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5篇)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5篇)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有爭執,有合作,有汗水,有歡笑。但是,更多的是,收穫!平時的課堂學習,老師都會給我們強調什麼是學習的重點,同時又通過課下作業進行強化,把握知識相對較容易;但是在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往往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及一定的開發經歷解決,沒有人能直接的告訴你問題原因所在,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因此,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顯得比較重要。在創新方面,首先要確定創新的方向和目標,要始終圍繞創新點,不能偏離主題,也不能隨意猜測,而要有根據有目的地做出假設,再一步步通過實踐去論證自己的猜測。整個過程中我認識到做科研必須具有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要本着對科研負責,對科學負責的態度,進行自己的研究。

通過這次項目,不僅在學習實踐方面收穫頗多,也讓我們在爲人處事方面更加成熟穩重。創新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也極大地磨礪了我們的耐心與細心,也彌補了我們這方面的不足。與此同時,它也讓我們感受到創新實踐的樂趣,提高了擴展思維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在實踐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結識了不少良師益友。希望以後還能更多地參加類似的活動,充實我們的大學生活。

真誠的感謝課題的指導老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他豐富的項目經驗,還有他 對項目敏銳的洞察力,他的每一次檢查都能及時地給我們反饋信息,並告訴我們要如何使得我們的項目進行地更有效率。沒有忘記老師在課堂上教會我們的要簡化問題,無論是我們的項目還是我們做人。我們就是照着簡化項目的思想,將問題逐步分解,最終制定詳細的計劃而確定我們的開發。而讓這一次創新項目不僅僅成爲一個課程的原因就是老師一直強調的創新,讓我們在做項目的同時,不斷積累和學習別人的優秀技術和創新,並不斷找尋我們的亮點,我們一直在努力用我們有限地技術力量使得我們的項目與衆不同。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直強調每一組都可以成功,並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議,給予我們堅持下去的信心。

這次創新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能力上的提高,有思維上的創新,有情誼上的收穫在忙碌中充實了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並堅持認真細緻地完成了項目的研究內容。在實驗中,儘管困難重重,儘管工作量較大,我們不斷鞭策鼓勵自己無論怎樣都要有始有終,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相信這次實驗會對我們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很重要的影響,真誠地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鍛鍊我們的機會,感謝老師的指導和鼓勵,感謝小組組成員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同學提出的寶貴意見。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2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着、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社交禮儀大致可分爲個人禮儀、公共禮儀、交往禮儀、聯通禮儀、應酬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着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爲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在通過這個學期的社交禮儀課上,個人禮儀這節課上,我收穫頗多,講了關於坐姿,行姿,手姿,立姿方面的細節問題。我是一個走路不太好看的人,媽媽就提醒過我,一個女孩子走路不要走外八字,幅度要小一點,弄得我都不好意思,都不知道要怎麼走路纔好了,老師講了一下怎麼纔不會走外八字的方法,呵呵,就是兩個側膝蓋有摩擦,雖然還很不習慣,但我會堅持的,讓自己的形象好一點,這樣也會更自信一點,加油!

修養指的是一個人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質和素質,包括一個人的儀容、言談、行爲舉止等各個方面,同時,修養的培養和提高需要一個長期和逐漸的過程,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和善親切、謙虛隨和、理解寬容、熱情誠懇、誠實守信等式個人修養應該所具備的。在課堂上,鄧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她個人的一些生活經歷。她在理解寬容的個人修養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爲妻子,她能夠理解丈夫在兄弟間的難處,並且以寬容的心去處理好妯娌間的關係;作爲母親,她能理解一個孩子的樂趣與愛好,能夠用她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幸福與開心,用她的理解方式來教育孩子的成長;作爲女兒,她能理解父母對她的愛與關心,以至於用她的行動感化了父母對她丈夫的接受與認可;作爲姐姐,她能理解妹妹的心思與現實情況,盡她的能力來幫助妹妹。真的理解和寬容是情感交流的基礎,也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橋樑。

禮貌是人們在交往時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爲規範,它體現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以及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它對人們交往時的基本要求是:誠懇、謙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誠於中而形於外” 。禮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它主要通過禮貌語言和禮貌行爲來表現對他人的謙虛和恭敬。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禮貌表現在人們的舉止、儀表、語言上,表現在服務的規範、程序上,表現在對客人的態度上。一個微笑,一個鞠躬,一聲“您好” ,一句“對不起” ,這些都是禮貌的具體表現。良好的教養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禮貌的基礎,在有教養的人們中間,禮貌應該是出於自然的。因此,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地培養和訓練自己良好的禮貌習慣,爲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社交禮教與有利於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爲,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社交禮儀對我們的影響與意義,我們可以看一下金正昆教授的關於社交禮儀方面的講座。

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必須知道: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也必須學禮,知禮、守禮、講禮、必須時時處處彬彬有禮。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3

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稱,它能夠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不斷製造我們人類所需的氧氣。森林是氧氣製造廠、是粉塵過濾器、是天然氧吧……森林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好處!森林和人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可是森林卻時刻面臨着火的威脅!火可以使寶貴的資源化爲烏有!

