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中秋吃蟹賞月詩句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句纔是好的詩句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吃蟹賞月詩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吃蟹賞月詩句

中秋吃蟹賞月詩句1

1.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劉方平《月夜》

2.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李商隱《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牀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8.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9.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10.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11.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爲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陸龜蒙《中秋待月》

12.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14.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5.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6.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齊已《中秋月》

17.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8.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19.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20.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中秋吃蟹賞月詩句2

1.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3.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4. 人圓月圓心圓,人和家和國和。

5. 香餅形如月,十里共分享。

6.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我們的成長,就是祖國的繁榮。願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7. 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

8.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輝增。

10. 慶國慶,齊歡樂,家要和,國要興,普天同慶。

11. 以真誠爲半徑,以感激爲圓心,畫中秋圓圓的祝福,贈與家人。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3.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14. 何人爲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15.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16.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17.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18.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吃蟹賞月詩句3

1、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分明不受人間暑。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何妨小駐聽吾語。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永夜閒階臥桂影。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6、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7、同是瀛洲冊府仙。張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8、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9、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0、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沈冤雪。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1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2、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裏。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3、問深宮,姮娥正在,妒雲第幾。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14、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