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徵文

廈門精神徵文

本文已影響 3.26W人 

廈門精神徵文

廈門精神徵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廈門精神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廈門精神徵文1

在美麗的廈門,有一個美麗的學村,那就是集美學村,她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興資創建的。

集美學村最具代表性的學校是集美中學,紅磚綠瓦,面朝大海。被美國尼克松總統譽爲:“世界上最美麗的學校”。

走進校門,隨着刻在大理石碑上的校訓“誠毅”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我看到了17歲的陳嘉庚漂洋過海,南下打拼創業時的情景:由於他父親生意失敗,欠債20餘萬元。陳嘉庚接受父親家業時。新加坡當時的法律規定“父債子免還”,但陳嘉庚卻認爲:“人要以誠爲本,中國人取信於世界,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決心代父還清債務。陳嘉庚艱苦奮鬥了4年,終於連本帶利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務。

正是秉承着“以誠待人,以毅做事”的“誠毅”二字,讓陳嘉庚生意興隆、事業發達,成爲了東南亞工商鉅子。我更看到了:“誠毅”二字,幾十年來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集美學子成爲國家棟樑之才。

看見那屹立在集美學村的陳嘉庚雕像,我彷彿看見了陳嘉庚先生在祖國貧窮落後、災難深重的時刻,發出了“國家之富強······教育是立國之本。”的呼號。看見了他爲了國家進步,傾盡他在海外艱苦創業,勤儉積攢的資財投入到家鄉的教育事業中去的拳拳愛國之心,他舍盡家財爲衆生的崇高風範,他的教育興國之志與興學報國的高尚品德,激勵着我們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技,爲國家的未來做貢獻。

在鐫刻着“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題詞的石碑前,我看到了硝煙瀰漫的盧溝橋,在那戰火連天民族危亡之時,遠在南洋的陳嘉庚先生慷慨陳詞,奔走呼號:“國家危難,我等救國有責!”他以拯救國家危難爲己任,帶頭捐款獻物,聯絡南洋各地華僑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把募捐到的資金財物源源不斷地送回國內,並組織技工義勇隊奔赴國內,爲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忠公謀國、無私無畏”的愛國情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時刻提醒着我們永遠要把自身的追求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誠毅、忠公、勤儉、革新”——這不朽的嘉庚精神,激勵着肩負祖國未來的我們,爲了國家更加富強,認真學習、努力奮鬥,爲了中國夢圓,開拓進取,奮勇前行!

  廈門精神徵文2

雷鋒叔叔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多年了,可雷鋒叔叔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中華大地。廈門,這座現代文明城市,在傳播雷鋒事蹟,弘揚雷鋒精神方面成就卓着、率先垂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幾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吧。

讓座位

今天,我去圖書館借書。車來了,我一溜煙上了車,幸好車上還有座位,要不然我的雙腿就要遭殃了。我一屁股坐了下去,舒舒服服地看着外面的風景。到了下一站,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上了車,車上已經沒有位置了,只能站在車上。有一個小夥子本來在聽音樂,看見了老爺爺,放下手中的mp3,把老爺爺扶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後站在一邊。過了幾站,一箇中年婦女抱着孩子上來了,這時車內已經暴滿了,中年婦女被擠來擠去,懷裏的孩子哇哇叫。一個年輕漂亮的阿姨,急忙從座位上站起,接過孩子,並把中年婦女扶到自己的位子上。中年婦女感動地說:“謝謝你,好姑娘。”年輕阿姨微笑地說:“應該的,我做的比雷鋒差遠了。”

過馬路

一天我去上學,過馬路時,看見了一個老奶奶,拿着一根柺杖在路上敲來敲去,很顯然她是一個盲人。她向馬路走來,我卻發愁了:老奶奶是盲人,什麼都看不見,現在馬路上車水馬龍,要是一不小心,就會被汽車壓到。我正着急,一個大學生走過來,對老奶奶說:“奶奶,您的眼睛不好,我來扶你過馬路吧。”老奶奶說:“謝謝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大學生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過馬路,又送了老奶奶一段路,才匆匆離去。

