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熱門]

本文已影響 3.39W人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熱門]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第一次真正走上講臺,心裏有點緊張。然而,面對衆多學生笑臉相迎,心裏的緊張也雲消霧散,腦中剩下的僅是教材內容。令我值得高興的是,自己在整個講課過程中授課流暢,言辭清晰。當然,有喜自然也有憂,所備教材難度果然高了些,講課中只見前面一些同學點頭應是,大部分同學基本一片漠然。事後和同學們交流中瞭解到授課內容果然難了些,很多同學只是小部分內容明白,甚至有些沒學過。

經過第一次課後總結經驗,到第二次講課時,效果明顯了很多,所授內容同學們都能掌握,而且後面一部分授課內容是新知識,但同學們都能理解掌握。當時我體會到作爲一位教師的歡樂悲愁,體會到就是做一位單純的老師,要做到負責任、一絲不苟,也並不是那麼簡單。

課後與學生是朋友,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友誼。學生們可愛、好學,同時支教隊友間也會彼此交流學生的情況,因此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相應作出改變,比如在文化課之外開展的興趣課,做到德、智、體、美相結合,使同學們成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他們很地積極配合我們的教學和課外活動,也願意跟我們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建議,他們的合作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十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這短短的十天已讓我和學生還有隊友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讓我收穫了很多;我知道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溝通感情十分重要,這也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可是我發現由於老師的寬容和友好,有些學生會過於隨便了,比如上課不聽講,搗亂課堂秩序,而他們自己並沒有認識到這是不正確的,但是經過教育後,他們會聽話很多。原本以爲支教,當老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進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深刻的體會出了當一名老師的不易。

支教的十天中,我發現教給學生的東西不多,但起碼給他們帶去了一些新的東西,讓他們對某一科目產生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關鍵是能夠讓他們快樂學習。自己很喜歡給孩子們上課,感覺自己在那個時候特別“有用”,心裏會覺得滿滿的。那種感覺真的很美好。

關於調研:

在本次三下鄉中,調研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我們從確定調研的課題到整個問卷的設計,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調研活動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深入農戶,與農民近距離交談相關問題,走了近兩個多小時,頂着炎炎烈日,但是我們並沒有覺得的很累,反而是感到滿滿的充實。

這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是他們不相信、不信任我們,拒絕我們,以爲我們是幹壞事的人,會影響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我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不敢隨便問人,因爲我們怕被拒絕了,所以我們不停尋找一些拒絕概率少的對象。後來問着問着,也就沒那麼多的顧慮了,情況也好多了。在調研活動中我接觸到了很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了我們的社會的—互助,信任,冷漠,不信任·····

還記得當我們到個別學生家中家訪調研時,大多數的家長對我們很熱情,極力配合我們的家訪調研工作。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些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態度是不好的。我們會與他們溝通,告訴他們教育的重

要性,讓他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在短短的幾天實踐中,我見到和聽到了很多在學校經歷不到,書本所學不到的東西,總體來說,在調研過程中,我學到了怎樣與他人更好地溝通。

關於生活:

未去之前就聽說三下鄉的生活條件會非常的艱苦,但這麼看來,我們算非常幸運的了。因爲我們支教所在的靖遠縣小蘆初級中學領導對我們特別的熱情。特別把我們安排在了平時學生住的宿舍。雖然宿舍只有牀,沒有其他的必需品,但是學校領導十分盡力在爲我們改善條件,常常讓我們感動不已。

住的方面讓我們大大地驚喜了一番,但是吃的方面卻讓我們有點爲難了。我們到了第一天校長就帶我們買了菜、米等必需品,得要我們自己動手做飯吃了。我們團隊裏面除了個別幾個隊友,其他的人都不怎麼會做飯。也許在家可以做四五個人的飯,但是要做我們團隊十七個人的飯確實有難度。但是,不管怎麼樣,大家從開始飯做不太好,從不知道在哪裏買菜,慢慢摸索到每天能夠煮出菜色豐富,香香的飯菜。每天早上六點後勤組的會安排人出去買菜,同時每天都會安排人做飯。總之,大家經過三四天後就慢慢進入狀態,每件事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了。

