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會學生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1

自從兩年前開始讀《尚書》,我對此書的興趣一直不減。有朋友問我,《尚書》不是很難讀嗎?你怎麼看得津津有味?難道你全都能理解嗎?我搖搖頭,對他說,並非我古文很好,而因爲難易是相對的,古人曾道“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矣”。《尚書》文辭儘管古奧,但是如果你對照着註釋,仔細思索,反覆誦讀,還是能夠粗粗地讀通一部分的。正如古人所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當然,不可能全部都理解。著名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在窮盡畢生精力研究《尚書》之後嘆道:我只讀懂了一半的《尚書》。長期以來《尚書》被奉爲儒家經典,人們着重於義理訓詁。而一些史學家則將其當作史書看待,正如“六經皆史”的口號,雖不至於“六經注我”的程度,也成了他們研究中國歷史的必備材料。其中也有一些是不能直接用作史料的,古文經部分引用時要特別小心。

不過今文經中的《周書》諸浩則珍貴無比,基本上可以當作信史徵用。經過千百年無數人的考證,依然根基穩固,另外,它的可信程度在不斷的出土青銅器佐證下,得到進一步確認。比如《利簋》就能證明《牧誓》“甲.朝”的記載是正確的。更爲可貴的是它們(包括《費誓》《呂刑》《秦誓》等)記載了西周尤其是周初重要的歷史事件,成爲了可靠的第一手文獻材料。華夏族千年一貫的民族心理(比如儒學等)幾乎都能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社會大變革中找到回溯點。許倬雲先生曾說:“有關西周的史料,比之商代及春秋都遠爲貧乏。”(《西周史》前言)要了解西周時代,必須讀《尚書》。甚至可以說,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形成,也必須讀《尚書》。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2

今夜無眠,看了韓寒的新書《青春》,字眼還是那麼犀利直接,字字句句都是現實,真正的現實!我覺得了解現實並不是打擊人的,而是一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憤青,不滿社會,不滿制度,各種不滿,各種吐槽,但我認爲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但不可利用的。道家有一種八卦圖用本人淺薄的知識來理解就是陰陽平衡,萬事有利必有弊。類似韓寒這樣“冒大不韙“寫作的作家不是少數,他們的存在是讓我們平常老百姓更清楚的瞭解社會現實,知道自己身處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但很多人讀他們的作品帶入更多的是極其負面的感情色彩,對世事進行無限的吐槽、無限的不滿,但吐槽不滿後還是一樣的不思進取,保持現狀,循環反覆,人生在衆多不快抱怨中結束。世界上之所以沒有”大同世界“,就是因爲大同世界本就是一個不平衡的世界。認識現實是爲了讓我們更好的瞭解他、適應他、改變他,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吐槽。之前看過一本叫做”secret“的書,大致說的是隻要你有一個美好的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實現他,宇宙中的某種磁場就能感應之,並且輸送正能量幫你實現目標,用中國的一句俗語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反之,如果你每天都是活在抱怨當中,那相應的宇宙就會傳輸負面能量給你。如果能把”憤青“都改爲”奮青“我覺得社會比我們想象中更美好,開心活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就選擇開心的活吧。

我覺得西方的感恩節是個很好的節日,感謝如韓寒一樣敢於揭露現實的作家,也感謝社會國家所給予我們的磨鍊,更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奉獻。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閱讀時感到不適的症狀,請自動屏蔽。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3

由於工作關係,自己平時很喜歡看一些商戰類型的小說,例如:圈子圈套、輸贏、破冰的這類書籍,每次讀完都很少會寫讀後感,《破冰》這次是我第三次的閱讀了,這次我想寫點什麼。

同樣是做IT這一行,《破冰》整本書中真實再現了銷售人員成長過程的心酸,道出了我們成長過程中支撐我們不倒的一種精神,我們就象讀者描寫的那樣,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走來我們不知道跌倒過多少次,爬起來擦乾嘴角的血跡我們繼續堅持,我們不怕流汗流血,不怕輸,就怕我們的人生不夠精彩,就怕我們的對手不夠強大。