雨中情

今天晚上,我家沒人,便出去吃飯,吃着吃着,忽然下起了暴雨,我不知該幹嘛,就坐在飯店等雨停。我正無聊,突然,發現有一位年邁的老人帶着他的孫子在雨中奔跑,可無情的大雨越下越大,把老爺爺和小孩的衣服全都淋溼了。這時,兩個小夥子走了過來,看見了老爺爺他們狼狽的樣子,趕緊走上前去,把傘遞給老爺爺,又把身上的外衣披在老爺爺和小孩身上。很快,兩個小夥子的衣服都溼透了,老爺爺有些不忍心,想把雨傘還給他們,卻遭到了拒絕。我相信,此時此刻,兩個叔叔雖然表面很冷,但心裏卻很溫暖,因爲他們是活着的“雷鋒”。

朋友,看過以上的事例,你是否已經發現雷鋒叔叔的“影子”?其實,在廈門像這樣的事例何止千千萬萬,令人感動的故事又何止這些。車站、碼頭,“小紅帽”隊伍每時每刻都在爲素不相識的人提供幫助;大街小巷,每逢節假日,到處都是軍人、幹部、大學生清理垃圾,整潔路面,裝點美麗城市的身影;獻血車前,人們排起一條條長龍,爭先恐後獻熱血。這裏面不僅有本地市民,還有外地農民工;派出所裏,經常有人把拾到的鉅額現金、貴重物品交到警察手上;一場場慈善捐獻會,人潮涌動,人們把愛心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像這樣令人感動而又自豪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寫不盡!

偉大的雷鋒精神已經使得廈門美麗、文明、浩然正氣貫長虹,偉大的`雷鋒精神必將讓廈門更加美麗、文明、跨越發展實現中國夢!

  廈門精神徵文3

廈門精神是什麼?在我看來,廈門精神是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嘉庚精神,是移山填海、艱苦創業的海堤精神,是不畏炮火、克敵制勝的英雄三島精神,是千百年來,深深紮根在每一個廈門人心中的精神。

在我們美麗的廈門,有一個著名的學村,那就是集美學村,它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興資創建的。隨着大理石碑上蒼勁有力的“誠毅”二字,我彷彿看到了17歲的陳嘉庚漂洋過海,南下打拼創業、還清父債,只爲一句“人要以誠爲本,中國人取信於世界,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的誓言。正是秉承這種“誠以待人,以毅做事”的風格,讓陳嘉庚生意興隆、事業發達,成爲了東南亞工商鉅子,正是這種“誠以待人,以毅做事”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成爲了國家的棟樑之才。嘉庚先生還恪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他是一個實業家,但他“位卑未敢忘憂國”,一生忠貞愛國,矢志於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和振興。晚年的陳嘉庚,還念念不忘國家統一、臺灣迴歸。彌留之際,他最後的遺言是臺灣“必須歸中國”,他愛國愛鄉之情之舉感人至深,因此,被毛澤東主席讚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廈門海堤,是中華民族史上跨海修堤的偉大壯舉,也是廈門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廈門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造福後代的壯麗凱歌。在當年,一萬多名建設者能夠克服艱難險阻,完成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憑的是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建設祖國的積極性;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流汗、不怕犧牲的拼搏精神。在全國和全省同胞的支援下,英勇勤勞的廈門人民戰山斗海,橫斷海峽,在高崎與集美之間建造了一座能夠使廈門海島和大陸連接起來的跨海長堤。廈門海堤建設者在建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艱苦奮鬥、勤儉建國、不畏艱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移山填海的豪邁氣概,在當時被人們譽爲“海堤精神”。

英雄三島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東南部,由大嶝、小嶝、角嶼三個島嶼組成,土地面積13.2平方公里。英雄三島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唐、宋、元、明時期,大嶝與金門同屬於同安縣。明洪武年間,大嶝遭倭寇侵擾,居民悉數遷徙內地。1472年倭患平息,嶝民回遷。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同年10月26日金門淪 陷,1949年10月15日大嶝全境解放。解放初,大嶝仍屬金門縣。1957年大嶝由南安縣代管。1971年大嶝劃歸同安縣,隸屬晉江地區。同年3月,大嶝隨同安劃歸廈門市。國共對峙年代,大嶝是海上“三八線”。1958年“8.23”海戰後大嶝與金門進入曠日持久的炮戰年代,並因此被譽爲“英雄三島”。

正是這三種流傳千古的精神,支撐了廈門,而作爲廈門的未來的我們,更應該讓這些精神在我們身上得到傳承,繼續着撐着廈門,支撐着祖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