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2.61W人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新課程要求老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許多老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學問傳遞給同學,把同學作爲學問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老師慣用的教學方法。

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老師要充分信任同學的力量,把自己定位於同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學問的化身,以權威自居。老師在同學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關心、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同學的掌握者,同學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僕人。教學的目的是關心每一個同學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同學都得到充分進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進展的互動的過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同學的學習愛好和潛能,要通過爭論、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同學樂觀主動地學習。老師應創設能引導同學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同學的學習樂觀性,培育同學把握和運用學問的態度和力量。

要正確熟悉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爲學習的僕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愛好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同學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共享性,有助於培育同學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探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同學自主獨立地發覺問題獵取學問,應用學問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同學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索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同學的主動性、樂觀性,更能激發同學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育同學的製造精神和實踐力量。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將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麼習慣和喜愛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爲我們指明白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纔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學校本學期組織的課標學習分享交流活動,我收穫良多也深受啓發,對課標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以英語新課標爲例,涵蓋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學科核心素養替代了之前的“五分天下”(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第一次作爲明確的課程目標被提出來,並且學生思維,特別是深度思維的培養,已成爲當下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感知、記憶、淺表理解等低階的思維層次,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通過操作、體驗、批判、反思等高階的思維層次,逐步形成深度思維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學新理念。我們不再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維、有自主性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特定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學生學外語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作爲教師要學會積極發現和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調動他們的學習情感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爲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和有利的條件,爲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本次培訓由福建教育學院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XX老師和深圳市教研員白皛老師主講,爲一線教師在新課標理解和實踐方面提供了有益指導。何老師爲大家提供了從宏觀到微觀的課標解讀路徑,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六大板塊逐一闡釋新課標的變化,並且利用關鍵詞深入淺出地幫助教師們把握“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羣”等新概念的內涵。他還介紹了五種課標閱讀的方式,分別爲逐字式細讀、提取式閱讀、理解式閱讀、關聯性閱讀、摘錄式閱讀,並提供詳實的閱讀範例。最後,他再次強調核心素養的重要地位及學習任務羣帶來的思維轉變,勉勵老師們領會新課標精神,致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以文化人。這些細緻入微的講解解答了我心中不少疑惑。

經過一天培訓後,我思考了以下三點:

一是在日常每一節課的教學中,做到精緻與務實。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程標準,將標準中羅列的具體方法、條款、建議,化爲與學生的互動、交往,這是一線教師新課標實踐的最佳途徑。

例如,新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閱讀與鑑賞”分項課標中提出“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指導學生糾正習慣性地指讀,告訴學生在閱讀時出聲會降低閱讀速度、影響思考等問題。

二是在參與教研與培訓中吸收與轉化。例如,學校教研組、備課團隊組織的教研,區域教研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等。本次新課程標準修訂,在課程實施部分專門列出了對“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的具體要求,提出了教師應該堅持終生學習,提升專業素養,努力提高教研水平,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觀點。可見,每位教師既是教學實踐的操練者,又是教學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在教學實踐與研究中,教師應努力吸收新課標中的新理念,轉化到教學實踐中。

三是在富有時代特質的實踐中創新與探索。教師可以在富有時代特色的各種實踐中培植創新精神,在全新的.教學領域探索中成長。例如,新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提出要關注學生校內外個體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設計主題考察、跨媒介創意表達等多種類型的作業。教師在作業設計中應更加開放地吸收先進的理念,努力設計出更具有挑戰意味的創意作業。

總之,隨着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正式頒佈,預示着義務教育進入了新課標的新時代。一線教師應有強烈的使命感,爲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努力。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在如今供應素養教育的今日,新課標學習標準的理念強調面對全體同學,強調以同學爲主題,敬重個人差異,提倡體驗參加。教學中要留意“以人爲本”發揮同學主體作業,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同學爲主體的思想,老師只是幫助同學學習,起到指導作用、課程實施成爲同學在教室指導下構建學問,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呈現共性,進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以同學爲中心,充分發揮同學的主體性已成爲新課標中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當是“我們應當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製造這些條件”。新課標強調的是同學“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同學的主體地位,體現同學的主動性和製造性,增加同學數學運用力量。