偶爾早上起牀,便會聽到叫吃早飯的聲音,還有一些隊友忙碌的身影,那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準備文藝匯演及帶領學生布置教室也是三下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家分工合作,尋找題材,每個人都着力挖掘着自身的潛力,同時挑戰自己年輕的極限。每天晚飯後,大家緊張地準備和排演,那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學生也積極配合,在佈置、排練過程中大家有過爭執、有過沖突,在我看來這都很正常,大家總歸都是爲了我們的團隊,這說明我們的團隊是個有凝聚力的團隊。

離別小蘆:

很快的十五天過去了,我們不願看到離別時的眼淚,於是沒有告訴學生我們離開的具體時間。但當我們收拾好行李時,學校附近的學生還是來了,孩子們一個個熱淚盈眶,還有的孩子們給我們寫了書信、填了留言冊,有的還給我們送折下的心,望着眼眶紅紅的孩子、望着美麗的校園、望着自己站過的講臺,我們心中是那麼的不捨??

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表達,因爲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現在回首,這次“三下鄉”是我無悔的選擇。我所收穫的,是與隊友、學生的友誼,是寶貴的經歷和經驗,是一份美好的感動和回憶。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回成都的車從茂縣縣城出發,因爲五點多早起坐車實在沒睡醒,大家上車就開始補覺。可是,當我們乘坐的客車經過xx——這個我們播種希望的地方時,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醒了,每個人都靜靜看着窗外

最初陌生現在熟悉的xx鎮在視線中漸漸退去,河水奔騰的電站、蜿蜒開來的街道、曾經住過的旅館、新修的學校……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時候,車上很安靜,我想說點什麼,卻哽咽住了。

我看同伴們的表情,很複雜,此刻,大家的心情也應該是五味雜陳,但更多的是不捨:捨不得活潑可愛的小班孩子們、捨不得勤奮好學的大班同學、捨不得淳樸善良的鄉民、捨不得這裏一切的一切。

我想幾天的支教時光已經將我們和xx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在xx的日子很輕鬆,每天不用想自己該考研還是就業、不用想該去實習還是看書,那種輕鬆是忘我的,已經將自己融入孩子們的世界;

在xx的日子很充實,每天都有課程安排,準備自己要講的內容或是在教室安靜地聽同伴講課,從不會感到空虛和無聊;

在xx的日子很快樂,小朋友們就是快樂的天使,不論生氣還是高興他們總是總辦法讓人感到開心,充滿童真的日子真好;

在xx的日子很受鼓舞,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對未來的期盼、對理想的追求讓我再次看到追求夢想的美好。

幾天的.支教時光看似是我們帶給孩子們快樂、知識,豐富了他們的暑期生活,然而,我想是孩子們給我們的更多。

我想若干年之後我仍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有那麼一羣鄉民淳樸善良

不會忘記,有那麼一羣人經歷了地震喪親之痛,依然堅強樂觀

不會忘記,有那麼一羣同學那樣勤奮好學

不會忘記,有那麼一羣孩子天真可愛

我想,我不會忘記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有個地方叫xx,那裏的人們給了我最難忘的時光

我想,我還會回去,去看看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看看小榮盈的門牙長好了沒,看看李xx的學習有沒有進步,看看馮xx、陳xx的是否學會了英標,看看黃xx的奧數學得怎樣了……想欣賞下李xx的舞蹈,想看看黃xx有沒有學會做紙藝貴婦人,想知道羅xx他們三個男孩子有沒有把這次沒做完的手工完成,想看看小“吳彥祖”“王寶強”長大了之後有什麼變化,想帶着小美女去玩也還惦記着她要送我們的小禮物……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維持了三天左右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結束了,辛苦而充實,沉重卻又充滿欣慰。幾天的奔走,受益匪淺。我們團隊十二人前往坐落在北郫縣縣城西南部的望叢祠,盡情享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盡情去感受了屬於這個夏天的一份充滿繾綣書香氣息的三天。

望叢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蘊。據遠古的傳說,在古蜀郫縣,望帝教民務農,叢帝鑿山治水,爲成都平原的早期開發作出了突出貢獻。二帝遺愛於民,後人尊祀。原來二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邑令趙可度將望帝與叢帝合祀,建望叢祠。下車的那一刻我們立馬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

