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週記

精選初中週記的作文7篇示例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週記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初中週記的作文7篇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1

暖的花開驅趕了冬天的感傷,我們伴着春節喜慶的鐘聲再次踏入了學校的大門。新學期的帷幕爲我們拉開了嶄新的學習舞臺,我們開學了。榮譽的桂冠往往要荊棘編就,成功的道路往往由汗水鋪通,征途絕對非一帆風順。上個學期的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等都已成爲過去式,我們應該放眼未來,洗去心靈的塵埃,拿上我們的武器,整裝待發,大步邁向新學期!

在新的學期中,要想成績攀上更高的山峯,就要爲之不懈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習不但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責任,是我應該做而且必須做好的事情,學習還會給我們帶來副產品——壓力。沒有苦累的過程,就不會有進步和提升。正是學習中的苦與累締造出我們加倍努力學習的原動力。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都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再華麗的辭藻都遠不及最樸實的行動。我們不可以再做語言的巨人,而是要蛻變爲行動的主人。只有真正學會自主學習,成績纔會真正有質的飛躍。

除了知識的攝入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學會感恩。感恩,是生活中溫暖陽光的來源;是彩繪生活的畫筆。!“春天來了,我卻看不到”這是讓人多麼心痛的感受。因此,學會感恩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過程之一。對父母感恩,他們賜予我生命;對老師感恩,他們教會我知識;對朋友感恩,他們給予我幫助;對上天感恩,它在看着我做人。讓我感恩的熱太多,在這我想說一句:我的親人,我的朋友,不論是熟識的還是陌生的,我都要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給我的一切一切。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我們不斷髮揚和繼承!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的目標就在充滿希冀的前方。我要加油,在絢麗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好好學習,這是衝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許會有坎坷,艱險,但是我堅信:我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避過所有的淺灘,到達成功的彼岸!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2

義工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今天我感受到了做義工的樂趣,它可以讓他人快樂,更能讓自己快樂。

媽媽們組織好小隊,帶我們來到人民醫院門口的愛心涼茶亭,穿好紅色的義工志願服,把一桶水放入飲水機中,擺好一次性水杯,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工作。

一開始,一個人都沒有來喝水,我們等急了,只好大聲吆喝起來:“快來喝水,免費喝水!”儘管如此,還是沒有人來理會我們。這時的我們,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突然,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走過來,“一定是口渴了,想要喝水”。我們幾個爭先恐後地倒出水來,遞給她。她喝完水,露出了微笑,並拍拍我們的肩膀,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啊呀,你們這幾個小夥子,大熱天的,在這裏做義工,真好,真好。”半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幾個人來喝過水,我心想:是不是他們不好意思喝呀。只是王鶴鳴提議:“路人們自己來倒,還不如我們把水送過去呢!”“對呀對呀,是個好辦法。”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之後,我們一看見有路人過來,就馬上倒好水,給他們送過去,希望能給他們解解渴,在這炎熱的夏天,送去一絲涼意。

看到我們這麼熱情,愛心涼茶亭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來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都有點忙不過來了,但是我們卻始終微笑着過路人接水,人越多,我們幹得越起勁,儘管我們非常累,但我們同樣快樂着。

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的工作結束了。在今天我真正感受到了做義工的快樂,它爲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去都錦生的故居茅家埠秋遊。一路上大家議論紛紛,猜想茅家埠會是個怎麼樣的地方,爲什麼都錦生住在那裏。

過了一個小時,我們到達了位於杭州下茅家埠31號的都錦生故居。它分爲許多個展廳。我們先到了第一展廳。一進門,就看見一件非常漂亮的絲綢工藝品,織的是“九溪十八澗”,十分逼真。同時,我們還了解了都錦生的生平:都錦生《1897—1943年》,號魯濱,杭州人。接着,我們又去了第二展廳,這裏有都錦生一家的蠟像。客廳中擺放有一張桌子和四張扶手椅;每張椅子上都墊着用絲綢繡的軟墊;桌子上擺放着一隻插滿花的'花瓶。後面我們一一參觀了其他幾個展廳。

參觀完畢之後,我們就在故居附近的草坪上活動。一陣風吹過,小草彎着腰,好像在向我們問候。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朵朵睡蓮靜靜地躺在綠綠的蓮葉上,好像是湖媽媽抱着寶寶哄它們睡覺,讓人感覺很安怡。又一陣風吹來,蘆葦就翩翩起舞,像美麗的舞蹈家。那裏的小花也很美,有的像風車、有的像剪刀、有的像彎月亮……一座座草房彷彿給茅家埠增加了野趣。加上我們這些小夥伴,這裏就變得歡聲笑語了,大家何樂不爲。小夥伴們開心的在這裏飛奔起來。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茅家埠真是一個風景秀麗,空氣清新,依山傍水的好去處。這次秋遊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使我受益無窮!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4

如果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那麼老師就是辛勤耕耘的園丁。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叫做曹紅英。王老師中等偏高的身材,一張和藹的臉上時常帶着微笑。她熱愛教學,工作勤奮;她心地善良,關心學生;她用一顆愛心贏得了全班同學對她的尊敬。

