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孝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本文已影響 9.92K人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孝道心得體會 篇1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心得體會 篇2

春風一過,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談論起上墳事。特別是離家不怎麼遠,會通過電話、微信互相詢問相互約定,要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湊個星期天,領上家人,帶上孩子,去老家上墳。一面拜祖,表示對先輩濃濃紀念,一面也趁機傳孝道給子女,要他們不忘祖宗,學會感恩。

上墳第一個要務,就是叫足家人。除了出了遠門確實不能在一兩天回來,除了真因老因病而無法坐車或行走,家族裏其餘人丁,都可以算計在內,也都儘量攛掇起來。以前是挑吉日,一些落後地區也只要男,現在觀念轉變,不光接受女動員女,還爲了擴大隊伍方便學生,乾脆就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有人更是覺得,這項活動孩子們參與意義更大。緬懷祖宗,傳承孝道,晚輩更是主角。於是,滿街那花花綠綠紙幡,就專門提供給孩子,要他們自小就用虔誠心以勤勉手紀念祖宗孝敬父老。叫足家人,既能讓長眠土裏先人們感受到家族後續發展,更讓活着人享受一份親情淵源美好。

說定了日子計劃好了行程,下一個要務就是買東西。先人們在土裏,不能吃不能喝,就是說段心思他們也聽不見,一切都是活人了活人意願。街上水果很多,什麼新鮮買什麼,先人不能吃就看,活人吃,既上檔次又解嘴饞。家裏拿手什麼好吃,儘管露,先人掛名活人填肚子,既盡了孝又顯擺了手藝。家大族旺,更好,各顯神通互通有無。孩子們幹嘛?用心看用心記,學父輩們孝,想祖宗們好。晚輩就應該這樣,必須經常記起先人,有感恩之心,有追念之意。盡其能,將上好東西捧給先輩,吃不吃是他們事,我們得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所以,買東西時候也最好一樣樣說給孩子,逝去誰誰誰愛吃什麼卻沒吃上,現在我們要買給他,誰誰誰還有着什麼樣什麼樣一段故事……記憶就是對祖宗最好紀念。

來到墳地,擺好獻果,就是給先人培土修繕房子。這可是件不能馬虎事。別看就個土堆,那可是先人房子,我們親人就住在裏邊。多少年了,房子周圍雜草叢生,蕭條荒蕪,甚至還有很多田鼠或者老鼠打洞,颳風下雨地會凍着他們。陰陽一理,我們就必須適時地給修修補補。先從附近地埂上取些相對乾淨土,背過來添在墳頭,然後拿了鐵杴開始檢查修補洞穴。前後過程,細心而勞苦,需要耐心和愛心方可完成。大人要儘量讓孩子直接去做,藉機教育引導他們。要設身處地爲先人着想,爲他人着想。在解決別人困難過程中,提升自己品行。

放下鐵杴,就是守着祖宗拉家常。像往年一樣,這時候最多話題就是家族當年。如果人羣裏有新成員,更不可忘了介紹墳堆主人。無論是那一輩,走了就都成了先人,至於在那個世界裏他們還是不是能成親人,能不能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很多事都是後人猜測。譬如手頭這冥幣,燒這大額小額紙錢,是不是真能用真在用,沒個準信,從來都沒有。統統都是人們按陽世理運用並傳承。花錢能使鬼推磨,錢在這邊是個好東西,無所不能,相信到了那邊也肯定被人所愛。先人們走得早,有些還走得很苦,很多好東西都沒得吃沒得用。沒關係,多給點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盡孝就要這樣,方便先祖,還要儘量彌補遺憾。

趁着天氣暖和,說了話吃了菜喝了酒,還準備了大把大把紙錢,上墳也就快要結束了。這時候,大家就會齊刷刷跪下來,面朝土堆裏先祖,一臉虔誠,一臉想念。這可不是一般屈膝,這一跪,一定要跪出誠心,跪出想念。天天都在說孝,瞧瞧它寫法,“老”在上“子”在下,“老”在前“子”在後,仔細一琢磨,其實這就是真孝。點燃紙錢,奠上茶酒,看着那紙灰隨着青煙寥寥升起,所有人都會想象着先祖們爭先恐後搶錢情景。沒關係,這是他們事,我們能做,就是給他們下跪,用最虔誠姿勢拜謝他們,感念他們。

要起身了,還必須放一串炮。禮炮禮花鞭炮都可以。橫豎是爲了向周邊牛鬼蛇神厲聲告知:這家主人後繼有人,可不要慢待了他,更不可欺負了他們!及至離開墳地,最後一個動作便是回頭一望。不要小看了這簡單一瞥,它至少顯示了大家對先人留戀,表達了活着人對逝者無盡想念!

