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五年級課件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課件準備工作,課件要明確教學目標、要突出重點難點、要有靈活的教學形式、教學對象要有針對性。快來參考課件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通用10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教師以抒情的話語,爲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瞭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奏。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通過評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出節奏。]

3.再次誦讀全詩,發揮想象,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畫面,有助於學生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

三.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藉助課文註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這兩首詩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現的是美好的童年,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並不遙遠,理解起來也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時間,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

2. 交流反饋。

學習《牧童》。

(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你感受到了什麼?

感受到孩子是那麼的悠閒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B.“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說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後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麼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麼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裏看出來的?

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會在月光下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而詩人又想借這個小牧童表達什麼呢?

[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一個“橫”、 “弄”、 “臥”,更是充滿了隨性、自然。對於學生來說,這就是他們所期盼的無拘無束的生活。這個小牧童,就是他們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導學生置換成牧童,設身處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 從而更好地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爲什麼?

[學生放飛想象,彷彿和詩中的兩個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張傘使風,聽到了水聲、風聲、歡笑聲,想到了自己曾做過的調皮事,怎能不喜歡呢?而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3)帶着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閒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

比較兩首詩,你有什麼話想對誰說?

[學了這兩首詩,學生一定有很多感觸,因此配上輕快的音樂,讓學生美美誦讀,然後說說自己的心裏話,可對詩中的兒童說,對家人說,對老師說……既可給學生傾吐的機會,又可拓寬思維、豐富體驗。] 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一.複習導入,引入新知

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既鞏固了舊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與詩的區別,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詞,讀準字音。(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2)合作探究,理解字詞。(可以查字典、看圖、聯繫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麼感受,試着用一個詞語概括。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整體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爲下面準確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課文中,什麼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鬆、活潑、愉快。

(2)“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他們會親熱地說些什麼呢?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

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

[從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選擇句子研讀體會,學生興趣濃厚。三個兒子的鋪排描寫,生動傳神的動作,讀起來琅琅上口,理解起來形象自然。老夫婦的親密無間,配合學生的大膽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這樣,更加拉近了學生與詞中人物的距離,貼近了人物的心理,豐富了人物的內涵,使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結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

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再讀全文,再現畫面,並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是對全文意思的鞏固,又鍛鍊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結:鄉村條件簡樸,但環境優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你能通過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練習設計:

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讀了這三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情景?體會到怎樣的樂趣?

3.利用課餘時間,讀讀宋詞等經典文學作品,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9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7人。學生的語文成績不穩定,15人左右的成績很不理想,時有不及格的現象發生,這與他們的基礎差、家庭不和、學習習慣差有着密切的關係。

本學期仍將寫作、閱讀作爲重中之重,盡心輔導,力求質量爲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後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全冊還編排了8篇選讀課文,並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爲2300個。

(二)教材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3、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4、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5、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生一定的變化

6、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本冊識字200個,寫字150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三)口語交際教學

1、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體現雙向互動。

2、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習作教學

1、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

2、培養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要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教材重點、難點

1.用硬筆書寫正楷,行款整齊,有一定的寫字速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3、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訓練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讀速度,課標要求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4、培養學生的瀏覽能力,“初步具備根據需要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通過課後思考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發現語言表達的特點。

①體會觀察細緻和表達生動

②體會用詞的準確

③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④體會表達的豐富內涵

⑤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

⑥寄情於物的寫法

6、習作(寫話—寫下見聞、感受—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培養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7、口語交際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五、教學措施: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1、對於生字新詞,要及時聽寫檢測。

2、鼓勵快速瀏覽,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3、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應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寫字習慣。

(二)閱讀

1、在以前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訓練。

2、閱讀教學中,要注意表達方法的學習和積累。

3、教師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

(三)口語交際

1、首先要激發學生興趣。

2、要創設特定的情境。創設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情境的創設要真實、有意義,體現學生實際交際的需要,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圍繞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二是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情境的創設還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

3、要體現雙向互動。交際的過程並不是要學生一個一個挨着說的過程,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要在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如,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說話要使用禮貌用語;要針對不同對象,文明地進行交際。

