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22W人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近期公司組織致良知學習,我們卡車服務站在孟站長的帶領下也認真學習了致良知裏面的內容,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感覺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觸。

“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顆寬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對,與其做無所謂的掙扎,還不如放下心來,坦然的心態去面對,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克服所謂的困難,用自己的努力體驗前人經歷過的境界,只要打通心靈的一些關節,做什麼事情都能適應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時候,問下自己“要是聖人處於這種環境下,他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讓自己做事情達到一種新的境界。首先要培養自己接受現實的心態,放棄一些負面情緒,以一種積極、冷靜、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這樣,我的內心纔會發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氣和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並把事情做到最好。

對於企業的“良知”就是對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作爲一名員工,做任何事情要從公司利益出發,公司的利益就是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要正確地面對問題,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我們也就進步了!企業也就發展了!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爲前提,簡言之,還是 自古以來人爲什麼而活着的老問題。知行之外,另有一個真正的底層動因。那就是主 體,也可稱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價值。所以古哲人把認識自己作爲哲學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尋大道的 基礎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礎上,而不是爲了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藉口。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來境界不高的人,貪婪算計的沒有一個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寬闊的胸懷可以廣納賢才,收穫人心,成就偉 業。在追求高境界過程中,才能更有動力不斷學習,完善自己。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 篇3

1、知行合一,其實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這個“知行本一”不一定就是好的、正確的。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好,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內心想的是另一種念頭,那行爲表現出來的一定是自己心裏想的,而不是那個應該知道的道理。比如沉迷遊戲、吸菸等等,一定是心裏覺得這樣讓自己更好,纔會一直去做。

所以,正確的“知行合一”,是要在正知正行上下功夫。正知纔會正行,正行即正知。

2、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外在的藝術表現、技藝技術,其實是內在精神、心裏的感受的呈現。

3、中庸是中華智慧,是不偏不倚、不前不後,是頂天立地。

4、中華文化是真正的利他,我們要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

5、影響他人從提升自己開始,身教重於言教。

6、善意的謊言是缺乏智慧的處理方式,一個連善意的謊言都沒有的人,是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7、如何讓心平靜,在紛雜事務中還能靜心學習?還是需要通過學習,有了正知正念,就會有清晰的評判標準,就能高效快速做出抉擇。團隊共同的`學習,共同的進步,就能提升整體的素質,就能解決學習與事務之間時間調配的問題。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 篇4

王陽明被稱爲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那是因爲他有一門很厲害的學問。這門學問,如果我們能學會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這就是致良知的大學問。

何爲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實踐磨礪。王陽明認爲,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麼,致良知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這在王陽明身上體現的最充分。當時寧王造反,王陽明原本有其他任務在身,但他毫不猶豫前往平叛。此時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勢波詭雲譎,很難說誰成誰敗。朝廷官員不願開罪寧王,也都選擇明哲保身,只有王陽明知難而上。他也不是沒有擔心,他甚至讓家人在自己家門外環布柴草,說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

但是王陽明爲什麼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爲"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行爲準則、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塗,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樂人生的法寶。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在王陽明看來,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

《道德經》裏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爲他們的慾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只有通過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於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緊用功,去私慾,提高境界,實現真正明瞭,獲得圓滿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將和更多人一起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 篇5

今天的課主要說了知行合一和中國文化,我的理解就是想和做不光是簡單的統一,從最初的認識錯知錯行和正知正行到天理合一(此處最終的高度的用詞沒記住不夠準確,大意就是大衆公認的認可的一個好的行爲準則)是一個逐步攀登的過程,劉老師的解釋知和行原本就是統一的,我這樣想就這樣做了沒有對錯之分,後來想想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去有些事不會想那麼多,也就是常說的“不過腦子”看見產生的結果了才知道“哦!原來這樣。

我的理解是想和做是兩種行爲,我們需要通過參照”過來人或是公認“的標準來修正他們統一的一個過程。中國文化講的不多,對於傳統文化我個人除了書法其他不是很喜歡,我的認知里人類文明的演變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蛻變過程,所有不合時宜、不符合人性、落後不能滿足需求的東西都會慢慢被淘汰,如果能實現穿越我想絕大數人是不願再退回去的,這也說明潛意識裏大家已公認現在或是未來的生活方式纔是最理想的狀態。

金一南教授的《心勝》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看完都熱血澎湃。尤其聽到楊靖宇那句,“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朱德在南昌起義南下隊伍全軍覆沒後,依靠心勝,保留住中國革命的火種,激勵僅存的八百多人繼續前進。最後百萬雄獅渡江去,解放全中國。心勝不是唯心主義,心勝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是我們由內而外煥發的生命力。

1、戰勝對手有兩次,一次在自己心中。

2、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

3、歷史因少數人的堅持而改變,正是因爲他們沒有隨波逐流,而成爲中流砥柱。

4、中國革命的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光明,就能驅走黑暗。就能從困苦中走向勝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