孝道至此,還真已經淋漓盡致。所有晚輩都將在這樸真而簡約紀念裏萌受啓迪,激越奮發。一場原本只有紀念祖宗普通行爲,也一下變成了傳承孝道高端講堂。

孝道心得體會 篇3

在開展20xx年“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中,我有幸閱讀了《中華孝道故事》一書,該書由李寶庫編著,其內容豐富,分爲上(近現代名人篇)、中(當代大衆篇)、下(古代聖賢)三篇,敘述了64個鮮活感人的故事,詮釋了中華孝道的內涵。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度,“孝”道文化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終熠熠生輝,引導着我們走向文明。我國古代《詩經》中曾記載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謂“百行孝爲先”,反映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極爲重視“孝”道文化的民族。孝道是中華文化中倡導的道德行爲,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人倫關係的基石,是華人不同信仰的共通點,是中華民族團結穩定的紐帶。對於中華孝道文化,我感到自豪而驕傲,但面對現實“孝”道文化的缺位,我卻感到隱憂。如何很好的繼承與發展“孝”道文化,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需面對的課題。閱讀完《中華孝道故事》後,加深了我對“孝”道文化的認識與理解,結合我在基層公路的實踐,談談我對“孝”道文化的感想。

一是人要知孝道。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什麼是孝道,孝道一種維繫人倫關係的基石,孝道是一種文化,孝道文化的培育,要從孩子開始培養,首先要培育孩子的孝心與觀念。我是一個年輕的媽媽,與老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孝順老人、包容老人的生活習慣,爲老人添置新衣、購買生活用品,爲老人理髮、洗澡等,讓孩子知道孝順老人就是從生活中的細節處做起。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一是與孩子一同分享食物,特別是好吃的食物,一定要與孩子分上一部分,與他共同品嚐美食,讓他學會與人分享的快樂。二是同孩子一同分享心情,下班累了,可以告訴孩子說:“寶貝,媽媽今天很累,能給媽媽倒上一杯水嗎”,孩子端水過來,我會說:“寶貝真棒,謝謝”,孩子聽了會非常開心,讓孩子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勞動能夠爲他人帶去快樂。三是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在家裏,我們要讓孩子學會選擇,尊重孩子的決定,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在學校,我們要引導孩子尊重老師與同學,不在課堂上講小話,認真聽課,尊重老師的勞動,不在同學背後議論同學是非,尊重同學的個人隱私。四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孝道。在生活中,我們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孝道,無聲的傳遞給孩子,孝道是具體的行動;在校園裏,老師與同學,通過講解一個個鮮活的孝道故事,真切的告訴孩子孝道是文化;在社會上,通過觀察一個個真實演繹感人至深的孝道事例,清醒的認識與體會到孝道在身邊。

二是人要懂感恩。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個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智慧與態度,是做人必不可少的品德。學會感恩,不僅融洽我們的人際關係,還將淨化我們的心靈,滌盪我們的靈魂。首先,我們要感恩父母、家人,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感謝他們爲我們的成長所做的一生的堅守與努力。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確是這樣。自從我有了小孩,就真切的體會到爲人父母的不易。不管工作多忙,我總會抽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多做一些家務,陪父母吃飯、聊天、走親戚,有機會,還帶父母一同外出遊玩,用物質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用真情溫暖他們的心靈,用關愛驅走他們的寂寞,節假日與他們一同分享,分享一家人的時光。

其次,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他們爲我們的成才所流逝的青春與智慧。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提前製作一些電子賀卡,通過電郵或是短信發送到老師的郵箱或是手機上。同學聚會上,我們都會邀請老師參加,與老師談心,共敘師生之情。每年的中秋與春節,我都會去看望幾位老師,帶上月餅與禮物,表達我對老師的思念與感謝。再次,我們要感恩單位、領導、同事,感謝他們爲我們成功的施展才華所創造的條件與所做的努力。我們要感恩單位,爲我們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感恩領導,爲我們的成長與成才所付出的努力與心血,感恩同事,爲我們的成功所做的幫助與帶動。最後要感恩同學、朋友,感謝他們一路相伴與相幫。在求學路上,有了衆多同學的陪伴,單調的學生生活才絢麗多彩,至今懷念;在生活路上,有了衆多朋友的幫助,繁雜而現實的生活才變得有滋有味。