我們現在的同學思維有很大的惰性,換句話說不愛學習,打算學習是件很枯燥的事情。一班級同學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掌握力量不強,假如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字詞句文,他們更感不了愛好,因而,他們就談不上學習的樂觀性和主動性。

這次課程改革強調同學的學習愛好,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提倡體驗實踐參加,合作溝通的學習方法,進展同學的綜合力量,使學習過程成爲同學形成樂觀的情感態度,全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力量的過程。因而,老師要把握良機,製造一個輕鬆開心的學習環境,引發同學在歡樂中學習,在樂觀探究中學習,不再是以往的老師灌,同學塞得填鴨式教學,枯燥無味而且讓同學感覺很吃力。

以上是我學習新課標得的一點體會,盼望在以後的教學走過能連續探究,真正讓同學在歡樂中輕輕鬆鬆學好數學,提高自身的數學力量和規律思維力量。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經過學習新課標我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從中我體會到以下幾點:經過新課標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教師將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

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素養,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講授新課程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學科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一樣教學資料,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提倡啓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整體提高。

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爲了在課堂上給學生供給更多的信息,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供給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爲動作是無法完全到達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在實踐工作中,應不斷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並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進取探討,總結經驗。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6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該讓學生多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我認爲“多接觸語文材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學生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漸漸培養正確的語感,才能掌握語言譴詞造句、謀篇佈局的規律。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能力,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呢?我想,這應該是語文教學應有之義和正道的要求,下面我對學習新課標理念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

新課標的教學觀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爲主,變革教學方式”,這對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或“滿堂灌”式教學方式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以“教”爲主的教學模式,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學生放在首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問題的淺深度,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提出問題要有層次區分度,逐層引導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要放得開,收得回。課堂提問可以單獨提問學生,也可以由學生推薦代表回答問題,方法不一而足。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以鼓勵爲主,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對自己所提出的觀點要能說出理由,“自圓其說”,“言之成理”,着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注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尊重學生的思考和結論,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採取隨便粗暴否定的態度,師生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轉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無疑對語文教學也是一種挑戰。一旦學生放開了思維,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由老師牽着走,那麼,課堂教學的時間和進度也不再像由老師“滿堂灌”那麼好控制,因爲學生的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是動態多變的。所以,如果沒有很好地控制時間,對於有時間控制的課堂而言,教學進度變的緩慢,教學任務就不能如期完成。此時,傳統以“教”代“學”的教學“積習”就會捲土重來。其實,新課標要求“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並沒有摒棄教師的“講”,也就是說老師並不是不能“講”,關鍵是要講得精彩,講得恰是時候。那種以犧牲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代價的“講”是不合乎新課改精神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新課標下的師生關係

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實現知識的生成與生長,保證民主平等,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師生關係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標誌。

1、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關係。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地教導學生,而是以一個引路人的角色來幫助、點撥學生。教師要成爲學生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個性張揚的促進者。在新型的師生關係裏,教師與學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係裏,教師與學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師生是“同一個戰壕裏的戰友”。老師可以批評學生的種種錯誤,而學生也可以對老師的失誤給予指正。在這種民主平等的氛圍裏,師生互相尊重,學生自主自信、獨立思考的素質才能得到培養,個性才能得到充分張揚。

2、營造和諧融洽、充滿濃郁感情氛圍。良好的師生關係,還可以減少學生心理疾患、減輕學生各種心靈負擔。由此可見,情感不僅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也是學生課堂活動的助推劑,更是學生心靈世界的支撐點、現代課堂教學應建立民主平等,共同參與、相互合作的新型師生關係。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人際關係和諧融洽、當人的心情處於愉快輕鬆狀態時,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大發揮,教師對學生的熱情關懷是學生對學科形成積極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會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師生關係和諧融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充滿自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智慧潛能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教育教學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

高中語文新課標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語文學習任務羣”。課標對新的高中語文學習有這樣的描述:語文學習以任務爲導向,以學習項目爲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要求充分顧及問題導向、跨文化、自主合作、個性化、創造性等因素。新課標“基本理念”之四,特別強調要幫助學生“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語文實踐中開闊視野,在更廣闊的選擇空間發展各自的語文特長和個性”。