亭臺小榭,蜿蜒的石子路,幽謐的樹林,無一不向我們彰顯着這座古老的建築的深厚內涵底蘊。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並不是很好,下着淅瀝瀝的小雨,在這迷迷濛濛的'雨簾之中,望叢祠就像一個帶着面紗的江南女子,一雙笑意盈盈的眼睛吸引着你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短短三天,我們領略瞭望叢祠的美麗、莊重、神祕、溫婉,因爲時間的緣故,我們去的時候名滿成都的荷塘的荷花已經謝了,只留下一片青翠的荷葉,仍能看出滿池荷花盛開是美麗。

美景固然吸引人,但在那裏的三天,和當地的居民進行深入交流之後,我們更覺得望叢祠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多麼的美好。打太極的老人,充滿活力的小孩,隨手給你來一段文化故事的叔叔,這一切給望叢祠增添了更美的標籤,也更讓人覺得其可愛。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暑假前夕,我跟我的同學,還有一班可愛的小朋友度過了最難忘最愉快最不捨的八天,我第一次真正嘗試到做老師的感覺,第一次瞭解到農村兒童的內心,第一次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

還記得剛開始去到的時候真的很不習慣,吃的不合口味,住的地方非常不舒服,洗澡上廁所也很不方便,第一天去就下了大雨就斷水斷電,這是給我們的下馬威嗎?

第一天當班主任,自我介紹的時候其實很緊張的,但是想學生配合你一定要學生喜歡你,要學生聽話一定在初次見面的時候給一個威嚴的印象給學生,其實他們都是很可愛的學生,雖然淘氣,但都是很聰明很淳樸的,早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就已經很喜歡他們了,怎麼捨得這麼兇呢?他們說,他們是全校最淘氣的班級,老師們都不喜歡他們,就連其他班也看不起他們,因此,他們心中早已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他們就是最差的。難怪他們一直就這樣鬆鬆散散,對別人的看法毫不在乎,原來是早已麻木的。最讓人心疼的是,他們之中有很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一年才見父母一兩次,暫且不談他們會不會孤單寂寞,單單是言傳身教的問題就很嚴重了。我們老師說得對,如果把孩子生下來卻不養在身邊,那就乾脆不要生。雖然爲求生活不得不這樣做,但是把他們留在老家不僅錯過了陪他們一同成長的機會,還無法及時教育他們,不利於他們的性格培養。

在三下鄉的時候,我有幾點最深的體會:

永遠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喜歡被人罵被人批評的,罵也許可以讓學生暫時安靜一下,但這樣的有效期是非常短的。相反的,讚美可以讓一個學生真正尊敬你喜歡你,並且更傾向於配合你的工作,這樣無論對自己自身心情還是學生性格培養都是非常有利的。有點時候想把學生的缺點提出來,不一定要批評,可以先表揚其優點,再說“但是在某某方面做得不夠好”之類的話,這樣彼此都更易於接受。

把自己定義成一個小孩

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跟他們不是同一水平線上的,他們尊敬老師,同時也畏懼老師,內心早已把老師排斥,就像員工與老闆的關係一樣。但是,想真正教好一個學生,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內心。要走進他們的世界,讓他們接納你,你必須把自己當做他們的同齡人。面對於自己相似年齡或者相似心態的'人,他們也許更願意敞開心扉,更願意去溝通。我覺得,三下鄉不應該用與平時一樣的教學方法,那是一個給我們創新給我們實踐的平臺。到小學這個階段,尤其是預備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我們往往是比較聽同齡人或者朋友的建議,其他級別的人的話,我們通常不認同甚至排斥。我是一個比較善談的人,所以我很享受與學生聊天交流的過程,我經常利用自習課的時間讓他們全部圍在一起,聽一下我以前小時候的經歷,不僅讓他們能放鬆一下,還能與他們更親近,還有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教育意義,一舉三得。例如我講我初中一個同學爲了有錢去網吧把自己家的鐵門拆去賣了,孩子們開懷大笑之餘我也能提醒他們不要沉迷網絡。我平時是很熱衷於跟他們一起玩的,心理遊園活動、體育課、趣味運動會、文藝晚會等等,我甚至會玩得比他們還開心。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我還很畏懼,漸漸地他們就喜歡跟我一起聊天一起玩,甚至在某些遊戲上欺負我。這又有什麼所謂呢,最重要的是大家開心。