三是人要行孝道。

知孝道,懂感恩,關鍵是踐行孝道,說易行難。行孝道,關鍵是做好當下。當下,我是一名公路養護人,“養好公路,保障暢通,服務羣衆安全出行”是我的工作職責。做好當下,就是要履行好崗位職責,出色的完成好各項任務,積極建功立業,爲單位的美好未來做貢獻。當下,我是爸媽的女兒,孝順父母,儘自己所能,盡力改善父母生活條件,滿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讓父母安心歡度晚年。當下,我是孩子的母親,爲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爲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提供必要的條件,用自己的行動與言行培育孩子學會愛人、做人。做好當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履行好不同的職責,就是更好的踐行孝道。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與全國人民的夙願與追求,繼承與發展中華孝道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中華孝道文化,滋潤了歷代中華兒女的心靈,未來,我們將努力踐行與發展中華孝道文化,共同構建與諧美好的孝道藍圖,爲實現中國夢匯聚精神力量。

孝道心得體會 篇4

觀看了一部紀錄片,且不說那距離我們太太久遠的“孝道”可能不會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鳴,只是片尾講述的幾個故事,無論是不嫌棄兒子癱瘓在牀,十幾年如一日像照顧嬰兒似的,雖已兩鬢微霜,卻用世間最真摯的舐犢之情感動了天地,喚醒兒子的父母;還是雖已知道女兒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也永遠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卻毅然決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托起女兒未來的單親母親,都給了我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聽着那些父母堅定的話語,好像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定地照顧那些幾乎沒有未來的孩子?是因爲他們爲人父,爲人母,這不僅是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血脈親情中那牢牢的羈絆。

不可否認,看了片子以後,心裏有了頗多感觸。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片中的那樣感人,可這就能代表他們的愛不深嗎?不,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全天下的父母對他的孩子無論是嚴,或是慈,終究也不過是那深沉的愛所表達的外在罷了,哪能以此來判斷這愛是不是深,又夠不夠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建材工人,時不時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傷,無論是昨天讓焊機灼傷,今天又可能切割機割傷了,他總是笑嘻嘻,一臉無所謂的讓我們檢查傷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着讓他給媽媽看,說我害怕看見那些可能還流着血的傷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傷,我害怕,他在雜亂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見他以前的傷,也害怕他一邊上藥一邊嬉皮笑臉。我不敢上藥,甚至說不出“你怎麼不小心一點?”這樣帶有責備的話,我知道,他比誰都希望我們不會擔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腳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麼根本不疼的鬼話。

想起來一首歌,裏面是這樣說的:“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爲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這首歌叫做“父親”。爲什麼不能爲他做些什麼呢?不光是父親,還有母親,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驚喜小禮物,一次真誠的談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卻做過幾樣呢?雖不至於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卻也不要爲自己的將來留下悔恨。

孝道心得體會 篇5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週末,貫通中西,對孝道的討論非常充分,全無關係了,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無怪乎有人這麼評析、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時候的“孝”便爲“順”,縱使兒女成羣,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係。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幹吧。從國外對孝道的冷漠的敘述中,“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其餘則撒手不管,年老多病,把褲子拉髒了,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孝道》

我看過這麼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爲姥姥舉辦生日宴會:“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裏去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爲專有詞。一家之中。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姥姥,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

可見,上至領袖!我不禁問道。”陳毅卻說,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一些老人的家裏總是兒女滿堂,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心得體會 篇6

在《論語·學而》中,孔子進而說道:“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守孝不光要在生活細節中表現出來,不只是穿什麼吃什麼的問題,還要秉承父母之志,他們生前的志願、思想,做子女的不能違背,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要像他們在時一樣遵循,這樣纔是從裏到外地守孝。道《二十四孝》裏有一則故事叫《聞雷泣墓》,講的是三國時魏國王裒的父親被無罪處死,王裒憤恨難禁,隱居了起來,教授一些學生。王裒的母親怕雷聲,每當打雷的時候他就陪伴在母親身邊。