對於我們年輕人如何培養自己的心態,如何樹立永不服輸的精神,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鍛鍊自己的基本功,如何將書中的最基本的銷售技巧運用的淋漓盡致是成爲提高年輕銷售人員技戰術水平的主要因素;之所以說他真實性是因爲作者樸實的文筆和簡單的敘事風格,感覺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歷歷在目。

想象自己剛剛大學畢業時,進入IT這個圈子的時候,可謂是一個“白癡”,那時候我們的導師教我們打電話,教我們講PPT,教我們如何如何拜訪客戶,慢慢的入門,到按規則辦事,再到熟練,再到油滑,其實自己真的並沒有感到自己的進步,但在潛移默化中你已經得到提高了,銷售工程師-銷售經理-高級銷售經理,每一步必須踏踏實實,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和非常好的平臺,記得身邊人經常講的一句話:不要盡力而爲,而必須全力以赴,對結果負責。這些話會激勵我一生,你對工作的態度就是你對人生的態度。

做任何事沒有最高境界,其實任何的一個人都是凡人,差距只是在平時的點滴中拉開,學會破冰,學會提高。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4

那天在新浪博客上看到這篇小說,博主說:很渴望這樣的經歷,雖然不是自己寫的。文中的男女主角都很幸運,很戲劇的開端,很戲劇的過程,更加戲劇的結局。看完這篇小說,我想多數人都會羨慕他們吧,反正我羨慕了。無論多麼多彩的夢想遇到現實都會蒼白而無力,試想如果我們遇見這樣的人,我們敢去愛嗎?

如果我們就是那個女主角,一個即將上大學的女孩子,遇見一個穿着長相都不上檔次的“農民工小夥子”,我們敢愛嗎?他的老舊自行車,我們會坐嗎?那種窒息的`吻,又有誰懂得享受?或者如果我們是那個男主角,一個準大學生,遇見一個來新疆摘棉花的姑娘,我們會像他那樣付出那麼多嗎?與其說他們得到幸福是因爲他們幸運,倒不如說這種幸福是他們應得的。

越來越功利化的社會,在愛情上人們也越來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甚至精打細算,總是要把金錢和外表放在第一位,似乎物質和麪子勝過一切。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得到一隻雞比得到一堆蛋更有價值,以及漂亮的外觀絕大多數是靠那些形形色色的瓶瓶罐罐招搖撞騙而來,這種光顯只能激起一時的誘惑力,兒真正引人入勝的是那些包裹在肉體之內的可貴品質。

所以,每一次該動真情的時候,都有很多人不動真情而是在動腦子,我們斤斤計算着自己行爲的價值,以及由此能帶來的利益。我們看似十分冷靜地分析着自己的人生,可是卻從來都沒有確定過。不確定就無法堅信,所以我們的人生才從沒逃離出動蕩。

我們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爲我們過於愛惜自己,過於患得患失,頭腦過於複雜,不知道如果偶爾簡單一點,試着只跟隨感覺走,得到的會遠比失去的多得多。

正因爲我們做不到小說中人物的純粹,所以對於他們的愛情和幸福,我們只有羨慕的份。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5

今天,我們學習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是說從前有個人養了幾隻羊。有一天,他去放羊時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狼在夜裏把羊叼走了。鄰居勸他修補羊圈,可他沒有聽。第二天,他放羊時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鑽進窟窿,把羊叼走了。他後悔了,立刻修補羊圈。從此,他再沒丟過羊。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不過最好不要犯錯誤噢!

我也是這樣的一個“放羊人”。有一次,媽媽讓我學煮湯,可我只顧着玩,沒認真學。結果,飯煮糊了。這時,媽媽走過來,說:“下次看好時間,時間太長的話,水越來越少,飯就會糊。”“知道了,知道了”,我應付着點點頭。過了幾天,我回家發現媽媽沒在家。我趕緊給媽媽打電話,問我今天吃什麼飯。誰知,媽媽說:“對不起,我今天有事不能按時回家,你不是學過煮湯嗎,你自己煮點湯喝吧。”唉,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去煮湯。可我上次只顧着玩,早就忘了怎麼煮了。我把水和小米放進鍋裏,把火開開,就去客廳玩了。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一股糊味,我趕快跑過去,發現飯又糊了,還弄得煤氣竈上都是。沒辦法,只好喝糊湯了。又一個星期天,媽媽重新給我講了一遍,我聽得非常認真。從此,我學會了煮湯。我煮的糊湯就是“丟失的羊”,認真的學就是“補牢”.所以我是一個“亡羊補牢”的“放羊人”。