讓學生信任你

作爲一個老師,最成功的就是學生能對你敞開心扉,無話不談,其祕訣就是及時掌握他們的想法,還有就是想辦法讓他們信任你。我最喜歡的一個學生是班上最淘氣的,也是班上最聰明的,但是由於家庭原因他很早就已經很反叛了。但是,不能因爲他平時的表現就用有色眼鏡看他,這樣不僅不公平,還不利於他的個性發展。其實不難看出他的內心其實是很純潔的。有一次他在數學課上頂撞了老師,然後因爲內疚他足足不開心了一整天,要是他桀驁不馴又怎麼會爲此悶悶不樂呢?隨後的那一節課我跟他聊了很久,首先我先猜出他的想法,然後我就跟他說一下自己以前的經歷,尤其是一些與他相像的經歷,這樣他就會更加信任我,相信與他相似的我不會看不起他。當我知道他的理想是當一個飛行員的時候,我就藉着這個夢想誇他,並且跟他講道理,像一個飛行員那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最喜歡哪個老師啊?”“你啊!”我永遠記得!我嗓子不舒服,他會拼命讓身邊的人不要吵,好讓我不用大聲管紀律,我永遠記得。

這次社會實踐中我還經常給孩子們講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外面世界的精彩,讓他們開闊視野,開闊胸懷,瞭解到外面的世界不是伊甸園,也不是河水猛獸,讓他們充滿自信,嚮往好的生活,好好的讀書,爲自己的未來奮鬥。我親身感受到學生們對我們的喜愛,對知識的渴望,對這次活動的滿足。我們的行動是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的,在他們眼中,老師品格會深深地影響聽課的學生,我們激情,他們也會感到生命充滿活力,我們勇敢,他們也會自信……每一個隊員都會發覺,在那裏你竟然會有那麼大的魅力,在他們心中是那麼的重要,這時你就會有一種責任感,要讓學生們因爲你而更加堅強,勇敢。另外,從客觀上,這次活動也鍛鍊了我的能力,爲以後進入社會打好基礎。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要學會知足,看着他們這樣可憐的生活境況,我們平時的抱怨究竟算什麼?這次三下鄉充滿了快樂,充滿了感動。還記得在我累得趴在課桌上休息的時候他們總是輕輕走過,還記得有人在我喉嚨痛的時候罵我叫我不要管紀律,還記得他們的每一件手工製品都會小心翼翼地送給我,還記得離別時候彼此依依不捨的眼神和真摯的淚水……他們都是我的孩子啊,我好捨不得他們。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爲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轉眼即逝,突然覺得有些失落,彷彿有什麼東西從心裏慢慢的離去,我知道這意味着我更加的成熟。

這次的三下鄉和以往的不同,我們沒有深入農村的去體會那份艱辛,可是在進入社區爲人們服務的同時我一樣感受到了那種付出的快樂和充實。我們去每家每戶分發健康調查問卷、幫助居民維修小家電、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做遊戲…

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去株洲市敬老院:剛進敬老院的大門,我們就受到了敬老院院長的熱烈歡迎,院長把我們帶進老人們的客廳,讓我們和老人們見面。老人們見到我們都很開心,我們也很激動。我們進入到老人的圈子裏與他們面對面的交流,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老人們主要和我們聊他們的生活現狀,衣食住行,還和我們說他們心中的煩惱與生活中的不幸。我們爲老人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機會,讓老人有了傾聽的對象,把心中的.不愉快發泄出來。就像馬麗華老師說的一樣,老人家不需要我們做其他什麼,只要陪他們說說話談談心就好了!在聊天的同時,我們爲老人們進行才藝表演。通過隊員們的各種才藝表演,包括唱紅歌,說相聲,讓敬老院的老人家們看到我們這一代人的活力,調動現場氣氛。最後,我們和老人們合影留戀,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敬老院。

在三下鄉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特別是在發放健康宣傳知識和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的時候,因爲現在街上很多發放小廣告的,所以居民對於我們的健康資料沒有特別重視,加上天氣炎熱大家一般都在家裏很少出來,所以在健康宣傳這裏沒有取得應得的效果,其實,在這次三下鄉中,最想說的的就是感謝。感謝隊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默默的支持着;感謝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無微不至的關心着;更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更進一步的完善自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