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週記

七年級元宵節看花燈週記

本文已影響 1.42W人 

七年級元宵節看花燈週記1

今年元宵節,家裏買了兩袋河南鄭州產“玉珍珠黑芝麻湯圓”。配料有白糯米粉,砂糖,芝麻,花生,麥芽糊精。

七年級元宵節看花燈週記

我在廚房用電飯煲煮,水開後下鍋,我就去忙別的了。感覺也就五六分鐘的時辰,再去廚房揭開鍋蓋看,那湯圓都成了一鍋粥了,趕緊關了電源。

初始,還見湯圓漂浮在水面上,也都裂開了嘴,裏面的餡都淌了。片刻之間,等我要品嚐時,湯圓都沉入鍋底。等我小心翼翼地撈起,已不成個了,只好改喝米粥了。

元宵屬於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黏性大,不易消化,油脂含量很高,一般糖尿病患者、腎臟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由於黏性大,老年人還容易把假牙給粘下而誤吞肚裏,小孩子囫圇吞棗的卡住喉嚨。

這使我想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國營食品店買的元宵,要煮好長時間,才能煮熟煮透。母親回憶說:“那元宵硬得都能砸破頭”,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我吃過那種元宵,確實硬邦邦的。還有中秋月餅,也是硬的很,用兩手掰開都需費很大的勁。

同樣,還想起那個年代回老家過年,那餃子皮也皮實的很,用擀麪杖幹上幾個就累得手腕疼。但那過年的餃子也包的踏實,從來沒有露餡煮破一說,你想,硬幣都能包進餡裏,外皮不漏痕跡的。

在北方濟南,僅是把湯圓作爲一種就餐時的小佐料看待,正餐還得包餃子,再做上幾個菜,喝上幾杯酒,一家人這纔算過正月十五。

說起看花燈,現在孩子大了,自然也提不起那個興致了,老人也不方便出門。在孩子小時和我剛學攝影那幾年,每年正月十五都是要去看燈或拍攝的,真有個新鮮勁。

印象最深的是,一九八八年,我媳婦待產住院,快要生了,恰逢正月十五。晚上,我按耐不住,又拿上相機拍攝去了。那年正趕上慶祝濟南解放四十週年紀念,在解放閣護城河沿西河岸,擺放了百米長的一排排花燈。觀燈者如潮,我跳出人海,到隔河對岸的黑虎閣廊上,燈火闌珊處,以護城河的泊舟和楊樹枝的骨朵爲中前景,以遠處*的燈河爲遠景,拍了幾張,起了個片名叫《東風夜放花千樹》。等趕回醫院時,兒子在夜半出生了。這件事我瞞了妻子好幾年。她多年後知道,果然埋怨我。那張片子還入選了九一年濟南國際攝影藝術展。

後來,在兒子小時,每年正月十五都帶他去看花燈。兒子漸大,不跟我們玩了,我也漸漸失去了拍攝花燈的興趣。護城河那次的燈節,在以後的二十多年,就沒再那地兒舉辦過。

隨着電視機的普及,網絡電腦的發展,在家上網看電視已絆住了很多人的腿,正月十五看花燈猜燈謎,已遠遠沒有過去的那份濃郁的情趣了。

七年級元宵節看花燈週記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吃湯圓,看花燈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還不到7點,我們全家就早早的去看花燈。

燈展區在大沙河畔,一路上,遊人如織。街道旁五顏六色的街燈也爲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色彩。我們隨着人流向大沙河涌去,由於人多,腳下走不快,可心早就跟着目光飛到了大沙河畔。

遠望去,只見燈展區來來往往的遊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無數的花燈像一條金色巨龍盤旋在大沙河畔,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遠方,和天上的星星相互輝映。我們不由加快了腳步。

進入燈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龍燈,瞧,這龍張着血盆的大口,揮動着有力的爪子,渾身上下披滿了金色的鱗片,身軀矯健,好像正要騰空飛起。

“爸爸爸爸,快來看!”我指着一個憨態可掬的福娃燈,興奮地喊道。只見福娃燈好像一個舞臺,臺上兩個福娃展開雙臂,睜着圓溜溜的大眼睛,樂呵呵地笑着向我們跑來,好像正在歡迎一個個遊人的到來。

再往前走,又見、鼓燈、兔燈、蛇燈、羊燈,還有蓮花燈、玉米燈等,數不勝數,讓人目不暇接。

“瞧,這燈真好看!”爸爸指着前面的彩燈對我們說。我們往前望去,只見好幾棵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彩色樹矗立在路旁,五彩繽紛,色澤豔麗,彷彿一個彩色的童話世界。遊人們紛紛駐足觀看,拍照,想留住這絢麗的景色。我們拉着爸爸不停地拍照。

隨後,我們又隨着人流,又一個精緻的燈浮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是一艘揚帆起航的船燈,只見這艘船好像正乘風破浪,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船帆上“金蛇獻瑞”四字格外引人注目。

咦,天上怎麼也飄着燈籠?啊!原來有人放孔明燈,孔明燈代表了願望,很多人放上孔明燈許下了美好的願望。孔明燈冉冉升起在明亮的夜空,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載着人們的許多願望在天上自由飛着。

月亮早已爬上了半空,但觀燈的人還是久久不願離去,各種彩燈就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樣閃爍着。真是“一夜花燈醉,只願春意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