這是一個講道理的寓言,是古人編的,裏面也有問題:第一,羣居生活的狼怎麼會只叼走一隻羊呢?第二,就算只有一隻狼,狼是兇殘、貪心的動物,也不會只叼走一隻羊;第三,羊看到狼怎麼會不驚慌地從狼鑽進去的窟窿跑出去,而是在那裏等死?看來,好多寓言故事只不過是講道理,其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6

《戰馬》以一戰爲題材,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於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前額上有着白色十字花紋的喬伊原本是一匹在鄉間幹活的小馬,與男孩艾伯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是命運卻安排它走上了戰場。但是當它在戰場上經過了一番磨練之後,最終找到了艾伯特。

讀了這本書,我很感動。在一般人的眼裏,動物是沒有感情的,動物是不會說話的。而在這本書裏,艾伯特與喬伊深厚的感情是難以形容的。艾伯特參軍,從英國來到法國,就是爲了去尋找喬伊。艾伯特始終認爲喬伊是他最好的聽衆,他也總想讓喬伊說一兩句話。

喬伊是一匹出色的戰馬,卻不被人們看重,當作農用馬賣到了艾伯特家。從初到艾伯特家時的恐懼,到與艾伯特結下深厚的友誼。從踏入戰場的無奈,到與託普桑的患難之交。雖然戰爭是殘酷的,但處處充滿溫情,動人的場面一次次出現在眼前。戰爭讓我們更加團結勇敢,更加珍惜友情親情,推動我們一路向前。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喬伊,因爲喬伊十分英勇善戰,爲攻打德國人立下了赫赫戰功。還有,因爲喬伊十分堅強,到了最後得了重病,那種病幾乎沒有一匹馬活過來,可喬伊卻活過來了,並十分健康。所以,我十分喜歡喬伊。

我認爲,我們也應該學習喬伊,在學習上勇敢克服困難,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在任何事情上勇敢解決困難,在學習上堅強,在生活中堅強,在任何事情上堅強。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吸引了,感動了,受益匪淺,領略了戰爭時期的人物,他們有的貪婪,有的善良,有的狠毒,有的天真……作者在描繪他們的時候寫得淋漓盡致,讓我學會了許多優美的語句,真是一本有益的書!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7

課桌上的“餐具”,天上的“太陽”,生活中的“水”,我們的“心臟”。書是我們精神中的“鈣鐵鋅錫維生素”,幫助我們的精神“茁壯成長”。它比金子還寶貴,讓我們慢慢的品味,細細的品嚐······

每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偉大的文學作家茨威格曾經說過:“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讓我們仔細認真的每一本書,爲我們的學習打好堅固的基礎。

書是困難時的一雙手,是乾渴時的一股甘泉,是機器上的一臺發動機。或是說,只有他才能使我們的血液流動,促進心臟的呼吸,只有他才能使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讀好書、好讀書、讀好書”把冰心的言論銘記在心。

記得那時一次暑假,讓我與書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一段難以忘懷的歲月。

在書店,我購買了一本《楊紅櫻科學童話全集》。在這本書裏,以一個個小動物來敘說地球上的每一個生物.“神犬探長”、“青蛙博士”、“波卡”、“小窪人”、“米奇”、“鴕鳥巴巴”,以一個個特殊身份來敘說出地球上的每一個動物。不僅這些,還有密切關係着的食物鏈,每一個動物的生活習性,正是我們擁有一個可愛的地球母親,才找來了許許多多的生靈。