20xx年,某國有林場因村民因抽菸引發森林火災。森林草地受害面積1000多畝,4名撲救人員死亡!就在今年春節的時候,幾個小男孩因玩鞭炮,而引發的一場火災。

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有人爲因素和自然因素兩種,其中,人爲因素比自然因素要發生得多。人爲因素主要有玩鞭炮,抽菸亂丟菸頭等。火可無情,不是鬧着玩的,有句古話說得好:玩火者必自焚!人們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可以給森林帶來滅頂之災,給人類自己帶來不盡的傷痛!是人們薄弱的防火意識導致了一次次慘痛的後果!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關愛綠色活動也越來越多了,那爲什麼環境還會遭到嚴重的損失呢?因爲我們生活中是離不開木材的。這些木材給我們多大的幫助啊!才使我們的家園有今天的輝煌。

森林裏的樹木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希望,也是動植物需要的唯一家園。那我們怎樣做才能讓樹木永遠造福人類呢?爲了國家的繁榮昌盛,爲了我們有一個美麗的家園,都要做到森林防火,在不小心之中,燒燬了很多樹木,給森林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有時還會發生洪水或引起沙塵暴,給人類嚴重的懲罰。

保護環境,從而保護森林,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一種綠色的力量使我們可愛的家園變得如此美麗。綠色是生命的源泉,綠色是世界的希望。綠色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綠色是動物和植物的家園,綠色是和平與安寧,綠色是實現與夢想!讓我們多一份綠色的環境,少一份火災的危害,爲我們的美好家園增一份綠色吧!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4

12月21日上午,我校黨委理論中心組進行了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專題學習活動。副校長袁子陽作專題導學。他的發言分析了當今學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及各方面成因,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思路。聽了袁校長的導學啓發了我們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認識和思考。

一、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袁校長的主題發言中,他提出要在學生中樹立五項基本的價值觀:祖國利益至上的價值觀;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觀;誠信、守紀的價值觀;崇尚科學、熱愛勞動的價值觀;和諧、包容的價值觀。近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以個人主義爲核心的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觀念也嚴重地腐蝕着人們的靈魂,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欺騙欺詐活動屢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毒害了學生的心靈,影響着他們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形成。在部分學生身上呈現出: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缺乏正確的道德評價標準;缺乏樹立民族進步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對社會、對民族的責任感,迷惘、自私(甚至墮落)等不同程度的思想錯位現象。要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導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不良現象。

二、思想道德教育要從學生的相關合理需求出發

思想道德教育要滿足學生的相關合理需求,更有利於學生的進步。袁校長在主題發言中提出學生需求基本可以分爲以下幾類:獲得基本生活條件的需求;獲得健康保證的需求;獲得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學習的需求;休閒娛樂的需求;獲得社會生活能力的需求以及良好心理髮展的需求等七個方面。其中,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顯得尤爲重要。單親、重組甚至畸形家庭,家長用物質刺激教育孩子,父母一方或雙方長期在外,受隔代教育,家長重智輕德,學習生活基本無人照顧,家長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用懲罰、體罰對待孩子,家長作風嚴重、缺乏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家長有愛好搓麻將,賭博等不良習慣等不良行爲不僅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對孩子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此深刻的環境影響所造成的負面效應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的難度是不可低估的。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整合的德育教育系統,三方形成聯動,實現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三、思想道德教育要拓展學生道德實踐的渠道和方式

思想道德教育要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注重個體化、個性化教育;要注重機會、過程、結果平等;要注重實踐、創造性過程。

學校的德育理論教育與實踐不能脫節, 因爲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與受教者的價值互動過程。首先要創新德育教育方法,實現從“灌輸型”向“疏導型”、“經驗型”向“科學型”、“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使德育教育增強吸引力和滲透力。通過開展羣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文化活動中陶冶情操,增強修養。

思想道德教育要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環節中,加強道德行爲規範,磨練道德意志,使受教育者在切身體會中去領悟道德真諦,從而不斷提高其道德水準。如:平時上課、各種活動準時、守時是一個有道德修養人的最基本素養;升旗儀式時保持肅立、肅靜是熱愛祖國的最基本要求;熱愛身邊的人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質等。