後來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每次打雷時王裒就會到母親墓前說:“母親不要怕,孩兒在此呢。”他教授學生《詩經》的時候,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時,總是痛哭流涕,他的學生怕觸及老師的思親之情,乾脆不讀《蓼莪》這首詩了。同樣的還有《齊書·高逸傳》中的顧歡,顧歡早孤,每讀到《詩經》中的“哀哀父母”這句時,就會拿着書慟哭不止,於是他的學生也廢棄了《蓼莪》一篇,以免觸動了他的悲情。

《蓼莪》是一首孝子悲痛不能終養父母的詩,讓王裒和顧歡不能自已的“哀哀父母”句是說可憐的父母生我這樣辛勞,此詩後面有幾句家喻戶曉的名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父親生我,母親養我,從小愛撫護着我,養我長大培育我,庇護不願離開我,進進出出抱着我。這詩讀起來真是讓人感動哀傷至極,我們哪個人不是這樣才得以長大的呢。從儒家的大道中學習體會孝道,在內心中培養感念父母慈愛之心的種子,即便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宏願施行,也已足夠了。儒家之道若能得以在此方面傳揚開來,社會當日漸和諧,因爲這就等於奠定了仁德的基石。

孝道心得體會 篇7

時代是思想之母,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繁榮而和平的年代。祖國的發展與雄起是這個時代每個中國人的中國夢,我們將父輩及吾輩所未實現的期望與夢想寄予了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成績優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所以我們更加註重教育。

據統計,現代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已超過家庭總支出的三分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子輩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方面的能力都將遠勝於我們,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具有健全和高尚的人格,只有這樣他們纔可能具有自我完善並不斷超越的未來,而人格的塑造確實要認真聽聽五千年祖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可見在聖人眼中孝道是排在“仁義禮智信”前面的哦!

三代同堂,孝道即是修養也是修煉。雖然道理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就拿現在成爲國民話題的“婆媳相處之道”來講,就有上千版本,也許生長年代、環境和個人習慣及受教育程度確實使兩代人對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維護家庭和諧,在我看來卻更爲重要。

孩子的心靈和眼睛都是純淨的,同時也極爲敏感,他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會成爲他成長的一部分。“家庭關係學”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必修課,“父子有親、長幼有序”是倫理也是規則,一個具有孝義家庭的孩子更懂得付出和感恩,記得一個不錯的公益廣告,一位母親爲年邁的老媽媽打水洗腳,她的小兒子默默的看了一會,也端了一大盆水爲自己的媽媽洗腳,小臉上閃着汗水和自豪的光芒,身教勝於言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父母的關愛不僅是義務和責任,也是一種示範與榜樣。

每天爲老人做些什麼吧,即使是倒一杯茶、洗一件衣服、認真的聆聽一次父母的嘮叨。雖然我們的父母已經老了,沒有了年輕時自信和敏捷,但他們給予愛的能力一點都不比我們少,他們將對子女的愛延續到孫輩,因此也更加寵溺他們,父母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步入老年後,他們大多會不那麼自信了,所以需要我們不斷的告訴他們,他們對我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每天都是如此。

孝道的另一個切面是獨立,父母爲了孩子可以不惜精力、金錢與時間,這使大多數孩子認爲家長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有一次我對孩子說:“你不能什麼事情都依靠媽媽,自己能做的要自己做。”她不屑一顧的說“媽媽不都是這樣嗎,爲什麼我要自己做?”認真想想,孩子爲什麼會這樣說,是因爲自己本身也太多的依賴父母,大到買房子、調工作,小到吃飯穿衣,事事父母操心,自我獨立性不夠,孩子則會認爲父母代辦、包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長期的接受照顧和服務的孩子,會失出很多成長的機會,也容易變的自私並滋生積怨。

孝道不僅是子女對父母的態度,亦是學生對老師、後輩對長者的敬畏之情,當作爲價值標準植入孩子內心,以培養感恩心、誠敬心、責任感,我想這對他的未來將是至關重要的。

孝道是我們與孩子共同的功課,如果我們想使孩子成爲家族的榮耀、祖國的棟樑,那麼請一定傳好自己這代的接力棒!

