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週記

實用的中學生週記模板集錦五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週記吧。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週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中學生週記模板集錦五篇

中學生週記 篇1

今天,天氣秋高氣爽,我和姨媽、媽媽一起去太湖水庫摘桔子。

我拿着一把剪刀、一個小籃子、走到桔園門口,我看見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桔子像一個個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我走到一棵最大的桔子前,左瞧瞧又看看,覺得這個又挺大,那個又挺甜的',我挑也挑不過來了,於是媽媽對我說:“你看,上面那個又大又紅的肯定是甜。”於是,我一隻手拿着剪刀,另一隻手拿着桔子,使勁地剪下桔子的根,小心翼翼地放到籃子裏。之後,我又摘了又大的、甜甜的、紅彤彤的桔子,不一會兒,我就摘了滿滿一籃子桔子。我還想再摘桔子,但媽媽說:“天不早了。我們要回去了。”於是,我就帶着心愛的桔子依依不

舍地離開了桔園,我向着枝頭的桔子,揮揮手說:“我下次一定來看你們的。再見。”

中學生週記 篇2

今天下午,我在家裏打開電腦準備寫博客,當準備上網上找“xxt”時,發現電腦壞了。

我一下子就着急了起來,我又不會修,家裏也沒有別的大人只有姥姥在家,姥姥當然不會修電腦,她連打開電腦都不會呢。

我打算自己先看一看,打開之後,是先顯示一個什麼錯誤,然後我便按下了“F5”這個鍵,是刷新的。可是從錯誤又變成了空白頁,難道這臺電腦真的'出毛病了不成?

我急忙給爸爸打了個電話,爸爸說:“你先鑽到電腦桌下面。”我一聽,說:“你這是什麼辦法呀?!”爸爸說:“別急,鑽到電腦桌下面之後有沒有看到有一個像插座的東西?”我說:“有哇。”“上面有三個按鈕,分別按下去,然後在按一下,就好了。”我照着爸爸說的去做了,嘿,電腦真好了。

我現在終於會修電腦啦

中學生週記 篇3

在這個世界上,我是獨一無二的,因爲我和別人不一樣。我有一張圓圓的小臉蛋,彎彎的眉毛下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紅紅的小嘴巴,扎着長長的馬尾辮,走起路來,它就像小松鼠的尾巴一樣,在後面跳來跳去。

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我愛思考、愛發言、愛動手。課堂上總有我的聲音。我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一大家分享。課堂外,我是老師得力小助手,幫老師收發作業,給同學們蓋小葵花印章,每次都一絲不苟,努力做到最好。我也喜歡自我突破,每次學校有作文競賽活動,我都會積極參加。

在家裏,我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我經常幫家人做家務,洗碗、掃地、拖地、洗菜洋洋都行,父母都誇我是家務小能手。

在自己眼中,我是一個多才多藝、愛好廣泛的女孩,我愛看書、畫畫、喜歡唱歌、跳舞。

當然,我還是一個小琴童。每天晚上我都會不知不覺地來到書房彈鋼琴。我的手指在琴上就像在草地上奔跑的.女孩,在琴上快樂地奔跑。而那柔美的聲音就像從岩石中流出的一股清泉,從我的指尖流出來,就連我們家的小狗都會不由自主的爲我“伴唱”呢!

怎樣,這樣的我有沒有吸引你?你們喜歡多姿多彩的我嗎?

中學生週記 篇4

如果說小學生活是人生的第一步,那中學就是人生最艱難也是最美麗的一步。所有的習慣,一生的優秀與否,都在這六年決定。很多孩子在進入中學時信誓旦旦地對自己說,以後要一定要考進某個名牌大學。可是最後成功的卻不多。而想要靠近夢想,第一步就是思考,怎樣去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許多成功人士回憶起學生時代,佔領他們記憶風帆的,大多是學習。常言道,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若能合理安排時間,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先爲自己以後將面對的學業心中有數,才能在學習生活中勝不驕,敗不餒,爲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鋪路。

其次,便是思想與道德的提升。我們在生活中極少注意細節,其實很多東西都是細節決定成敗。有時我們好奇,想看看別人的日記裏寫什麼,於是,素質的高低就體現出來了;有時,我們自私,於是,脫離集體,獨自行動;有時,我們忘卻細節,屈服於習慣,於是,踏過的`路,“碎花”滿地……

還有許許多多的“有時”與“於是”,都是因爲平時不注意細節與習慣的養成釀成的。如今我們已跨入中學校門,成爲一名中學生,就該更高、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要努力,要爭取,去放手搏一回自己想要的東西,克服困難,越過災難,無論何時都能夠自尊、自愛、自強,以笑容去驅趕生活的陰霾。看見老師,男能夠以禮相待,親切地叫一聲“老師好”;看見紙屑,能夠彎腰撿起;看見行動不便的人,能夠上前幫忙……

這些,都是對自身素質的提高;這些,都是爲奠定做一名合格中學生的基礎。

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所包括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會用我最乾淨明媚的青春,去詮釋中學生的含義。

中學生週記 篇5

我熱愛閱讀書,除了看新聞外我幾乎不去問津電腦和電視,然而肯定的,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在我有空的時候,我總是捧起海倫·凱勒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感覺到正如馬克·吐溫所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衆所周知,她有着與衆不同的童年。

她未失明時她也很愛自己的家鄉,可一場疾病奪去她美麗的雙眼和靈敏的耳朵,給她的幫助,她對生活喪失信心,逐漸她又喪失了說話能力。我很同情她,可是這樣一個孩子能幹什麼?我看了下去。的確,在她七歲前只會搗蛋,但在七歲那年,她的家庭教師改變了她。

安妮·莎莉文老師,在我印象中是她,我有些淡忘了,這不要緊,重要的`是她打開了海倫心靈的門,她開始教海倫·凱勒學寫單詞,我倍受感動,命運對海倫·凱勒如此不公平,但她在老師幫助下“重獲新生”,我還一直埋怨自己沒別人好,但相比其他人,比如海倫·凱勒,我比她擁有,我爲什麼卻不如她小時候?

書的封底有一句話——“我們感恩不幸”。我深深思考它,它不就在教我做人嗎?貧困生比我們條件優越的人成績好,或者說更勤奮,他們心中有促進他們離開貧困的種子,我們在享福的同時也要督促自己,海倫·凱勒不就做得很好嗎?

這一本書深深啓發了我,教會了我做人,我越發喜愛似親人的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