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一年級課件

小學一年級音樂課件大綱

本文已影響 3.74W人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英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小學一年級音樂課件

小學一年級音樂課件

第一課《春天》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二、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啓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並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教學建議

一、本課可安排兩課時完成。

二、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對“春天”萬事萬物的描述,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題的理解上聆聽樂曲和歌曲。

三、教師可調動現代化教學手段,選用春天的錄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教師應採用各種方法,使學生有表現地唱好歌。

教材分析

1.手風琴獨奏曲《杜鵑圓舞曲》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

約納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國學習音樂,他寫過一些音樂作品,但以這首《杜鵑圓舞曲》流傳最廣,也使得約納森名傳於世。這首鋼琴曲也常以管絃樂或其他器樂形式演奏。據說在1918~1930年間約納森曾在斯德哥爾摩“金杜鵑電影院”專爲無聲影片的放映作鋼琴配音,本曲即爲當時影片即興配音而作。

《杜鵑圓舞曲》在曲調和節奏上,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全曲採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在簡短的弱拍開始的、節奏自由的4小節引子過後,出現下行三度模仿杜鵑鳴叫的音調,第一段以杜鵑鳴叫的下行三度所構成的動機爲核心,運用重複、模進、變奏等手法發展而成。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婉轉的鳥鳴和輕鬆的三拍子節奏,形成了溫和、迷人的氣氛。

第二段以“la”的長顫音開始。主旋律應用了許多顫音,間雜着杜鵑的鳴叫聲,好似杜鵑鳥靈活地在林中飛來飛去,一會兒在這個枝頭跳躍,一會兒又在那個枝頭高唱,杜鵑鳥的鳴叫聲爲林中增添了濃濃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暢而連貫,極富歌唱性,由於曲中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穎。這一段音樂與前兩段輕快、活潑的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之手風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樂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在豎笛模仿杜鵑鳥鳴叫以後,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覆了一次,最後第一段音樂再現,並結束在杜鵑鳥的鳴叫聲上,與樂曲的開始形成呼應。《杜鵑圓舞曲》由於曲調優美,音樂形象生動鮮明,深受人們的喜愛。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護士日記》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後,這支歌便飛入了千家萬戶,成爲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多年傳唱不衰。

歌曲爲五聲宮調式,4/4拍,兩個樂段,第二個樂段是第一個樂段的變化重複。歌曲遵循了語言的音調、節奏寫成,音樂語言淳樸簡練,口語化;歌曲幾次出現了附點音符,都巧妙地結合了語言的節奏、韻律,還有延音記號,後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詞曲結合緊密。歌詞以一顆童心描繪了小女孩與小燕子朋友般的親密交談,唱起來朗朗上口,娓娓動聽。尤其作者在處理第二段歌詞時,不加停頓,將小女孩要把家鄉的新變化、新面貌一一告訴小燕子,力邀小燕子來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歌曲以小女孩爲主人公,動情地歌唱了祖國的新面貌,歌頌了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偉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美好感覺。

3.歌曲《布穀》

《布穀》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3/4拍,大調式,歌曲以模仿布穀鳥叫聲的音調開始,其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交替的節奏,顯得格外從容,帶出了以級進爲主的流暢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點,給人以愉快、優美的感受。歌詞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報春的布穀鳥,抒發了孩子們對春天到來充滿歡樂的喜悅之情。

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聲音階構成的一段體兒童歌曲,2/4拍,宮調式。旋律採用了級進、同音反覆及變化重複等手法,在有規律的節奏緊密配合下,生動地描繪了小雨沙沙的聲音。擬人化的歌詞天真而又稚氣,充滿了兒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們介紹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又提示孩子們學會細心觀察事物。啓迪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歌曲符合語言的規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們喜愛的好歌。可啓發學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第一課時

一律動:

聆聽《杜鵑圓舞曲》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二聆聽《杜鵑圓舞曲》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彷彿聽到了什麼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着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後,展示給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三、表演《布穀》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學生跟着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然後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後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注意:歌曲《布穀》借用布穀鳥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詞。課本上仍以□爲四分音符的.時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長短,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教師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樂譜進行教學。

四、編創與活動

教師啓發學生對風、雨的感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積累自己的生活常識。也可根據自己的體驗,編創其他聲音,表現給大家聽,使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還可以分小組設計更多的像聲詞,使這組多層次節奏練習更加生動、形象,千萬不要生硬地讀,要有感情地朗讀,可比一比,哪個小組設計的風雨聲更形象、生動、有趣。

五、課堂評價活動

六、教師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海上風暴》

2、學唱歌曲《雲》

3、表演歌曲《雲》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海上風暴》,引導學生練習用簡單的圖形譜(線段圖)表現音樂的形象,利用製造聲響與音樂綜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聽唱法學習歌曲《雲》,通過教師範唱,學生輕聲隨唱的過程,體驗歌曲舒展平穩的節奏、起伏跌宕、優美抒情的旋律。並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爲《雲》創編動作,學習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製造聲響,增強綜合創編的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各種物品、身體、喊叫、聲音模仿等)製造聲響。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海上風暴》

1)簡單談談大海變化無常的習性。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容,提示學生可用自己認可的圖形(線段圖)表示所聽到的音樂情緒(也可能通過選擇表現音樂情緒)。

3)復聽時利用身邊的物品(各種物品、身體、喊叫、聲音模仿等)製造聲響。與樂曲一起綜合成爲一個生動的大海。

2、教師範唱歌曲《雲》;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遊戲表演歌曲《下雲》,要求自創動作體驗進行“藍天、白雲、大海)的聯想。並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三、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並指出不足之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