孝道心得體會 篇8

近期,學校開展的`“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裏,我改變了很多,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以前,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學校開展這個活動後,我從中體會到爸爸媽媽每天多不容易。而我們以前總是比吃比喝、比穿比戴。拿運動會來說,大家互相攀比,都認爲買的吃的越多越貴,就很有面子。誰知道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花掉的可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啊!

如今的我再也不和別人攀比吃穿用,而且主動承包幾項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並長期堅持下去。因爲我知道爸爸媽媽很辛苦:每天早起爲我做可口的飯菜,再送我去上學,然後匆匆忙忙去上班。晚上還給我輔導作業。節假日搞衛生、洗衣服,有時還要去單位加班,他們得多累呀!

作爲家裏的第二個男子漢,我決心不再耍孩子脾氣,要爲父母分憂,每天多做一些家務活,比如:吃完飯後洗碗、擦桌子;地髒了墩一墩 ;澆澆花等等。雖然我現在還幹不了什麼大事情,但我多幹一件就可以讓父母多休息一會兒,而且看到兒子懂事了,他們一定很欣慰。所以我一定會堅持做下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做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近期,我們學校開展了:孝敬父母實踐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父母一天天多麼辛苦。父母每天上班,早晨很早就起牀,爲我做飯,晚上又很晚睡覺,看着我門入睡了才睡,他們多麼辛苦啊!

我的媽媽一個月工資1000多,一天就50元錢,再加上我們一個月吃的穿的,電費,這點根本不夠用,爸爸一個月工資2700元,一天就90元,我感到很羞愧。噹噹我們在學校比吃比穿比玩兒時,有沒有想過父母的辛苦,他沒一個月工資多少,就他們掙得那些錢,每個月是不是已經花了一半多,存下的又有多少,可是,他們有說過什麼嗎?當我們自己抱怨自己的父母爲什麼不是老闆、經理時,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的感受,他們又何嘗不想讓我們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呢?如果我們感到羞愧,請我們少花一些零花錢,節約下來,在父母生日時,送他們一些禮物,多幫父母幹些家務活,自己也體會體會父母一天有多累,看看他們一天干的是什麼,怎樣供我們的!

同學們,我們多幫父母幹些家務活吧,把平時花的零用錢節約下來給父母買些東西,即使是對她們說一聲:您辛苦了!也滿意啊,讓我們一起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父母吧!

孝道心得體會 篇9

“百善孝爲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的認知,不孝道作爲道德的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的《爲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的真諦。

孝乃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爲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的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說“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爲先,行爲次。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爲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現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麼,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在乎的僅僅是你對他們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們只要能看見你們,那麼他們就會覺的他們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一點:“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們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竭盡全力,儘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爲先,行爲次。當往往

我們把這竭盡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對於父母,我們竭盡全力了嗎?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於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爲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範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父母的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後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

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爲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爲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爲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的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啓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爲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 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爲人子女要孝順,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

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孝道心得體會 篇10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當咱們正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盡情地享受着時,是否想過這樣美好的生活是父母辛苦勞累換來的?是否想過要回報他們?

今日在家中做起家務,無論是擦窗戶、洗碗還是拖地,都覺得那是些需要大量體力的活兒,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或許在他們幹完活後腰酸背痛,咱們卻依舊不知,依舊享受生活。

他們流過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艱辛,一心想着爲咱們打造一片廣闊的天地,爲咱們鋪好路,嘴上時不時地還會念叨幾句:“你現在是學生,唯一的任務就是讀好書來,其他的你什麼都不用擔心,只要你讀出成績來,無論學費多貴咱們都給你掙……當咱們不努力學時,何曾想過,父母對咱們的期望是多麼高,就這樣把它摧殘了?