總之,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從根本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成爲健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學生的道德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知行統一,尚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這需要德育工作者的使命感,還需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當兩個積極性都能充分發揮,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定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5

現在回想起案例中那個受害的大學生,如果當時他懂得了傳銷方面的知識,也許他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其實我們大都也不懂得這方面的知識,還好,黎老師教我們所需,及時幫我們彌補這方面的法律缺陷。

還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和法律知識點,在這裏就不再一一講述心得了。總之,每一堂課、每一個案例都給我們法律知識,給我們教訓,給我們“洗腦”。

現在想想開設這門課是很必要的。第一,大家都知道我們大一的時候學習了法律基礎,對國家的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這些只是表面上的東西、理論上的東西,而《大學生與法》卻是對前面法律理論的運用,是實踐層次上的東西。這樣一來,理論聯繫實踐,使我們更進一步地守法、用法、護法。第二,這門課講授的內容與我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息息相關,學習它、運用它,會使我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會使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得更好。第三,開設這門課程,它響應了我們國家依法治國的號召,它能增強我們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我們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最終把我們培養成一名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所以說開設這門課程是必須的,我們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也是必須的。

另外,經過對這門課程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黎老師的上課方式還不錯,能夠做到法律理論與具體的案例相結合,生動的案例加上具體的案例分析,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但是還有一些地方有待提高。比如:課堂的互動環節還是少了一點,如果多增加一些互動環節,會激起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課堂氣氛,這樣上課效果會更好。還有文字案例太多,視頻案例太少。如果適當調整一下文字案例與視頻案例的比例,我覺得課堂效果會越來越好。

總的來說,《大學生與法》這門課程,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特別對我們大學生來說。通過對它一個學期的學習,我法律方面的知識豐富了很多,而且有了質的提升,我受益匪淺!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6

社交禮儀是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它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是社會時代的需要,是一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學溝通禮儀心得體會》。

作爲一個剛剛學習過社交禮儀的大學生,我覺得受益匪淺。社交禮儀使我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作爲一名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現在的大學生都遠離父母,過着集體生活,與別人處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已經不存在。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適應大學生活環境的需要,是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們成功走上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

所以,社交禮儀的基本規範和知識,幫助我掌握交際技巧,積累交流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我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因此我們之間建立真摯深厚的友情。

事實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煩惱,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即使產生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7

不知不覺以來學校已快有兩個春秋了,這些時間我到底做了什麼?獲得了什麼?其實我認爲上大學我最大的收穫就在於我思想上的轉變,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做如下梳理:

進大學之前我就立下了人生目標——要做一個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人。爲了完成這一目標,因此我把它細分到我現在應該怎麼做上。細分過程如下:

要想成爲一個能對社會有長遠影響的人——必須要爲社會做出巨大貢獻——要想爲社會做出貢獻,那麼最有效、最可行的路就是“政治”——要想躋身於政治——必須首先要使自身的素質修養達到一定的高度。那怎樣提高素質修養呢?我覺得應該看看前人們、怎樣學習?怎樣成功?怎樣思考?因此我認爲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看書。

這樣我就對學校的圖書館有了興趣。大一時,學校最受熱捧的書就

是所謂的“成功學”。我順潮流,認真看完了第一本,覺得震撼、深刻、有道理。第二本感覺有點麻木。到了第三本感覺好象不對勁,總覺得好象差點什麼?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爲什麼有這種感覺:“四個字——華而不實,書中雖提出了一系列成功要素,並用了很多很好的事列來證明。初看時會使人產生一定的震撼和共鳴,但要想使讀者把此當做身體力行的標準卻很難,原因就在於它缺乏核心,沒有涉及到成功最本質,最基本的東西。”因此,我覺得這類書不可取。

於是我把注意力轉向到了古今名人身上來了。想跟他們學學,希望從他們中能尋到點本質上的東西。翻完一部又一部人物傳記,又感覺不是那麼理想。後來我分析了下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人物傳記的主線是一個人,因此對人物當時所處的大環境述說得不一定很全面。其二:在人物傳記中作者難免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主觀好惡加到傳記人物身上。”

因此我覺得我有必要更全面地瞭解歷史,因爲歷史是對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人物等等大環境有深度、有系統的概括。歷史事件源至於事實的記錄,少有個人或政治色彩。即使有些地方失真,但它也是我提升個人修養的最好、最有效的工具。