語文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和合作研究的習慣。在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之後,課堂上每每閃現出富有精彩見地的思想火花。只有在學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後再進行的討論纔是有效果的。因爲“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課標在“學習要求”中特別強調,“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實施建議”中更強調,“創設綜合性學習情境,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以上告訴我們,語文教學必須具有宏闊的視野,宏大的格局,語文教師必須具有自覺的課程意識和宏觀的駕馭能力。但是我們習慣了短篇的精細解剖,很少跳出單篇看單篇,更不說跳出單元看單元,現在甚至要求跳出一個作者,跨越一個領域,這將是一個巨大挑戰。

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明白:語文教育是科學,難在持之以恆,求是求真;語文教育是藝術,美在享受母語,陶冶身心。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7

衆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或失敗,在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成功體驗能使學生產生自我滿足和愉快的情緒感受,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失敗體驗則會導致學生放棄努力,特別是學困生,過多的失敗使他們受到老師的冷落、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備,不能成爲集體中平等的一員,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極悲觀,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應該重視造就學生的成功體驗,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幾節優秀課例給了我極大的啓示:教師應該對學生懷抱期望,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新潛能,都能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所以應該設法創設民主自由、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勵的微笑、溫和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將自己殷切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能自由表達思想,消除害怕出錯的膽怯心理,樹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的確目前中學教育的理念、內容、模式都需要轉變,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在高考、學生的健康、學生的品行素質、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間,尋找一種接合點、一種辦學形式。普通初中新課程改革就是這種接合點,它適應了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初步實現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轉變,是一次迴歸教育本質的轉折性變革,可以講這是真正推進了素質教育。具體體現在

一、學生地位——主人化

在教與學的關係中,學生的地位如何確定?傳統的提法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但在教學實施中不盡人意,教師主導,導得過多,導得過細,學生總是在教師鋪設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真正得到體現。而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同時新課標強調,要把傳統的“以學科爲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爲中心”,“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不要過多地考慮課程知識結構體系,而是要考慮以學生髮展爲最終目的。

二、學習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學習方式單一,以接受性學習爲主,即:老師講,學生聽,靠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當收音機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當他們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時就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缺乏創新的激情與活力。因此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三、教師角色——多重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着單一的角色——知識的傳授者,而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合作關係,讓學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四、學生評價——全面化

新課標強調,要由傳統的單純考查學生的書面成績轉變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全面發展。評價內容要包括: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要將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有關人員評價結合起來,在評價時應注意激勵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差異性原則。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堅持做到:

1.轉變觀念,努力體現初中語文新課程理念。

爲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全面學習新課程,樹立起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把握好初中語文新課程的功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語文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根據初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2. 以人爲本,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是語文教學成功的關鍵。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這是語文教學成功的關鍵。首先,我們堅持對學生有愛心、細心、耐心和一顆平常心。多想一想學生學習的處境、基礎、壓力,學生出現興趣下滑和厭學情緒,需要我們有耐心和平常心,不要產生急躁和厭煩的情緒。其次,我們精心備課,上好每一節課,教出語文的特點、語文的味道和語文的美,把閱讀課、寫作課、口語交際課、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得多點趣味,把課變成師生心靈溝通的過程,張揚學生個性、挖掘學生潛能的過程,展示教師個人魅力的過程,不要把語文教得面目可憎。

事實證明,學生喜歡你和你的課,學生就會主動學習,那麼你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3.語文教學的立足點是“學”,教師發揮充分的導學作用。語文課堂要提倡積累應用,注重體驗,迴歸生活,可採取“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以學論教”等多種方式實施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學作用。

4.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常抓不懈,同時各種知識要學得準,理解得深,記得牢,用得活,不應該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書本上的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舉一反三,增強遷移能力。

5. 轉變課堂閱讀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渠道。語文課堂要有效地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被動閱讀轉變爲主動閱讀,從喜歡閱讀到能學會閱讀享受閱讀。其次,引導學生多讀作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會學生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課堂教學就要朝着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標提高學生遷移思維的能力。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適當進行閱讀強化訓練,尢其應針對閱讀能力弱的學生設計一些提高性的練習,使學生學用結合,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我們提倡“讀--感--品—探”的四環節閱讀教學模式。“讀”即熟讀課文,每篇課文至少要讀3-5遍,使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讀課文不僅是理解欣賞的基礎,也是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感”即是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構思(結構)、表達方式和主旨意蘊;“品”是對課文的語言運用、表達技巧等進行品味、理解、鑑賞。“探”是對課文所敘寫的內容(人、事、景、物、理),以及作者的情感態度、思想觀點及其構思與表達,要進行評價、借鑑與探究。並根據實際開展一些語言實踐的探究活動。