孝心是一把美麗的風景傘,咱們應懂得詮釋孝心的概念和賦予傳統孝心的更多內涵,把一片孝心獻給父母,用最好的行動去回報,多爲父母做家務,爲父母錘錘腰,少讓父母操心,同時發憤圖強,在學業上。

孝道心得體會 篇11

學會感恩,崇尚孝道,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咱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咱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咱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咱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咱們心靈的創傷,賦予咱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咱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咱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咱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咱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非常香非常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非常甜非常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寒假,是我踏入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寒假。大學生涯已過八分之一,在這學期內,我有許多的收穫,不僅是在學業上還是人際關係方面,我都受益匪淺。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的其中一項便是感恩孝親個人總結。早已把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切當做習以爲常的事的我,也藉此機會反思自己。

親人,是我們這輩子最最重要的人,再好的朋友都無法取代他們。有些事情,無法對親密的夥伴傾訴,卻只有他們,永遠待在你的身邊,隨時隨地豎起耳朵,聆聽你的訴說;你再任性再胡鬧,他們永遠不會有怨言,只是安撫你,讓你變得安心;在你獲得某種成就以後,他們永遠是世上真心爲你感到驕傲與自豪的人,是那個把你的好通通掛在嘴邊的人。如此溫暖人心的存在便是父母,便是親人。都說家庭就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當你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就回家看看,只要有他們的存在,這世上就永遠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又逢過年,親人團聚,我也想着趁此機會,向他們表達我的感恩之心。每年過年基本都是在外婆家度過,大年三十,我早早地就去了外婆家。時隔四個月沒見,外婆也明顯蒼老了許多,見到她我莫名地有點兩眼淚汪汪,離家太久真的會缺乏安全感,因爲親人全都不在身邊,所以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他們,雖然嘴上不說,因爲我算是個善於隱藏自己情感的人。在與她短暫的擁抱後,我們開始聊起了各自的情況,她詢問我的學業情況,而我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她的腿經常疼,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事就絕不會讓她做。我幫外婆貼上了新的春聯,又將屋子打掃了遍,這一來我才發現幹家務活真是一件十分累的事情啊。

外婆喜歡做飯,她做的飯總是獲得全家的一致好評,而我,只能幫她打打下手了,我幫外婆洗菜、切菜,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工作後,外婆就開始炒菜了,味道自然是十分美味的。因爲外婆患有風溼,所以洗碗的工作也同樣交給我來做,從高中畢業開始,只要是去外婆家吃飯,飯後的洗碗工作必定是交給我的,我也樂此不疲。我覺得,作爲晚輩,最應該做的,就是給長輩足夠的安全感,自身要不斷進步,不讓他們擔心;同時,又要經常給他們打打電話報告自己最近的情況以及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讓他們知道,你有在好好學習。

同時,你也時刻惦記着他們。這就是感恩,不需要刻意,細枝末節的小事往往能讓他們感動,這就是親人。

感恩孝親第二環節,手洗全家的衣服。這真是個苦差事,爲什麼想到洗衣服呢?雖然現在大家洗衣服都是用洗衣機,很少手洗衣服了,但我還是想要體會一下手洗一盆衣服的感覺,畢竟有些衣服是不能用洗衣機洗的。我收集了家人的一堆衣服便開始洗了。小件的衣服還算比較好洗,但到了毛衣、外套之類大件的衣服時,就十分困難了,因爲衣服重,有的衣服浸了水之後就很難拿得動了。父母在一旁勸說我別洗了,可我不願意放棄,因爲我想要體會一下這種感覺,也算是盡一份孝心吧。洗完了所有衣服後,我的膀子早已酸得無法忍受了。但怎麼說呢,讓自己感受一下做家務事的艱辛也未嘗不是件好事,畢竟現在大家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我們過於遷就,會讓我們忘乎所以、爲所欲爲。我覺得,學校佈置的這份寒假作業真是極其有意義的。

我認爲學會感恩,做家務是很棒的方法,經過假期的勞動,我體會到了長輩們的不易,看着他們爲我小小的舉動而如此高興的時候,我的內心既有喜悅又有自責。感恩孝親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也絕不僅僅是一份作業,不是片刻的事情,而應該貫穿我們的一生,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實現。

我們應該經常孝敬我們的長輩,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錯過了機會,便是終生的遺憾!別讓自己的一時任性而帶來了一輩子的後悔與自責。不要把父母對自己的關心當作理所當然,當他們老了,脆弱了,需要你的時候,就算你再忙碌再疲憊,也請抽出時間多陪陪他們,多孝敬他們,這樣的我們纔是一家人,是難以被x的一家人!

