋:陳師道

霏微臘雪不沾塵,收拾陽和作早春。

一坐盡傾歸盛德,四時難得是佳辰。

鬢邊綵勝年年好,樽下歌聲日日新。

一笑難逢時易失,杯行到手莫辭頻。

《立春後二首》——宋:戴復古

其一

夕望春風至,還經閏月遲。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時。

愛酒常無伴,吟詩近得師。

離騷變風雅,當效楚臣爲。

其二

東風吹竹屋,無數落梅花。

凍雀棲檐角,飢烏啄草芽。

家鄉勞夜夢,客路又春華。

莫訝狂夫醉,西樓酒可賒。

《立春》——宋:范成大

綵勝金旛夢裏,茶槽藥杵聲中。

索莫兩年春事,小窗臥聽東風。

《立春》——宋:方

冰絲玉縷簇青紅,已逗花梢一信風。

夢到謝池新雪盡,暖煙含雨綠匆匆。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立春詩》——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