6.語文教師要自覺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的指導。語文教師走出自己的職責範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有效指導。現在,《普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課外閱讀書目和課外閱讀量。所以,那些單純地認爲只要講完課文、改完作業就是完成教學任務的語文教師可以看作是一個不稱職的語文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從《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高度上駕馭語文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的指導,做到有讀物、有時間、有場所、有指導,保證課外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8

自XX年教育部正式啓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觀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學習方式,逐漸深入人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動了教育觀念、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管理、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巨大變革。

同樣是教師,爲什麼有些能夠成爲名師,有些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想關鍵還是在於這些教師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能夠把握教學的核心,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有自己獨特的思考。那麼怎樣讓自己擁有獨特的思想,細讀《課標》,我們就不難發現:

一、要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是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要求,教師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個學生的個體,而是羣體。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又各不相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二、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它所強調的是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互動過程。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合作中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成爲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並使其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要創設以人爲本的情境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情境、活動是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動力,活動是提高小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要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精神設計教學活動,並使活動情境化。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有了情境,各種活動就有了依託,活動就會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實化。

四、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傳授英語的'過程,是學生增長知識、掌握技能、學習文化、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也是他們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展開聯想、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因此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抓好語言技能訓練,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及想象力;注重營造生動的理念,活潑的課堂

五、有靈活有效的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側重語言的內容大於語言形式結構,它強調讓學習者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語言,設計的任務不僅要有交際性,而且還要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的經歷和社會實際,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所以我們在設計時應該注意趣味性、情感性、寬容性和學科融合性。

六、要有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評價主要是爲了瞭解學生的學習發展,檢查英語教學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揭示英語教學過程的價值和效果,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在倡導發展性評價的同時,我們要充分體現在教學評價中的人文性、過程性、開放性、激勵性和多元性。

七、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爲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採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

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爲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9

《語文課程標準》的頒佈,給語文教學吹來一縷春風,給莘莘學子降下一絲甘霖。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認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最重要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人的觀念決定人的行爲,教育觀念對教學起着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中走過來的教師,若不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是很難適應新課程的。所以,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改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只有教育觀念的轉變纔會真正煥發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對話的過程。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爲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不僅成爲學習和教育的主人,而且還成爲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因此,營造一種開放的'、雙向互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的教學情境,建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成爲中學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首先,要學習和領會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很難想象,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文件,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其次,要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爲教師制訂的,也是爲學生的學習制訂的。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要轉變觀念。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爲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爲: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

只要我們領悟了新課標的內涵、精髓、實質,然後在課堂中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那我們的語文課一定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滿足不同學生需要的,適應現時代發展的課程!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暑假中一起去津參加了由新教材編寫者之一蘇明義老師講解《北師大版物理》修訂說明的講座。通過學習我深深認識到在初中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我們的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對課程性質的重新認識

物理學由實驗和理論兩部分組成。物理學實驗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物理學理論則是人類對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規律的認識和概括。初中學習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教育。而新課標更強調了探究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學習階段,物理課程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

(2)通過基本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初步瞭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使學生能應用基本規律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3)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來解決一些簡單的物理現象的研究。

(4)通過科學想像與科學推理方法的結合,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具有基本的推理分析概括能力。

二、對課程基本理念的新認識

(1)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應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爲主要目標,滿足每個學生髮展的基本需求,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在教學中我們更應該注意因材施教,差異教學。

(2)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解題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3)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物理課程改變了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爲主、實驗爲輔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多采用新方法、新途徑進行教學,多樣化地教學。

(4)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

結合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構建新的物理課程體系,注意不同學科間知識與研究方法的聯繫與滲透,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瞭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聯繫。

(5)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物理課程應該改革單一的以甄別和選拔爲目的的評價體系。在新的評價觀念指導下,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

