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元宵節快樂古詩名句

本文已影響 1.98W人 

元宵佳節,古人的情感是怎麼去表達出來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快樂古詩名句,歡迎參考閱讀!

元宵節快樂古詩名句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譯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溼透了衣裳。

註釋

1、元夜:元宵之夜。農曆正月十五爲元宵節。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2、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3、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由此可見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見:看見。

6、淚溼:一作“淚滿”。

7、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正月十五夜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豔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創作背景

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爲絕唱。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們早已淡忘,唯有本篇傳誦不絕。

蘇味道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居洛陽次北宣風坊。此詩大約作於武則天神龍元年正月(705年),描寫的即是武則天時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學者認爲,此詩作於武則天長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解語花·上元

宋代: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譯文

蠟燭在風中燃燒,夜露浸溼了花燈,街市上燈光交相映射。皎潔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雲層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飄然欲下。衣裳是多麼精緻素雅,南國少女個個都細腰如掐。大街小巷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條條路上幽香陣陣。

不由想起當年京城的燈夜,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如同白晝。姑娘們笑盈盈出門遊賞,香車上不時有人丟下羅帕。有緣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馬相隨塵土飛灑。今年的京城想必依舊,只是我舊日的情懷已全衰謝。鐘漏輕移時間不早,趕快乘車回去吧,任憑人們去盡情歌舞玩耍。

簡評

這是詞人飄流他鄉,逢元宵節的憶舊感懷之作。先寫元宵夜的燈節花市,巨大的蠟燭,通明的花燈,露水雖然燈籠紙打溼,可裏面燭火仍旺。月光與花市燈火互相輝映,整個世界都晶瑩透亮,嫦娥也想下來參加人間的歡慶。苗條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戲,簫鼓喧鬧,滿路溢香。又寫“昔日”京都的元宵。着重從大處着筆。“鈿車羅帕”突出都市特點,與上闋“楚女纖腰”及“簫鼓”形成對照,脈絡井然。“暗塵隨馬”寫夜市繁華。從“年光是也”開始抒情,抒發今不如昔的際遇和傷感。此作結構縝密,厚重頓挫,極具匠心。

元夕二首

明代: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爲兩宮開。

譯文

故園的今天正是元宵節,我卻在荒村獨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經書可以作伴,也高興沒有車馬經過相邀出遊。

春天到來時草閣的梅花率先開放,月亮照着空曠的庭院積雪尚未消溶。

此時餘姚家裏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還住在京城,元宵節的銅鼓聲隱約如滾地的雷響。

月兒依傍着苑樓燈影暗淡,風中傳來閣道上來回的馬蹄聲。

在萬里炎荒之地頻頻回首往事,夜深時聽見百姓的笛聲使人徒自悲哀。

還記得先朝許多快樂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經爲兩宮開禁。

簡析

每逢佳節倍思親,元霄之夜,詩人自然是要懷念親人的,而在這種時候,遠離親人的遊子更會感到寂寞冷清,回憶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作者把這種感受如實寫來,更加顯得真摯、深沉。

觀燈樂行

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譯文

帝王之都,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 裝飾華麗的香豔的馬車堵塞了寬敞大道。 身處閒暇卻無緣目睹中興之年元宵盛況, 只得帶着羞慚隨着老鄉去觀看迎接紫姑神的廟會。

註釋

紫姑:傳說中女神的名字。我國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區,民間傳說其爲廁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一說於正月十五那天激憤而死,一說被害於廁,於正月十五那天顯靈。人們爲記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習俗。

上元竹枝詞

清代: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譯文

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着核桃仁,

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

趁着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

符曾

符曾(1688—1760)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詩人。字幼魯,號藥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監生。著有詩集《賞雨茆屋小稿》,有仁和吳氏刻本流傳,亦査慎行作序,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譽之爲“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學其資也,才其能也,氣其充也,識其決也,性情子所自具矣”、又著有《春鳧小稿》及《半春唱和詩》,(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爲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譯文

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着盛裝,化着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着。

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麼呢?也在遊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鑑賞

開頭兩句寫京都元夕的熱鬧場面,"袨服華妝",寫出了遊人們穿着鮮明華麗,”六街燈火“寫出了大街小巷到處在舞弄着花燈的景象,前兩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們的裝束和舉動反襯了汴京一派繁華、昇平的氣象,也爲下文詩人這個穿着長衫的讀書人都外出遊玩,沉醉在遊人的歡聲笑語,抒發情感作鋪墊。

而三句一轉,用“長衫”對“炫服華妝”,寫到自己竟然也隨遊人追歡逐樂。一個隱晦的發問,包含着辛酸的自嘲,嚴峻的自責,同時也是對前面所鋪敘的場景的否定。表現了詩人對此時金朝的偏安處境的嘲諷,也表達了對繁華背後危機的擔憂。

此詩展現了遊人在元宵節遊玩的景象,寫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華,手法上,用樂景抒哀憤之情,長衫和炫服華妝的對比,含蓄動人,意味深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