王老師教我們班語文。爲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她想了很多教學方法。每當教新課前,她都要求我們先預習好生字生詞。上課時,她讓我們大聲地朗讀課文,使大家儘快熟悉課文內容。有時,讓同學們扮演課文中不同的角色朗讀,讓大家感到饒有興趣;有時,她通過講解事先查閱的相關資料,讓大家明白寓言等課文的道理;有時,她則對照課文逐段分析段落大意,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也學到了不少閱讀和寫作的技巧。

王老師對同學十分關心。雖然她平時要求我們嚴格地遵守校紀校規,但對少數不良行爲的批評教育卻十分耐心。有一次,我的家庭作業由於家長沒有簽字,被王老師發現了,她讓我課後到辦公室去,我心裏感到忐忑不安。來到教研室,出人預料的是,王老師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和藹地詢問真實情況,耐心地給我講道理,並且鼓勵我今後更加大膽地學習,我心裏頓時感到暖烘烘的。

王老師對待工作十分認真,無論颳風下雨,每天,她比我們早到教室,放學後,她把住得較遠的同學送到校外,安全地穿過馬路,才返回學校,直到很晚才離開。有一次,我班參加全校的歌唱比賽,她親自組織我們參加,認真地排練,給我們講解要領,直至喉嚨嘶啞得說不出話來;有一次,她因病休假,可沒等身體康復,卻由於實在放心不下我們的學習,又匆匆地趕來上課了¨¨¨這樣的事例真是不勝枚舉!她就像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那樣,辛勤地耕耘着、忙碌着。

王老師就是用她這種對工作對學生的愛,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她是我們敬佩的老師。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5

兒時,總有哪些事令人難以忘懷,或開懷的,或悲傷的,或深思的,但總也少不了那一部分——尷尬的。

還記得那個炎炎的夏日,我突然想要喝奶茶。在我的死纏爛打和老媽的無情拒絕後,我被硬生生地“趕”出了家門,不甘心的我手中緊緊攥着錢,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在太陽的“逼迫”下,我不經意小跑了起來,一會兒就到了奶茶店,奶茶的大姐姐看見我停在了店面前,笑眯眯地說:“小妹妹,要點什麼呀,可以看這個牌子上的哦。”“好。”我低下頭仔細看了起來。要點什麼呢?草莓奶露吧?哼!老媽這麼無情,不多坑點怎麼行呢?這也太便宜她了,芒果冰沙吧,這個……有點貴了吧。正糾結時,一個名字映入我的眼簾——“白蘭地”,這個不錯,也不便宜,“嘿嘿”。我壞笑道。“姐姐,我就要白蘭地了!”

“啊?你,確定?”她一字一頓的說。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呢?看著名字都非常好喝,沒問題的。確定後我說道:“我,確定!”

“可是,白蘭地是酒唉。”

“啊,是嗎?哦,那,那不用了,一杯草莓奶露吧。”我羞紅了臉頰,怎麼會這樣呢?哎,都怪自己沒見識。我擡頭偷偷地看了一眼那個姐姐,只見她的嘴角更上揚了,輕輕地搖搖頭,我的臉更紅了。一會兒,奶茶好了,我付了錢後硬着頭皮快步走了。

到家後,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老媽,她笑得肚子都痛了:“哈哈!誰叫你不長見識!哈哈!”“哼!”我迅速跑回了房間,開始惡補起百科知識來。

這樣尷尬的第一次獨自買奶茶,我記憶猶新,也讓我明白了:多一些課外的知識,真的非常重要!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6

今天上午,姑姑有事出去,讓我當了思容半天的“保姆”。

思容是姑姑的寶貝兒子,三歲不到,長得又白又胖,小手小腳全是肉,一堆兒一堆兒的,模樣十分可愛。最逗的是他的說話,口齒不清,常常“語出驚座”,幾天下來我都行了“翻譯大師”啦。

姑姑走時,思容還在睡,我就到客廳做《暑假作業》。我還沒做幾道,就聽見思容在房間裏“媽媽……媽媽……”哭了起來。我連忙飛跑過去想“侍候”他起牀,他卻不認帳,賴在牀上左右折騰要媽媽。我好言好語哄了很久,最後還把我最喜歡的“變形金鋼”送給他,他才停止哭鬧,坐在牀上拆弄起我的“變形金鋼”來。

過了一會兒,他把已不成樣子的“變形金鋼”扔到牀的一角,舞動着手臂對我說:“鵝要喝溜累。”“溜累”既是“牛奶”。我跑到到廚房拿來牛奶,他果然咧開的嘴,一把抓過就吸。半瓶牛奶進了肚子,思蓉又不想吃了,隨手就把牛奶瓶往地下扔。我來不及制止,牛奶在地上畫了一張白白的中國地圖。“唉呀,你怎麼亂扔啊!真拿你沒辦法!”我只得去找拖把來拖地。思容還得意地哈哈大笑。