(四)習作

1、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

2、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作文指導,要從內容入手,首先解決寫什麼的問題,使學生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放”開了,學生就有東西寫。再就是講評的時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優點與成績,肯定大多數同學的努力和進步。使每個學生通過講評看到成績與進步,享受習作成功的快樂,更真切地懂得應當怎樣寫。

3、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五)綜合性學習

1、閱讀單元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2、閱讀前四篇閱讀材料,瞭解信息改變着我們的生活。

3、根據主題,蒐集有關信息,並寫報告。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3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3、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理解《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情景,並懂得其包含的哲理。

設計理念:

1、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高年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張田若先生認爲“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教學中應採取多種形式練習誦讀,讀背與評議相結合,以調動學生朗讀背誦的.積極性。

2、破古詩死記硬背呆板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走進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達到自悟自得。

3、教者認爲學生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積累,更是溝通,是學會帶着情意去溝通。同時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實踐中感悟真諦,朗讀中品味情感。並着眼課題,啓發學生思考,注意回扣主題,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過程:

一、激趣渲染,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昨天,我們認識了宋朝的愛國詩人陸游,今天,我們將認識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朱熹一生勤奮讀書,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一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又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地寫下了這首詩:

二、圖文結合,自讀課文,感知詩文內容

出示:(無題目)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一)自讀自悟、層層深入

1、出示:一讀要讀通(即把詩文讀準確);二讀要讀懂(即弄懂詩的意思,明白詩中所講的道理);三讀要讀好(即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吟誦詩文,讀出詩文的意境)

2、交流自學情況

(1)配樂範讀。

(2)多種形式的朗讀。

【多層次、多角度、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範讀、指讀、評讀、齊讀】

(3)你有什麼收穫?

(4)有哪些問題你不能解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所謂書是自己讀懂的,情是自己悟出來的。】

(二)圖文結合、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活動要求:

1、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2、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3、質疑——解疑。

4、圖文結合,談談自己的感受。

【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自學能力,既增強了合作意識,又增進了情感溝通。同時,使他們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於傾聽,互相學習,共享成果。】

三、質疑題目,引出哲理

1、引導學生質疑

請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給詩加題目。

讓學生比較,質疑,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爲什麼詩中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着怎樣的聯繫?

2、討論、交流

出示:池水清澈使人睿智

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不斷讀書,不斷汲取

【運用知識遷移、比較,悟出哲理。】

4、指答,小結

四、總結延伸

1、原來朱熹寫方塘的景色,就是爲了說明讀書的道理啊!這樣的詩就叫“說理詩”。朱熹先生這首優美的詩,用池塘的水來比喻讀書,通過比喻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藏在裏面,使人們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觀點,像這樣的方法我們稱它爲借景喻理。

2、出示: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如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你覺得這兩首詩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嗎?(前兩句都是寫景,後兩句是感受)

3、同學們想想,你還能舉出一些跟這些詩相似的說理詩嗎?

蘇軾《題西林壁》

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

葉紹翁《遊園不值》

陸游《遊山西村》

4、總結:

這首詩中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更是膾炙人口,千年不衰,成爲千古名句。(背一背這兩句)這兩句現已凝縮爲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五、名句活用

1、我們學習古詩不僅是爲了積累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實踐中學會運用。下面就是運用“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的例子。

例1:這是我們班的小作家,在介紹他的寫作經驗時的一段話:“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正是因爲我注意平時留心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各種事物,把觀察所得記下來,所以我的文章內容才豐富多彩、真實具體。

在這段文章裏“源頭活水”是什麼?“清如許”指什麼?

【不僅讓學生理解詩意,還舉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的活用例子,引導學生運用詩句,體現了學用結合。】

2、朱熹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出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朱熹

“讀萬卷書”就是要不斷地學習,因爲——(生接)“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行萬里路”就是要不斷實踐,因爲——(生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學也能像朱熹那樣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成爲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六、課後作業:課後自學朱熹的《春日》。

【拓展課程時空,使學生不再侷限於一堂所所學的內容。課後再次讓學生走入閱讀、表達中去,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閱讀實踐緊密聯繫起來,課內與課外互爲補充】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4

教材分析

樓蘭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課文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析了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也從保護生存環境方面留給人類無窮的思考。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瞭解“樓蘭死了”的原因。使學生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

教學構想

在教學時,先帶領學生把課文讀熟,再引導學生了解“樓蘭死了”的原因。

教學準備

蒐集樓蘭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樓蘭之死》。齊讀課題。

2、由課題,你想了解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3、看來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非常感興趣,那讓我們趕緊進入今天的學習吧!