所以我計劃在大學的後兩年,重點精力應該放在從歷史中吸取提升自身素養的營養,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同時,我也應該多瞭解點時事,進入論壇,寫博客,寫文章,於人多交流,以使我的思想更完善、更系統、更能適應當代的需要。而對於現在的學業也不能丟棄,在成績上我對我自己的要求是:不掛科,平均成績在75分以上。不是我覺得專業知識不重要,不想學好它,相反我是爲了更好地學習它。

因爲我覺得如果一個人的素質修養達到一定高度時,他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也就能上到一個很高的高度,這時他學什麼都會很快,思考和解決問題都會很有深度。或者說,當我們把提高個人修養比喻爲塑造人體模特時,那麼新技術、新方法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樣。要把這新技術、新方法加到一個有高素質修養的人身上,就像往人體模特穿衣服那樣簡單。

所以我現在認爲在大學四年中除了要完成基本學業要求,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質修養,以能讓我在畢業時能更靠近“見事物端倪就能預知其大致發展方向”這種素養水平。這就是我後兩年要去完成的。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8

我是高一十四班劉子和。學習部幹事。

高一新學期帶着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對學生會的嚮往加入了這裏。xxxx年接近尾聲,一個學期的時間匆匆而過。我感受到三中校園裏有着與初中同樣的美好。感受到學生會這個大家庭與學生的團結協作。感受到用心做一件事成功以後的喜悅。感受到一種油然而生的溫暖。

每個周都開會,對這一個周的情況進行總結。學習部這段時間的活動不多,我自己做的也不夠多。但是平凡的小事裏也有着心裏的那份充實。

學生會是一個需要團結協作的集體,我在努力的調整自己,提高應變能力,適應着學校的生活與學生會的情況。我覺得身爲學習部幹事首先應該解決自己的問題起好帶頭作用。我的學習效率不高,這點在新學期需要調整。還有就是對學生會了解的不全面,應該對別的部門能幫的儘量幫,共同把學校的常規制度和多彩生活建設的更好。

在學習部工作是快樂的。不僅有爲同學們服務的自豪感,而且有了可愛的部長和“同事”們,工作都是充滿樂趣的。就算辛苦一點,但內心也是非常甜。學習部的戰友們團結一心,共同迎接挑戰,用我們最真切的努力完成每一次任務。

通過這段時間大家的幫助和主席團的指導,我的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應變能力也提高了。對事情的認真程度和積極主動性更是不在話下。

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學生會工作一定會進展的更順利,完善的更好。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天天開心。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9

通過幾個月的學習,不光嚐到了學習中的酸、甜、苦、辣,同時也有深深的體會。

學習,它不單單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挑戰自我、提升自我、鍛鍊自我的機會。

學習,不單單是孝順父母,以後好找工作等的個人利益,,更是“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對於學習,也許有人會犯嘀咕:爲什麼我比別人勤奮,而成績比別人差呢?學習,不光要勤奮,更要有正確的方法,只有方法對了頭,成績纔有可能提高。

學好英語,要四勤,即:勤聽、勤寫、勤讀、勤說。學好數學,要多做題。學好語文,要有語言美。學好史地生政,不要考試前期抱“佛腳”,四本書,那麼多內容,怎麼可能考試前幾天背的滾瓜爛熟呢?因此,我們要在平時多下功夫。

說到底,還是課堂效率最重要,當你把心放在課堂上時,做起題來會得心應手。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沒有誰能超越你。超越自己,永不言敗。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只有聯繫生活,纔不會感到學習的枯燥無味。只有聯繫生活,才能更好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只有聯繫生活,才能使我們的知識靈活運用。

這就是學習的法寶,學習的真諦。

淄博市淄川區育才中學六年級:朱靜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0

“不成規矩難成方圓”,什麼都得講規矩。大學之所以稱得上是半個社會,這就需要我們要有一定的行爲規範準則,而《學生手冊》就是這樣一部“法律”,它指引我們大學生要時時刻刻的注意自己的形象,規範自己的行爲,讓我們明白了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該做什麼,要做什麼,要怎麼做等,從中也看出了學校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生活的關懷。

首先,我從《學生手冊》裏總結出:我們應該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奮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尊艘公民道德規範,遵守學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應當刻苦學習,用於探索,積極實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應當刻苦學習,勇於探索,積極實踐,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應當積極鍛鍊身體,提升自己的綜合技能。從中我深刻覺得自己有太多沒做好以及還沒有做的卻即將要做 的事,明白了以作爲理工學子應有的精神和義務。從校訓“志存高遠,責任爲先”中,我認清了我作爲一個大學生,作爲一個學生幹部應該做些什麼,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等等。人,有了精神的鞭策,才能真正正確的走向成功。