作爲中學物理教師,我們應積極應對物理新課程帶來的挑戰,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便適應物理新課程的實施。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本人看了《學校數學新課標》之後,感覺它在舊版的課標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原來是一些基礎性的內容,主要是向同學們傳授學問,讓同學們能夠把握好就可以了,現在並不只是這樣,而是重視培育同學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數學學以致用,而且是歡樂地學習數學。我膚淺地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原來學校數學中的“兩基”變成了現在的“四基”。多出的兩個方面是“基礎思想,基本活動閱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標在以前要求的僅僅是學校數學基礎性的把握,而現在卻是把學校數學的要求提高了層次,要求把數學的基本思想也要貫穿於數學教學中,同時要讓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的學習,這樣也就從學校階段開頭培育同學們的數學素養,並讓同學們在歡樂中學習數學,的確這樣一種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的環境,對於同學們今後的數學學習打下了深厚的獨立探究潛在習慣,也體現了新課標在指導學校數學教學過程中精益求精的態度。

其次,對比新舊課標的基本理念,我發覺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進展性,但是新版注意的是同學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思想的培育。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羣體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差不多是“因材施教”的意思,但是並不是個別教學法,而是依據班級來衡量,這樣我們就可以讓不同的學習力量的同學在數學上有着不同的進展;另外,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應當把數學上一下數學思想融於學習數學之中,這樣從同學的學校階段就開頭瞭解一些經典的數學思想,那麼對於同學今後數學的學習會有莫大的關心。

再次,新課標中的應用意識,讓我們看到在數學教學應當去引導同學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發覺數學、應用數學,培育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由於大家都知道,不要做書呆子,應當儘可能地把所學的學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既可以爲生活供應便利,也可以讓自己在學問的把握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積累學問,那麼對於同學來說,這樣的一種通過在生活中來學習數學學問和運用數學學問是很好的把握數學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同學對數學產生劇烈的求知慾,也可以培育他們的通過實際生活來探究數學的愛好,對於以後的數學學習有着更好地獨立思索素養,更能在將來數學學習和進入社會都有着有益的助力。

以上,就是本人學習學校數學新課標的一些淺薄的心得體會,我想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應當把這些體會浸潤其中。當然,無論如何,作爲老師要不斷探究數學教學,讓同學在高效學習數學過程中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爲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

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爲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麼習慣和喜歡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爲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纔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踐,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3、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認識到成功的教學一定要以課標爲指導,在教學中多思多想,提高教學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我們教學要以“知識技能”爲基礎和載體,逐漸實現多層目標的整體達成。新課標明確提出:“爲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技能,而且要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目標有機結合,整體實現課程目標。

我覺得“以知識技能爲載體”是在告訴我們要重視“四基”的教學。知識技能既是學生髮展的基礎性目標,又是落實“數學思考”、“問題解決”等等的關鍵。這就決定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四基”作爲教學的重中之重。備基礎內容時要重視學生過程的體驗,知識的全面掌握,備課要精要細要關注全體學生來備,要重視課堂檢測及生成;要務實,要關注全體學生。

二、以“教學活動”爲主體和主線,通過“再創作”建構起學生自己的`“數學現實”。 新課標 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說明了“數學活動”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這一條中主要再一次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就與“關注過程,讓學生經歷重要的數學活動過程”實現了統一。教學過程要體現這一理念,就要建立一定的課程模型,如: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模式展開所要學習的數學主題,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要求我們教師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活動,如更多地設計觀察、操作、演算,以及歸納、猜測、簡單推理等活動,從而獲得對對象的認知。除此以外,觀察、實驗、抽象、探索等活動也是課堂上的重要教學形式。

三、轉變觀念,注意教學中教師要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

蘇霍姆利斯基說:“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裏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爲了“儲備”,而不能“進入週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首先是用來獲取新的知識)。”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啓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新的課標的提出爲我們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引發我們對教學新的思考,使我們能夠提高教學能力。

教師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5月14日和15日,我參加了數學新課標的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全新的認識,知道了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

小學階段,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並理解簡單的數量關係。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髮覺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學生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圖,讓學生充分觀察每一幅插圖,充分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讓學生在領會理解的基礎上充分地說,可以單獨說、同座說、集體說,讓學生在充分的看說基礎上培養數感。克服以往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作爲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新課標的要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正如課標指出的: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佔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去觀察,從而認識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簡單的幾何現象,進行簡單的測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做中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努力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體系,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在感性的基礎上自主獲得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進行發現和創造。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基本技能、知識的掌握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再次學習新課標的學習,我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爲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爲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