二、講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認識生字。

(2)思考剛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交流,討論。

(1)樓蘭在哪兒?

(2)以前的樓蘭是什麼樣?

(3)現在的樓蘭是什麼樣?

(4)樓蘭爲什麼死了?(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原因:天然植物被破壞,土地沙化。)

三、討論

(1)樓蘭之死給人類什麼教訓?

(2)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瞭解我國爲保護植物採取的措施

作業設計

1、讀熟課文。

2、辦一期環保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樓蘭之死

過去現在

綠洲土地沙漠化沙漠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5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

培養獨立鑑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常常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那讀書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們將通過《觀書有感》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二、賞析《觀書有感》

教師印發《觀書有感》的賞析文章,讓學生加以體會,並進一步展開討論,哪些地方特別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觀書有感》是南宋時期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這是較爲的一首。全詩在寫法上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了出來,很有特色。

如:用:“半畝方塘”比喻書本,用池塘的“水”比喻書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用“天光雲影共徘徊‘來比喻讀書的感受。

三、四句詩人在寫法上採取了自問自答的方式,給我們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這水爲什麼如此清澈呢?因爲源頭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來。在一問一答中,詩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書本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這兩句詩看似說明水清的原因,實際上是藉此現象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哪怕已經學到了不少知識,但如果就此不再讀書了,原有的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會僵化,只有不斷學習,知識學問、思想觀念才能不斷地得到充實更新。

三、朗讀訓練

1、在你們的學習中相信也有這樣的體會?請把你的體會融入到你的朗讀之中。自由大聲朗讀這首詩。

2、指明學生讀,大家評議。

3、齊讀。試着背一背。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學懂〈示兒)的詩意,瞭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2、體會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情趣。

3、感受〈示兒)詩中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吟誦古詩,通過自主學習,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像詩歌民容,陶冶愛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明確目標;

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的詩——《靜夜思》

過渡語:對於陸游,大家並不陌生,他85歲臨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後一首詩,也是最感人的詩,這是他名垂千百的遺囑。我們今天學習他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書課題:示兒)

提問:我們在以前學習古詩,請回憶我們是從哪幾方面學習的?

引導學生回答

①學習詞句意思,瞭解古詩內容

②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等

二、揭示詩題,介紹背景

讀題質疑:

①說說“示“的意思;(告訴、告知)

②問:根據題目引導學生答出:誰告訴兒子?告訴什麼給兒子?爲什麼告訴兒子?

瞭解背景

引導自學。

(1)低聲自由吟誦。

(2)以小組爲單位議論詩中不懂之處。

(3)教師點撥,課件出示:

元:通“原“本來,只。定:平定、收復。同:統一。王師:皇上的軍隊。九州:全中國。無: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親。

(4)說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5)學生試解釋詩句的意思,再瞭解詩的大意。

(6)思考:讀了《示兒》,想想詩人晚年關心的是什麼,這說明了什麼。(統一祖國是詩人畢生的心事,直到臨終不忘。由此表現出他的強烈愛國熱情)板書:渴望收一失地盼望祖國統一

(7)學生質疑。學生針對詩歌的字、詞、思想內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引導討論解答學生提出的較難問題。

三、再現畫面.吟誦玩味

讀。

熟讀全詩,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①聽錄音機朗讀詩歌,學生閉目想像:陸游病危,日沒看到祖國統一而遺憾的情景:

②學生邊瀆邊想。

③學生看多媒體屏幕,邊聽邊想眩,老師用舒緩的語氣和着優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離開人世,可中原依然戰亂不止,金兵強盜爲非作歹,濫殺無辜,百姓處在水生火熱之中……我們南宋軍隊應立即向北方堵軍,收復中原。但我要離開人問了.看不到我們的軍隊收復中原,看不到祖國統我死不眩目哇!