其次,在“學生管理規定”中,我明白了學校對學籍、校園秩序,課外活動等方面的制度,一切本着以嚴謹,有法可依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嚴格負責的管理,在還沒上大學前,就聽很多人說,大學就是過着汗自由很好玩的生活。可當我真正的來到大學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是這樣的,每天早晚自習延續到大二才結束,讓我感覺就像回到了中學時代,起初覺得這樣不像是大學生活,進

過一番反思,或許是我們以前的學習習慣的不一樣,以前的時間是用來學習的,現在是用來自我約束的,進入學生會也充實了自己,減少了約束自己的時間。考勤制度,是爲了督促,嚴格的要求自我,才能成就一個完美的自我。

然後,“獎、罰制度”這一部分的學習,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社會(學校)是公正的,你做的好,就會得到獎勵,而犯了錯誤就會收到相應的懲罰。賞罰得到盡謂完善。成績優秀,表現良好,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以資鼓勵,而違反校紀校規,不同程度的處罰照處不誤,以教訓我們做事不能馬虎,爲所欲爲,以前對相應的條款不是很清楚,現在通過對《學生手冊》的學習,全部懂得,更時刻提醒自己時刻銘記,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最後,教會了我怎樣做個有用的人。我已試着計劃人生,在大學期間鍛鍊自己的膽量,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和處事方法,在學校的環境和教育中,慢慢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希望畢業那天,再回想起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那將是多麼高興與自豪的事。

《學生手冊》不僅僅是一些規則,從另一方面它的啓示是如何過這大學生活,如何在這三年裏規劃自己的人生。

《學生手冊》的學習,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這三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懂得了只爭朝夕,莫等閒,敗類少年頭,空悲切。曾今是我們知道了青春的史冊不能留下遺憾,我們便在今朝學會成長,一身披荊斬棘的豪情,滿腹的俠骨柔腸,乘着和煦的春風,踏着淋淋的細雨,我們的心歸於寧靜是故里。我開始知道了人生需要規劃,大學需要展現自我,超越自我!

如今的社會不需要沉默的人,如今的工作不會等遲來 的垂愛,如今的我們不能只做時間的奴隸,而我們只能珍惜這造就社會人才的大學生活。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能適應環境,我們不能延展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能夠增加

生命的寬度。我們不能預測生命的挫折,但我們能準備去面對挫折的勇氣。生活的花環需要自己編織,人生的路我們習慣前行,大學的三年我們共同創造。通過《學生手冊》的教育,讓我知道:人應有志,有愛,有心,方能永遠活在希望中。大學是人生獲取知識的最高殿堂,珍惜學習時光,如同中莊家一樣,一塊土地,只有通過辛勤耕耘,方能獲得莊稼的豐收,而我,不會莊稼長滿雜草!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1

到洋思中學學習後,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個方面: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先學後教,當堂測試”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方式嚴謹。

一、校園文化氛圍濃厚

走進洋思校園,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路的兩側無處不在的學校標語。“真、善、美”是洋思中學的校訓,被深深鐫刻在一進校門,擺放正中的巨石上。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本次參觀學習給我感觸最深刻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讓每一個家長滿意”分別位於主教學樓與食堂大樓最醒目的位置。洋思中學的精髓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想這八個字至少包含着這樣的三層含義:

1、每個學生都能學好。

2、每個教師都有責任把學生教好;

3、適當的方法能讓每一個學生學好。這個“好”既包括着學習成績,又包括着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以及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等各方面。

餐廳正門兩邊的牆壁上分別寫着“迎着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踏着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學生吃早飯時看的到,吃晚餐時瞧得見,時刻激勵、相當於“一日三省”了。

大路兩旁的路燈,教學樓門廊、橫樑、立柱等可以醒目看見的地方都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英語單詞、各類公式、詩詞文賦、名人名言……比比皆是,想不看都不行。

這一條條標語,具體,實在。它啓示着、薰陶着每一個師生,他們從一進入校園,校園文化建設的細節,使得學生擁有一個既氣派又具備學習氛圍的讀書環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德育講的不是走過場,而是切實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化爲學生自覺的行動。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令人歎服。

二、教學方面

(一)“先學後教,當堂測試”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

課堂教學模式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爲基本結構,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發言活躍,大部分作業當堂完成,老師講得很少,只是對學生的自學進行適當點拔。凡學生通過自己學會的內容就大膽地不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

下面我以一節課來簡單的解釋他們的教學模式

1、出示學習目標(展示圖片)

