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代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下面是古代關於端午節的古詩的內容,歡迎閱讀!

古代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以上是小編推薦古代關於端午節的古詩的內容,其實端午節不僅在民間廣泛流行,也受到皇帝、官員和文人士大夫的重視,歷朝歷代吟詠端午的詩作很多:曾巡幸成都的唐明皇李隆基在端午節當天在皇宮大宴羣臣,作詩《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可見宮廷端午習俗與百姓無異。“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則多了對大臣、國家前途的'殷切期望。這在另一首《端午》詩中表達得更爲直接“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提到當時系五色續命絲、吃糉子等端午習俗,皇帝端午會宴請羣臣,慶祝佳節,可見對此節重視。詩聖杜甫也留下了反映唐代宮廷端午習俗的詩作。杜甫任左拾遺時作的《端午日賜衣》:“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表達沐浴皇恩的激動心情。在《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裁縫雲霧成御衣,拜跪題封賀端午。”亦提及端午賜衣習俗,反映的都是唐代宮廷對端午的重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