④先聽老師範讀,再點名讀,最後用自己喜玫的方式讀.要讀出老師描述的情感。

畫。

①用簡筆畫畫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②同桌互相談談簡筆畫的創意;

③學生自由瀆,讀出畫畫時的感受

④看屏幕上老;即選出的較好圖畫,聽錄音機期讀詩歌

⑤全班齊讀,讀出渴望祖國統一的愛應熱情。(板書:愛國)

背。

在前熟讀的基礎上試背。

四、練習延伸,落實目標

完成課後思考練習。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和書寫“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通過“金鑰匙”的提示,進一步體會通過描寫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的方法。

3.積累格言警句。

4.讀通、讀熟寓言故事《葉公好龍》,明白它告訴我們的做學問、做人的道理。

5.合理想象,以“我學會了七十二變”爲題續編故事。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教學語海拾貝以及自主閱讀部分

2.圍繞“假如我學會七十二變”展開豐富想象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論語》相關資料3.孫悟空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開火車讀詞語超市中詞語,讀完後集體正音。

2.教師強調容易讀錯的字,並強化讀。

3.看第二部分的要求會寫的詞語,說一說記住這些字形的方法。

4.聽寫第二部分詞語。

二、金鑰匙

1.讀“讀鑰匙”的內容,說一說告訴我們什麼寫作方法?

2.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代出通過描寫傳神的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句段。

3.試寫一段對話,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4.展示對話,學生評價。

三、格言警句

1.出示三個出自《論語》的格言警句,學生自讀。

2.說說三個句子的大概意思。

3.小結三個句子一般用在哪個方面,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4.學生談談自己對《論語》的瞭解。

四、自主閱讀

1.學生自讀古文寓言《葉公好龍》,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對照下面的字詞註釋和大意,瞭解文章的意思。

3.《葉公好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4.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葉公這樣的人嗎?

5.在學習上、特長培訓方面,你有沒有類似的情形呢?你學習了這則寓言故事受到了什麼啓發?

6.寫出你讀過的寓言故事的題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圍繞“假如我學會了七十二變”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自己可能遇到的人和事,編故事,說給同學聽。

教具準備:孫悟空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你們美好的心靈世界裏一定裝滿了一個個美好的願望,當你看到孫悟空變幻無窮的非凡本領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會七十二變該多好;當你學習感到疲倦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雲該多好;當你看到病魔奪去一個人的生命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名神醫該多好……讓你的願望今天就能實現,當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將你的願望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爲現實,是完全可能的。

同學們,你們是否願意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寫下來呢?

二、引導領悟寫法

爲了幫助學生領悟假設類想象作文的寫法,教師課前先佈置學生廣泛蒐集有關假設類想象文章,並在瀏覽的基礎上做好摘錄筆記,然後組織課堂討論,提示其規律。

1.課堂討論,激活記憶

同學們,老師佈置大家課前蒐集、閱讀了有關假想類想象作文,想一想:在你讀過的這類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受到哪些啓發呢?假想類想象作文與一般的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呢?

2.歸納小結,揭示寫法

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爲要寫好假想類想象作文,必須把握哪幾點呢?在組織學生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並提示以下寫法:

(1)根據自己的願望,推測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2)想象要大膽、合理,推測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3)所寫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應當有人的思維和人的行爲。要讓他們像人那樣說話、做事。

三、啓發點撥,指導選材

1.啓發談話,開拓選材思路

同學們,寫假想類想象作文,寫什麼都可以。如果你對流逝的時光、對古老的歷史有一種“揭開謎底”的慾望,你可以把時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學習感到睏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鳥,一條魚,一隻老鷹……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線上掙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藥丸,一位名醫……每個人的興趣受好不同,生活經歷不一樣,因此,每一個人想象的內容應該是程式各樣、豐富多彩的。

2.獨立選材,分組互議

出示題目《假如我會七十二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印象將題目審清,然後引導學生分四小組討論,說自己選擇這個材料的理由。

四、扶放結合,培養能力

爲了減緩訓練的坡度,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採取“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寫→獨立構思表達”這一由扶到放到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1.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假設類想象作文。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材料獨立構思表達。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指導學生練習寫毛筆字

教具準備:毛筆、墨水、紙

教學過程:

一、出示要寫的字,掌握結構

1.學生讀一讀

2.指名說說這三個字的結構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二、指導寫好毛筆字

1.教師示範寫,學生觀察

2.指名說說書寫要點

三、集體評議

四、佈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8

教學內容: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是小學語文蘇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講的是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到殘酷的刑罰之後,不忘父親的囑託,忍辱負重,耗費18年時間寫成輝煌的鉅著《史記》的事,讚揚了司馬遷爲了完成父親遺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整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可分爲三部分。特別是本文人物感情色彩鮮明,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析人物品質,而且更是不可多得的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材料。

同時,《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所在的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均是描寫歷史人物,其教學目的明顯在於:引導學生體會古代人物的品質,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古代文學,從中受到古代文學的薰陶。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中出現的生字詞,能運用多種手段理解生詞及部分語句的意思,從而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本資料的收集、教學中的理解,感受出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矢志不渝的精神,並能通過讀、議等多種形式表達出來。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語文閱讀教學觀。在現在的課堂上,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及獨特感受。要引導學生對文本作出個性化的理解。教育家薛婷就指出:“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作爲老師,要善於引導,要從大語文觀的角度出發,把課內與課外、書內和書外巧妙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而《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一文,學生對它的背景資料知之甚少,很有必要對文本知識作一些必要的補充。

教學過程:

(一)舊知導入,激發興趣。

1、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說勤奮》,其中有個人叫司馬光,誰還記得他嗎?以此導入,小結:司馬光以《資治通鑑》一書而永載史冊,其實歷史上還有一位司馬,與他並稱爲“兩司馬”,成就比他還高。大家知道是誰嗎?他的主要成就是什麼?(相機板書:司馬遷 《史記》)問:誰能簡單對他作一下介紹?

[用這樣一種方式導入本課,我覺得非常自然有效,不僅拉近了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距離,而且把《史記》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爲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給學生一種先入爲主的態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慾望。]

1、 接着,板書“發憤”,問“發憤”是什麼意思?從哪兒可以看出呢?我們一起學課文。從而自然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指名按小節讀課文,檢查學生在家的預習情況。相機正音及指導長句的讀法。

2、

問:通過預習及再次的朗讀,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小結:這篇課文條理清晰,全文可分爲三部分:爲什麼會發憤寫《史記》?……

(三)二讀課文,品文賞析

(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司馬遷爲什麼會寫《史記》呢?

1、學生自由讀課文1—2小節,通過閱讀分析找出相關原因:1 崇尚古代英雄喜歡聽故事;2 父親是史官,立志完成一部偉大的史書; 3 從小四處遊歷積累了閱歷;4 老你臨終前的囑託

[此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到他父親對史書的癡迷,朗讀他父親臨終前的一句話;並且相機告訴學生:在古代子不能違父命,否則就是不孝。]

2、(導)正是由於自己從小就喜愛這一行,再加上父親臨終前的囑託,使他義無反顧地扎入這編寫史書之中。可就是在這時,卻來了一場飛來橫禍。(讀課文第3小節。“正當他專心致志地……受了酷刑。”問學生他受了什麼酷刑?[此時要引導學生從笑中走出來,可以問:如果說是你受了這樣的刑,你會怎麼樣?(讓學生談體會),然後告訴學生在當時“士可殺不可辱”的環境中,很多人是寧願死,問學生你能想像出司馬遷當時的內心痛苦不痛苦?然後導讀“司馬遷悲憤交加”這一句。然後鋒芒一轉,問:司馬遷他可以這樣做嗎?他有沒有這樣做?讀“但想到《史記》……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3、小結:是啊!頭一碰牆,血濺牆頭,一死百了。但死得有價值嗎?用文中的話說這叫“輕於鴻毛”。那怎樣才能重於泰山呢?他要怎樣?(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得出一個結論:寫完《史記》,實現人生價值。)然後,趁熱打鐵,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但想到……一直到完。”一定要讀到學生有感情爲止。

(四)總結全文,補充拓展

1、 導讀第四小節。問:爲什麼說這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引導學生從13年,52萬字,是在身受酷刑之下完成的這幾方面來體會。]相機在板書“發憤”兩字下加紅點。

2、接着追問:“這用生命寫成的書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引導學生着重體會“輝煌鉅著、前無古人”這二詞。教師可相機拿出這本書簡單介紹,幫助學生樹立起對《史記》的尊從,對司馬遷的敬佩。