孝道心得體會 篇13

大愛至誠,孝也有道。這裏的道就是指盡孝的方法、盡孝的途徑。最近,我有空收看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讓我從心靈深處真正領悟到了孝道的原始而深層的含義。于丹教授講了四句話,第一句話是百善孝爲先。第二句話是百孝順爲先。意思是說天下能做的善事很多,但是最重要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順應、順從老人,讓老人高興,也應該是第一位的。這兩句話不是于丹教授的發明,早就有先人、聖賢說過,社會上也是這樣推崇的。後兩句話,我覺得更精闢,是于丹教授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第三句話是孝順老人的關鍵是始終給老人一個好臉色。這裏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好臉色,好臉色大家都懂,做兒女的,給父母親好臉色是應該的,但是,做女婿的給岳父岳母、做兒媳的給公公婆婆一個好臉色,恐怕很難;第二個關鍵詞是始終,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這就很難做到。第四句話是人類的愛都是下行的。什麼意思呢?父母關心兒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心疼兒孫們,那都是實心實意、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但做兒女的孝順父母、尊重長輩,有時候是不自覺的、不連續的。于丹教授做了一個小小的測驗,她首先問知道自己孩子生日的請舉手。全場幾乎人人舉手。第二次問:知道愛人生日的請舉手。全場大概有80﹪的人舉了手。然後,她又問: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請舉手。遺憾的是,舉手的確實爲數不多。

于丹教授所詮釋的孝道,剎那間拔開了我思想上的迷霧,讓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我們父母心底所企盼的孝道,並不是子女給他們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出人頭地,而是希望子女們的一生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一個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而這種孝道充滿着樸素、洋溢着溫暖、滲透着真情,也正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內涵所在。

那麼,作爲常年不在父母身邊的我們,對孝道應該別有一番理解和感悟:第一,幹好工作就是盡孝。自古忠孝難兩全,由於職責原因,我們必須在萬家團圓、煙花滿天時仍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我們只能幹好工作,作爲給父母家人的最好禮物、最大孝心。第二,自保就是盡孝。大家一定不會忘記,臨行前父母家人叮囑最多的是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既是對我們健康平安的期盼,更是對我們思想保持純潔的要求。試想,如果我們在燈紅酒綠面前抵不住誘惑,甚至成了階下囚,只會讓父母家人更加傷心和操心,還何談盡孝?因此,一定要算好得失、前途、幸福三筆賬,做到拒腐蝕,要把高尚作爲自己人格的追求。第三,平安就是盡孝。父愛如山,母愛似海,我們永遠是父母最大的牽掛。因此,無論我們工作有多麼繁忙,都不要忘記向一直爲你默默守候和祝福的親人報一聲平安、道一聲問候,讓他們放心、安心。第四,盡心就是盡孝。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我們不能回到父母家人的身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電話、信件和家人拉拉家長常,把感恩、尊敬、關心送到他們身邊。只要盡心盡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件事,就是我們最好的盡孝,我們的父母心裏肯定會得到溫暖的慰藉。

孝道心得體會 篇14

不能等:有人說,等我們有錢了,讓老人家坐在錢堆上隨便花;等我有時間了,帶

着父母,暢遊天下,在有生之年瀟灑個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我們有錢了,父母的牙還能啃得動包米嗎?等我們有時間了,想帶着父母去周遊世界,他們還能上得去飛機嗎?我們能等,可父母年紀不可等,當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時,對父母孝心,其實不就是在我們平時的"滋潤"中完成。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紀,究竟還能有多少個春秋?別讓日後自己徒增遺憾,落淚以視悲哀!"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錢能夠得到全部表達的。

父母要錢幹什麼?他們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這種時候還自鳴得意的認爲老人是欠了我們的,甚至爲此而和老人慪氣!當父母上了年紀所缺的應該是與兒孫其樂融融的相處!也就是在父母難於動身時的一個代步,在口渴時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時候的陪伴,在生病時的一次次問候......這些都是老人內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養育情,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爲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

孝道心得體會 篇15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當我們正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盡情地享受着時,是否想過這樣美好的生活是父母辛苦勞累換來的?是否想過要回報他們?

今日在家中做起家務,無論是擦窗戶、洗碗還是拖地,都覺得那是些需要大量體力的活兒,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或許在他們幹完活後腰酸背痛,我們卻依舊不知,依舊享受生活。

他們流過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艱辛,一心想着爲我們打造一片廣闊的天地,爲我們鋪好路,嘴上時不時地還會念叨幾句:“你現在是學生,唯一的任務就是讀好書來,其他的你什麼都不用擔心,只要你讀出成績來,無論學費多貴我們都給你掙……當我們不努力學時,何曾想過,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是多麼高,就這樣把它摧殘了?