2、出示自學指導,指導學生自學

3、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

讓中差生尤其是後進生用黑板演示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操作。時間約5-8分鐘。這環節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存在的疑難問題。若後進生做對了,說明全班學生都會了,就不要老師再教了。若後進生做錯了,引導中等偏上的學生分析,講清錯的原因,引導更正,歸納。這一環節體現了出洋思課堂教學“兵”教“兵”的一種有效的“教法”。也起到了相當好的一種效果。

4、當堂訓練

佈置和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作業並批改部分學生作業。時間不少於15分鐘。其目的是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了學習目標。作業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力求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我看了幾個學生的作業,特別規範,幾乎是一個人寫的,我想老師在作業規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教學的“四清”

---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做到“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

道理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按照這個要求並能持之以恆做下去,實在是難,很難。洋思的教學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做到了這一點。

洋思的每個班都按學科建立了學習小組,小組間正常開展學習競賽。爲了小組的榮譽,課上,無論是自學、討論,還是知識檢測,小組內成員都互幫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馬虎;課後,對堂堂清不了學生,小組內成員分工負責,例題、習題、單詞,一一助其過關。一次“清”不了,兩次、三次……一般經過“二清”、“三清”,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做到“日日清”,極個別仍不能“清”的,由老師幫助其“清”。

“週週清”同樣不可或缺,他們實施週五驗收制度,“清”不了的內容,由任課老師利用雙休日幫助落實補救措施,再接受驗收。

(三)學生的目標化:(聽班會所得)

距離考試還有15天,你打算如何利用這15天?期中考試的目標,語文、英語、數學各多少分。原來課堂上我做到了什麼。我還有什麼不足。以後,我要怎麼做。如何利用課堂時間、課餘時間、如何做到上課集中。有學生髮言的,有記錄的。老師在評論是否符合實際。班主任非常嚴厲,給我震撼很大。

三、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方式嚴謹。

按我們平常人看來,都會認爲:難道初中生吃飯,睡覺還用學嗎?,我們觀摩了洋思學生用餐的情景:下課鈴響後,按照事先排好的就餐順序,不同年級的學生分時段走進餐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參觀時,我所在的三樓有部分學生餐廳在一邊,我看到先到的學生不忙於吃飯,等所有學生都到齊後,同時用餐,聲音也很小,沒有人亂跑。十多分鐘左右,所有學生都吃完飯,餐桌和碗筷都自己洗乾淨。我被學生吃飯的場面所感動,那整齊、統一、衛生、文明的就餐過程,讓人永遠無法忘記。我想:象這種良好的習慣,可能表現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遺憾的是沒有到學生公寓看看,體會一下他們得就寢情況。

以上是我在洋思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僅代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希望我們會後能進一步交流。謝謝!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2

一年前的十月份,我懷着無比敬畏的心情,莊嚴地寫下了人生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並向黨組織遞交了我這份神聖的申請。很榮幸,我的努力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和黨組織的肯定,得以推優成功,成爲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今年四月份,我以入黨積極分子的身份參加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黨課培訓。這一個月來的入黨培訓,讓我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視野得以開闊。各位授課老師以飽滿的激情、認真負責的態度和過硬的知識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歷史、信念、規章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併爲我們向黨組織靠攏提供寶貴的良方。這次黨課讓我進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黨動機,對於加入這一神聖組織的願望也變得更加強烈和堅定。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的領導核心。始終代表着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要,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毫無疑問,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雙重選擇。1921年的中國,列強入侵,神州大地滿目瘡痍。正當中華民族處於水生火熱之時,阿芙樂爾號的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帶去了馬列主義。於是一羣年輕人,在嘉定南湖邊莊嚴起誓,工農階級從此開始向舞臺的中央靠近。從中共一大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確立;從全民族抗日到毛澤東思想的確立;從三大戰役到解放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始終緊緊圍繞羣衆路線,爲全民族的解放作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也沒有絲毫的懈怠,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的浪潮之中。儘管政黨很年輕,在治國理政上的經驗還不夠充足,在頭三十年中也遇到一些挫折。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一大表現就在於他能夠及時發現並糾正自己的錯誤。於是一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中國人民開始漸漸拋開窮帽子,走向富強之路。市場化經濟的實行,中國經濟得以進一步騰飛;鄧小平理論的確立,使中國共產黨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使中國在新世紀之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十九大以來使我們離復興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國,這頭東方的巨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已經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黨史告訴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同樣,中國共產黨理想、目標、組織原則、紀律作風、指導思想、性質和宗旨也使他他成爲了人民的選擇!共產主義的目標,爲民族復興描繪出了宏偉的藍圖;民主集中的組織原則讓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意志得以實現;嚴格的紀律作風,使他的純潔性得以保證;先進的指導思想使他總能在危難之中挺身而出,帶領人民羣衆跨過一道道看似跨不過去的坎;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讓被舊社會壓迫了數個世紀的勞苦人民看到了幸福的希望。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特質和人民羣衆的意志相契合,最終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選擇!