(五)作業設計,課後延伸

1、 看一個《史記》中的故事;

2、 寫一則讀後感。

板書:

受影響子承父業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遭酷刑矢志不渝

功成就名載史冊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9

教材說明

本次語文七色光圍繞本單元主題設計了四部分內容:一是練,是有關比喻修辭手法的句子訓練。教學時不必向學生講術語,只要求學生能說清楚句子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並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即可。二是日積月累,包括趣味填空,目的是積累一些和自然景物、自然現象有關的四字詞語。要求學生能背誦下來,並能再列舉出幾個這樣的詞。此外還包括名言警句,這兩句都是關於立志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勇於探索的名人名言。課前可佈置學生廣泛收集這方面的名言,在課上交流。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解釋名言,加深對名言的理解。三是知識窗,是有關神話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課前可佈置學生蒐集一些類似的小故事,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四是大家一起來,內容是向同學展示和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傑出人物發明創造,刻苦鑽研的故事,引導學生在交流和學習中,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大膽創新,積極動腦,敢於發明創造的精神。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和名言名句,培養學生理解和蒐集詞語、佳句的能力。

2.閱讀短文,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3.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蒐集和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詞語、名言、小故事。

2.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大膽創造,勇於奇思妙想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和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詞語、名言、故事。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練。

練習前讓學生明確題目的要求,並複習一些常用的比喻詞,並讓學生舉一個比喻句的例子。

練習時可讓學生自由讀句子,體會句子中是否運用了比喻或其他修辭手法,並說說把什麼比作什麼,體會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練習後可讓學生仿照練習自己說兩句這種形式的句子。鞏固理解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2.日積月累。

名言警句可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後理解,最後指導背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交流一下課前蒐集的有關立志,促人積極向上的名言,培養學生積累語言,調動學生敢想、敢做的創造精神。

3.知識窗。

先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這個小故事,然後指名請學生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訓練學生的複述能力,最後交流課前蒐集的民間傳說小故事。使學生感受前人的大膽想象,創編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生動傳說,激發學生奇思妙想的精神。

4.大家一起來。

⑴課前先讓學生讀懂書上的提示,明確本次的活動內容。

⑵佈置學生按要求蒐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3)準備開會交流。可先組織學生成立小組,然後把蒐集到的資料按着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自己小組的特點。如可引導學生爲圖片編寫解說詞,編輯手抄報,練習背誦,表演蒐集的小故事等。彙報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確定,教師不必過多參與,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成果展示會。

①各小組彙報自己的成果。

②其他小組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穫。

③評選出最佳成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肯定,達到本單元主題學習的目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 篇10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介紹了古羅馬鬥獸場巨型建築的外觀以及它的來歷和角鬥士的悲慘命運。

教學目標:

1、瞭解古羅馬鬥獸場這座巨型建築的外觀,瞭解它的來歷及角鬥士的悲慘命運。

2、激發學生對平等、自由、生命的理解與熱愛。

3、學習作者有序的觀察和寫作方法。

4、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及藉助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理解有一定含義的句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古羅馬鬥獸場的來歷及角鬥士的悲慘命運。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

教學構想:

先引導學生通過圖片,瞭解古羅馬鬥獸場的雄偉與壯觀。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找作者心情的變化的詞語,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古羅馬鬥獸場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大家看一看。

看後,指名說一說印象。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一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2、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3、你覺得鬥獸場雄偉嗎?用筆把這些描寫畫出來。通過這些描寫,你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嗎?指名說一說。

三、再讀悟情。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參觀鬥獸場前後,我的心情有變化嗎?圈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詞語.想一想“我”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學生結合課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3、你能用自己收集掌握的資料說說“我”情感變化的原因嗎?引導學生理解一下我對廣場上的“角鬥士”的態度變化。

初到羅馬:心情是迫切的,原因是想到人獸搏鬥很好玩;

鬥獸場門口,高興極了,合影留念;

走進鬥獸場,依然興致勃勃;

站在殷紅的鬥獸場土地上,產生聯想;

聆聽講述後,感情發生了變化;

出來後,我對武士失去了興趣。

四、讀了這篇文章後,你有什麼話想同我們說說呢?

把你的感受寫下來,並給它取個題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