我正忙着拖地,思容又用那稚嫩不清的聲調向我發“命令”了:“細衣機,細衣機……”“洗衣機?地髒了怎麼用洗衣機洗!真笨!”我沒好氣地說。“細衣機!”思容還在叫。“是不是玩具?我沒有洗衣機玩具。”小思容又是搖頭又是甩手,看樣子就快要哭出來了。“那你說清楚一點嗎!”我也有些急了。“細——衣機,電細!我要看細衣機”。“電細?…電細…是電視吧!”我一拍腦袋,恍然大悟,“想看《西遊記》,孫悟空,對不對?”“嗯,阿空,阿空……”我把他抱到客廳問:“幾頻道?”“細頻道。”這我聽得懂,打開電視按到4頻道,真絕啦!果然是《西遊記》!我再把“小饅頭”扔給他,他就哦哦啊啊地邊吃邊手舞足蹈地看了起來。我鬆了口氣,繼續去做作業。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發覺沒了思容的聲音,扭頭一看,他竟然歪着頭睡着了。

姑姑一回來,我就急不可待地向她訴苦:“姑姑,當你那個‘小淘氣’的‘保姆’可真不容易啊!”我把這半天的經歷和姑姑一說,姑姑一會兒誇我聰明能幹,一會兒又“罵”思容調皮淘氣,開心地笑個不停。

經過這件事,我終於體會到小時候媽媽帶我是多麼辛苦呀!今後,我要學懂事一些,少惹媽媽生氣,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減輕媽媽的負擔。

初中週記的作文 篇7

上小學三年級後,我便開始獨自走路上學了。記憶中,上學的路上總是熱鬧非凡的。

三年級,我剛開始自己走路上學。從李家巷出發,順着戶布街走到淮海新村並穿過去,接着再穿過遊府新村,便能看見我所在的遊府西街小學的大門了。那時,由於洋皮巷菜場的管理不是非常好,於是,走在洋皮巷菜場後面的李家巷上,經常能踩到菜葉子;空氣中,是魚蝦的腥味和有些腐爛的蔬菜的味道。走到巷口的話,便還能聞到水果的甜香。不過,腳下的地磚卻總是晃晃噹噹的。直至現在,我還是有些驚訝--原來遊府新村與淮海新村之間的那條因狹窄而經常堵車的小街,現在以變成了可雙向通行的公交車線路。馬路兩旁的人行道,也鋪上了地磚。現在,幾乎看不出這條小街原來的樣子了,不過能讓人感到這變化的愉悅的,是一家雜貨店女老闆天天的笑容,她在笑:“白下區變得越來越好了啊。”

五年級時,我開始騎車上學了。騎在自行車上,視角也便擡高了些,視野似乎也更開闊了。然而每天上學路上最擔心的,便是李家巷裏的堵車。2,3輛小汽車,有時還有小麪包車,堵在巷子裏讓人心急。這個時候,要想等兩輛車都順利地避讓開過去,至少要花5分鐘--這對於正趕着上學的我,可是“絕對”不能耽誤的5分鐘。然而無論如何,都得忍受那5分鐘裏的汽車喇叭,那車主的叫喊,和那過路大媽的吆喝。出了巷子,便好辦多了。不過印象中,遊府新村與淮海新村之間的那條小街總是擠滿了早餐車。那早餐的香味使清晨的小街格外的熱鬧----不僅是人們的歡聲笑語,還有汽車喇叭的“嘀嘀”和自行車的“零零”。那時候,我總在想--要是小街能寬一點就好了,哪怕只是一點也好啊。現在,我的願望實現了。賣早餐的老奶奶說:“白下區變得越來越好了啊。”

小學畢業後,家搬到了月牙湖附近。小學時也曾去那裏看過,唯一的印象是蕭條空蕩。那沉默的馬路,只有當運土車駛過纔會有點生氣--塵土飛揚。然而當我正式住在那裏時,我卻又有了新的看法。夜晚的月牙湖倒映着周邊的繁榮,波光粼粼;湖邊漫步的人們談笑風生,談吐間還隱約聽到小廣場上跳舞的人們所放的音樂;馬路上,秩序井然的車輛川流不息,儘管不像新街口那樣繁華,然而也讓人感受到了這裏發展速度的驚人。我上學的路上,不再會踩到菜葉,不再會聞到魚蝦的腥味,不再會抱怨馬路太窄。初一時總煩惱行人道的行道樹的枝葉太低,現在卻欣喜地看見行道樹的枝葉已被修剪成我觸及不到的高度。霧天,這裏有格外明亮的路燈,雪天,這裏有不辭辛勞的剷雪人,即使是晴天,這裏也總有揮舞着掃帚的清潔工的身影。上學的路上,再也不需要擔心會因睹車而遲到。我非常高興:“白下區變得越來越好了啊。”

記憶中的7年,僅僅是上學的路上的見聞,白下區的發展就讓我感嘆於她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白下區的發展一定會帶給咱們更多的驚喜,讓咱們爲身爲白下人而自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