所以說,能有機會向黨組織靠攏,成爲爲人民服務大軍中的一員,無疑是幸福的、崇高的。而作爲日後有機會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高校入黨積極分子更是應該以黨員的標註來要求自己,以民族復興爲己任。

首先,我們要在政治上保持正確的方向,帶頭提高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要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堅持真理。同時還要堅持理論上的與時俱進,關心關注黨的熱點事件和文件,緊跟時代的步伐。

其次,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還要起到先鋒帶頭作用。尤其是在學習上,努力學習,起到帶頭作用。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受教育也是最能改變民族未來的方式。這就要求我們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在學問上肯下苦功夫。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使自己有過硬的專業水準,同時還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把自己培養成更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再者,還要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對於我們高校學生來說,這就是要積極聽取同學們的心聲,虛心接納同學們的意見,成爲聯繫同學和組織之間良好的紐帶;在生活和學習上給與同學們自己能盡到的幫助,並積極向同學們宣傳黨的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優秀的同志向黨組織靠攏。還要多參加社區志願服務,回饋社會,從點滴小事做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總之,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身上肩負着更崇高的歷史使命,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如何,關鍵在於青年一代能否積極進取,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光榮傳統,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開拓創新。這就對當代大學生,特別是大學生黨員或是有入黨意向的優秀青年的政治文化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能不能做到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顯得尤爲重要。我們必須以實際行動,真正起到先鋒作用。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3

11月26日晚,我們在學術報告廳學習了學生幹部培訓的第一堂課,氣勢還真是龐大,偌大的學術報告廳坐滿了人。突然意識到,自己跟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多的只不過是頭上的那道光環---學生幹部。而那晚更加意識到,那道光原來很多人都有!

當晚有幸聽貟小波老師給我們講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感受頗深的幾點談談。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爲禮儀之民。知書達理,待人以禮,更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

人在社會這一大環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與人相處,甚至融洽相處都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藝術。通過這堂課,我認識到日常與人交流時,口氣一定要適當,分場合因人而異。作爲學生幹部,涉及工作方面時,態度一定要嚴謹、端正;辦事一定要果敢、乾脆。這樣才能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處,就該放下學生幹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厲風行,生活上和藹可親。

在禮節這方面,則要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體會。就穿着打扮而言,初入大學,一臉的稚氣,青澀中無不透露着對大學的好奇與憧憬,此時,裝扮可能樸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謂大一部員嘴裏的部長、學姐和學長,着裝就該大氣些。正式場合,如舉辦全校大活動時,有必要穿正裝,以突出工作的正式與認真的態度。

在聽貟小波老師講課時,全場保持安靜,手機靜音,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聽講,做到對在場的同學的尊重,更是對老師的尊重。作爲一名學生幹部,還要懂得身份的轉換,素質的提高。

聽完培訓的第一堂課後,不僅增長了關於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而且對學生幹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受益頗深!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4

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包括4個方面: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新課標理念中的“面向全體學生”是指高中生物課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學生。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們的天分的高低、民族、地方經濟的差異,教師都應賦予他們同等的學習生物科學的機會。

“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專家們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了論述。

一、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

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尊重那些個性特別、學習成績較差、家庭條件不利和經常犯錯誤的學生。因爲學生的背景不同、起點也不相同。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在回答有關的生物學問題時對生命的理解方式和深度會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學生會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學生可能會理解晚一些。過去,我們忽視了這一點。今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要在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權利的基礎上,承認他們在發展方向、發展速率和最終發展程度上存在差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並保護好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該把學習機會更多地提供給他們,要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都有機會獲得成功。同時,也要爲那些學習優秀,有能力超出標準要求、能夠進行更深一步學習的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空間,力爭做到所有的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都應該有機會並通過多種學習途徑達到《標準》所規定的認識水平和知識水平,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

二、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課程的內容應該呈現多樣性,應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標準》中規定了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教師根據這些目標去選擇課程內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選擇課程內容時要考慮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選擇哪些知識內容、技能技巧、教學活動和學習經驗,才能更好地適應本地區、本學校學生的特點,並達成既定的課程目標。