孝心是一把美麗的風景傘,我們應懂得詮釋孝心的概念和賦予傳統孝心的更多內涵,把一片孝心獻給父母,用最好的行動去回報,多爲父母做家務,爲父母錘錘腰,少讓父母操心,同時發憤圖強,在學業創出輝煌,讓他們感到欣慰、驕傲!

孝道心得體會 篇16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爲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好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個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裏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好孩子,但大家也總不能永遠在父母的襁褓裏成長吧!大家也不要把父母關心大家和照顧大家的習慣當作是一種義務,因爲大家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總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飛出那照着大家的呵護傘,去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大家走的再遠,家永遠遺留着大家溫暖的歸宿,家裏也有大家最親最愛的人。

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賠償。那麼,有誰親自爲自己的父母洗過腳嗎?有誰爲自己的父母系過鞋帶,穿過衣服嗎?又有誰爲自己的父母梳洗過嗎?沒有。或許,你會認爲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腳,這樣簡單的動作都不會,根本就用不着那樣做,再說讓人看見了多尷尬。其實,這些人想錯了,萬萬全全想錯了。孝心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讓別人看的,而它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現在,父母都還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顧,反而還需要父母花心思去關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氣動了,你是否這時又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呢?或許還會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在馬路上於不顧。其實呀,這些人大家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大家不要爲了個人利益,而讓父母奔波勞碌;大家也不要爲了家產,而讓父母左右爲難。大家現在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爲什麼不憑藉自己的一雙手向父母盡一分孝心呢?也許是一處毫宅,也許是一片轉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尺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一萬機的金錢,也許是隻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那麼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捎縱即使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存草心,報的三春輝,讓大家永遠記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無價的。

孝道心得體會 篇17

對生養我們的父母盡一份孝道,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怎樣做纔算孝敬父母呢?

首先是不應該纏着父母買東西。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學死纏着父母,哭着讓父母給他們買玩具、買食品等。如果父母不答應,他們就會討厭父母。其實,父母不輕易答應孩子的要求,自然有他們的道理。如果我們一纏着父母要東西,他們就給買的話,就會養成一個壞習慣,那就是:想要什麼,死纏住父母,總會得到滿足。這樣的結果只會消磨我們的忍耐性。因此,我們不應該纏着父母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其次,就是不能欺騙父母。有時我們做錯了事,有的同學怕受到父母的責備,就對父母撒謊。比如考試分數不理想就自己改一個理想的分數,再模仿父母簽字。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要知道,這樣就會養成經常撒謊的習慣,這樣的孩子,有一天惹出了大禍,等到那時,事實畢竟是用謊言掩蓋不了的。會使辛苦把你養大,愛你的父母傷透了心。

最後是我們應該高興地去幫父母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因爲父母把我們養大很不容易,這其中的艱辛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體會到。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除了搞好自己的學習以外,就是多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事。

只有孝敬父母,多盡孝心,才能和父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

孝道心得體會 篇18

深夜,我被一陣細微的聲響吵醒,勉強睜開生意朦朧的雙眼,看見媽媽大口喘着粗氣,柔弱的身子艱難的拖着地。

“媽媽,還是讓我來幫您拖吧,您去休息一會吧!”

“不用了,你明天早上還要上學呢,不要耽誤了學習!”

“沒事的,就當是給我一次鍛鍊的機會唄!”

“好吧!”媽媽終於同意了,我激動的跳了起來。

我一把奪過拖把,學者媽媽的動作:貓着腰,胳膊一推一拉,一邊拖一遍往後退,遇着難拖的,我就會使勁按着地面,拖把在地上畫着一個個“小圓圈,”像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唉,真沒想到,拖地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還沒拖到一半,我的眼皮就“打起架”來,腰也打起了“退堂鼓”可是一想到媽媽每天都是這樣過來的,她怎麼就沒想到過偷一次懶呢?

想到這裏,疲憊瞬間逃得無影無蹤,我重新打起精神,把地板拖得能映出人的倒影來,頓時,一陣自豪感油然而生。

躺在牀上,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照射在發着微熱的臉上,試問一下:你孝敬過父母嗎?你體會過這種快樂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