正是因爲我們的生活這樣,所以我們更要保護我們這可獨一無二、璀璨而又閃亮的明珠“地球”。在我們的身邊,破壞地球母親的實際隨處可見,到處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砍亂伐樹木、工業污染,每當這些人一活動,我們的地球母親便會受到一次嚴厲的打擊。前一段時間,中國出現乾旱,就是因爲水循環被遭到嚴劣的遏制、嚴重的打擊,使地球無法降雨,乾旱面積越來越大。讓我們發出內心的吶喊,讓地球不再變得的烏煙瘴氣、黑色渲染。只要我們每個人進一份力,十三億中國人的心聲將一同想起,一起飛舞!讓我們保護環境吧!讓地球重還舊貌,但還要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不只是你、他、她而是十三億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讓我們再次站起,把我們大家庭---地球搞得乾乾淨淨,不再有任何的瑕癖,真正成爲全中國、全世界的一顆閃閃的紅星。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被惡劣的環境所屈服,站起來!當國旗再次升起的時候、國歌在此再次響起的時候,那就是我們見證輝煌的一刻!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被垃圾薰倒,使我們再次佔領高地!同學們,站起來,穿過這道障礙,這時,歷史將由我們來焊接,歷史的詩篇將由我們譜寫,勝利的明天屬於十三億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8

讀書會,老師要我們開讀書會,但怎麼組織呢,以前從來沒有辦過這類活動。還記得第一次讀書會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傻傻的,只是不停拿着老師的書唸啊念,需要大家說些什麼的時候,安靜的讓人害怕。一次兩次三次,慢慢的,隨着讀書會漸入佳境,大家也都開始暢所欲言。對於老師寫的《大德若隱》和《耳順集》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在這裏,我必須先要自我檢討一番,我不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書對我來說就好像一般,每次看書,每過多久就想睡覺,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由於看過的書真是少的可憐,肚子裏積累的黑水也不多,總是感覺不能很好的發揮讀書會的真正作用,討論的東西也是比較的膚淺。不能很好地把老師書中的各種招式提煉出來,更不用說再傳遞給其他組員們,其原因都在我一個人身上,自己不是一個好的讀書會組織者。

心得之一:好朋友“書”

前面說到,我不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從兒時,書就離我很遠,我組員的看法也和我一樣。書中的那些煩瑣的語句,冗長的故事情節,一啃就得花上好幾天,還不如看電視來得直截了當,還不如聽音樂來得輕鬆自在。有一句俗語說:人要有知識,沒知識也要有常識,沒常識你就要多看電視。現在多媒體諮詢的發達,體育賽事的報道,要事要件的報道,國家領導的發言等等人們可以在電視或電腦上看到你想要了解的一切,久而久之,書離人們的生活便越來越遠,至少我組是這樣認爲的。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讀書有着獨特的情懷。其實對於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的人變的有知。讀書,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實是一種享受,但是我想說的是,這種享受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我看來也需要一定的“緣分”!緣深了,似乎成了書呆子,愚不可及;緣淺了,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還有千萬不要把讀書變成一種功利性讀書,一來讀書爲了升學,二來讀書爲了考試,三來讀書爲了交差。這種讀書的目的顯而易

見,卻誤導了人們讀書的真正意義了!爲了升學而讀書,此乃無可奈何之事。爲了考試而讀書,這是上班族常常要應付之事,學位啊,職稱啊什麼的,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考試,而不在乎能學到什麼,讀到什麼。第三爲了交差而讀書的,這種讀書常常爲了應付寫讀書心得,根本沒認真的去讀過書,而是到了交差的時候上網狂搜一番,剪貼拼湊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一交大吉了!我所說的讀書,沒有特定的指向,但憑自己的興趣,擇己所好。不僅僅是侷限於報紙書刊,可以是天地,歷史,自然,人文等等,似乎沒有一樣不可以當作書來讀的!我不敢給讀書下什麼定義,況且站的角度不同,觀念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但是能和大家一起在讀老師所寫的書同時作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以書會友,以友輔心,若能遇知音,相知心,這不是能體現讀書的好處嘛,不單單是讀書,更是讀人,何樂而不爲呢!