過去,我們在選擇課程內容時,過多地強調以學科爲中心。以知識爲中心,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更多地關注了城市學生和那些有希望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的需求。因此,忽視了農村學生和那些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後直接進入社會的學生。所以這種課程內容選擇實質上是以培養“科學家”爲價值取向,具有很強的“精英教育”的色彩。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成爲科學家的學生畢竟是極少數,其結果造成絕大多數學生陪着極少“有望成才”的學生讀書,犧牲了大多數學生的利益和他們的實際需求。因此,《標準》不僅在課程理念上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在內容標準的表述上也有很大的彈性和選擇的空間,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實現多樣化提供了條件。

學生來自各不相同的家庭、社區、階層、民族,他們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經驗有很大的差異。即使是有着相同家庭和社會背景的學生,也會因個性差異、興趣、愛好、行爲、習慣、動機和需求的不同,而表現出學習風格上的差別。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儘可能體現新課程的特點,使教學內容呈現多佯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因爲只有多樣化的課程內容才能很好地適應和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

三、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適應不同智力水平、性格、興趣、思維方式學生的需要

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每個學生,是要面向每個學生的各個方面。因爲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既表現爲智商、性格、身體素質和心理等先天素質,又表現爲興趣、愛好、思維方式、學習品質等後天素質。教師在保證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要注意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從而達到把羣體的培養目標同每個受教育者的個體發展目標統一起來,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因材施教就是依照這一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依照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充分考慮,採取不同的方法,探究和掌握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區別對待,通過分層備課、分層要求、分層練習、分層指導、分層達標、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分層矯正等手段,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個學生都能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展。

四、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教師在學習資源的分配上對待每一個學生應該是公平的

當有限的教育資源不可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分配和使用這有限的教學資源呢?例如,在一些經濟還不發達的地區,學校可能給學生提供的資源不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這些學習資源包括課本、實驗設備、計算機等等。我們保證一部分學習優越的人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還是實現全面的教育公平呢?《標準》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在資源的分配方面也必須確保在受教育方面人人均等的原則,不能人爲地拉大地位優越的學生與地位不很優越的學生在獲得學習資源方面存在的差別。

五、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的評價必須公正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教師瞭解教學過程,調控教學行爲的重要手段。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保證所有的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來展示他們在生物課上的全部學習成果。教師進行評價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到他們在現階段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標準》所確定的要求,從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狀況,而不是通過評價將學生分成等級,按某一次或幾次考試的成績將學生排序,會傷害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評價時不能對學生帶有任何偏見,不能受先人之見的影響;評價工作應該在不同的情景下進行,必須讓具有不同興趣和精力的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和內容應該多樣化,以便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不同方面的學習成果。

我個人認爲要面向全體學生具體是要在“全”上作文章。本人是生物老師,就以生物學科的基本要求來談個人的一點體會。

一“全”讓全體學生都能學習並且學好生物學基礎知識。前者要求生物課不能走過場,文理學生都要學,從而獲得一定的學分。借用汪古遜教授一句話“這是提高全民族生物素質的問題”。後者是生物教師的問題,生物老師要利用新課程開設的發展機會,加強學習與交流,學習好新理念,夯實基礎。教學出成效出成績。讓學生學好生物。

二“全”是全面關心學生的學習。教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

三“全”是讓全體學生進步,不讓一個掉隊。教師既要關心優秀學生更要關注目前後進的學生,交流與輔導是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學習的心得體會15

我們是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傳播藝術系05A廣告班的學生,這次來到深職院進修學習感到非常榮幸,雖然時間很短,並不能很全面的瞭解並掌握所學的技能,但是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一句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們在這裏主要學習的是陶藝和絲網印刷課程,不過我們現在只接觸到了陶藝。這是一門我們從來沒有接觸的課程,一開始我們根本無從下手,聽老師講的無比神奇,一塊小小的泥巴就能塑造成一件藝術品、工藝品、生活用品……我們懷着強烈的好奇心開始了緊張的學習,我們認真的聽老師講技巧,一字一句都不敢馬虎,生怕漏掉某些細節。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們找到了一點點竅門,能隨心所欲的塑造我們心裏所表達的內容。一週的課程就要結束了,我們也燒了不少的“陶”,可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作品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畢竟我們學習時間有限,手下的工夫沒他們那麼深。但是我們親身感受到了陶藝的魅力,正是這種魅力使我們萌發了對它的興趣,在這門課程將要結束的時候還真有些捨不得。

短短的培訓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是寶貴的,我們不光是開拓了眼界,掌握了新的知識,重要的是我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

陶藝課程就要結束了,接下來的課程是絲網印刷,不知道又會有什麼樣的驚喜等着我們,很期待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