讀書的好處,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卷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才思敏捷。說實話,我列舉不出太多讀書的好處,那是因爲我讀的書太少。確實,我的寫作水平很差,就現在來說,應該仍停留在中學生的文化水平吧,不怕人笑。對於寫作來說,臨時抱佛腳,臨陣磨槍是沒用的,必須要靠平時的積累。 我記得老師說過,在國外,到處可以看到看書的人。在車站等車的時候看書,在車廂里長途旅行的時候看書,在洗衣店洗衣服的時候看書,在排隊的時候看書。對於我們來說,上述地點我們也有看,但看得是psp,ipad或是手機。有趣的事,我喜歡在如廁時看書,說到這裏的時候大家都笑了,朱靖宇和王鑫一口同聲的說到,我也是,這也許就是,根本問題的所在吧,沒有適合看書的環境,其實這是我自己一種脫罪的說詞吧,不過我相信,和我有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

看書想睡覺是不喜歡不會看書人的通病,老師說這可以通過看書慢慢改變的,至少我現在開始慢慢看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讓自己肚子裏的黑水再多點。其實我組人員也都有自己比較偏愛的書籍,張孝祥比較喜歡看些時尚雜誌,朱靖宇比較喜歡看些財經類的書籍,楊丹鳳比較喜歡看言情小說。說到這裏,大家都表示以後還是會繼續舉辦些讀書會的活動,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各自從書中獲得的財富,豐富大家的知識面。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9

《情人》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年8月1日),譯者王道乾。本書講述了: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爲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祕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涌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部小說是一本震動過巴黎的書,一本震動過世界的書。是屬於瑪格麗特。杜拉斯纏綿悱惻的書。

故事開篇:"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裏,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爲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在風塵的歲月長河裏,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輕時的戀情,無限的滄桑盡在其中。往事在七十年在時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朧,那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愛,一場孤獨絕望的愛,一場令人癡迷、令人心醉的愛,那是一個少女的初戀。

這並非杜拉斯所寫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寫的回憶杜拉斯的。他們的年齡相差很遠,但愛卻很深很濃。

楊·安德烈亞——杜拉斯生命中最後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個年輕情人。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厲害,到了無法自制的地步。是楊讓她遠離了酒精的侵襲,恢復寫作的能力。據說,杜拉斯去世後,楊也隨之悄然失蹤,彷彿一根飄逝的葦草,與杜拉斯演繹完一場堪稱“經典”的愛情之後,他的生命的熱度也隨之消失。

書會學生讀書心得10

今天從書架裏翻出一本書—《生活》,是青年作家韓冰寫的。我一直是很喜歡他的作品,所以就對這本書更感興趣了,於是我如餓狼般的讀完了這本書。

讀後我不禁掩卷嘆息:“人生變化如此多端!”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去廣州出差時,車上的人以“生活”二字展開話題的一件事。文章裏點睛之筆就是作者以巧妙的比喻手法把生活比喻成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如項鍊、鏡子、轉盤一些有特殊含義的東西,使人眼前一亮,倍感新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人生就是一列奔馳的列車,過了幾站得到一點溫暖,然後駛向荒漠無邊的終點站,痛苦是里程,幸福是驛站。其實也是呀,人生剛開始時就十分有激情,但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加對一些事物就不那麼感興趣了。文中還有一處十分精闢的話:人分爲三個境界,一是物質境界,指有房有車以及一些生活必要的東西;二是精神世界,指在文藝樂器上有一定造詣的人;三是超凡世界指一些看破紅塵世間的人。有一些人已經到了二層,但是當他們扶着二樓的樓梯往上看時,他卻不敢上。爲什麼呢?其實三樓是孤樓青燈,等你上去之後往下看,底下是十丈軟紅,有些人耐不住三樓的寂寞就只好在二樓了。其實還有一個境界:爲人民、爲科學做貢獻做一個有用的人。看完這本書我想起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整個人少言寡語,感覺天空不再那麼晴朗,花兒不再那麼芳香……後來媽媽對我說:“沒關係,這次沒考好下次再努力!總不能因爲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吧!”我聽後如同撥開烏雲見明日,從那一刻我覺得生活在對我笑,原來是因爲我對生活笑了。

朋友你們是否天天照鏡子?而鏡子裏的你是否也對你笑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